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最大的墓地是哪個
秦始皇陵歷史上最大的陵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贏政兼並了齊、楚、燕、趙、韓、魏6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帝國。當時,他征發70餘萬人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30公里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魄宏大,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皇陵的設計規制由當時的丞相李斯主持,大將章邯監工,工程之大空前絕後。當時,秦朝全國總人口約2000萬。壯丁不過700萬,但築陵的勞役最多時竟達到70多萬,平均每10個勞力就有一個參加建陵工程。陵冢堆土取自陵園東北5里,所用的青石「運取渭北諸山」(今淳化、涇陽縣一帶),途經涇河,運到臨潼。秦始皇陵現在的外觀是一方錐形態夯築大土丘,據考證,陵丘原高115米,經過2000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高76米,大體分3層,基部東西345米,南北350米。陵周圍有夯土的兩重城牆,內城為方形,周長2500多米,外城為長方形,周長6200餘米。陵墓處於驪山的北坂,為防止山洪沖刷,人們沿著山麓修建東西向防洪溝攔截山洪引向東流,距陵東2公里處向北折入渭河,現在仍可見其痕跡。陵區本身發現陶水管及石質水管,同時發現大量瓦礫,表明曾有規模宏大的地面建築,其間有直徑達40厘米的瓦當形瓦件,可能是用於梁端的「遮朽」,這種作法在四川現在仍可見到。陵園北部是獻殿建築區。陵東面有一片窪地,可能是當年陵園用以祭祀的養魚池。陵園城外西北角有一處石料加工場遺址,西南約1400米外有一個墳場,佔地1020平方米,地下的人骨雜亂地堆積了四五厘米厚,據分析,這里可能是死去的修墓民工的埋葬處。皇陵東側,還有陪葬的大冢10餘處,南北成列,葬式的級別相當高,可能是殉葬的近侍親屬。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燒毀了地面建築,又以30萬士兵挖掘陵墓,但這次挖掘到底有什麼成果,皇陵內部是否遭到了破壞,一直是個謎。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一種生於東海的四腳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為了防止泄漏墓內機制,所有在墓內修造的工匠全部被封埋在墓中。近年來,有關部門對陵墓進行探測,認為墓內仍可能保留原始狀態而未遭破壞。1974年以後,陵區內還發現了隨葬的巨大兵馬俑陣營實物,規模宏大,氣魄非凡,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始皇陵的形制,直接影響到漢代及後世的葬制,例如墓頂繪天文星象,在漢、唐、宋、遼的墓葬中相當普遍,地面刻溝用水銀灌注象徵江河枝脈等等。陵墓的全貌仍在探索中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埋葬著這個希望子孫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多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同時也生產著奇跡。 1974年3月兵馬俑從5米深的地下「橫空出世」,是幾位農民的幸運,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雖地處秦始皇陵東側達1.5公里,以兵馬俑一、二和三號坑為主體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仍佔地300餘畝,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8000兵馬俑如同復活的軍團一般,宿衛著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說:「雖是陶俑,但它們如真人一般大小,或身穿齊膝長衣,外披鎧甲,手持長兵器,或腰束革帶,腿紮裹腿,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或黑發,藍袍,綠臉,給人留下的不僅僅是雄糾糾的軍威,更多的是2200年前古人的生活實況。」 