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三山五嶽是哪些

中國的三山五嶽是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2 10:48:16

❶ 中國的三山五嶽是指哪三山哪五嶽

五嶽其實就是五座大山,它們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還有一個中嶽嵩山,其中泰山還享有五嶽獨尊的稱號。總之這五座山形態各異,是古人公認的名山,當然了,現在它們也都是公認的熱門景點。

關於這三山而的說法,那可就玄乎多了,在古代人眼中,東海之外有三座仙山,分別是蓬萊、瀛洲、方丈三座山。從秦始皇開始,人們就不斷在尋找它們,可是仙山畢竟是仙山,它們就跟長了腿一樣,海上位置飄忽不定。好吧,我放棄了,於是這三山的稱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是閑置的。後來隨著黃山、廬山、雁盪山名氣越來越大,反正這三山的稱號閑著也是閑著,那就給你們三個吧,於是三山五嶽就這么湊齊了。

但實際上,除了這八座山以外,咱們國家還有很多名山,那你們家鄉,都有哪些有名的山川呢?

❷ 三山五嶽中的五嶽是哪五嶽

三山指黃山、廬山、雁盪山。五嶽指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其中北嶽古今不同。
1、黃山位於中國安徽南部,是中國的三山之一,黃山距市區屯溪69公里,北緯30度10分,東經118度10分,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山脈面積1200平方千米,規劃入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
黃山
從風水文化上講,南干巽龍經西藏雲南貴州湖南江西,遙遙千里而來,入安徽起頂於黃山。黃山千峰競秀、萬壑縱橫,有蓮花峰1864.8米、光明項1860米、天都峰1810米三大主峰,七十二峰,脈分八方,真大龍祖山矣!所謂玉屏、華蓋、龍樓、鳳閣,辭樓下殿一應俱全,迎客松就位於玉屏樓左側,到黃山蓮花峰一覽便知。黃山為金陵之祖,傳婺源曾有一碑,書「金陵正脈」,今已不存。黃山正脈西南向東北行進至金陵,故此,黃山是金陵的太祖山無疑。
2、廬山地處江西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廬山,面臨鄱陽湖,東與都昌縣隔水為鄰,西與九江縣、德安縣、共青城市接壤,北與濂溪區(原廬山區)相連,南與永修縣湖洲相接。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丘陵、山地地貌,背靠廬山,面向鄱陽湖。風水文化中屬南龍范疇。
廬山
廬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歷來被稱為「人文聖山」。原星子縣相傳「有星墜湖(鄱陽湖落星墩)」而得縣名,設縣已有千餘年。千百年來,儒家、 星子地名起源--落星墩。佛教、道教文化在此地水乳交融、相互影響,是影響中國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學和一千數百年的禪宗興盛區,是南天師道的發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學府、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所在地,是中國田園詩的搖籃,是我國隱逸文化的典型區域。廬山歷來是文人墨客嚮往之地,古代和近代留下了2500餘篇詠廬山詩文,1300幀摩崖石刻。田園詩派鼻祖陶淵明生長於此、創作於此,他的《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周敦頤的《愛蓮說》、蘇軾的《題西林壁》。
3、雁盪山位於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溫州68公里。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 多個景點分布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盪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雁盪山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一般指東岳泰山(位於山東)、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西嶽華山(位於陝西)、北嶽恆山(位於山西)、中嶽嵩山(位於河南)。
1、東岳泰山: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中部泰安境內。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對中國人以及中華文化影響甚遠,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諸多與泰山有關的成語、俗語和掌故。儒釋道三教並存,宮觀廟宇不計其數,歷代君王及文人墨客都在泰山上留下過自己的詩文墨寶。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古人以「泰山北斗」來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東岳泰山
泰山因其氣勢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泰山地區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顯示出這一帶早期的人類活動。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也反映出早期黃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動狀況。戰國時期,齊國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進入秦漢之後,泰山逐漸成為政權的象徵。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占第三位。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盤古死後,頭部化為泰山。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古代歷朝歷代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對泰山仰慕備至。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泰山河溪以玉皇頂為分水嶺。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黃河,東面的石汶河、馮家莊河、南面的梳洗河、西溪,西面的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
