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戰略領域有哪些

中國戰略領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9 12:25:28

㈠ 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有哪些

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2、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

3、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4、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1)中國戰略領域有哪些擴展閱讀:

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

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樹立底線思維,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㈡ 我國國家戰略有哪些

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

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2、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

3、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4、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2)中國戰略領域有哪些擴展閱讀:

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㈢ 中國的國家戰略有哪些

法律分析: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2、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3、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4、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三節規定:戰略導向「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的韌性和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必須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產要素循環流轉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必須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依託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必須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

㈣ 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哪些

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

第二,就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形成新產業。比如說,幾百年前,當時用蒸汽機技術改造手工紡機,形成紡織行業,使得整個紡織行業產生了飛速發展。紡織行業相對來講,在當時就是新興產業。

第三,是對人們原來認為是社會公益事業的行業進行產業化運作。在這個方面,人們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國外,傳媒業是一個重要的行業,是近二十年來產生百萬富翁最多的一個行業。而人們把傳媒當作事業來看待,是貼錢的。如我們的電影產業,我們有幾十家電影廠,我們在不斷地貼錢、不斷地撥款。

網路-七大新興產業

㈤ 中國發展戰略有哪些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可持續發展:21世紀中國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二)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總體進展

(三)中國可持續發展重點領域的行動與成就

(四)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二、科教興國戰略

(一)科教興國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抉擇

(二)提高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是實現現代化的關鍵

(三)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教興國道路

三、西部大開發戰略

(一)改革前區域發展戰略的演變

(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

(三)西部大開發的基本思路及進展

四、人才強國戰略

(一)人才強國戰略的提出及重大意義

(二)人才強國戰略的內涵、目標、重點及組織保證

(三)人才強國戰略的基本要求及主要任務

五、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

(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提出及其形成過程

(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意義、機遇與挑戰

(三)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選擇

㈥ 中國有哪些發展戰略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科教興國戰略

三、依法治國戰略

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五、西部大開發戰略

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

七、推進城鎮化戰略

八、人才強國戰略

九、中國和平崛起戰略

㈦ 國家戰略有哪些

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2、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3、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4、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第三條 戰略導向 「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的韌性和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必須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產要素循環流轉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必須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依託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必須強化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

㈧ 國家戰略有哪些內容

(一)基本概念

戰略環境是指影響國家安全或戰爭全局的客觀條件。主要包括國際和國內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的客觀條件及其所形成的戰略態勢。戰略環境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戰略環境應重點研究國際戰略環境和國內戰略環境。

(二)戰略環境與戰略的關系

1、戰略環境與戰略是客觀實際與主觀指導的關系。

2、正確認識和分析戰略環境是正確制定戰略的先決條件。

3、戰略對戰略環境的發展變化也具有重大的能動作用。

(8)中國戰略領域有哪些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的大戰略概念傳入美國,戰後逐漸演變成為國家戰略,並將其正式列為美國軍事用語。其定義是:「為達到鞏固國家安全目標而發展、運用和協調國力的各部分(包括外交、經濟、軍事和信息等)的藝術和科學。」國家戰略的概念通常為西方國家所使用。

學術界對它還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有的把它等同於大戰略,有的認為兩者是有區別的。它們的區別就在於大戰略是運用國家力量,達成軍事目標;而國家戰略則是運用國家力量,達成國家總體目標。

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學術界也開始了對國家戰略的探討,主要是從區別於大戰略的意義上來認識國家戰略概念的。中國的國家戰略主要體現於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總路線、總方針、總政策上。

閱讀全文

與中國戰略領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核問題和中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685
越南遊哪些景點 瀏覽:803
印尼有什麼直播軟體 瀏覽:455
印尼沐浴露什麼牌子 瀏覽:819
印度為什麼撤僑 瀏覽:162
江津義大利留學怎麼選 瀏覽:11
從中國坐船去英國最快要多久 瀏覽:933
印尼軍導彈多少枚2019 瀏覽:836
安卓怎麼看越南抖音 瀏覽:85
琅勃拉邦在越南哪個省 瀏覽:665
越南10000元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582
印度的邊界有多少兵 瀏覽:702
印度洗衣液加工廠投資多少錢 瀏覽:576
udor義大利柱塞泵怎麼樣 瀏覽:546
越南人在中國的居留證可以簽多久 瀏覽:144
美國為什麼打伊朗將領 瀏覽:130
中國哪個省去義大利支援 瀏覽:986
中國銀行公對私美金結匯多久到賬 瀏覽:157
世界有多少國家援助中國疫情 瀏覽:777
中國有多少名星不是中國國籍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