經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為陵園區和從葬區兩大部分。陵園區佔地近8平方公里, 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現存高76米,周圍有大量地面建築遺跡和陪葬物。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主要賠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自1979年10月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已接待中外遊客5000多萬人次,兵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誼。 新加坡原總理李光耀得知發現秦俑後想一睹為快。1976年5月14日下午,李光耀一行來到了秦俑建設工地,40多分鍾的參觀結束時,李光耀激動地說:「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 1978年9月,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參觀後留下這樣的贊詞:「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從此,「第八大奇跡」便成為秦兵馬俑的代名詞,飛向世界各地,飛入尋常人的心中。 今天,秦兵馬俑出土已30年,令人驚異的秦代「百戲俑」、「文官俑」、青銅仙鶴等也相繼出土,秦陵的奇跡故事還有多少仍待後人去探尋。
❷ 北京都有哪些陵園墓地
目前北京市周邊有33家合法公墓,他們分別是:
北京公墓_北京公墓大全_北京及周邊公墓價格|地址|電話
第一部分:京屬公墓
■八寶山革命公墓
地址:石景山路9號
路線:地鐵1號線、337路、389路、747路、728路等。
特色:在明代護國寺基礎上改建,分兩部分,殿堂改建為骨灰堂,朱德、董必武、彭德懷等的骨灰安放在最後一進的大殿內。寺院四周是墓葬區,1950年任弼時去世後葬此,瞿秋白的靈柩後也遷葬於此。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國際友人逝世後也在此安息。
■八寶山人民公墓
地址:石景山區八寶山
路線:地鐵、337路、389路、747路、728路等八寶山站。
特色:建於八寶山西側山坡上,公墓內有骨灰墓、骨灰牆、骨灰塔,埋放安置骨灰近6萬份,目前墓區容量已近於飽和。
■萬安公墓
地址:海淀區香山萬安里1號
路線:360、331、737路
特色:始創於1930年,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現代公墓之一,內建有李大釗烈士陵園、骨灰堂、骨灰亭廊及分區管理之墓地。朱自清、沈醉、啟功等一大批歷史名人都在此安葬。
■福田公墓
地址:香山南路福田
路線:318路、347路、489路、運通101等北京射擊場站向東500米。
特色:始建於1930年,墓區種植各種果樹,有「百畝果園」的美譽。安葬在這里的社會名流人士有:溥儀先父——愛新覺羅·載灃,郝壽臣、楊寶森等梨園名流,以及現代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等。
■西靜園公墓
地址:海淀區福緣門85號
路線:332、331、375、732路等
特色:原是1935年張學良將軍捐資建起的「東北義園」。1992年更名為西靜園公墓,1998年建成仿古式骨灰牆80延長米,可安放骨灰千餘份。
■金山陵園
地址:香山南路正黃旗18號
路線:360路、318路、630路、714路等紅旗村站。
特色:陵園依山而建,坐落於燕京八景「西山睛雪」、「香山紅葉」風景區內,與「碧雲寺」、「卧佛寺」比鄰。墓碑種類繁多,雕刻精美,稱之北京碑刻博物館。
■溫泉墓園
地址:溫泉鄉溫泉大隊北坡
路線:346路、633路、651路等溫泉村站。
特色:坐落在面朝京西名山「三炷香」,背依青山綠水的「顯龍山」半腰,京密引水渠環山腳而過。趙麗蓉、高楓等名人在此安葬。