2、南嶽衡山:衡山又名南嶽、壽岳、南山,是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衡陽南嶽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嶽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海拔1300.2米。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嶽獨秀」之美稱。
南嶽衡山
衡山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起衡陽市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市衡陽縣樟木鄉,長38公里,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嶽區,最寬處17公里。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紫蓋峰、天柱峰、祝融峰、嶽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東北坡、東坡、東南坡共計河川26條,經衡陽、湘潭、衡山三縣的易俗河、荊坡河、烏石港、龍隱港、萱洲港、白鷺港等注入湘江。
3、西嶽華山:華山又稱西嶽,為五嶽之一,位於中國陝西渭南華陰市,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晉、豫黃河三角洲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河,扼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華山山體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峽、蒼龍嶺、鷂子翻身、長空棧道等十分險峻之地,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共有五峰,即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雲台。
西嶽華山
華山名字的來源說法很多,一般來說,同華山山峰像一朵蓮是分不開的,古時候「華」與「花」通用,正如《水經注》所說: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華山。
4、北嶽恆山:
1)古恆山,原北嶽恆山在曲陽西北,也名常山,人稱古北嶽,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位於阜平、唐縣、淶源三縣交界處的神仙山(又名大茂山主峰1898米)。
北嶽古恆山
自虞舜帝以下歷代王朝皆祀北嶽於曲陽,明代始以山西渾源的玄岳為北嶽恆山,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移祀北嶽於渾源。修德寺位於曲陽縣城西南,曾出土石像2200餘件,絕大部分是白石造像,是目前國內出土數量最多、時間延續較長的一批佛教造像,對研究佛教發展史有重要的意義。北嶽廟位於曲陽城西,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年間,為祭祀北嶽恆山之所。廟內古建成群、碑碣林立,現存北魏至明清碑共計160餘通,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保留下來的《北嶽恆山圖》和明太祖朱元璋撰寫的《洪武碑樓》等碑刻藝術價值最高;主體建築德寧之殿內的巨幅壁畫「天宮圖」,據記載為唐代畫聖吳道子所繪。
2)今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區62公里。號稱108峰,東西綿延150公里,橫跨晉、冀兩省。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亘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北嶽恆山
今北嶽是明末清初時才被定為山西渾源天峰嶺,而古北嶽恆山是從春秋戰國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保定市阜平縣大茂山。從秦代到清初的1700多年的歷史中,歷朝皇帝祭祀的恆山都在河北大茂山,有明確史料記載。直到明朝後期才把北嶽恆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渾源,清代才開始在山西的恆山祭祀北嶽。
今恆山,明朝中期利用古恆山人文景觀損壞嚴重之際,通過偽造仙跡,牽強附會轉移到天峰嶺上,不斷要求北嶽移祀,並最終在順治年間獲得剛剛入關的清政府承認,上升為北嶽,成為五嶽之一。
關於北嶽改祀: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兵部尚書馬文升,議祀北嶽於曲陽改為渾源,理由:一是曲陽在京都之南;二是曲陽北嶽廟距北嶽恆山140里;三是宋失雲州,始祭恆山於曲陽。這第三個理由純屬編造,時任禮部尚書的倪岳予以反駁,奏議沒有生效。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戶科陳公奏罷曲陽廟祀改祀渾源獲准,但仍祭於曲陽。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帝允刑部給事中粘本盛之請,始改祀渾源,改祀之爭歷時150餘年。
造成北嶽改祀於山西省渾源縣天峰嶺直接原因:一、河北在元代、明代初期戰亂頻繁,人口大量減少,同時建於大茂山上的原有廟宇損毀嚴重,明朝從洪洞縣向河北大移民可作旁證。而進入恆山交通阻塞,只能到曲陽祭祀,不能親臨登山之樂。同時山西在元末明末戰爭中損失相對較少,人口及歷史文化保留較多,於是朝中逐漸產生了改祀派,想把保定的恆山正位改祀於渾源的天峰嶺。直到清初順治年間滿清入關不久並不了解實際情況,朝中改祀派佔了上風,終於改祀北嶽恆山於山西渾源。二、渾源人注重名山文化的宣傳、挖掘、培養,特別是在天峰嶺腳下修了懸空寺(北魏後期公元490年始修),天峰嶺上建了不少的廟宇、神殿,這也增加了改祀於此的分量。(沒有重視就得不到重視)
不過,對於「改祀」一事,明清兩代都有不少人反對。如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在對曲陽、渾源考察後,作《北嶽辨》就認為北嶽在京都之南的理由不能成立,「都邑無常,而五嶽有定」,歷代的制度是「改都不改岳」。至於「宋失雲州始祭曲陽」一說,更是錯誤,還用大量史實碑文駁斥馬文升之說。如果單從自然景觀來講,論山的雄、奇、險、秀,保定的古恆山皆在渾源的天峰嶺之上;要論人文景觀和交通便利,古恆山就遜色了。清帝之所以「改祀」,據推測可能與崇尚佛教,注重人文景觀和交通便利有較大關系。
5、中嶽嵩山:嵩山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位於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峰連天峰1512米;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嵩山地處中原,東西橫卧,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嵩高」、「崇山」,西周時稱天室山。
中嶽嵩山
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稱中嶽嵩山。嵩山又分為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

