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的外國語學校有哪些
2006全國19所招收小語種專業高校招生信息匯總
考試方式各高校有所不同
因小語種專業人才培養及使用的特殊性,北京各高校小語種的招生錄取方式各有所不同,一般分為北京生源和京外生源兩種情況。無論北京地區還是京外地區的考生都需要參加提前面試,有的學校還規定,京外地區考生還要參加筆試。
考試方法每個學校不盡相同,大多由朗讀、對話和知識面測試等組成,個別學校還要求考生對所報小語種進行語音模仿,時間約為10分鍾左右,考查點主要是語音、語調以及理解、表達等綜合能力,同時對考生的身高和形體有一定的要求。
考試結束後,順利通過面試的學生將收到報考學校的合格證,具備高考提檔資格。學校錄取時既要看考生高考總成績和面試、口試成績,還會注重外語、語文的單科成績。
小語種專業提檔在所有批次之前,各有關招生院校將按合格學生的成績順序提檔。由於提檔時間相同,所以考生不能同時報考兩所學校。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報考小語種專業並不影響其他志願的選報,考生還可以正常選報其他高校的志願。但是,考生被學校正式錄取後,按照教育部規定,不得再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有的學校同時規定,新生入學後也不得轉入其他專業。
京外生源除面試還需筆試
京外地區考生提前面試情況和北京學生的面試要求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考生在面試時還要參加筆試,考試科目一般包括語文、數學和外語。錄取時,在三門文化課考試成績達到學校規定的分數線,一般按專業面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如果某個省(市、區)出現生源不足或考試成績偏低情況,各招生學校將根據實際情況在全國范圍內調整招生計劃。
招生學校一般在當地設有考點,面試和筆試一般在當地進行,考生應及時關注招生高校網站發布的信息並與學校招辦取得聯系。一般每年的1月、2月份報名,3月份考試,4月底確定錄取名單,5月份寄送錄取通知書。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對於京外生源,招生高校將根據面試情況直接錄取考生。被錄取的考生,經所在省招生辦公室審核同意後,不需要再參加當年的全國普通高考,但需按照本省市有關高考報名規定辦理高考報名手續;而北京生源面試合格者,仍需參加高考。
社會需要小語種報考成熱點
近年來,我國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往來日益密切,以往一些歐美之外的非英語國家,也正在與中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語言作為交流溝通工具,小語種的作用正日益凸顯。
從小語種專業來看,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在國際上影響較大,畢業學生一般都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同時也應該看到,中日、中韓關系快速發展,從經貿為主擴展到文化產業、科學技術、教育、藝術和體育等各個領域,因此日語和韓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都將使小語種專業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報考熱點。
教育部於2005年12月發出通知,2006年全國19所高校實行小語種單獨招生,其中北京地區8所,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今年小語種招生的錄取率將小於50%。
由於小語種招生屬於各高校自主招生,所以北京的8所大學在招生專業、招生規模、考試方式以及考試時間等方面各有不同。目前已經公布小語種招生簡章的有下列兩所高校:
外交學院:據該校招生辦郭老師介紹,外交學院2006年小語種只對京外投放名額,范圍為10個省份的20所中學(具體名單可登錄外交學院網站查詢),今年不向北京招生,對京外招生計劃為法語10人,日語10人,文理兼招。報名截止時間為2月25日,考試時間為3月18日和3月19日兩天,考試科目為數學、語文、英語筆試(含聽力)和英語口試。被錄取後的學生不得參加高考,不得轉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該校2006年小語種計劃招生175人,其中北京招16人,京外地區的12個省市共招159人,包括孟加拉語、斯瓦希里語、德語、土耳其語、俄語、朝鮮語、葡萄牙語、法語、日語、世界語等10個專業,文理兼招。報名時間為2006年3月16日和3月17日兩天的上午8點至下午5點,筆試和面試時間為3月16日至20日。面試科目為英語、知識面測試和非通用語種發音模仿,筆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和英語。其中,北京考生只需參加面試,外地考生必須參加面試和筆試;北京考生面試通過後必須參加高考,外地考生筆試和面試通過後不得參加高考。另外,中國傳媒大學的小語種提前錄取的學生有一年的試讀期。
餘下6所高校的小語種招生簡章仍在緊張的制定中。
北京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和其他保送生一起參加北大單獨組織的筆試和面試,目前筆試已經結束;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不另設單獨的考試,放在普通高考提前批錄取,有意報考該校小語種的北京考生只需填報高考志願,參加高考。
中國人民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已經結束,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不另設單獨的考試,而是作為高考志願之一。
北京外國語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簡章將於3月份公布,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簡章將於4月初公布。
北京語言大學: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工作已經進入閱卷、錄取階段,考生可於1月中旬以後登錄北語網站查詢錄取結果;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將於4月份開始報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面向北京和京外的小語種招生簡章都將在2月初公布。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據該校宣傳部劉老師介紹,目前二外面向京外的小語種招生進展過半,其筆試已經結束,現正在閱卷;而面向北京的小語種招生簡章將於3月份公布。
2. 中國有沒有匈牙利國際學校
沒有
1. 匈牙利大學教學質量高。醫學教育水平在歐洲非常有影響,特別是獸醫大學,外國留學生比例高達在校生總數的56%,農業以綠色農業著稱,其現代作物栽培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
2. 匈牙利醫學、獸醫學、農業學、動植物學、商業學、經濟、理工、土木建築、化學工程等均居國際領先地位。
3. 匈牙利大學提供的英語授課的科目包括醫學、葯學、牙科、護理、工程、建築、經濟、自然科學、人類學、人文科學、藝術、和音樂學等。
4. 匈牙利一些理工學院和綜合性大學建有合作項目,對那些希望有機會獲取綜合性院校文憑的學生來說,如果其在理工學院學習成績突出,可以轉入綜合性大學繼續學習,這樣在理工大學學習的學生就可以拿到綜合性院校文憑。反之也一樣。
