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上下五千年是怎麼算的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演算法:
五千年是一個約數,時間劃分大概是從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後2000多年至今。
整個歷史的大致時間線如下:
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會,無文字記錄,僅存創世傳說。
約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會時期。三皇五帝活躍時期。
約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會時代。家天下制度確立,王位世襲,夏商周朝代更替。
公元前221-1911年:帝國時代。秦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首創皇帝制度,中國進入綿延2000年的帝國時代,直到滿清覆滅,徹底結束了皇權制度,清朝末期,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備受屈辱,民族自信深受打擊。
公元1911年至今:近現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後,中共得政,經歷70年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強國,民族自信心日益恢復。
這里有一篇歷史歌謠可以方便記憶中國歷史: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自此完。
「五千年」的說法最早出現於清末。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逐客篇》:「軒頊五千年,到今國極弱。」「軒頊」是軒轅和顓頊的合稱。晚清人從上古三皇五代開始算,到當時,認為是五千年。
其實如果從商算一般認為是三千五百年強,從夏算一般認為是四千年強,都到不了那個年份的。 清末曾經出現過一個黃帝紀元,在1903年提出,是反對帝王年號,也反對康有為提出的孔子紀年而提出的。提出的人叫劉師培,認為當年是黃帝4614年。
同年另有《江蘇》雜志也提出黃帝紀元,但是推算的1903年為黃帝4394年。無論如何,按照當時的推算,中華文明從黃帝起,將近五千年。
② 中華文明五千年證據在哪兒
考古發掘,非物質文化遺傳研究,歷史遺留的探究
③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怎麼確定的
歷史分成有記錄的歷史和無記錄的歷史。如果是有記錄的歷史,那就是按照司馬遷先生的《史記》著眼,那麼就是從炎黃二帝開始,就是公元前26世紀,距今大概4700年
1、中國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170萬年了。這些沒有文字記載,靠的是考古資料。
2、經常說有五千年文明史,是從黃帝算起的。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黃帝被稱為「人文初祖」。
3、第一個國家是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但外國不承認,沒有文字記載。
4、中國文字是甲骨文出現在商朝,外國才承認。
5、現在有確切年代開始的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
總之,歷史有170萬年,文明史有五千年。
④ 問一下,中華上下五千年是怎麼算出來的,還有如何證明中國的歷史是未曾中斷的求大神幫助
人。生命的延續就是最好的證明。歷史要是中斷了,就沒人了。有人就有歷史。 五千隻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就如第二個五千年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五千年那麼多,從夏朝到現在只有四千多年。 上下五千年的過渡點是「夏朝」(約公元前2070至約公元前1600年)——朝代的誕生,標志著階級的出現,原始社會的結束。夏朝的誕生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里程碑,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上五千年是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原始社會末期,下五千年是從夏朝到現在。 注意: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到現在其實還沒有寫完的。
麻煩採納,謝謝!
