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哪些舊陋習

中國有哪些舊陋習

發布時間:2022-08-01 17:49:15

① 中國的陋習有哪些

1、隨處拋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廁所不沖水,不講衛生留臟跡;
2、無視禁煙標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間,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購物、參觀時插隊加塞,排隊等候時跨越黃線;
4、在車船、飛機、餐廳、賓館、景點等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呼朋喚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鬧;
5、在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嬉戲、玩笑,不尊重當地居民風俗;
6、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把褲腿卷到膝蓋以上、翹「二郎腿」,酒足飯飽後毫不掩飾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礙觀瞻。
7、說話臟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遇到糾紛或不順心的事大發脾氣,惡語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養;
8、在不打折扣的店鋪討價還價,強行拉外國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場所、參加賭博活動;
10、不消費卻長時間占據消費區域,吃自助餐時多拿浪費,離開賓館飯店時帶走非贈品,享受服務後不付小費,貪佔小便宜

② 中國舊社會除了纏足還有那些陋習

1、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是社會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重視男性的權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並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和人身自由。

2、迷信

古人懾服於雷霆之威,於是提出自己的解釋「雷神、天庭」並對此頂禮膜拜。後人稱之為迷信。

3、女子守寡

古代女子並不能像我們現在一樣,覺得婚姻不合適了便可以和平分手,古代只有男子休妻,並且就算男子不幸身亡也是要為其守節,不可改嫁。

4、殉葬制度

殉葬是影響最惡劣的一種陋習,此種行為大多發生在皇室。君王死後,活著的嬪妃、宮女要為之殉葬。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共陪葬及殉葬40個嬪妃。殉葬制度直到明英宗復辟後才正式廢除。

5、三妻四妾

男尊女卑,女子只能依附於男子,是社會制度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加劇了男女的等級分化,於是出現了男子妻妾成群,而女子只能從一而終。

6、童養媳

童養媳是女子從小便被有錢人家收養,其目的便是為自己兒子將來做打算,直接從小養到大,又知根知底又可以調教。

③ 中國有什麼陋習

1、看風水。認為人生富貴貧賤與宅基墳地有關,故選擇宅基及墳地要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陰陽先生將山形地勢分為「福地」、「吉地」等,又有「青龍」、「白虎」、「灶陘」、「子午向」等禁忌,形成一套「風水經」,騙取錢財。

2、合八字。舊時,婚姻講究「八字」相合,一經提媒,男方父母必請算命先生「合八字」。算命先生將男女雙方屬象生辰排合成十二相合、十二相沖、十二相剋,宣揚婚配乃命中註定,不知拆散多少鴛鴦。

3、算卦。種類有算命、相面、叨卦、看手相、抽簽等。弄術者或擺攤市面,或行於鄉里,對迷信者故作玄虛,騙取錢財。

4、下神。遇有天災人禍,疑神鬼作祟,求「神漢」、「巫婆」祛除。下神者借神鬼附體,裝瘋賣傻,以迷惑群眾,騙取錢財。


(3)中國有哪些舊陋習擴展閱讀:

中國式傳統陋習的解決方法:

由「中國式過馬路」引起的討論正在互聯網上持續發酵,許多網友由此及彼地開始檢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錯誤」,齊聲向「中國式」陋習說不。

法規是一定要遵守的,不講規矩,只言利害,甚至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或者自己的小方便,就毫無顧忌,拋棄規則,最終造成的一定是大不便、大麻煩。

維護良好的公序良俗,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中國式過馬路」是社會生態的一個縮影,當我們在埋怨別人素質不高時,也應該想像自己是否也有某些行為被別人埋怨素質不高,每一人文明的中國人才構成一個文明的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式陋習

④ 中國有哪些傳統陋習需要改正

中國有很多的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值得人們去繼承的,但是也有很多是非常的不好的,比如說一些地方的婚鬧習俗就有些過分了,讓人根本沒有辦法去忍受,還有就是有的地方一些天價彩禮的風俗,也是非常的過分的,這些都是非常的不好的。

現在很多的無理的婚鬧是非常的不合理的。

隨著網路的發達,也是讓很多的不好的婚鬧的習俗展現在大眾的面前,有很多的婚鬧是大家根本不能理解的,結婚本來就是一個大家開開心心的日子,但是有些伴郎或者是參加婚禮的人就會非常的過分的,經常會做出一些傷風敗俗的事情,讓大家非常的失望,很多的時候就是會讓婚禮這樣大喜的日子變的很不好。

中國的一些好的風俗是需要大家去傳承的,但是不好的風俗還是要及時破除的。

⑤ 中國封建社會的陋習有哪些

1、三寸金蓮纏足

「三寸金蓮」是在古代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前都存在著的一種惡俗的陋習,不但對於纏足的女性而言是一種身體上摧殘,也對女性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痛。

