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葵種植方法
【山葵簡介】是一種綠色的高山植物,高度約 20 ~ 50 公分,是香辛料作物,山葵為十字花科山葵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根莖細長節狀,有葉柄脫落痕跡,具有特殊香氣及辣味。賓夕法尼亞大學在1995年科學的研究表明山葵的粉碎物可以用來凈化污染過的水。山葵也被西方人稱為 日本辣根)或日本芥末,因為山葵的味道有點類似於辣根,而且其辛辣氣味的主要來源是丙烯芥子油。
【種植方法】
一、選地
1、山葵採取林下種植,其植被選用喬木林或高大灌木,宜用闊葉林帶,樹高三米以上,遮光度65-80%為佳。
2、山葵用地的海拔高度,在中國西南部,定位於海拔1500米至2600米之間。
3、山葵用地的朝向以座南朝北,或座西南朝東北為上,朝東或朝西北為次,朝南、朝西、朝西南,朝東南為差。
4、山葵用地選沙質地土,含沙量30-70%,土層厚度大於0.5米,傾角5-40°,PH值5.9-7.1。
5、山葵用地選葉岩,砂岩,灰岩類的沉積岩為上,火層岩次之,變質岩較差。原則不選泥岩。
6、選取地表水豐富,降雨量大於1000毫升,年日照小於1200小時為宜,山葵用地應遠離農耕地。
二、整地
1、挖地深度要求大於35厘米,嚴格清除雜草根。
2、以1米寬劃行,溝寬40厘米,隴寬60厘米,隴高45厘米,隴頂留半圓形,土塊粒度小於3厘米。
3、坡地隴向應按地形,做到傾斜避水,不能橫向擋水,更不能順向放水,須減少水土流失。隴向與風向交角以夏季主風向為准,交角應小於30度。
4、對坡度大於25°的用地,應在種植地上方開劈背溝排水,以免山洪沖刷種植地。
三、裁種
1、栽種季節,採用春秋兩季,以秋季為主,秋季公歷9月10日至10月31日,按不同海拔先高後低依次載種,春季以公歷3月10日至4月20日,先低後高依次栽種。
2、苗栽土隴兩側,離頂部三分之一處,兩側錯栽,栽深10厘米,退窩33厘米,即畝栽苗為4000株為宜,對特肥土可退至40厘米,較瘦土保留30厘米退距,即實栽3500-4500株。
四、管理
1、栽苗後,若遇五天內無雨,應對苗地噴灑定根水,可用噴霧器直噴灌水,以窩邊濕透為宜。
2、春季栽苗後20天,若栽的是實生小苗,宜除草一次,原則除大不除小,以不能遮住小苗即可。
3、春季栽苗後40天,可第一次小量施肥,以含量45%氮磷鉀的復合肥為例,用量每畝25公斤。
4、春季栽苗後五個月,即當年9月份,作第二次足量施肥,復合肥用量可增至每畝50公斤,10月採收葉片,葉桿後不再施肥。
5、春節栽苗於次年三月打花苔後,補施肥每畝30公斤。五月交售葉桿,葉片後補施肥每畝50公斤。九月份可整株收取。收完產品隨即整地作秋季栽種用。
6、秋季栽苗宜於九月、十月進行,栽苗後當年不用除草和施肥。
7、秋季栽苗於次年三月施肥,並打去少量萌發花苔。施肥量以45%氮磷鉀復合肥為分例一次施足50公斤/畝。
8、五月份收取葉片葉桿後,仍可足量施肥50公斤/畝。
9、九月份採收葉片葉桿後不用再施肥。
10、第二年三月可足量施月50公斤/畝,可於五月份整株採收或延至八月下旬,九月再收。
11、完成兩個周期的用地應丟荒一年後再用。
五、病蟲害防治
1、對於山葵的病害。堅決貫徹以防為主的方針,首先作好種源控制,即不從具有墨入病,軟腐病染區范圍進苗,盡量少用或不用分薜苗,從田間管理上及早消除發現的病苗。從根源上消除病株。
2、從環境選擇上防止病害擴散,即盡量消除高溫高濕同時並存的環境,讓病源體無法急驟增長,從而避免病害急速泛濫。
3、加強田間巡查,及早發現病害,並及時消除積水淤泥暴曬等病灶地段,防止病害漫延。
六、採收
1、花苔的採收期以每年三月為好,苔長8-12厘米不見白花時採摘並扎把交售,扎把處離底部2厘米,緊而不斷,每把重半斤。
2、葉片採收以每年五月為主,九月為輔,要求所帶葉柄長度不超過0.5厘米,齊選裝筐,無破碎、無黑斑、可帶3至5個蟲眼,無老黃、腐葉。
3、葉柄交售以相對粗細分別扎把,兩道扎捆無老黃葉柄,無黑班,無明顯麻點,葉柄大、小頭以Ф0.8厘米至0.4厘米為上,大頭小於0.4厘米和小頭大於Ф0.8厘米為次。采折和運輸途中要求無折損,整齊擺放,及時轉運,盡量減少搬動次數。
