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賺錢十大行業是哪些
學視頻剪輯!理由很簡單,容易學(不像其它行業學習成本高,難度大),適合短期3-4個月短期學習,而且行業缺口非常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推薦一個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自學網: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2208350788399383068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製作剪輯大量的短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都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是要學好學精,就一定要找專業負責的培訓機構了,推薦王氏教育:王氏教育線下面授班課程介紹: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bdzdhhr--2208350788399383068
在視頻剪輯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全國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
② 中國十大最賺錢的行業
?別信這些什麼排行榜之類的,都是商家自己做的,沒什麼實際意義。創業一定要多了解、謹慎選擇項目,千萬不要盲目跟風,我剛創業
時,也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後來
通過朋友介紹,了解了一個很有創意的家居產品,據說是國內獨家首
創,太有意思了,效果非常逼真大氣,我敢肯定以後絕對會流行起來
。決定會取代牆紙,最吸引我的是不需要開店,也不需要任何技術,
據說每個月公司還會通過網路平台派單給代理商去施工,不用擔心會
沒生意。對於我這種菜鳥來說,簡直再適合不過了,現在創業最重要
的還是市場,他們在這一點上做得太貼心了,產品是無筆牆畫,我覺
得很適合我們這種做小本生意的老百姓創業。
③ 每一個都耗資過千億的十大中國超級工程,有哪些是你不
港珠澳大橋,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西電東送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等等。
④ 中國十大賺錢行業都是什麼
計算機軟體開發商
個人計算機的繁榮創造了「蓋茨神話」,一個個世界巨富從計算機產業中誕生出來。隨著計算機產業的迅速發展,計算機軟體業也呈直線上升之勢。在我國,1995年個人計算機產值高達400億元,其中軟體約佔25%,今年更是有增無減。據資料顯示,以我國目前的硬體配備來分析,PC機總量為200萬台,那麼軟體市場總需求至少達100億元以上,而實際上,我國軟體行業的產值只有4億元左右。在我國,目前約有軟體設計人員198萬,年薪收入在5萬元以上。計算機軟體開發商,愈發成為當今最受人們青睞的職業之一。
建築承包商
據聯合國統計,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每年用於建造房屋的投資一般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12%,有的達到30%左右;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占當年形成固定資產總值的30%。而我國這兩個指標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據預測,我國房地產業要達到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以上,至少還需要十幾年的努力。可以預計,建築承包商在今後的幾十年裡將大有可為。而建築承包商的收入是很可觀的,其個人提成大約占整項工程投資的7%左右,高的甚至能達10%,即承包項目造價1000萬的工程承包商可掙70-100萬元。
律師
律師的收入呈跳躍式上升趨勢。一個哈佛大學畢業回國的律師,每年至少能賺到100萬元左右。北京的200多家律師事務所中,律師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者佔90%以上。據有關部門預算,到21世紀初,我國律師將達到30萬到40萬。「懂法律、懂經濟、懂外語」將是21世紀選擇律師的一個標准。
體育明星
在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足球、網球、籃球等率先進入市場,成立了俱樂部和管理中心。某足球俱樂部隊員平均月薪在3000元至7000元之間,主將的月薪高達一萬元;有時,一次比賽的奪冠獎金可高達100萬元。體育明星這個職業將會更加炙手可熱。
注冊會計師
1993年,僅靠6人籌資10萬元創立的北京某會計師事務所,在短短一年後,人員發展到30多人,年收入近400萬元。1996年底,該所已擁有職工100人,業務收入最高一個月達300多萬元。按照國務院規劃,2010年,中國執業注冊會計師將發展到30萬名,從業人員將達到100萬名。
證券經紀人
「要想富,先炒股」這句深圳人的口頭禪,如今在全國數以千萬計的股民中早已取得了共識,而與股票同樣具有誘惑力的則是那些身穿紅馬甲、黃馬甲忙碌地穿梭於證券交易大廳里的經紀人。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的股市也將越來越規范、越來越火爆。因此,證券經紀人的機遇也將越來越多,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廣告人
21世紀中國廣告創意大師,不是普普通通的高薪階層。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廣告業普通職員平均月收入約為2500元左右,而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地,收入超過了3000元,全國廣告從業人員超過600萬人。可以預計,21世紀的中國廣告業將會真正形成知識密集、技術密集、智慧密集的一大產業,廣告人的前景輝煌燦爛。
特種養殖(種植)主
「烏龜螃蟹爬上台」,一句民間流傳的順口溜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中國人的餐桌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而實際上,不僅是餐桌,服裝市場上真絲、毛料大出風頭,貂皮、狐皮、兔皮服裝異彩紛呈;五彩斑斕的羊絨衫、氂牛衫令人目不暇接;各種保健食品、營養液等琳琅滿目,而這均和特種養殖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近年,我國僅出口貂皮換回外匯就高達2.3億美元,許多農戶因養鱉、養蛇、養蜂、養貂而致富的比比皆是。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寵物及花卉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現代家庭。
整形醫生及美容師
資料顯示,一個小型美發廳中美發師的月收入平均3000元以上。目前,全國登記注冊的美容機構已逾160多萬,從業人員高達800萬人。中國美容業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步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准。作為一個新興行業,一切都處於剛剛起步階段,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規范、法制的逐步健全,此行業的擇業空間將十分廣闊。
公關人
公關曾在中國一度被誤解為專屬女人的職業。其實,真正的公關是一種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如今的公關先生超過半數,與公關小姐可平分秋色。溝通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內容,公共關系作為從事溝通的一門職業,沒有哪一項職業與公關一樣能真切地接觸到時代的本質。
⑤ 最賺錢十大行業是哪些
1、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019年:161352元
「互聯網」三個字已經成了高薪的代名詞。絕大多數大廠崗位的應屆薪資都在8k以上,加上年終獎,一年往往是14-18薪!
