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中國人最愛存錢
中國人一直以來都特別愛存錢,越上歲數的人越是明顯。
父輩們更願意把白花花的銀子放到銀行里,然後時不時的取出來數數再存進去。
看到你花錢大手大腳,你媽還會時不常的把你的錢收回來,美其名曰替你存著。
其實說白了,根上就是一點,沒有安全感!他們會告訴你,像你這個花法,以後拿什麼買房?拿什麼結婚?拿什麼看病?拿什麼生孩子?拿什麼給他們養老?拿什麼送孩子上學?仔細一想,說的並不無道理,可是話又反過來說,攢多少錢夠買房?夠結婚?夠看病?夠生孩子?夠養老?夠給孩子上學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准,不同的答案。但總之一個結論就是,錢肯定是不夠用的。
年輕人沒過過苦日子,所以相對於更缺乏安全感的父母來說,還稍微的好一點。
而且隨著改革開放後出生的新一代成長,現在的年輕人因為車貸,房貸等提前消費,事實上已經和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成為了月光族,現在每個月想的只是怎麼還銀行貸款,而不是怎麼存錢,而且在前一段時間新聞報道已經說中國人的儲蓄率和儲蓄額正在雙雙緩步加速下降,所以你這個問題其實已經過時。
『貳』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超10萬億元,為啥國人現在更愛存錢了呢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超10萬億元,這說明國人更愛存錢了。那麼,為什麼國人現在更愛存錢了呢?接下來我們大家就去了解一下。
現在的很多人都開始有存錢意識了,不願意消費,多餘的錢都想拿存。現在處於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面臨失業和收入銳減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危機意識自然就會萌生出來。如果之前那些愛存錢的人,那麼就不會因為此次疫情而餓飯。最後,存錢的目的是為了以後生病的時候能夠不因為錢的問題而耽誤治病,因為人總是會有生病的時候,這種東西都是說不一定的。以上的幾個原因就是我認為人們更愛存錢的原因,大家又有什麼看法呢。
『叄』 中國人為什麼愛存錢
社會保障體系薄弱
首先不得不談的是社會保障體系薄弱的因素。從數據上看,2008年中國社會保障支出佔中央政府的比重為7.5%,而德國超過55%,美國超過30%。
簡單點講,中國政府對社保、醫保等社會保障體系的投入太少,導致社保體系和歐美國家相比還很薄弱,普通百姓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學,老了也缺乏足夠保障,使得老百姓根本不敢消費。這才是導致中國老百姓不敢花錢的根本原因。
貧富差距拉大
另外,收入差距拉大也是造成中國消費率走低,儲蓄率走高的重要原因。富人和窮人邊際消費傾向不同,低收入者拿到100元花掉88元,高收入者同樣拿到100元只花掉64元。而目前,中國收入分配的「二八效應」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錢集中到了20%的富人手中。
消費信心低迷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費信心低迷。老百姓為什麼不敢消費?金融危機使得老百姓對經濟前景悲觀,那麼自然就會傾向於銀行儲蓄,從而減少消費支出。
消費支出過大
與此同時,不斷飆漲的房價、衛生、教育等花費,也在進一步打擊老百姓的消費能力。
傳統文化因素
拋開這些因素,也要承認,中國人愛存錢有文化和消費習慣的因素。中國的高儲蓄率與東亞地區「崇尚節儉,反對奢華」的文化傳統息息相關。而許多拉美國家並不富裕但儲蓄率卻很低,居民們拿到工資後很快就消費了,這就是其中的文化因素。
家庭結構制約
另外,也有家庭結構的原因。中國人普遍家庭結構緊密,家庭承擔著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等大量社會責任,隨著中國步入老年型社會,家庭承擔的責任越來越重,這就決定了中國老百姓是看著收入來決定花錢的數量,而美國人是根據未來財富的增量來花錢。
『肆』 中國人為什麼就這么愛存錢
存在銀行里的錢又多了,截至2017年1月末,遼寧住戶銀行存款余額26000.1億元,同比增長9.21%,人均存款余額約為59328.5元。
人均6萬元的存款,這在全國是一個什麼水平?很多省份的最新數據還沒出來,我們先來看一下北京發布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披露的2014年各省人均存款情況。
理財觀念的差異
在美國人看來,儲蓄不如投資,如果有錢的話,大多選擇其他投資方式。股票牛市持續多年,政府債券利率很高,房市不僅升值快,還有稅務優惠。
以股票、債券、貨幣、房產等分類或混合組合的共同基金,由專家管理,平均年利率早就超過了銀行利率。
與美國不同,中國的金融系統相對欠發達,早些年投資方式不多,近些年已經逐漸和國際接軌,不過配套的監管,尤其是對於投資人資金的保護還缺少成熟完善的制度。
這樣一來,盡管買基金債券等產品能夠獲得更多收益,但出於資金安全的考慮,很多中國人還是選擇將錢存進銀行。
內容來源:新浪
