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播劇的國內狀況
首先周播劇 對於國內電視界來說還是一片空白,所以在中國實行周播劇必將有很多困難。內地觀眾已經習慣了每天吃完晚飯,守在電視劇前等著喜愛的電視劇的播出。「周播」概念是對這種傳統收視習慣的挑戰,所以先在相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身上試驗,比較保險。這也是受眾年輕化的湖南衛視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原因,對此,天娛總裁龍丹妮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通過網路追看外國的周播劇。其他的觀眾我們會慢慢培養這種收視習慣,因為這也是電視產業發展的潮流。」 目標首先鎖定年輕觀眾,周播劇在題材選擇上就必然受到限制,選擇上傾向時尚感強、有社會話題性、情節緊張刺激的題材,比如偶像劇、時裝劇、懸疑劇等。。而哭鬧吵架的婆媳劇、歷史感強的年代劇、氛圍沉重的戰爭劇之類可能就不太適合拿來周播。
此外,周播劇在題材、劇本創作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每集一個完整的故事,有高潮有低谷有伏筆有懸念;整部劇有貫穿始終的主線人物,每一集又會出現一個新的人物;劇本借鑒國外的流水作業方式,由團隊打造(提綱、情節、對話、人物等分別由專人負責)。
② 為什麼受觀眾期待的電視劇都要放到湖南周播,就不能放到其他衛視日播嗎周播可以給電視台賺很多錢
你得去問導演怎麼想的,再說,湖南衛視確實收視率高啊,電視周播收入更不菲
③ 周播劇的現實影響
「周播劇」 在能夠改變中國電視界的業態現狀下,依然面臨「好劇難求」、「觀眾觀劇習慣」等諸多挑戰。不難理解「周播劇」品質是關鍵,它對故事本身要求很高,要有足夠的吸引力,情節拉動性要非常強,才能吸引人們過一周後繼續看下去。與歐美日韓等邊拍邊播的周播劇不同,內地「周播劇」更強調形式上的「周播」概念,即播出時間的固定化——按周播出。一旦試水成功,周播劇將會使觀眾逐漸擺脫對節目單的依賴,形成與電視劇的「約會意識」。不過,日播劇養成的收視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更何況,內地的電視劇製作模式和審片制度對真正意義上的「周播劇」來說是大桎梏,另外,還有網路盜播這個「攔路虎」橫在前面。所以,「周播劇」的成敗與影響還有待觀望。
④ 為什麼中國在播放第一部電視劇的時候,不選擇效仿國外的周播劇
我覺得是題材的問題,國外電視劇大部分一集一個故事,每周一集不影響,我國的電視劇是連續的故事,而且每集的內容含量不大,四五十集注水比較多,如果一周播一集觀眾估計都忘了前面演的啥了,也就沒興趣繼續看了。
除非像西遊記這種一集打一個妖怪的、聊齋這種一集一個故事的,還是比較適合周播的。
而且據說我國現在每年拍攝的電視劇存量巨大,就算每天播兩集還有一大半拍完的電視劇排不上號在電視台播出呢,要是一周播一集那得排到猴年馬月去了。
⑤ 為什麼中國不搞真正的「周播劇」現在的「周播劇」也只是全拍完了,按周來播放,並不是邊拍邊播的
因為有審核制度,其次是國外周播劇不容易把控,容易出格。
總之別太羨慕迷信周播,其次周播就是為了迎合觀眾,更容易落俗,不是啥好模式,只是更適合資本操控。
⑥ 湖南衛視為什麼要放周播劇,明明收視率那麼低
應該是引進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 人們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需要這種慢節奏的形式來好好調節
⑦ 中國電視劇是否能像美劇那樣一周出一集,一年出一季的
就目前而言,國產劇的精細程度還遠遠不及美劇,劇情不夠緊湊,每一集的內容注水成分很多,如果像美劇每周更新一集,恐怕看的人早就棄劇了。像《花千骨》和《鳳囚凰》是國內少有的周播劇,每周更新四集,都被許多觀眾吐槽,等新劇集更新的時候,早就忘了前面的劇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