⑤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指哪五千年分別是
有很多種說法:
其一、「上」指的是略帶神話傳說的歷史時代,這一時代史書有記載,但過於荒誕,現實中的考古也有一定歷史文物的出土。而「下」指的是有確切時間年代的記載,幾乎沒有歷史爭議也沒有歷史疑問。
其二、「上下」的劃分是「公元1年」,在公元1年之前為上,往後為下。事實上,「公元」就是西元,也就是西方的一種紀年方法,這種歷法以耶穌誕辰為元年元日,耶穌誕生之前則稱公元前,西元歷法在當今世界上普遍被使用。民國開始,西元逐步走入中國,如今的使用程度已經超過中國古代的「黃帝紀年」,甚至早已經與「農歷」並重。
其三、上下五千年是指中國五千年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沒有一個具體的年代劃分。
其四:上下,沒有具體的時間分界概念,只是一個形容詞,是中華歷史的總和;「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解讀就是「中華的歷史一共五千年」。
這個說法之所以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是因為世人對歷史發展的了解,就猶如編寫《史記》的司馬遷時期是沒有「五千年」這種說法,而是以「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為開篇記載到西漢時期的歷史事件。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本簡易敘述中國歷史的書籍,從中國傳統的史前傳說至明清時期,前後四千多年的歷史,書中描述了在歷史上影響比較久遠的事件和人物,此書有助於歷史興趣愛好者粗線條了解中國歷史,串聯歷史梗概。
中華文化歷史久遠,有記載以來的歷史就有幾千年。在華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一個個叱吒風雲的人物,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中華文化就是我們生命之源。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在這套書中,編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但本書不僅僅局限於歷史,而是廣泛涉及哲學、軍事、藝術、教育等領域,使本書從一般的歷史性介紹上升到對中華文化各個層面的廣泛介紹。
另有《世界上下五千年》一書,是描述世界各國歷來影響比較久遠的事件和人物的書籍。
⑥ 中華上下五千年到底是怎麼算的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演算法:
五千年是一個約數,時間劃分大概是從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後2000多年至今。
整個歷史的大致時間線如下:
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會,無文字記錄,僅存創世傳說。
約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會時期。三皇五帝活躍時期。
約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會時代。家天下制度確立,王位世襲,夏商周朝代更替。
公元前221-1911年:帝國時代。秦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首創皇帝制度,中國進入綿延2000年的帝國時代,直到滿清覆滅,徹底結束了皇權制度,清朝末期,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備受屈辱,民族自信深受打擊。
公元1911年至今:近現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後,中共得政,經歷70年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強國,民族自信心日益恢復。
這里有一篇歷史歌謠可以方便記憶中國歷史: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自此完。
拓展資料:
「五千年」的說法最早出現於清末。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逐客篇》:「軒頊五千年,到今國極弱。」「軒頊」是軒轅和顓頊的合稱。晚清人從上古三皇五代開始算,到當時,認為是五千年。
其實如果從商算一般認為是三千五百年強,從夏算一般認為是四千年強,都到不了那個年份的。 清末曾經出現過一個黃帝紀元,在1903年提出,是反對帝王年號,也反對康有為提出的孔子紀年而提出的。提出的人叫劉師培,認為當年是黃帝4614年。
同年另有《江蘇》雜志也提出黃帝紀元,但是推算的1903年為黃帝4394年。無論如何,按照當時的推算,中華文明從黃帝起,將近五千年。
⑦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哪些歷史遺跡能夠證明這句話呢
西方對文明史的定義必須具備三大要素: 國家形式的出現、使用文字、青銅器的應用。這三點都是基於考古學的實物證實,文獻記載不能作為憑證。
從這個標准去看,中華文明出現得較晚,特別是在殷墟還沒有挖掘出來時,西方連商朝都不承認,中華文明時只能從周開始算起,只存在短短的3000年。
相比於6000年兩河文明,5000年埃及文明,4000年印度文明,華夏文明最為年輕。
隨著良渚遺址、石峁古城、凌家灘遺址、陶寺遺址、二里頭遺址的考古挖掘,提出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徵。
良渚遺址已經在申遺了,如果申遺成功,那麼,中華文明5000年文明史就得到了國際的認可。
⑧ 中國的上下五千年是怎麼來的
根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而來的,實質上中國的古文明遠遠不止五千年,
⑨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什麼推算出來的呢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只是一個傳統的說法,大家現在所認知的是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歷史科普圖書《上下五千年》,書中所講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國歷史,但是,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書,不能和「斷代史」、「中國史」等相提並論。「上下五千年」只是一種口頭說法,他組合了一些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盤古開天地」、「皇帝戰蚩尤」等經久流傳的民間故事。
盤古開天闢地
神話畢竟只是神話,誰也不會相信真有這樣的事。但是人們喜歡這個神話,一談起歷史,常常說從「盤古開天地」起。這是因為它象徵著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氣魄和豐富的創造力。
這里用一首朝代歌來記錄我們中華5000年的歷史。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歷經多次的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中國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中國史前時期的炎黃二帝也被尊為中華名族的人文始祖。
⑩ 從何證明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
沒法證明,必須要有文藝才能證明,現在還沒發掘出五千年的文字。這也是世界上為什麼不承認我們有五千年的原因。所以我們的考古學家還在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