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石獅子的起源是什麼
中國本土並沒有獅子,歷史上獅子曾廣泛分布於非洲、歐洲東南部和亞洲,但亞洲東部不產獅子,而是集中在南亞和西亞。
那麼,獅子是何時進入中國的呢?
根據《穆天子傳》(晉·郭璞注)所記載周穆王駕八駿巡遊西域一事,其中提到有「狡貌野馬走五百里」。郭璞注: 「狻猊,師子(獅子)」,如此可推斷,周穆王在位離今3000年之前便有「獅子」的記載,稱為「狻猊」。漢代初年成書的《爾雅·釋獸》中記有「狻鹿(猊),如貓,食虎豹」,更明確地說明當時人們知道除了虎豹貓狗以外還有一神乎玄乎的異獸,並名之為「獅」。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即「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國與中亞各地的友好關系,原為「殊方異物」 的獅子才正式被中國人所認知。《漢書·西域傳》「烏弋」條說明烏弋(烏弋山離國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位於西亞伊朗高原東部古國)有「師子」,顏師古註:「師子即《爾雅》所謂狻猊也。」
兩漢時期,獅子以「進貢」的方式傳入中國,司馬彪《續漢書》記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符拔。」;另外《後漢書·章帝紀》記載,章和元年「月氏國遣使獻符拔、師子」。到了唐代時期,絲綢之路的黃金時代,西域獅子更多地入貢中國。根據《舊唐書.西戎傳》,中亞康國「貞觀九年,又遣使貢獅子,太宗嘉其遠至,命秘書監虞世南為之賦」,這便是《獅子賦》:
「瞋目電曜,發聲雷響。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碎遒兕於齦齶,屈巴蛇於指掌。踐藉則林麓摧殘,哮吼則江河振盪。」
從此賦可看出唐人為獅子的威猛所震撼,有趣的是,當時還產生了一些有關獅子神奇的傳說。李肇《唐國史補》記載:「開元末,西國獻獅子。至長安西道中,系於驛樹。樹近井,獅子哮吼,若不自安。俄頃風雷大至,果有龍出井而去。」顯然,獅子在唐代的形象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但真正使獅子的形象神化為一種有法力的瑞獸的,是佛教。
② 獅子何時傳入中國
獅子原產於亞洲西部和非洲,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今伊朗)國王阿薩息斯一世派商隊沿絲綢之路把獅子作為禮物送給章帝傳入中國。被稱為「獸中之王」的獅子具有威猛的外表,它傳入中國後動搖了我國民間中虎的威信,漸被人們奉為辟邪瑞獸。
③ 中國的獅子形象是怎麼來的
相傳中國的獅子形象是由於西漢時期絲綢之路傳入的。
獅子生活在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中國古代並沒有獅子。有這樣的說法: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由西域進入中國。《後漢書·西域傳》:「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遣使獻師(獅)子、符拔。」
西亞的安息國(相當於今伊朗)派使臣給漢章帝劉桓獻上獅子和符拔(一種形似麒麟而無角的動物)。當時引起轟動。從此獅子開始走入中國人的民俗生活,受到禮遇,對它厚愛有加,將之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獸中之王的地位。
李時珍《本草綱目》稱「獅子出西域諸國,為百獸長。」佛教推崇的獅子,視為庄嚴吉祥的神靈之獸,佛教傳入中國,也使獅子成為了高貴尊嚴的靈獸。
漢唐的帝王陵墓前開始出現了石獅子雕塑,當時只限於在陵墓前擺放,作為神道上的神獸,常與石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懾。
唐宋之後,坊前的牌樓下立有大石塊,雕刻出獅子、麒麟、海獸等動物,是用石獅子護門的雛形。
元時,石獅走向民間,成為護宅的神獸。
(3)獅子是如何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舞獅的起源:
1、遠古起源說
舞獅源於「驅儺」。在遠古時代,古人發明了「儺」。「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儺獅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
2、漢代起源說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
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為逃避章帝降罪,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風靡流行。
3、北魏起源說
舞獅作為表演藝術,相傳成形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製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後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製,務實得以流傳後世。
4、唐代起源說
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游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唐明皇醒後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
5、佛山起源說
在遠古時候,廣東南海郡佛山鎮忠義鄉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生一獨角。這頭奇獸於除夕晚出現,專門破壞民間農作物。因他每逢過年時就出現,於是人們稱之為"年獸"。
當年獸出現時,眾勇士一涌而出,擊打樂器發出"鏘鏘"及"咚咚"之聲,如雷貫耳。年獸見了,覺得驚駭而落荒而逃,從此銷聲匿跡。了慶祝驅趕年獸成功及紀念紙扎獸頭的功勞,村民便於春節將它拿出來舞動。
④ 中國不是獅子的原生地,是從何時傳入我國的呢
當你行走在神州大地,游覽名勝古跡,你會發現一對對神態各異的石獅子或立或蹲,或雄踞門口,或把守要津,姿態威風凜凜,氣勢宏偉壯麗。
這石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雄武氣魄,凝聚了古代藝術家的智慧與心血,不愧為古代藝術的瑰寶。
中國並不是獅子的故鄉,神州大地並沒有野生的獅子存在,那麼,這獅子是何時傳入中國,引起人們的喜愛?