『伍』 現在國人越來越愛存錢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引言:國人都非常的節儉。之前很多的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會把自己的積蓄全部存起來。而年輕人總是給大眾花錢大手大腳的印象。但是隨著觀念的改變,很多年輕人也會選擇存錢以備不時之需。這是因為生活習慣導致。下面小編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各位讀者可以提前有一個了解。
此外,是因為國人要照料家庭,而現在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人們想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非常好的教育,所以會把這些錢用於投資。他們的每一分錢都要經過合理的規劃。因為現在工作壓力太大,工資是他們最大的保障,不能隨意的揮霍。否則一旦遇到生活的重壓,他們根本無力解決,而存錢會讓他們心中的安全感提升。
『陸』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超10萬億元,為啥國人更愛存錢不愛消費了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8萬億元,同比增加9741億元。這意味著上半年,平均每天都有571億存款湧向銀行。根據數據顯示:58.3%的居民更加喜歡存錢。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國內看,新冠疫情帶來的沖擊,部分企業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不確定因素增多。從國際上看,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股票、基金收益明顯下降。
首先,我國居民在國際上喜歡儲蓄的,因為中國人不喜歡寅吃卯糧,不喜歡透支消費,這可能是因為我國國人一直處於多災多難,具有高瞻遠矚的憂患意識。作為消費主力的中青年人,除了收入上具有優勢以外,還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壓力。居民對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提高,使居民的預防風險的意識和儲蓄能力的意願明顯提高。、還有一個原因是國家對房地產實行管控政策,實行了住房不炒的惠民政策,使得大量資金不能流入房地產市場,很多老百姓不具有股票、基金等專業知識進行理財,只能採用傳統的儲蓄方式進行理財。
『柒』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喜歡存錢
我覺得中國人喜歡存錢是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之一吧,記得自己在小的時候,父母們總會對自己說,錢不能一次性花完了,今天把錢花光了的話,明天的生活怎麼過呢,老一輩的就是這么教導自己的,導致自己現在也不會花明天的錢,過今天的生活,有的時候我也想過,也許古人都比較喜歡存錢吧,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有各種各樣的錢庄,其實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銀行,在那個時候,人們就知道把暫時用不到的錢存到錢莊裡面去,有的時候還有一定的利息,那時候人就懂得存錢,並有了利用存錢實現錢生錢的想法了。
記得歷史上的和珅,就是一個典型的存錢的例子,記得他可以富可敵國,但是依然想多貪一點錢,並且自己還捨不得花,每天都想著怎麼賺銀子,結果到最後被嘉慶帝一鍋全端了,之所以講這個故事,是想說在古代,人們就有存錢的想法了。
對於現在的人而言,每個月的工資一般都會有一定的結余,但是自己花了一部分之後,就不知道剩下的錢用來干什麼了,存進銀行是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在銀行裡面比放在自己的身上更加安全,而且用的時候也可以更加的方便,隨之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出現,人們更喜歡放在銀行,想要的時候隨時支取,一般人都不會把錢用做理財或者其他方面,而且人們也覺得放在銀行簡單一點,不需要去計算理財方面的利息,等到需要買房買車的時候,也可以一次性支取出來。
『捌』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超10萬億元,為什麼國人更愛存錢了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超過100,000億元,中國人之所以會更愛存款了,主要是因為考慮到通過存錢的方式可以讓國人變得越來越有錢。但如果選擇不存錢,每天掙多少花多少,也只會造成自己的經濟損失。而且當代的年輕人會把存款看成一種安全感,尤其是因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重創,尤其是有一些年輕人在從事工作的過程中,可能還會面臨著丟失工作的風險。當年輕人在丟失工作了以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面臨著每天不停的開支,都需要用存款去消費。
也有一些成年人面臨著家庭的教育開支,以及孩子的撫養費用等一些費用的支出,都會讓年輕人覺得壓力山大。但當年輕人沒有存款時,也就沒有辦法好好的去應對這樣的一些事情。畢竟生活中用錢的地方非常的多,所以適當的攢一些錢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