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有哪些盜墓王

中國古代有哪些盜墓王

發布時間:2022-07-30 19:22:21

① 一代盜墓王溫韜曾盜掘18座唐代陵墓,結局如何

溫韜,後更名為李彥韜,五代時梁國人。五代十國時期曾出任耀州節度使(相當於今天陝西省軍區司令員)一職,時任七年,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瘋狂作案,關中地區大小唐皇墓陵無一倖免,被其趁戰亂之際,其率領手下毀陵盜掘。那麼,一代盜墓王溫韜曾盜掘18座唐代陵墓,結局如何?其實,溫韜後因後唐明宗所不喜被殺。

溫韜盜墓幹得是缺德營生,名聲向來不被統治者喜歡,雖然有寶藏打點,但是始終是統治者內心的一根刺。今天你能盜唐陵18墓,明天就可能刨開我的墳墓……所以被唐明宗李嗣源處死。

② 歷史上盜墓界「四大天王」,誰是當之無愧的「盜墓王」

中國歷史上盜墓破壞力最大的人物當從西漢時期的廣川王劉去開始。劉去是西漢皇室,本身不缺錢。盜墓純粹是圖好玩。其封地在河北、山西、山東相連區域,其封國內有點名氣的古墓幾乎沒有一座能逃過劉去的鐵鍬。春秋戰國時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晉靈公、魏王子墓、晉幽王墓、欒書墓等都被盜掘。史稱:「不可勝數」,最後這混球也被嚇死了。

縱觀以上盜墓界四大天王:西漢劉去,主挖諸侯墳,戰果雖大,但墳頭質量欠佳。大唐溫韜,主挖皇陵,連挖17座,墳頭質量尚佳,但數量尚顯不足。北宋劉豫,大小通吃,皇陵挖了8座,老百姓墳頭不計其數。雖挖掘墳頭不少,但墳頭質量上乘的不多。東漢董卓也是大小通吃,東西兩漢22座皇陵被盡數挖掘,東西二京百姓墳頭被悉數盜挖。不論從墳頭質量,還是從墳頭數量上,都是盜墓界當之無愧的「盜墓王」。

③ 臭名遠揚的盜墓王溫韜 ,唐朝18座皇陵他盜掘了17座,為何武則天的唐乾陵他不去盜

中國有幾千年文明,王朝更迭頻繁,當一個舊王朝滅亡後,往往連皇陵都會慘遭盜挖,比如西漢滅亡後,皇陵被赤眉軍盜挖;北宋滅亡後,皇陵被偽齊皇帝劉豫盜挖;南宋滅亡後,皇陵被元朝番僧楊璉真迦盜挖;清朝滅亡後,

眾所周知,大唐王朝共歷二十一帝(包括武則天),計有二十座皇陵(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除了唐昭宗死後葬於河南和陵、唐哀帝李柷葬山東溫陵外,其餘皇陵全部位於關中,而靜勝軍的轄區恰恰包括關中地區!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有厚葬的傳統,皇陵中通常陪葬有無數珍寶和巨額財富,所以,關中的十八座唐朝皇陵對溫韜而言無異於十八座寶庫,所以,在擔任靜勝軍節度使七年中,溫韜將「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1)」,除此之外,溫韜甚至還將盜取的寶物逐一登記造冊。

④ 一代盜墓王溫韜,盜掘18座唐代陵墓,下場如何呢

下場自然是被殺了,公元296年,唐明宗李嗣源進入洛陽,將溫韜流放德州,接著就將溫韜賜死了。

一、溫韜簡介

後梁存在了16年,在公元923年,晉王李存勖稱帝,也就是後唐。很快後唐攻進開封,後梁末帝朱友貞自縊,後梁滅亡。溫韜是一個狡詐善變的人物。他對朝代的更替看的很開,誰的勢力強大一些就依靠誰。後唐代替後梁,溫韜也自然投降。

溫韜的毀滅,其根源還是他沒有掌握好度。早年盜陵的臭名,善變的性格註定為統治者不喜,雖然他有大批的寶藏來打點上下,甚至連後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後劉玉娘都能賄賂,但最終溫韜還是被後唐明宗李嗣源所殺。

在當局者的眼裡,他是一個生有反骨的人,今天你能夠反了後梁,明天就能反我後唐。今天你能盜先唐的陵寢,明天就有可能盜我的陵,這樣的人,在非常時期還有些利用價值,在時局平定後是一定不能讓他生存下去的。所以也是他遭受滅門的根本原因。