■外僑公墓
地址:朝陽區酒仙橋七棵樹村
路線:424路、494路將台窪站
特色:原是用於安葬外國僑民的墓園,後對社會開放,並改造建設了歐式骨灰廊,可安放骨灰3000份。
■太子峪陵園
地址:長辛店鄉太子峪楊家墳村
路線:329路、661路。
特色:位於永定河畔,是規模最大、安葬骨灰數量最多的陵園之一,東與「盧溝曉月」、宛平古城相鄰,園內分低、中、高檔30餘種墓穴。
■通惠陵園
地址:通州區宋庄鄉師姑庄村
路線:宣武門教堂南側公交總站、東大橋350路總站、崇文門111總站、光明樓華普商場門前乘公交掃墓專線或陵園班車。
特色:位於京杭大運河的入京門戶通惠河畔,園中的長思閣集立體安葬和雄偉的建築於一體。
■八達嶺人民公墓
地址:延慶縣八達嶺里炮村
路線:老山骨灰堂西側、德勝門箭樓東側、前門東25號院乘掃墓專線班車。
特色:坐落於南倚燕山山脈,北對媯川盆地,東望八達嶺城關,西眺官廳水庫的上風上水之地。墓區環境優雅,庄嚴肅穆,緊鄰里炮紅蘋果民俗度假村,在安葬祭掃親人的同時還可享受到田園風光。
■朝陽陵園
地址:朝陽樓梓庄鄉黎各庄村
路線:639路、306路公交車至黎各庄(朝陽陵園)向南200米。
特色:中西合璧的公園式建築,園內古今建築相映,松柏鮮花環抱,亭台樓閣點綴其間,特型墓、各式碑亭在滿目翠綠的草坪襯托下,肅穆而寧靜。
■長青園骨灰林基地
地址:朝陽黑庄戶鄉大魯店村
路線:348路、397路大魯店東街站。
特色:是具有現代藝術風情的花園式骨灰林,以宣揚現代殯葬文化為主要內容,包括風格迥異的花園區,以及骨灰林、骨灰廊、骨灰「別墅」等多種形式。
■天慈墓園
地址:大興區黃村鎮北磁村
路線:937支1路磁各庄橋北行
特色:坐落於中軸線南端大興黃村衛星城以東4公里處的鳳河北岸,乾隆皇帝曾在此處修建團河行宮,墓區果木繁盛,碧桃百畝。
■寶雲嶺墓園
地址:密雲穆家峪鎮大石嶺村
路線:東直門乘980路、970路至密雲公共汽車總站,下車後與墓園聯系有專車接送。
特色:緊鄰密雲水庫,墓園坐北朝南,三面環山,墓區鳥語花香,景緻賞心悅目。
■萬佛華僑陵園
地址:門頭溝區永定鎮
路線:931路華僑陵園站
特色:坐落於京西旅遊風景區,毗鄰潭柘寺、戒台寺、西峰寺等文化盛景,是集親人安葬紀念、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等為一體的園林式墓園。
第二部分:區縣公墓
■長安園骨灰林
地址:海淀蘇家坨鎮台頭村19號
路線:頤和園乘346路西山農場站往北直行800米。
特色:坐落在享有京西小黃山美稱的鳳凰嶺風景區內,是經市民政局批準的首批園林式骨灰林,佔地面積246畝,園林式的建築風格和新穎的安葬形式,一改傳統墓地格局。
■思親園骨灰林
地址:豐台區花鄉潘公庄南
路線:959路、967路、692路、497路等。
特色:是經市民政局批準的永久經營性骨灰安放場所,緊鄰大葆台西漢古墓,距世界公園1公里,採用公園式花葬、植樹葬等骨灰安放形式。
■天山陵園
地址:門頭溝區軍庄鎮
路線:從蘋果園地鐵乘977路(支線)到西楊坨站。
特色:坐落在燕山山脈的青山與翠柏之中,由三條山脊環繞而成。陵園有高中低檔墓型上百種,以大理石原料為主,同時墓區分櫻花苑、紫薇苑、合歡苑、棣棠苑。
■靜安墓園
地址:房山區公主墳村
路線:971路、917路。
特色:現已建成墓葬生態區、祭奠休閑區、文化園林區等,包括傳統葬、草坪葬、塔葬、壁葬等不同安葬形式,墓園業務實行計算機管理,所有客戶資料電子存檔,24小時電子監控保障墓園安全。
■惠靈山陵園
地址:通州馬駒橋鎮東田陽村東
路線:927路陵園路口南行200米。
特色:提供骨灰安放、骨灰深葬、骨灰植樹墓製作以及喪葬用品服務。
■天堂公墓
地址:大興區殯儀館正東1公里
路線:937路、937支2路、943路。
特色:可容納骨灰10萬余份,有墓葬、樹葬、鮮花草坪葬以及骨灰牆等多種喪葬方式。
■潮白陵園
地址:順義區潮白河大橋東側
路線:924路、918路、915路、923路等。
特色:地處潮白河畔,由十幾個單體精妙構思的建築依勢而築,與潮白烈士陵園、順義殯儀館有機結合。
■鳳凰山陵園
地址:昌平區南口鎮龍潭村北
路線:919路公交車至昌平南口站,換乘昌平12路小巴。
特色:正東毗鄰明十三陵,陵園內影壁、靈堂、骨灰堂依次坐落,唐弢、李仁堂等名人在此安葬。
■佛山陵園
地址:昌平區陽坊鎮後白虎澗村北
路線:德勝門乘914路到陽坊站下車後步行30分鍾;頤和園乘346路終點下車後步行1000米。
