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稀土「萃取技術」有多牛為何一出來就讓稀土「掉價」
我國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稀土資源國,不僅儲量大 而且元素配分全面,在近40餘年的發展中。我國已經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龐大的稀土工業,成為世界最大稀土生產國。
對於中國手裡的稀土武器,歐美日等國不是沒有擔心過,而我們也不是沒有運用過。2010年9月日本扣留了我國一膄漁船的船長,因其在爭議海域捕魚,我國對此的回應是將暫停對與日本的稀土交易。而後,如本迅速地釋放了中國漁船船長,對此紐約時報嘲諷道,這是日本一次恥辱的退縮,由此可見中國在稀土資源上的地位,這也是稀土變現的一步。
B. 現在,中國和美歐等國的稀土之爭,中國有很大的勝算嗎如果沒有,中國將面臨什麼後果
所謂的中國與西方的稀土之爭其實是中國對稀土資源的管控影響了西方的利益。中國的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一,尤其是白雲鄂博稀土的高品質也是舉世公認的,再加上多年的無序開采使中國的稀土產品價格低廉,並最終使得中國在世界稀土生產中佔有90%的份額。但稀土資源是一種戰略性資源,為此中國加強了對稀土資源的管控力度。
由於中國市場佔有率高,中國管控稀土可能導致西方國家受制於中國,因此西方國家要求中國解除對稀土的管制。由於中國為政府行為,他國政府無權干涉。西方主要通過大型跨國公司在世貿組織起訴中國來達到目的。
可以說中國要想達到目的必須了解世貿規則。至於後果嗎,主要是敗訴後,中國將少一項制衡西方的利器。
C. 中國三張王牌之一,稀土永磁材料為何能壟斷全球
稀土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之稱,是 17 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得益於稀土科技領域的技術。
不過我們也不要高興地太早,在許多的核心技術和材料上,中國依然落後於美國。中國還需要繼續努力。
D. 哪些國家有稀土提煉技術
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
中國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佔世界36%;美國2009年的稀土儲量為1300萬噸,佔世界13%。俄羅斯2009年稀土儲量為1900萬噸佔世界19%。印度2009年的稀土儲量為310萬噸,佔世界3%。全球稀土需求量12萬-13萬噸/年。
一般是以氧化物狀態分離出來的,又很稀少,因此得名稀土。稀土作為一種含有17種元素的岩石類礦產,提煉加工後將能夠廣泛應用於農業、冶金工業、航天、通訊、石油化工、玻璃工業、電光源工業等領域,因此素有「工業味精」之美譽。
(4)稀土提取技術中國和美國比如何擴展閱讀:
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日本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四處尋找能夠替代中國的稀土供應源。東京計劃投資12億美元用來改善稀土供應狀況。日本已經與蒙古閃電達成協議,從本月起開發該國的稀土資源。另一稀土消耗大國韓國也有類似的計劃。本月初,韓國宣布將投資1500萬美元,在2016年前儲備1200噸稀土。
E. 我國每年供應世界90%稀土,為什麼不卡美國脖子
資源對於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人類發展至今對於資源的利用是源源不斷的,沒有資源也就沒有人類如今的發展。為了爭奪資源,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曾對我國採取“卡脖子”措施,但是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我國的資源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優勢的,其中稀土資源就是最為豐富的資源,我國供應了世界90%的稀土資源。
據悉世界上有90%的稀土加工廠在中國,設備也是中國生產的,還有10%是中國投資的,並由中國投資設備,因此我國有非常成熟的產業鏈,在國際上佔有很大的優勢,所以我國的稀土市場還是很廣闊的,這一點比美國要強多了。
F. 美國擺脫對稀土的依賴需要很多年,為何中國的稀土地位這么高
中國是世界上稀土儲存量最大的國家,然而在10年的時間裡面,中國的稀土儲存量大跌了百分之三十幾,從原先的儲量71.1%到現在23%。這其中儲量下降是有兩點原因的,第一是因為在近幾年中國的稀土開採的確有些過於頻繁了,主要是因為在許多地方有各種各樣的小作坊,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開采了稀土。中國目前的稀土儲量情況還是不怎麼樂觀的,所以說為了保障中國在稀土方面的優勢,對於開采稀土方面的管控力度必須得加大,這種資源並不是可持續發展的客源,所以一旦開采完了之後,是不具備再生能力的,所以保護資源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責任,如果再不加強管控作用的話,再加上中國對其他地方承擔著眾多的稀土出口產量,指不定以後某一天中國的稀土都得靠進口。
G. 中國稀土技術壟斷全球,成為鉗制美國王牌嗎
中國利用稀土這一資源優勢會成為鉗制美國的一張王牌。
稀土在工業上被稱為“維生素”,在科技產品中稀土的含量並不高,但是必不可少。導彈的制導系統、“坦克的激光測距儀、“F22”的發動機,都必須要有稀土這種材料。美國稀土一直以進口為主,80%由中國提供,美國也從愛沙尼亞、法國等國采購,但是這些國家的稀土資源也是來自中國,這些國家的稀土使中方冶煉後的中間產品。
其次,稀土開采不是難題,而是難在精煉,這項技術一直被中國壟斷著,稀土的分離,百分之八十是在中國境內進行,就是說,其他地方的稀土礦,無一例外的都要運往中國進行加工,再賣到其他國家。美國達到中國稀土分離的水平,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中國的水平。中國技術強、成本低,是競爭力強的關鍵原因。而且,中方的稀土供應一直是處於壟斷地位的,發達國家開采稀土礦,私人投入的資金太多,不願承受。企業無法回收成本,政府的高額補貼就顯得尤為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