因為過去纏足是在女孩五六歲的時候開始,用長長的布條將除拇指意外的其他四個指頭跟半個腳掌向腳心折去,形成錐子形狀的三寸金蓮。這一陋習從最早的宋朝開始,延續了近千年的歷史,直到辛亥革命後才開始逐漸廢除。

2、太監凈身

太監是在古代的皇宮之中伺候皇上妃子的,在古代為了確保皇上的血統純正,在皇宮里是不允許有其他男性存在的,但是皇宮里又有許多女性無法完成的事情,所以需要大量男性,這些男性在入宮之前都需要「凈身」。凈身就是閹割,過程極其殘忍。

3、陪葬

在古代封建的社會中,認為人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生活,所以一些皇權貴族在死後要把其生前的金錢器物,衣物一起下葬,不但如此還要連同其妻子小妾一起陪葬,在古代女性地位很低,很多陪葬的人都沒有選擇的餘地,就得強行奪去生命。

4、活人祭祀

由於古代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通常用殺死同類來向無法控制的自然力量祈求神力。古代的人類面對自然災難的時候往往都會認為是得罪了神靈,所以很多地方通過活人祭祀的方式想讓神靈息怒,祈求平安。大部分的祭祀都是斬首、掏心、活埋、焚燒、溺死等極其殘忍的方式。

5、納妾

在封建的古代社會中,女性地位很低,所以男人往往都有很多妻子小妾,但是妻子跟妾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樣的。

古代的小妾非常卑微,由於納妾相當於是花錢買的,所以一般家裡的正妻對小妾是非常敵視的也常常進行打罵,而且小妾也是沒有任何地位的,不但如此,後代也會有地位高低之分。大部分的小妾即使不同意也會被強買強賣掉,沒有一絲人權。

⑥ 中國傳統有哪些是陋習

陋習1、纏足
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纏足起源於北宋,纏足風俗興起於南宋。纏足不僅嚴重影響了女性足部的正常發育,還讓人們形成了畸形的審美心理。
陋習2、束腰
指舊時歐洲的陋習,如同中國纏足一般,舊時歐洲女性為了追求細腰而過分束腰,嚴重者身體畸形,更有甚者因此喪命。
陋習3、割禮
作為一種傳統,都在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進行,有些阿拉伯民族則在臨近結婚之時進行。女性割禮在非洲等地盛行,是千百年流傳的殘忍習俗。
陋習4、人殉
人殉是古代葬禮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中國的人殉制度始於何時有待考證,可以肯定的是,它在中華史前文明時期就己經存在。
陋習5、閹割
在人類歷史當中,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基於宗教或社會需要都曾出現閹割這種行為,特別在中世紀的歐洲、中國、印度、中東和非洲也有歷史記載

⑦ 中國有哪些傳統陋習

中國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源遠流長。自然流傳下來了很多習俗,不過這些習俗有好的,也有一些陋習。我們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是好的傳統我們自然要傳承下去,當然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那些壞的陋習我們也要及時的改正,不要再繼續傳承下去了。


這些都是由於在那些落後的地區,人們很貧窮,根本娶不到媳婦兒。所以就到那些更窮的人家抱養女孩,不過後來有了婚姻法以後,不能再這樣做了。

⑧ 中國古代陋習有哪些

1、冥婚:

中國古代婚姻的異種:陰婚由「鬼」說親 陰婚也叫冥婚,是為死了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那時,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

據現代學者考證,纏足開始於北宋後期,興起於南宋。 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明代的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出現了「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但清以前的出土女屍尚未發現有纏足者,可見在當時纏足也並不十分普遍。

清代的纏足之風蔓延至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但不纏足者也不在少數。

(8)中國有哪些舊陋習擴展閱讀:

1、纏足起源簡述:

根據高洪興《纏足史》考證眾多史料證明,纏足起源於北宋,纏足風俗興起於南宋。

說到纏足起因,大概說來有四個方面:審美的要求、兩性隔離制度、宋明理學的推動、處女嗜好的促進等。

漢族人追求女子身材美感由來已久,古來就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說法,歷朝歷代歌頌美女們身材嬌好,步履輕盈的詩句不勝枚舉。宋朝統治者的推崇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宋朝皇室與宋朝上層社會是最早開始纏足的。這也足見纏足起自宋朝官僚貴族階層等宋朝上層社會。

纏足也很受宋朝文人的推崇,連蘇軾、辛棄疾這樣傑出的文豪都有歌詠和欣賞纏足的篇章。

林語堂先生曾描述過女子纏足後的步態:中國女子的纏足,完全地改變了女子的風采和步態,「其作用等於摩登姑娘穿高跟皮鞋,且產生了一種極拘謹纖婉的步態,使整個身軀形成弱不禁風,搖搖欲倒,以產生楚楚可憐的感覺。」

