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畫一幅中國行政區域圖 並在圖中標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及省會名稱
在網路輸入「中國行政區域圖」,則會有很多中國行政區域圖供挑選,選中後可按照其比例描繪或復印
行政區劃圖按首都,直轄市,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等各級行政機構及其范圍劃分的地圖,為最常見的地圖品種。
如在中國有省、自治區、中央直轄市一級管轄區界線和行政中心,地區、省轄市、州等二級管轄區界線和行政中心,縣、旗、縣級市等三級管
轄區界線和行政中心,在省和縣的行政區劃地圖上,還可顯示第四級鄉和第五級村的管轄范圍和中心。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行政劃分等級和稱謂。行政區劃圖上所標定的界線是各級政府管轄范圍的法定標志和法律實施的范圍。
行政區劃圖常以行政管轄范圍分區設色,視地圖上表示的行政等級層次來確定分色的級別。通常還適量表示水系、交通道路和居民點,以反映各行政區域間的聯系。
⑵ 中國政區圖拼圖用白板紙怎麼製作
我們老師也讓作過這個,你就打一份a4版的地圖,然後粘在硬紙板上再剪下來,我做過,成品一點也不好拼
你去文具店買一個多好
⑶ 如何快速記下中國行政區地圖
記這個真的可以說沒有妙法,只有笨法。多看,多記,在床頭貼張中國地圖。另外可以大致記幾個,比如:浙江是個六角形,福建斜的平行四邊形,台灣是個梭子,廣東有個象鼻子伸到海南喝水。山東翹著個倒放的大拇指,河南是棵斜放的白菜,遼寧像個縫紉機頭。陝西是個跪著的兵馬俑。內蒙古卧在邊疆的龍。青海一隻小白兔,貴州的小狗咬了湖南的大餅。其他幾個沒什麼特別的多看看就可以了。
⑷ 地理:如何背中國政區圖
地理:如何背中國政區圖?
要輕松學好中國地理,背熟中國政區圖是基礎,一定要下點功夫。
中國政區圖上要識記的多些比較多:中國的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省會、位置和板塊輪廓。特別記住:川、陝、雲、黑、魯、內蒙古、甘、遼、粵、鄂等省的輪廓,另有台、瓊、新、晉等。——這些記好了,後面的很多東西學起來就輕松多了。
下面著重介紹點省級行政單位的記憶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歸類記憶:
①逆時針有鄰國的9省區:遼吉黑、內蒙古、甘和新、藏雲桂;
②從北往南14個臨海省市區:遼冀津魯、蘇滬浙閩、粵港澳桂台瓊;
③黃河流經9省區:青川甘、寧內晉、陝豫魯;
長江流經11省市區:青川藏雲、渝鄂湘贛、皖蘇滬。
④四川的鄰省:陝甘青藏雲貴渝
⑤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區:雲桂粵台
⑥有鄰國又是沿海省:遼桂。 臨兩個海:遼魯(蘇閩)台;
⑦有兩個簡稱的省:雲貴川陝甘…滇黔蜀秦隴;
⑧祖國四端省區:北黑東黑、南瓊西新;
⑨用河流作簡稱:湖南…湘江、江西…贛江、福建…閩江等(另外黑、遼也可算);
用名山作簡稱:安徽…皖山等;
用湖泊作簡稱:雲南…滇(滇池)(另青海也可算);用古國名:蜀秦晉魯
用歷史名作簡稱:晉冀魯豫秦隴蜀。
⑩14個含有方位詞的省區:兩湖兩廣兩河山、北雲西海江和陝;
(2)形象記憶:川像樹葉,黑像天鵝,雲像孔雀,粵像象頭,晉像平行四邊形,台島狀似紡錘,青像兔子,陝像跪地的秦俑,湘像大爺頭,贛像太婆頭台像紡錘(香蕉),瓊像菠蘿。另魯遼粵有半島,還有的省區與河湖相關。
(3)分區記憶:①東北三省…黑吉遼。②北部一區…內蒙古。③西北五省區…陝甘寧青新。④西南五省區…雲貴川渝藏。⑤黃河中下游六省市…魯陝、冀豫、京津。⑥南部沿海七省區…閩/台、粵/瓊、港/澳、桂。⑦長江中下游七省區
鄂湘、皖贛、蘇浙、滬。
(4)口訣記憶: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青陝甘,雲貴西四北上天,內蒙台海福吉安,港澳重慶好河山。(註:新疆包含在「五江」中)
總之,方法很多,也不是一一都得用,不管什麼方法,解決得了問題就是好方法。誠如一樓所說「看的多了就熟了,沒必要刻意去死記」。
⑸ 地理作業:中國行政區劃拼圖怎麼做
把分開的省(直轄市)的行政區域拼在一起,組成完整的中國就可以了。
⑹ 求一張中國地圖圖片【附行政中心、簡稱
中國地圖如下:
(6)中國行政地圖怎麼拼擴展閱讀
國號
國號含義:「中華」,即中國、華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相對於敵人而言。在當代中國,凡是擁護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范圍,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共和」一詞的英語republic來自於拉丁語respublica(意為人民的公共事務)。共和一般包含共同享有權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共和的權力主體包含的范圍不同。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強調所有公民參與國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執行,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比如公民表決、代議制等。
確定過程
抗戰時期,毛澤東曾經多次闡述將來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含義。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宣布:「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第三條第五款為「提出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協籌備會第四小組討論時,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國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名太長,建議去掉「民主」兩字。最後採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同年9月27日,政協一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定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去掉國號後面「中華民國」的簡稱。此後,政協會議通過的大會文件完全去掉了「中華民國」四字。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
⑺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圖(拼圖)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um=1&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4%B8%AD%E5%9B%BD%E5%9C%B0%E5%9B%BE%28%E6%8B%BC%E5%9B%BE%29&btnG=%E6%90%9C%E7%B4%A2%E5%9B%BE%E7%89%87&aq=f
⑻ 1分鍾左右就能快速拼好中國地圖的辦法
是先大後小的順序,拼小的的時候先拼邊緣的,我最快40多,翻過來的話最快1分02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