特色:目前已容納故者兩萬余位,以其完善的服務和平民化的價位被譽為「老百姓的公墓」。陵園內的烈士墓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炎黃陵園
地址:昌平區興壽鄉桃林村北
路線:803路、949路興壽站。
特色:園林化建築群落,祭悼設施完備,中西餐廳可製作佛壽齋宴,並建有花圃。
■天壽陵園
地址:昌平區南口鎮檀峪村
路線:345快車到昌平南大街,換乘357路到南口,再換乘小11路;919路到南口換乘小11路。
特色:投資逾億元興建的永久性合法公墓,是一座特大型花園式文化陵園,墓區園林化、墓碑藝術化、葬式多樣化。
■景仰園骨灰林
地址:昌平區長陵鎮景陵溝
路線:陵園班車每周三、六、日8時30分在安定門立交橋下北側輔路發車。
特色:整座陵園地處天壽山環抱之中,南面與十三陵水庫隔山而望,墓區每周定期清掃,專業綠化隊綠化,墓碑由專業的石匠精心設計、雕刻、描金,實行購墓一對一、安放一條龍服務。
■鳳凰山陵園(懷柔)
地址:懷柔區橋梓鎮後橋梓村
路線:東直門乘916路支。
特色:佔地500畝,目前有各種檔次墓穴3000個,是懷柔區最大的經營性墓地。去年投資70萬元,安裝了電子監控系統,新建了燒紙
■九公山長城紀念林
地址:懷柔區渤海鎮水塘子村
路線:掃墓班車每天8時30分在安貞華聯北側的仟村商務大樓東側發車。
特色:利用12000畝山場進行陵園開發,「以樹代碑,依林而息」是陵園的重要理念。不僅有藝術墓、立碑墓等墓型,還有幾千元的小型樹葬。
■歸山陵園
地址:平谷王辛庄鄉熊爾營村
路線:東直門乘918路公交車至平谷世紀廣場下車,免費接站。
特色:坐落於平谷城北3公里燕山龍脈的歸山上,三面環山,一面望水,是平谷區境內惟一合法公墓,陵園內備有優質石材的全石料單、雙穴和多穴墓。
■八達嶺陵園
地址:延慶縣八達嶺林場
路線:德勝門乘919路至八達嶺長城站,與陵園聯系有專車接送;陵園班車每天早8時德勝門北側停車場發車。
特色:地處八達嶺長城腳下4萬畝天然林場中,是本市第一家開通每日免費班車、第一家承諾每日擦洗墓碑的陵園,並率先將心理學引入殯葬服務領域,聘請心理學專家提高人們在失去親人後克服心理難題的能力。
■長城華人懷思堂
路線:919路公交車至八達嶺下車,乘坐83路公交車至三堡村。
特色:室內大型豪華骨灰存放處,設「禮祭」、「禮俗」、「覓宗」等大廳和長廊,禮俗大廳還可存放3萬個龕位,後人可通過設靈牌、懷思盒、雕塑等安置先人
❸ 中國最大的墳墓是那個
中國最大的民間墳塋是山西平定柏木井村村南廣林山李氏先塋,由袁田罡李淳風采拔,佔地一頃又八十畝。
❹ 我國未被開啟的大型陵墓有哪些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埋葬著這個希望子孫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多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同時也生產著奇跡。
1974年3月兵馬俑從5米深的地下「橫空出世」,是幾位農民的幸運,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雖地處秦始皇陵東側達1.5公里,以兵馬俑一、二和三號坑為主體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仍佔地300餘畝,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8000兵馬俑如同復活的軍團一般,宿衛著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說:「雖是陶俑,但它們如真人一般大小,或身穿齊膝長衣,外披鎧甲,手持長兵器,或腰束革帶,腿紮裹腿,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或黑發,藍袍,綠臉,給人留下的不僅僅是雄糾糾的軍威,更多的是2200年前古人的生活實況。」
經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為陵園區和從葬區兩大部分。陵園區佔地近8平方公里, 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現存高76米,周圍有大量地面建築遺跡和陪葬物。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主要賠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自1979年10月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已接待中外遊客5000多萬人次,兵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誼。