⑤ 一代盜墓王溫韜,盜掘18座唐代陵墓,下場如何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就是漢唐,本著合久必分的歷史趨勢,強盛過後必然是大分裂,漢朝滅亡後是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大亂世,同樣,唐朝滅亡後是數十年亂世的五代十國,而中國歷史上盜取皇陵最大的案件就發生五代十國的後梁到後唐時期。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李茂貞作為唐朝的權臣因為軍功一步步高升,成為鳳翔、隴右節度使,與唐室分庭抗禮,還擊敗了唐室軍隊,被唐室封為岐王,其控制區就包括了陝西省和甘肅省的大部分地區,李茂貞手下有一個叫溫韜的耀州節度使。

3、盜取皇陵數量最多,財物最多。唐朝皇陵的大多數都被溫韜所盜取,這么多的皇陵埋藏了多少財物,全部被溫韜盜取拿來揮霍,一方面是自己揮霍,另一方面是打點上下,將寶物送給自己所依附的勢力,比如李茂貞、朱溫等,後梁滅亡後

溫韜還投靠了後唐的李存勖,並用盜取來的財物收買了李存勖的皇後劉玉娘,所以在李存勖一朝,盡管盜取了很多皇陵,幹了罪惡滔天的罪行,溫韜仍然沒有受到什麼懲罰,仍然活得好好的,也許這就是溫韜能夠歷經三朝的原因所在吧。

但是,李存勖雖然沒懲罰溫韜,但並不代表溫韜就能高枕無憂了,李存勖去世之後,後唐的第二位皇帝李嗣源就殺了溫韜,李嗣源之所以殺溫韜其原因就在於:溫韜是個盜墓賊,而且盜的還是唐朝的皇陵,李嗣源的朝代也是唐

這個溫韜盜了前唐大量的皇陵,分別就是一種對「唐」的侮辱,而且溫韜連前唐的皇陵都盜了,後唐的皇陵自然也會被他盜的,所以乾脆殺了他,就這樣,一代盜墓惡賊溫韜被殺,他的那些盜墓而來的財物也被朝廷充公。

⑥ 一代盜墓王溫韜,曾盜掘18座唐代陵墓,他最後下場如何

溫韜被流放德州,然後被李嗣源賜死,如今被定下千古之罪。


溫韜在五代十國時期後梁當官七年,並不是很出名,出名的是,他是古代的盜墓之王,曾盜掘18座唐代陵墓,把唐代的陵墓破壞的相當慘烈,最後被流放德州,到最後被賜死,在當今的考古界,他的罪行可以說得上是千古之罪,不好好珍惜文物,都給破壞了。


溫韜靠著唐陵里的文物,在官場上一當就是七年,但是也有明臣,沒有讓他得逞,給他就放德州,賜死。這樣的人,真的是千古之罪,把所有的文都給破壞了,現在的唐代十八陵早已面目全非。


⑦ 一代盜墓王溫韜,盜掘十八座唐代陵墓,他的結局怎樣

溫韜的結局就是被唐明宗處死,從他瘋狂盜掘十八座唐代帝陵這些事情來看,這也是意料之中的結局,具體分析如下:

一.在戰亂年代,利用職務之便盜取唐十八陵,對文物和陵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若是對溫韜盜墓的史實有所了解,會覺得我們的盜墓鼻祖曹操,和他的摸金校尉們恐怕都自愧不如。據史料記載,溫韜是五代時期的梁國人,任職了七年的耀州節度使。在其任職期間,藉助戰亂的影響,和手中所擁有的職權,非常明目張膽的展開了對於關中地區,唐代大大小小陵墓的挖掘行動。

但善惡終有報,他也不會這么一直幸運下去,畢竟他所處的五代,也算是後唐。而後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大唐的延續,動了大唐帝王的陵墓,想要安穩度過一生,也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在唐明宗進入洛陽並繼位後,便下令將溫韜流放,並賜死誅滅九族。溫韜的凄慘結局,絕對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不值得同情。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有哪些盜墓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啊狄哦但噠什麼意思 瀏覽:986
印度炸全雞多少錢一斤 瀏覽:192
現在的英國酒館都提供什麼 瀏覽:316
印度空軍基地有多少人 瀏覽:819
印度農村趕集擺攤賣什麼 瀏覽:425
splen義大利語怎麼念 瀏覽:335
中國人為什麼管印度叫三哥 瀏覽:87
中國舞前腿二級班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740
沒有越南你什麼都不是 瀏覽:221
印度地毯有哪些 瀏覽:366
印尼地震及海嘯死亡多少人 瀏覽:533
越南大學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133
印度脆卷餅怎麼做 瀏覽:259
去印尼坐飛機行李箱限制多少寸 瀏覽:56
中國哪裡出生的明星最多 瀏覽:741
如何製作印度綜合香料 瀏覽:418
中國古代有哪些巨艦 瀏覽:584
柳州在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639
越南教師年薪多少 瀏覽:818
印度黑公交什麼原因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