4、塊莖採收分級進行,以單枝塊莖重量分級,單枝大於20克小於30克,大於30克小於50克。大於50克,小於70克,及70克以上分別按級訂價。經清洗修削後分級裝箱,即以兩個公斤箱總計超過70支為SS級,51-70支為S級,35-50支為米級,25-34支為L級,小於24支為LL級。
5、塊莖分為生鮮莖和小白條。生鮮莖要求表皮完整,無黑斑、黑點、黑筋、無刀口。可根據單支大小帶2-4厘米長度的3-7支葉柄。凡有黑斑,黑點黑筋的塊莖須切掉葉柄。削去黑斑、黑點、黑筋作為加工原料的小白條銷售,小白條亦按2公斤裝小箱,六個小箱裝一大箱,或按客戶要求包裝。
【成本及收益】種山葵技術要求高,但產出效益好。按正常情況測算,一畝山葵產值達8000多元,生產成本在3000元上下,純收入有5000餘元。
Ⅱ 浙江能種山葵嗎
不可以。
山葵在中國雲南、貴州、四川等海拔1500-2600米的地區有種植。山葵中文學名山_菜,是一種特殊的食用保健植物,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由於生長條件特殊,適宜生長種植的地方有限,在市場上極為稀缺。
Ⅲ 山葵在南方可以種植嗎 它的成本價值是多少
一般地方不行山葵(Wasabi),又名山嵛菜,為十字花科山葵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日本,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蔬菜兼葯用植物,是日本式飯菜必備之物,山葵含有的成份可預防蛀牙,對預防癌症、防止血液凝塊、治療氣喘等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協助腸內維生素C的穩定、有極強的殺菌力、可殺死霍亂菌、防止食物中毒、抵抗食物長霉的作用。山葵還具有發汗、利尿、解毒、清血等食療功效,增進食慾,促進血液循環。日本人用根莖研磨成醬,色澤鮮綠,具有強烈的香辛味,作為吃生魚片、壽司和蕎麥面等的佐料,也是海鮮調味品--青芥辣的加工料。有強殺菌和殺滅消化系統寄生蟲的作用,還有促進澱粉性食物的消化、穩定腸胃中維生素C等功效。除根莖被利用作生魚片、壽司和芥末面等佐料外,葉柄、分櫱莖可直接作新鮮蔬菜,如切成段與醬、酒糟、醋等腌漬後,別有風味。山葵醬或汁液用紗布包裹貼敷於患處,還可減輕神經性疼痛。其保健和葯用功能也日益受到國際上的重視,食用范圍不斷擴大。
山葵野生於日本及中國陰冷潮濕的山野溪谷。日本在350年前開始人工栽培,我國台灣省也廣為栽培。但是,山葵生產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需要特殊的生態環境條件,對氣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條件有嚴格的要求。
Ⅳ 山葵的產地分布
分布於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日本。
Ⅳ 山葵和辣根的區別是什麼
山葵和辣根的區別如下:
一、科屬不同
1、山葵:山葵是原始花被亞綱十字花科蔥芥亞族山萮菜屬植物。
2、辣根:辣根是原始花被亞綱白花菜亞目十字花科辣根屬植物。
二、分布不同
1、山葵:山葵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四川、雲南。
2、辣根:辣根原產歐洲;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北京等地有栽培。
三、習性不同
1、山葵:山葵這種植物比較喜歡蔭蔽與潮濕的環境,並且溫度在15-18的時候生長旺盛,過高與過低的溫度都很難讓它健康生長。北方冬季寒冷,氣溫零度以下比較多見,如果沒有特殊的恆溫保溫措施,不建議養殖山葵這種植物。
2、辣根:辣根喜冷涼氣候,耐乾旱,不耐雨澇,以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的砂壤土。
Ⅵ 山葵適合貴州遵義種植嗎
上次在電視上看到山葵可以再雲南種植,貴州和雲南的氣候相差不是很大吧,