5. 匈牙利部分學校針對中國學生特點和發展要求開設了基礎等級的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德語、荷蘭語、俄羅斯語預科班和職業技能培訓,如匈牙利索諾克大學旨在提高中國學生就業能力,專門為旅遊和烹飪學校學生開設的短期「西方廚師和餐廳經理培訓班」。
6. 匈牙利同屬歐盟和申根國家,對那些申請歐美發達國家學校有門檻難度學生,選擇匈牙利留學做一年語言過渡,無疑是去西歐發達國家繼續學習、深造的最好跳板。
7. 匈牙利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低於西歐國家標准。一個學生在首都布達佩斯自租房,飲食起居、自理包括日常開銷,每月大約200-300 歐元。讀各種語言預科班一年學費大約3000-5000 歐元;本科每年大約4000-6000 歐元;兩年制碩士研究生,每年學費2000-6000 歐元左右;一年制碩士研究生9000-10000 歐元。在其他城市,生活費非常低廉,每月200歐元即可承擔吃飯住宿的費用,學費每年3000-5000歐元之間。總體看來在首都以外地區求學是理想的選擇。
8. 匈牙利大學入學門檻低。中國普通高校大專畢業生可以申請部分學校碩士學習;大專畢業生如果第一年想直接參加碩士研究生學習,須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但是大多數大學還是要求學生具備本科學士學位。應屆和往屆普通高中畢業生如果具備雅思5.5分以上,可以直接參加本科一年級學習;所有報名學生在沒有語言成績情況下,均可選擇所報院校對口等級英語預科班,第二年語言考試通過即可直接升入本科一年級或碩士課程學習。
3. 中國在海外有像日本在中國那樣的學校嗎
有
里約中國學校賽爾國際學校
里約中國學校賽爾國際學校,位於巴西第二大城市,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奧林匹克的舉辦地巴西里約熱內盧。
本校系賽爾國際學校和里約中國學校聯合辦學,傳承了賽爾國際學校六十餘年的辦學歷史,結合中巴教育體系之所長,開展雙語雙體系教學,招生范圍涵蓋華人子女,中資企業外交官子女,巴西精英子女以及其他國際適齡生源。
本校有四處分校,學生1900餘名,主校區位於里約熱內盧最現代化的海濱富人區Barra daTijuca ,背山面海,湖水環繞,氣候宜人,風光旖旎,治安良好。本校在創校初期獲得了里約州政府和中國駐里約領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系南美洲第一家中文國際雙語學校。
本校的辦學宗旨為「敦品勵學,包容創新,放眼世界,引領未來」,注重培養五大能力和一個品格,(適應力,意志力,思考力,創新力,領導力及紳士品格)。本校力求弘揚中國基礎教育之所長,旨在推廣中國文化的同時,培養為兩國經濟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才和下個時代的領導者。
以上內容參考:教師人才網
4. 中國有哪些外國語大學
1.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優勢語種有德語、俄語、阿拉伯語、日語、西班牙語。
2.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優勢語種有希臘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荷蘭語。
3.大連外國語大學
大連外國語大學是遼寧省省屬高校,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公立外國語大學。學校於1964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成立。50多年來,已經建設發展成為以外語為主,以國際化辦學為特色,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外國語大學。優勢語種有韓語、日語。
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入選「2011計劃」 、「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亞洲大學學生交流集體行動計劃」(亞洲校園計劃),是向聯合國提供高端翻譯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學之一、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優勢語種有日語、印尼語、馬來語、泰語、越南語、朝鮮語、法語。
5.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教育部、外交部、國家旅遊局和北京市政府先後參與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授予學士學位、碩士學位高校,我國最著名的外國語大學之一,中國旅遊界最高學府,於1964年周恩來總理親自創建。
6.西安外國語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外語院校之一,陝西省高水平重點建設大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是一所以外語教育和人文學科為主體,社會學科、管理學科和理學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外國語大學。
7.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外國語大學是一所多語種、多學科、多層次、開放型的高等院校,也是全國八所獨立設置的高等外語院校之一。
5. 中國都有哪些外國語大學
中國的外語類高校,叫「大學」就4個。
分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1、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後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於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並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後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2、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上外,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建於1949年12月,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首任校長是著名俄語翻譯家、出版家、中國網路全書事業的奠基者姜椿芳。後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於1994年正式更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擁有完備的本科、研究生、專科(高職)、成人教育、網路教育、留學生等各級各類的教學體系。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虹口與松江兩座校區,總佔地面積約為74.7公頃。學校圖書館是全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中心館之一,有館藏紙本文獻約100餘萬冊(其中逾半數為外文原版書籍)。已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的數字音像教育資源庫。學校擁有同聲傳譯系統,以及衛星地面接收裝置、閉路電視系統、無線網路系統、語言實驗室等辦學設施。