互聯網近些年發展勢頭旺盛,不僅薪資高,招聘量也大,位元組跳動放出5000+Offer。
華為的招聘量則近萬,並因為薪資高、前景好等因素,連續多年成為清北畢業生的最大僱主。
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2019年:133459元
可見IT工程人員無論如何不比金融業收入高,而科研-技術服務人員和金融業不相上下,至少不會輸。你抱怨金融行業收入高,恰恰是自己的錯覺。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最高的it行業,平均工資也僅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倍多,這恐怕也和很多人的「感受」不符。說明人們眼裡往往只看到行業高薪人員,看不到行內普通職員、客服、助理的薪水也只是平均水平(甚至更低)。階層乃至階級分隔存在於每個行業內部,而不是行業之間。
3、金融業 2019年:131405元
金融的券商投行是很典型的「看天吃飯」,經濟下行+監管影響,今年券商的校招水花小了很多,多家秋招姍姍來遲、草草結束。
但金融本就是「高收益、高風險」行業,行情不好只是正常的周期性波動。
券商依然是有著雄厚實力和穩健根基的「金主爸爸」。而且眾多商科學生求職行業的No.1還是留給金融業。
4、衛生和社會工作 2019年:108903元
醫療保健關繫到每個人的生活。每年都有許多人死於疾病,但更多的人死於不治之症。我們在世界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普及醫學和健康知識是很方便的。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穩步上升,醫療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因此,醫院、醫療保健企業和醫葯產品公司的各類醫生都需要大量的醫學人才。
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2019年:107733元
——以上就是近年來電力行業薪酬變化的官方數據。
每年都會有人質疑電力行業的工資不斷下降,但現實往往很令人意外,不斷沒降,反而年年上漲。所以那些質疑待遇差的,工資低的,可能是因為「suan」吧!
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019年:107708元
文化娛樂業包括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文化藝術業和娛樂業。其中新聞出版業包括新聞業和涵蓋圖書出版、報紙出版、期刊出版、音像製品出版、電子出版物出版、其他出版的出版業;文化藝術也包括文藝創作與表演、藝術表演場館、圖書館與檔案館文物、文化保護博物館、烈士陵園、紀念館、群眾文化活動、文化藝術經紀代理及其他文化藝術;娛樂業包括室內娛樂活動、游樂園、休閑健身娛樂活動及其他娛樂活動。
7、教育 2019年:97681元
咱們有著久遠的教育文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教育也是全國人民最捨得花錢的一個地方
哪怕是家境一般的,在投入子女教育上也是不遺餘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更何況在階層固化已經開始露出苗頭的時候,教育算是平民階層僅剩不多的可見和可操作的上升通道
所以教育產業,不論是經濟上行期還是經濟下行期,都是「朝陽產業」
有市場增量、有消費慾望、有互聯網迭代的可能性,很多行業巨頭開始布局教育產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019年:97050元
一是交通運輸包括的面大,交通運輸包括:公路、水路、鐵路、民航、郵政、管道、海事、救撈等等大類,涵蓋國民經濟大多數產業。你每天看到的公交、地鐵、計程車、網約車、快遞、天然氣、高鐵、修橋、輪船等等等等,都是交通運輸業的。
二是交通運輸企業眾多,全國企業總數不到3000萬家,交通運輸從業企業達到600多萬家,也就是每5家企業,就有一家是從事交通運輸業的。
專業方向,包括交通運輸管理、物流管理等,都是目前從業企業數量眾多,需求人才較多的行業。
9、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2019年:94369元
10、采礦業 2019年:91068元
⑥ 現在什麼工程最賺錢
地鐵,核電站,大型水利工程,高速公路,大型橋梁等
⑦ 工科類「最賺錢」的是哪3個專業
工科類“最賺錢”的是哪三個專業?