應該可以,但是我覺得可能遵義的熱量還是不夠
Ⅶ 山葵在中國大陸什麼地方種植
山葵比較特殊,中國人過去沒有吃山葵的習慣,不過最近幾年吃的人開始多了,中國南方種植的有,比如雲南地州有種植的,我的朋友就是大面積的種植山葵。
目前是在雲南省的威信縣,以前一直都是送到日本,或者是給別人做原料,你有空的話直接過去威信縣,雲南俊慶康生物工程有很公飼。
很高興為你解答,希望能幫上你的忙。
Ⅷ 關於中葯材山葵適合種植地區
可考慮地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試種。
山葵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山葵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要求非常嚴格,山葵喜陰涼多濕的氣候條件,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為8~ 22 °C,最適溫度則為12~ 18 °C,平均氣溫超過23 °C時不適宜栽培,尤以最高氣溫超過28 °C時,山葵 易發生軟腐病,氣溫超過30 °C,會引起日燒;氣溫達到8 °C以下,生長發育會變得遲緩,5 °C以下基 本上停止,-3 °C會產生凍害。
強光照射極易導致植株、特別是葉片萎蔫甚至灼燒,光合能力下降,適 宜的光照強度應在30 klx左右,最好生長在有70%遮蔭的條件下。水對山葵的生長發育影響比較大,其中以水溫、水質、水量最重要,水溫以12〜13 °C,溫差3 °C為好,水質要保持澄清,而且要含有一定量 的N、P、K等營養成分。山葵適宜在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上生長,一般厚度不少於30cm。
山葵種植技術要點
一、選地
1、山葵採取林下種植,其植被選用喬木林或高大灌木,宜用闊葉林帶,樹高三米以上,遮光度65-80%為佳。
2、山葵用地的海拔高度,在中國西南部,定位於海拔1500米至2600米之間。
3、山葵用地的朝向以座南朝北,或座西南朝東北為上,朝東或朝西北為次,朝南、朝西、朝西南,朝東南為差。
4、山葵用地選沙質地土,含沙量30-70%,土層厚度大於0.5米,傾角5-40°,PH值5.9-7.1。
5、山葵用地選葉岩,砂岩,灰岩類的沉積岩為上,火層岩次之,變質岩較差。原則不選泥岩。
6、選取地表水豐富,降雨量大於1000毫升,年日照小於1200小時為宜,山葵用地應遠離農耕地。
二、整地
1、挖地深度要求大於35厘米,嚴格清除雜草根。
2、以1米寬劃行,溝寬40厘米,隴寬60厘米,隴高45厘米,隴頂留半圓形,土塊粒度小於3厘米。
3、坡地隴向應按地形,做到傾斜避水,不能橫向擋水,更不能順向放水,須減少水土流失。隴向與風向交角以夏季主風向為准,交角應小於30度。
4、對坡度大於25°的用地,應在種植地上方開劈背溝排水,以免山洪沖刷種植地。 三、裁種
1、裁種季節,採用春秋兩季,以秋季為主,秋季公歷9月10日至10月31日,按不同海拔先高後低依次載種,春季以公歷3月10日至4月20日,先低後高依次栽種。
2、苗栽土隴兩側,離頂部三分之一處,兩側錯栽,栽深10厘米,退窩33厘米,即畝栽苗為4000株為宜,對特肥土可退至40厘米,較瘦土保留30厘米退距,即實栽3500-4500株。
Ⅸ 山葵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哪裡
我國大陸種植山葵始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時在北京、河北、遼寧等地均有試驗種植,但由於氣候的原因均無大面積的成功種植。後來,在我國西部地區的雲南、貴州、四川等省相繼獲得成功,現在雲南的大理、麗江、昭通等地均有規模種植。目前國內種植面積約為500 –600公頃,均以旱栽為主
Ⅹ 請問廣東省有人種植山葵嗎請告知
廣東的海拔太低,而且夏季氣溫太高。山葵適宜海拔1800米以上,夏季氣溫不超過30度。不然成活率太低,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