新加坡原總理李光耀得知發現秦俑後想一睹為快。1976年5月14日下午,李光耀一行來到了秦俑建設工地,40多分鍾的參觀結束時,李光耀激動地說:「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
1978年9月,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參觀後留下這樣的贊詞:「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從此,「第八大奇跡」便成為秦兵馬俑的代名詞,飛向世界各地,飛入尋常人的心中。
今天,秦兵馬俑出土已30年,令人驚異的秦代「百戲俑」、「文官俑」、青銅仙鶴等也相繼出土,秦陵的奇跡故事還有多少仍待後人去探尋。
❺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古墓
西周
1. 西周大墓,即陝西省周公廟遺址,西周最高等級的陵坡墓地。發掘之初被寄予厚望的墓地中規格最高的32號大墓,由於被盜嚴重,甚至出土了2002年的礦泉水瓶,而出土文物寥寥。該墓此前即被認定是一個諸侯國國君級別的大墓,後又被懷疑是周公墓,可是最終由於出土器物沒有確鑿認定,而至今不知墓主身份。
春秋早期
2. 晉侯墓,位於山西省曲沃縣羊舌村,墓地因被盜而發現。清理結束的兩座大墓早期均曾被盜,專家推測,很有可能是一種與復仇有關的毀墓行為。由於被盜,墓中未出土有關墓主身份的印或銘文,墓主是否真的是晉文侯和夫人,可能永遠是一個謎。
春秋
3. 秦公大墓,甘肅禮縣永興大堡子山,此墓的發現意義非凡,長期以來,我國考古學界一直探索的秦國四大陵區最早的西垂陵區遺址這一千古之謎終於揭曉。秦公大墓據專家考證是秦國開國國君或其子秦文公的夫婦陵墓。該墓為研究秦國的陵寢制度和歷史提供了新資料。該墓15年前就已嚴重被盜,大量珍貴文物現仍流失海外。
戰國早期
4. 郭庄大墓,這座大墓經歷了至少17次盜掘,其中包括戰國盜洞一個,東漢盜洞7個、現代盜洞9個,但由於擁有十分完善的防盜系統,墓地發掘後仍出土大量珍貴器物,可算一個奇跡。它有很多巧妙的防盜機關,是典型的積石積沙墓,深達17米。該墓主人應是一位地位顯赫的楚國高級貴族。
戰國(楚)
5. 九連墩古墓,由於墓地土質為沙土,屢發塌方險情,但也正是由於坍塌,使盜墓者僅進入南槨室,所以損失不大。楚墓很多,但十墓九空,多是被盜空。該墓出土大量精美青銅器,墓主人被認為是楚國高級官員。
漢朝
6. 徐州獅子山漢墓,早年間曾被盜,由於做賊心虛、過於匆忙,盜墓賊漏過了獅子山楚王墓甬道兩側密封著的幾個耳室,這一失漏使大批文物珍寶躲過了劫難。該墓發現的金縷玉衣被認為是我國發現的最精美的一件玉衣。玉片共有4248片,均為玉中極品,遺憾的是金縷玉衣上的金絲被盜墓者抽走了。
漢唐之間
7. 老山漢墓,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是在1999年底破獲的一起盜掘古墓案中發現的。該墓被盜過於嚴重,墓主都被拽出棺外,墓中器物所剩無幾,令人大失所望。通過人骨復原,墓主人容顏已被完整呈現,但他的身份至今仍是一個謎。
唐朝
8. 永泰公主墓,墓室的右側有一盜洞直貼墓壁而下,盜洞正好打在前墓室與甬道之間。前有墓道填土所阻,後為墓室磚壁所堵,惟有此處可以進入墓室,選點之准令人驚嘆。盜洞底部有一副骨架及鑿子、錘子等,這意味著盜洞打通後,此人進入墓室盜寶,最終被地面見利忘義的夥伴活活悶死。
宋朝
9. 秦檜獨子墓,即2006年備受關注的南京江寧「疑似秦檜墓」,墓主其實為秦檜獨子秦熺,在3個墓室中共出土金、銀、銅、漆、瓷、鐵質文物100餘件。該墓的墓室呈倒「品」字形朝向北方,中間的秦熺墓已被盜過,墓主已無處尋覓,而西北角的墓室為秦熺正室夫人墓,但因為沒有墓誌,不知道秦熺的正室夫人是何許人。
清朝
