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本農田是什麼時候劃分的
法律分析:基本農田是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基本農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產優質的那一部分耕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第十條下列耕地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管理:(一)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內的耕(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劃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三)蔬菜生產基地;(四)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鐵路、公路等交通沿線,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區周邊的耕地,應當優先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需要退耕還林、還牧、還湖的耕地,不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
Ⅱ 基本農田是什麼時候劃分的
基本農田是根本土地利用現狀和總體規劃確定的,1999年1月實施《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後,對基本農田進行了明確定義和劃定標准制定,2014年開始劃定高標准基本農田保護區,1998年制定了《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於1999年1月開始實行。
Ⅲ 一般耕地和基本農田怎麼區分
【法律分析】:基本農田和一般農田的區別:
基本農田和一般農田的主要區別在於基本農田屬於重點保護的耕地種類,非特別情況不得佔用,一般農田可以沒有基本農田保護嚴格。
基本農田的劃定:
1、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占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具體數量指標根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分解下達。
2、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鄉(鎮)為單位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3、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鄉(鎮)為單位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4、基本農田劃區定界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確認,或者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授權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確認。
【法律依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第二條 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
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為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而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
Ⅳ 耕地等別劃分標准
法律分析:耕地等別劃分為15個質量等別。通過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工作,中國全國耕地評定為15個質量等別,1等耕地質量最好,15等最差。將全國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劃分為優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耕地質量指耕地的質量內容包括耕地用於一定的農作物栽培時,耕地對農作物的適宜性、生物生產力的大小(耕地地力)、耕地利用後經濟效益的多少和耕地環境是否被污染四個方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農民集體所有,由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Ⅳ 國家對基本農田是怎麼規定的
基本農田,是指中國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實行全面規劃、合理利用、用養結合、嚴格保護的方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基本農田的數量不減少。基本農田保護區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佔用。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需要佔用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徵用土地的,必須經國務院批准。
經國務院批准佔用基本農田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補充劃入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基本農田。佔用單位應當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負責開墾與所佔基本農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佔用基本農田的單位應當按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將所佔用基本農田耕作層的土壤用於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窯、建房、建墳、挖砂、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基本農田。經國務院批準的重點建設項目佔用基本農田的,滿1年不使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基本農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1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2年未使用的,經國務院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重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
綜上,並非所有的耕地都屬於基本農田,要看是不是基本農田得從基本農田劃定的保護范圍著眼。
Ⅵ 中國國家農業部對耕地地力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中國國家農業部對耕地地力等級的劃分是:以耕地土壤圖、土地利用現狀圖、行政區劃圖疊加形成的圖斑為評價單元,從立地條件、耕層理化性狀、土壤管理、障礙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狀等方面綜合評價耕地地力,在此基礎上,對全國耕地質量等級進行劃分。
2012年底,農業部組織完成了全國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工作,以全國18.26億畝耕地(二調前國土數據)為基數,對全國耕地質量等級進行了劃分,得出全國耕地質量總體情況。
全國耕地按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十等。
1、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積為4.98億畝,佔耕地總面積的27.3%。這部分耕地基礎地力較高,基本不存在障礙因素,應按照用養結合方式開展農業生產,確保耕地質量穩中有升。
2、評價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為8.18億畝,佔耕地總面積的44.8%。這部分耕地所處環境氣候條件基本適宜,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較好,障礙因素不明顯,是今後糧食增產的重點區域和重要突破口。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礎地力平均提高1個等級測算,可實現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1600億斤以上。