我國的大學專業可以分為很多類,一般都會分為文科、理科、工科、醫學等專業學科。其中工科類專業就是大學大學專業中,分類最為廣泛,數量也是最多的一類專業。這其中像土木、工程專業、電氣專業、機械、化工、計算機等等專業都被稱之為工科專業。
以上是工科就業率最高,工資薪金也是最多的三個專業。常言說術業有專攻,所以無論哪個專業,你都要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這樣才不會被這個領域淘汰,從而實現你人生的目標。以上僅是筆者個人觀點,歡迎評論和補充。
⑧ 中國未來十大掙錢的行業是什麼呢
1、金融分析行業
金融分析師即CFA,他們是一些接受良好教育具有優秀金融理論素養經過專業認證的高級金融人才。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的不斷涌現,金融分析師這一類人才十分搶手。
同時,隨著三網融合的發展,形成互聯網電視、IPTV、網路電視、數字電視、手機電視等多種新型電視方式,馬雲預言未來最賺錢的十大行業都有哪些,遇機的大巨了供提展發的絡網線有電廣為既式方些這,也帶來了挑戰,兼並重組漸成行業發展熱點。
⑨ 搞什麼工程最賺錢
鈔票印刷。呵呵,玩笑話。
建造高樓大廈就是雞肋,利潤可以數出來。油水工程按利潤高低排列如下:1,立面改造,幹了些什麼誰知道?利潤也是天知道;2,修路,柏油鋪了多厚,領導說了算,修了多少里程,只有領導知道,一切都好辦;3,綠化,一顆小樹苗買來20賣出200是常規;4,路燈改造。除了以上這些,其他的造立交橋和建樓房,都是苦差事,賺點辛苦錢。
無論什麼工程,其實賺與不賺,因素很多,關系,管理,投標價格等。中央空調也不錯,產品好知名度高利潤也就多。
⑩ 什麼工程最賺錢
提起干工程,大家想得最多的是修房子,其實房建在工程上,對於小老闆,小包工頭來說,到自己名下就一塊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你不幹,別人干,很多同行壓價爭著干。到最後一算賬,公司罰點款,再找點很充分的理由,扣點錢,你明知吃虧,確啞口無言。為啥?
因為,公司,甲方,專們有人計算,讓你吃不飽,餓不著,驢子前面掛一托銹餌,讓你看著,吃不著,充分調動你的積極性,發揮你的想像力!
當自己進入一個固定的圈子後,沒有毅力和忍性,是很難改自己的生存環境的。
話題說遠了,言歸正轉,到底干什麼工程最賺錢?毛利潤是多少?風險大,還是小?
工程中,流行的利潤金句是
金橋鐵路鑽石洞
遂道地鐵加防空
大壩高鐵和軍工
基樁土方錢百送
維修不與房建同
勸君備禮把財送
工程完工財路通!
結合實際,詳細分析如下
一:利潤最高應是拱洞,也就是遂道,地鐵,(明挖,暗挖,二襯等)公司利潤高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小班組,包工頭利潤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地鐵站最賺錢,風險最小,應是打混凝土,上次在XX工地一天一夜,1500方單價45元每立方(到班組)中老闆的價格應該更高,用工40個,約8000元,大家自己算一下利潤是多少?其次鋼筋也是一大利潤源。
二:修橋的利潤排第二,當之無愧,單項包工的利潤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橋梁的利潤點在鋼筋,如果自己班組技術過硬,人員配合得好,利潤基本上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三:維修,加固,一般的隊伍,不願干,實際上是一個賺錢的活,做一百萬的產值的利潤比干二百萬房建的利潤還要多。
四:管廊,管溝,護坡,利潤也在百分之二十以上。隊伍一定要綜合鋼筋,木工,砼工,如果選單一隊伍,一般干不下去,原因是工作面不寬松,找的工人,木工,鋼筋,混凝土都要能幹,願干。
五:房建,房建班組的利潤一般只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
房建中利潤高,風險大的是木工班,老闆一般一平方毛利在十元左右,管理得好!(全部一包到底,包到工人個人手裡,利潤還要高點)當然,前題是自己的長期固定專用班組!
作者:一川快訊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32ef7a6c964d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