❶ 身份證件類型
一、身份證件的類型有哪些
1、身份證件的類型包括:
(1)居民身份證;
(2)臨時身份證;
(3)軍官證;
(4)武警警官證;
(5)士兵證;
(6)軍隊學員證;
(7)軍隊文職幹部證;
(8)軍隊離退休幹部證和軍隊職工證;
(9)護照。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二條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十一條
國家決定換發新一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公民姓名變更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辨認的,公民應當換領新證;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出現錯誤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更正,換發新證;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居民身份證丟失的,應當申請補領。
未滿十六周歲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請換領、換發或者補領新證。
公民辦理常住戶口遷移手續時,公安機關應當在居民身份證的機讀項目中記載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變動的情況,並告知本人。
二、哪些證件屬於實名制有效證件
屬於實名制的有效證件包括:
1、居住在境內的中國公民,為居民身份證或者臨時居民身份證;
2、居住在境內的16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為戶口簿;
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為軍人身份證件;
4、中國人民武裝警察,為武裝警察身份證件;
5、香港、澳門居民,為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
6、台灣居民,為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證件;
7、外國公民,為護照;
8、另外根據刑法規定,社會保障卡、駕駛證,護照等也是有效身份證件。
❷ 有效身份證件包括哪些
有效身份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臨時身份證、軍官證、武警警官證、士兵證、軍隊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和軍隊職工證,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往港澳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外國人居留證、外國人出入境證、外交官證、領事館證、海員證等。
(2)中國的身份證件有哪些擴展閱讀
身份證
有效身份證件指的是用於證明自然人有效身份信息的證件。目的是為了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
臨時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居民身份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可以申請領取的公民身份證明文件。
軍官證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證是配發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的本芯式身份證件,於1998年10月開始使用,2016年7月1日統一換發。其在證明幹部身份、規范幹部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證是中國內地有效身份證件之一。
有效身份證件網路
❸ 法律規定的其他有效身份證件都是什麼
法律規定的其他有效身份證件有以下證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或臨時身份證
(2)居民戶口簿
(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身份證件(包括:軍官證、 文職幹部證、 士兵證、 離休幹部榮譽證 、軍隊退休證、 文職幹部退休證、 軍事院校學員證)
(4)中國人民武裝警察身份證件(包括:警官證、 文職幹部證 、士兵證 、離休幹部榮譽證 、 警官退休證、 文職幹部退休證、 軍事院校學員證)
(5)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同胞回鄉證
(6)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7)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8)外籍人員護照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居留證(或臨時居留證)
❹ 中國身份證4種類型
法律分析:1、臨時身份證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16周歲以上的中國公民,應當申領居民身份證而尚未領到證件的,居民身份證丟失、損毀尚未補領到證件的,可以根據需要申領臨時身份證。
2、網路身份證
網路身份證(VIEID)是互聯網路信息世界中標識用戶身份的工具,用於在網路通訊中識別通訊各方的身份及表明身份或某種資格。其與現實中的身份證一樣是受法律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和《電子簽名法》等。
3、一代身份證
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的決定》,明確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一代證。
4、二代身份證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晶元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晶元內的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二條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三條 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指紋信息、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
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准編制。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
第六條 居民身份證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統一製作、發放。
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視讀、機讀的內容限於本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項目。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對因製作、發放、查驗、扣押居民身份證而知悉的公民的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第二款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❺ 有效身份證有哪些
任何時候都屬於有效身份證件的是居民身份證以及戶口簿。其他的有效身份證件,要看具體情形以及相關部門或機構的規定。
一、有效身份證件:用於證明自然人有效身份信息的證件。
二、居民身份證,其中的公民身份號碼是國家為每個公民從出生之日起編定的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部負責公民身份號碼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工作。
三、有效身份證件件包括以下證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或臨時身份證
(2)居民戶口簿
(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身份證件(包括:軍官證、 文職幹部證、 士兵證、 離休幹部榮譽證 、軍隊退休證、 文職幹部退休證、 軍事院校學員證)
(4)中國人民武裝警察身份證件(包括:警官證、 文職幹部證 、士兵證 、離休幹部榮譽證 、警官退休證、 文職幹部退休證、 軍事院校學員證)
(5)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同胞回鄉證
(6)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7)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8)外籍人員護照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居留證(或臨時居留證)
❻ 身份證件類型是什麼
法律分析:身份證件類型根據職業不同,有軍官證、士兵證、軍隊文職幹部證、武警警官證等等;根據地區不同,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等;根據國籍不同及職業,有外國人居留證、外交官證、海員證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一條 為了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❼ 在中國,有效身份證件一般包括哪些
在中國,有效身份證件一般包括居民戶口薄、身份證、臨時身份證、軍官證、武警警官證、士兵證、軍隊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和軍隊職工證、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往港澳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外國人居留證、外國人出入境證、外交官證、領事館證、海員證,等在有效期內使用的證件。
公民最常用的有效身份證件是有效期內的居民身份證 、戶口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