3、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為5.10億畝,佔耕地總面積的27.9%。這部分耕地基礎地力相對較差,生產障礙因素突出,短時間內較難得到根本改善,應持續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和耕地內在質量建設。
(6)中國農田怎麼分的擴展閱讀:
按照中國綜合農業區劃,我國耕地分為東北、內蒙古及長城沿線、黃淮海、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西南、華南、甘新、青藏區等九個區。
1、東北北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除朝陽外)三省及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區,總耕地面積3.34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8.3%。
2、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區。包括內蒙古包頭以東(除大興安嶺外)、遼寧朝陽、河北承德和張家口、北京延慶、山西北部及西北部、陝西榆林、寧夏鹽池和同心,總耕地面積1.33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7.3%。
3、黃淮海區。該區位於長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東,包括北京大部、天津、河北大部、河南大部、山東、安徽與江蘇的淮北地區,總耕地面積3.46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8.9%。
4、黃土高原區。該區位於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東、伏牛山及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包括河北西部、山西大部、河南西部、陝西中北部、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及青海東部,總耕地面積1.53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8.4%。
5、長江中下游區。該區位於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東,總耕地面積3.30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8.1%。
6、西南區。該區位於秦嶺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以北,宜昌-漵浦以西,川西高原以東,包括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西川和雲南大部、貴州全部、湖北和湖南西部以及廣西北部,總耕地面積2.92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6.0%。
7、華南區。該區位於福州-大埔-英德-百色-新平-盈江以南,包括福建東南部、廣東中南部、廣西南部和雲南南部,總耕地面積1.32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7.2%。
8、甘新區。該區位於包頭-鹽池-天祝以西,祁連山-阿爾金山以北,包括新疆全境、甘肅河西走廊、寧夏中北部及內蒙古西部,總耕地面積0.93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5.1%。
9、青藏區。該區包括西藏、青海大部、甘肅甘南及天祝、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總耕地面積0.13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0.7%。
Ⅶ 農田按地形地貌分有哪些類型
根據地貌,中國的農田可分為以下一些類型:<br> 【梯田】在丘陵山地為保持水土、發展農業生產,將坡地沿等高線辟成階梯狀田面的農田。大多分布在西北黃土高原及南方丘陵山區。<br> 【壩地】在水土流失地區的溝道里,採用築壩修堰等方法攔截泥沙淤出的農田。<br> 【平壩田】 位於山間盆地中部、開闊河谷的河漫灘與階地,或湖濱沖積平原上的農田。一般地勢平坦、田塊完整、灌溉條件較好、土質肥沃,是中國南方稻田集中地區。<br> 【沖田】位於丘陵或山間較狹窄的谷地上的農田。一般由溝谷頭順天然地勢向開闊平壩河谷呈扇形展開,是南方丘陵山區的重要農田。<br> 【圩田】在江湖沖積平原的低窪易澇地區,築堤圍墾成的農田。旱時可開閘引水灌溉;澇時則關閘提水抽排。<br> 【條田】為利於耕作、田間管理和輪作換茬以提高土壤肥力,在農田內部劃分成的若干長方形田塊。一般指由末級固定田間工程設施所圍成的田塊,它是農業生產中人畜及機械作業的基本單位,也是農田基本建設的最小單元。因此,在規劃條田時,需根據地形、土壤、灌溉、排水、機耕、防風、作物種類及經營管理水平等條件,統籌兼顧,綜合考慮。<br> 【水田】築有田埂,可以經常蓄水,用以種植水生作物的農田。因天旱暫時改種旱作物或實行水旱輪作的農田,仍視作水田。<br> 【水澆地】有水源及灌溉設施,能進行灌溉的農田。在農業生產上積極開發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資源,改旱地為水澆地,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有效措施之一。<br> 【旱地】無灌溉設施,靠天然降水栽培作物的農田。<br> 【台地】高出地面、四周有溝、形如台狀的田塊。修築台地是一種除澇、治鹼的土地改良工程。在地勢低窪、排水不暢的易澇易鹼地區,在田間開挖溝洫,利用挖溝的土墊高田面,並可降低地下水位。
Ⅷ 古代的人劃分農田時,是以什麼為標準的准確嗎
古代農民耕田地主要是通過分封制井田制的方法來進行土地的獲得,這種分封的辦法和標准主要是看裡面的家庭成員多少,如果你的家庭成員比較多,那麼你的家庭得到的土地就會相對較多。另外一種方法主要就是通過強取豪奪了,說白了就是強行的兼並,如果你在亂世,你有可能憑借自己的力量來獲得一些土地,逐漸積累形成一些大地主,但是這樣的情況都是非常少的,最主要的還是通過分封制井田制。
最後我想說社會底層的百姓非常的惱火,就算他們獲得了土地,一旦遇到了天災人害,他們都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過上一種背井離鄉的生活,這樣一來,他們原來屬於自己的土地,等於就不要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自己的土地典當給那些地主,而自己通過打工的方法來償還。因此土地在農民手上的時間是不長久的,最終殊途同歸都還是掌握在統治者的手裡。
Ⅸ 旱田丶水田丶基本農田的含義及區別
一、含義:
1、旱田
旱田指的是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的田地,或澆不上水的耕地。在我國,旱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如東北三省,黃土高原,青海西藏地區。乾旱等自然災害也會造成旱田現象。表面乾裂。
2、水田
水田是耕地的一種類型。是分布於城、鎮、村莊、獨立工礦區內築有田埂(坎),可以經常蓄水,用於種植水稻等水生作物的土地。
水田按水源情況分為灌溉水田和望天田兩類。灌溉水田指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於種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輪作地。望天田指無灌溉工程設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種植水稻、蓮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無灌溉設施的水旱輪作地。
3、基本農田:
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目前我國規定的基本農田是18億畝。
二、區別:
1、概念不一樣。
旱田和水田都是基本農田的一部分。
2、分布不一樣。
兩者的分布不同,旱田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而水田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
3、農作物不一樣。
旱田旱田與水田所種的農作物不同,旱田種小麥、大豆、高粱等,不需要太多水分;而水田主要種植的是喜熱喜水的水稻。
4、是否需要灌溉。
水田是土地表面蓄水的田地,旱地是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田地,旱地有的地方亦指主要依靠雨水才能插秧的稻田和指澆不上水的田地。
(9)中國農田怎麼分的擴展閱讀:
旱田改水田:
由於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玉米價格低,有不少農戶將旱田改種水田,但是旱地改水田也是要有條件的。
沙土地,漏水漏肥的地塊不適合種改種水稻;旱田改水田時,地勢高低不平,需要推平耙細,修建灌排渠道、池梗;旱改水的地塊,如果周邊有玉米田,水田最好設置在玉米田的上游,以免下雨時旱田水沖入水田,造成除草劑葯害。
Ⅹ 中國耕地的類型及主要分布
中國耕地的類型及主要分布
1、中國耕地的類型分為水田和旱地兩種。
2、中國耕地主要分布東部季風區,即濕潤和半濕潤地區;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