3、西安外國語大學(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西外」或「外院」,位於世界歷史名城十三朝古都西安,是新中國最早創建的4所外語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區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的普通高校。是「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學校教學科研實力強,設有27個二級學院、系、部,以及陝西旅遊研究院、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外語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學術研究機構。
截至2013年,學校總佔地面積1593畝,建築面積81.15萬平方米。學校有32個院、系、部等教學機構,具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教育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是翻譯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開設42個本科專業,7個輔修專業,覆蓋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理學、藝術學7個學科門類,與國外9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有碩士研究生、本專科生、外國留學生及各類培訓學生2.4萬餘人。
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簡稱廣外,坐落於有「花城」美稱的廣州市,學校入選「2011計劃」、「亞洲大學學生交流集體行動計劃」(亞洲校園計劃),是向聯合國提供高端翻譯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學之一、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之一、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教育部直屬的三所著名外國語大學之一。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成立於1980年12月,是原國家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直屬院校。1981年,學校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學校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兩校合並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10月,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6. 中國有哪些外國語大學
1、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高校 ,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5、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外國語大學(英文名: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坐落在北方經濟中心和港口城市天津,是天津市唯一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等學校,也是全國八所獨立設置的高等外語院校之一,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天津外國語大學前身之一是始建於1921年的天津工商大學,主體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秦皇島外語專科學校,後更名為河北外國語專科學校、天津外國語專科學校。1974年,學校恢復並改名為天津外國語學院,後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天津外國語大學。
7. 國內哪些大學有中外合作辦學
1、上海紐約大學
上海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Shanghai,NYUShanghai),簡稱「上紐大」,位於中國上海,是美國紐約大學和中國華東師范大學合作舉辦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研究型大學,為中外合作大學聯盟成員。
2、西交利物浦大學
西交利物浦大學(Xi』an Jiaotong-liverpool Uiversity)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是經中國教育部批准 、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創立的,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士學位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學位授予權的中外合作大學。
3、崑山杜克大學
崑山杜克大學是一所非營利性的中美合作辦學機構,由杜克大學和武漢大學聯合創辦,旨在開創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為來自中國及全球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術項目。崑山杜克大學於2013年9月獲得中國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並於2014年秋季迎來首批學生。
4、寧波諾丁漢大學
寧波諾丁漢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經教育部批准引進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外合作大學,由英國諾丁漢大學與浙江萬里學院合作創辦。大學由前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教授擔任校長,陸明彥教授(Chris Rudd)擔任執行校長。
5、蘇州百年職業學院
蘇州百年職業學院是由蘇州科技大學和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合作舉辦,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正式備案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學校現有17個專業,其中與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對接5個專業,實行「四雙」(雙錄取,雙學籍,雙培養,雙文憑),取得大專文憑並符合條件的學生,可升學至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或相關國際聯盟高校接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