10. 東陵慈禧墓,慈禧太後生前酷愛珠寶、玉器及金銀器皿,死後棺內陪葬的珍寶價值白銀高達億兩。其中包括織金的陀尼經被,經被上綴有的820粒珍珠全部被盜墓賊拆走;盜墓者甚至將慈禧牙齒撬開,盜走了她口中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❻ 遊客毫不忌諱,中國最「熱鬧」的墳場在哪裡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人民生活逐漸變得富裕,所以人們也逐漸開始選擇將旅行作為自己的娛樂方式。這確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一段旅途中感受不同的文化,認識不同的人,有了更多不同的想法和人生意義,非常值得。
和澳門其他的世界文化遺產相同,這個基督教墳場也是不收門票的,不過開放時間有所限制,一般是白天開放,晚上就會關閉。營業時間是早上8.30~下午5.30,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乘坐公共汽車到此,或者乘坐免費巴士前往葡京,然後步行前來,這里離大三巴牌坊、議事廳等景點都非常近。
❼ 中國最大的家族墓地在哪裡
孔林又稱至聖林,坐落在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城北1.5千米處,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墓地,也是中國最大的家族墓地。歷經2400多年的擴充修建,至清代已具現有規模:佔地2平方千米,周圍牆垣長7.25千米。
孔林內巨木參天,各類樹木交相蔽曰,現有樹木約10萬株,其中古樹有2萬余株,楷樹最多,另有柏、檜、楓、柞、槐、榆、女貞等數十種。林內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儀成群,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❽ 中國有一個亞洲最大的墳場,你知道在哪嗎
每年的清明節都是祭祀,掃墓,踏青的日子。在江西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華理工大學對面有一座巨大的山墳崗,據說是亞洲最大的墓地。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因為祭祖的人過多都會造成交通的擁堵。於是在每年的清明前後都會進行交通管制。
❾ 成都有哪些公墓呢
成都公墓有很多,下面舉例幾個比較大的。
一、大朗福滿園公墓
大朗福滿園公墓位於溫江區金馬河河畔,佔地1000餘畝,是成都規模較大的園林式文化陵園,陵園突破了單一墓葬模式,融古老的墓葬與新潮的植樹葬、草坪葬、藝術葬於一園,同時將游覽觀光引入了殯葬文化。
園內曲徑通幽,馨香滿園,極盡江南名園之秀,著名詩人流沙河親筆題譽:西南第一陵,更是入選由《墓政參考》聯合問卷網、北京陵園網等業內權威機構評選的中國公墓百強排行榜名單,是成都市著名的公墓之一。
❿ 中國著名古墓有哪些
1、陽陵,始建於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從漢景帝始修陵到王皇後入葬,陽陵的修建時間長達二十八年。陵園佔地面積20平方千米。
2、永泰公主墓,在乾縣北部,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第7個女兒,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名李仙蕙,死於唐大足元年(701年),時年僅17歲。
3、郭庄楚墓,位於中國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郭庄村,共有兩座墓址,其中位於南側的主墓是大型的積石積沙墓。 河南省考古人員在2005年對該處墓葬進行了搶救發掘,2006年7月發掘完畢。
4、定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為清文宗咸豐帝的孝貞顯皇後和孝欽顯皇後的陵寢。慈安陵名為"普祥峪定東陵" ,慈禧陵名為"菩陀峪定東陵",兩陵都位於咸豐帝定陵之東,是咸豐帝定陵的附屬陵墓,所以統稱為定東陵。
5、九連墩古墓群,地處湖北省襄陽市吳店鎮東與興隆鎮南兩鎮交界處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土崗上。墓群共有土冢9 個,當地俗稱「九連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