❸ 中國三山五嶽哪三山哪五嶽

中國三山五嶽是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盪山;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
1、黃山:
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有「震旦國中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跡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2、廬山:
地處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瀕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
3、雁盪山:
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載敬堂集》載:「雁盪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盪山和南雁盪山。近人以景觀區位,有北雁盪山、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東雁盪山、中雁盪山之稱。
4、泰山:
它是「五嶽」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於山東泰安,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
5、華山:
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盪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岩山。
6、衡山:
又名南嶽,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
7、恆山:
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8、嵩山:
中嶽嵩山橫跨滎陽、新密、鞏義、登封、偃師、伊川、洛陽等市縣,全長60多公里。主體部分在登封境內,分東西兩部分,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

❹ 三山五嶽指的是哪幾座山

先說「五嶽」。
包括: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
再說「三山」。有三種說法:
1、遠古傳說的中華龍脈的三條山脈:喜馬拉雅山、昆侖山、天山。
2、道教傳說的海上「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3、旅遊者喜歡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盪山。

❺ 中國常說的「三山五嶽」,那具體是指哪「三山」,哪「五嶽」呢

我們通常會說到的「三山五嶽」,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到底是哪「三山」,哪「五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我們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山」就是「岳」,「岳」就是「山」,實際上,他們兩者之間還是有去區別的,准確的來說,高大的「山」就是「岳」,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們口中的「三山」究竟是哪三山呢。

最後我們要到的是「中嶽嵩山」,它位於河南省的登封市,我們是不是覺得這些名字都十分耳熟呢,那我們一定是看過笑傲江湖的人。如果有機會,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去看看這傳說中的「三山五嶽」,會不自覺覺的自己的胸襟也在慢慢開闊。

❻ 中國的三山五嶽,指的是哪些

我國的名山很多,三山五嶽最為出名。三山,一般是指黃山、廬山、雁盪山。五嶽分別為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三山

「三山」究竟是哪三山眾說紛紜。主要有兩派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三山並不真實存在而是傳說或神話,指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這種說法出自司馬遷所著的《史記·秦始皇本紀》「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翻譯一下就是:齊人徐福等人給秦始皇上書說東海中有三座居住著神仙的名山,名字分別是蓬萊山、方丈山、瀛洲山。

❼ 中國三山五嶽是哪些

三山五嶽,成語,泛指名山或各地。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三山指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❽ 中國的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哪些

三山五嶽分別指中國內的名山。「三山」一般指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山,五嶽則是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和嵩山。

三山五嶽一詞出於清朝人曹寅(曹雪芹的祖父)所寫的《舟中望惠山舉酒調培山》:「三山五嶽渺何許?雲煙汗漫空竛竮。」現在三山五嶽,可泛指在中國的眾多名山、群山或各地。

歷史上的北嶽恆山,原指今天的河北大茂山,清朝順治年間才改為山西恆山。南嶽原指湖南衡山,漢朝時曾改為安徽的天柱山,至隋文帝時重新恢復為湖南衡山。

古代中國一些地方割據政權,也曾封過五嶽,例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孫皓封離縣(現於江蘇宜興縣)為中嶽,又封其南的荊南山為南嶽。五代十國時期,閩帝王延鈞封霍童山(現於福建寧德縣)為東岳,高蓋山(現於永泰縣)為西嶽。唐朝時,南詔則稱雲南境內的蒼山(中嶽)、烏蒙山(東岳)、無量山(南嶽)、高黎貢山(西嶽)和玉龍山(北嶽)。

❾ 三山五嶽是哪些

「三山五嶽」中的三山指的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五嶽指的是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里,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其中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三山五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與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

三山中的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奇。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雁盪山被稱為「東南第一山」,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盪三絕」。

三山,有三種說法:(1)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觸不周山)、昆侖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娘居庭、女媧煉石補天);(2)是道教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3)今人所喜歡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盪山。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三山五嶽是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鱷魚輪胎怎麼樣 瀏覽:246
印度媳婦說印度真名叫什麼 瀏覽:578
越南沙巴有哪些民族 瀏覽:79
印尼語嘎嘎嘎什麼意思 瀏覽:492
伊朗疫情怎麼傳入最新通報 瀏覽:137
英國使團有多少人來中國 瀏覽:40
義大利發生火災是什麼時候 瀏覽:955
義大利金頂獎是什麼 瀏覽:645
同志在中國有多少 瀏覽:180
義大利的衣服店是什麼樣 瀏覽:843
如何養中國海棠 瀏覽:630
義大利滑板車補助怎麼申請 瀏覽:109
為什麼伊朗出口石油有很多欠款 瀏覽:384
到印尼馬古魯省需注意什麼 瀏覽:131
英國碩士留學多久收到回信 瀏覽:327
英國街頭有多少個會中文 瀏覽:266
英國靈活用工率是多少 瀏覽:96
伊朗為什麼設最高領 瀏覽:235
美國和伊朗發生了什麼新聞 瀏覽:413
印度版非布司他片哪裡賣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