而正是這種「可憐的感覺」,膨脹了封建士大夫的自身優越感。從而滋生出其「在性的理想上最高度的詭密」。

2、纏足影響:

纏足嚴重侵害了婦女的權利。

纏足時代女子多以「沒腳蟹」自比。腳小難行,動必扶牆摸壁,拄杖持桿,有條件則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僅能到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背負的也時有所聞,倘若孤立無助,那麼由此室移至相鄰的彼室也難以做到。至於出門行路, 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遠便已氣喘吁吁。

時不時地靠扶婢肩,倚柱而息,摸捏蓮鉤解痛除乏。施君美《幽閨記》所謂「步遲遲,全沒些氣和力」;關漢卿《閨怨》所謂「行一步嘆息,兩行愁淚臉邊垂,一點雨問一行凄惶淚,一陣風對一聲長吁氣」,正是纏足者舉步維艱的真實寫照。

纏足妨礙了女子的一舉一動,富家的貴婦名媛,凡有所需自有婢僕供其驅使,但是一般平民女子卻要依靠自己,只好膝行灑掃,跪坐隴畝。甚者尚需推磨踏碓、插秧割稻,其中的辛酸苦辣非過來人無法述說。

纏足之苦,層層切骨,刻刻痛心,初纏階段尤甚。每至纏束,劇痛難忍,嗚咽悲泣,在所不免。纏束又多在早晚二時,因此早晚女孩哭泣哀號之聲在纏足時代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大慘景。

纏足使女子無端遭受折磨和痛苦。步履維艱,妨礙了女子正常參加社會工作,阻擾了女子的社交活動。女子困守閨閣,孤陋寡聞,又失去了謀生本領,從而滋長了女子的依賴心、驕惰性和自卑感,也就使得女子的社會地位愈加低下。

⑨ 中國古代有什麼陋習(除了纏腳)

1、三妻四妾

古代人娶三妻四妾,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傳宗接代,三妻四妾的意思應該多妻的意思,古代的皇帝還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古時所謂的三妻四妾主要是指封建時期的一種婚姻制度。

是一種對女子的迫害。同是喪偶,男子再娶為續弦,女子再嫁是壞節。男尊女卑,女子只能依附於男子,是社會制度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加劇了男女的等級分化,於是出現了男子妻妾成群,而女子只能從一而終。

2、指腹為婚

舊時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廣大地區。即雙方家長,於孩子尚未出身之時,即約定為婚姻。又有怕男女長成後,互不相認,或一方不守信諾,將衣襟裁為兩幅,各執一幅為憑證者,稱「指腹裁襟」或「指腹割衿」。

3、不許讀書

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古代女子很少有讀書的機會,更不用說去私塾上學。僅有少數開明的家庭,支持家中女兒讀書,多數女性都是文盲,無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4、童養媳

童養媳就是由婆家養育女嬰、幼女,等到成年正式結婚或者是成年女性嫁給未成年的男性,夫妻兩人年齡懸殊極大,出現「小丈夫妻大姐」的現象,毫無感情基礎。童養媳婦在婆家從小就要承擔起一切家務活,地位如婢女一樣低下,受苦受難。

5、守寡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古代女性一女不事二夫,須從一而終,丈夫喪妻可再娶,而女性喪夫就要守節,哪怕是未嫁夫死,也要守節。寡婦改嫁被視為是傷風敗俗之舉。為了激勵更多的喪夫女性守寡,朝廷甚至是設立貞節牌坊來表彰守節女子。無數女子,夫亡後,孤獨終老,晚景凄涼。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舊陋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古代有哪些巨艦 瀏覽:582
柳州在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637
越南教師年薪多少 瀏覽:816
印度黑公交什麼原因 瀏覽:888
印尼煙有黃點是什麼 瀏覽:725
印度歌得呀得是什麼歌 瀏覽:781
義大利人游中國哪裡最方便 瀏覽:794
印度製造業崩潰對全球有什麼影響 瀏覽:658
二戰義大利做了什麼名字 瀏覽:408
娶英國女人什麼體驗 瀏覽:88
印度最大謊言是什麼 瀏覽:503
英國在中國殖民了多少 瀏覽:200
印尼鱷魚輪胎怎麼樣 瀏覽:246
印度媳婦說印度真名叫什麼 瀏覽:578
越南沙巴有哪些民族 瀏覽:79
印尼語嘎嘎嘎什麼意思 瀏覽:492
伊朗疫情怎麼傳入最新通報 瀏覽:137
英國使團有多少人來中國 瀏覽:40
義大利發生火災是什麼時候 瀏覽:955
義大利金頂獎是什麼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