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分析我國的人口狀況,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絕對數量大。
(二)、人口增長速度快。
(三)、年齡結構輕,向老齡化發展。
(四)、人口分布不均。
一個地理區域的人的數目
人口(英文:Population)是一個內容復雜、綜合多種社會關系的社會實體,具有性別和年齡及自然構成,多種社會構成和社會關系、經濟構成和經濟關系。是一定數量個人的綜合,強調規模。
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處於家庭關系、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及社會關系之中,一切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都同人口發展過程相關。
⑵ 中國的人口分析
中國人口是世界最多的,但是人口結構不太理想,老年化逐漸嚴重,新生人口驟降,雖然開放二胎,但是也不盡如人意,人口逐漸呈倒三角的趨勢。
⑶ 中國未來人口數量的趨勢分析
中國未來人口數量的趨勢分析如下:
1、中國自1949年建國以來經歷了三次嬰兒潮。第一次是戰後的1949年至1958年,第二次是1962年至1972年,第三次是1981年至1991。
綜上所述:中國的人口增長將會減緩,將出現人口負增長。
⑷ 分析中國人口的現狀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現狀: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都較低,人口增長模式為「三低模式」;人口分布呈東南向西北遞減。問題: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衡;老齡化趨勢加強;人口素質偏低。
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9538萬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比2017年末增加530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
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從年齡結構看,2018年中國大陸0-15歲(含不滿16周歲)總人口為2億486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8%。
歷史發展:
歷史上,中國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較大比例。
1850年中國人口約4.3億,佔世界人口的34%。由於戰亂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國人口增長緩慢。
1949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億,佔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於生產發展、人均壽命提高,世界各國人口迅速增長。
1990年末,中國人口已達11.4333億人,但佔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國務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1990年,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不斷加強,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到更低水平以下。由於人口結構的原因,中國人口總量仍在繼續增長,但佔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