據說獅子是西漢時期傳入我國,漢武帝劉徹打通西域,讓這一奇異的猛獸走入中華民族的視線。
到了東漢順帝時,西域疏勒國王曾經派使者到洛陽朝貢,給東漢政府的禮物中就有獅子,也讓獅子逐漸被人所熟知。
獅子是獸中王者,對於中國,這動物頗有神密色彩,一傳入中國,便引起人們的極大的興趣。
到了唐貞觀年間,西域又朝貢獅子,讓一代雄主李世民龍顏大喜,特命秘書監虞世南作《獅子賦》,當時的名畫家閻立本還創作了《獅子圖》。
南門的一對石獅,高約二點五米,是用一整塊青石雕成(與底座渾然一體),雕的活靈活現,那獅子彷彿聽到什麼動靜,停下來昂首四顧般神態自然。
而西門的石雕坐像,據說是歷代坐獅石雕之最,卓越的雕塑技法,誇張中有靈性,把最接近人們視線的前肢和足爪,刻劃得粗壯又精細,筯肉突出,強勁健壯,張口吐舌,似聞吼聲。
唐代遺留下來的石獅,造型渾然質朴,健壯豐美,勁韌堅實的筯肉,氣吐山河的威儀,堪稱我國雕塑史上的傑作,也洞見盛唐崇尚肥美的特點,充盈著健與美。
⑤ 我國舞獅子的傳統是何時產生的是怎麼來的呢
我國舞獅子的歷史最早來自於漢朝,根據《史記》記載,在漢朝時期就有通過扮獸作戲演出的方式。
三、到了清末民初舞獅子將舞蹈以及武術的動作全部融入到其中並且逐漸傳到國外,成為了許多外國華僑經常表演的項目。而有史料記載的舞獅子源自於漢朝,也是《史記》中記載的,當時漢朝國力強盛,經常會有各國特使來訪,這個時候就會以歌舞進行接待,隨著舞獅子這項活動的不斷傳承,每逢重大節日,全國各地都會有舞獅子的傳統表演非常壯觀。
⑥ 獅子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相傳中國的獅子最早是由於西漢時期絲綢之路傳入的。
獅子生活在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中國古代並沒有獅子。有這樣的說法: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由西域進入中國。《後漢書·西域傳》:「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遣使獻師(獅)子、符拔。」
西亞的安息國(相當於今伊朗)派使臣給漢章帝劉桓獻上獅子和符拔(一種形似麒麟而無角的動物)。當時引起轟動。從此獅子開始走入中國人的民俗生活,受到禮遇,對它厚愛有加,將之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獸中之王的地位。
獅子的原產地有:安哥拉、貝南、波札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印度、肯亞、馬拉維、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索馬里、南非、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尚比亞和辛巴威。
(6)獅子是如何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獅子的生活習性
獅子是唯一成群生活的貓科動物,雌雄獅在群中分工不同,由母獅捕食。獅體重在120—250公斤,體長140—192厘米。區別於其它貓科動物的是雄獅有明顯的鬃毛,為的是相互打鬥時起保護頸部的作用。尾端的角質刺也是顯著特徵。
獅子還是貓科動物中唯一能真正發出吼叫的動物,吼聲可傳到八九公里以外。獅子的視力極佳,在很遠以外就能發現獵物,集體捕食,速度快且效率高。獅群會盡量避免與其它獅群遭遇。雄獅通過咆哮和尿液氣味標記領地。
它們一般會在每天晚間狩獵前和黎明醒來開始活動前咆哮一番。雄獅將尿液排在灌木叢、樹叢或者排在地上,或者在經常行走的通道上留下這些刺激性氣味的標記宣示它們的領地范圍。
⑦ 獅子、大象、駱駝等動物是在哪個朝代輸入中國的呢
根據我國古代文獻記載,獅子應該是在西漢時期隨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獅子這種動物一直生活在非洲和印度等地區,我們中國在古代是沒有這個動物。
然後張騫就把這個動物引進中原來,一開始在長安拉車,可是時間久了,人們發現駱駝在西關附近可以生存,一旦進去市區里,就比較艱難。
人們開始把駱駝轉移到邊關地區馴養,讓駱駝成為邊關拉送貨物主要交通工具動物,有了駱駝後在邊關和來往西域各國方便了很多。
在我國古代時期,人們依靠動物生活是一件聰明,創造生活事情,古人對待重要交通,生活性動物都很重視,尤其是古代馬匹,沒有哪一個朝代會有例外。
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動物永遠是人們生活里必不可少,有些動物提供我們食物,有些提供欣賞,但是我們人類不應該為了私慾迫害它們。
⑧ 中國文化里的獅子是怎麼來的
獅子文化傳入中國與獅子物種本身的傳播有著直接和密切的聯系。獅子作為物種傳入中國的最早記載出自《後漢書》,提到在漢章帝章和元年即西元八十五年,安息國王遣使進獻獅子以及符拔等奇異猛獸。伴隨中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更多的獅子被使節們帶到中國來。魏晉南北朝也有幾次西域國家進獻獅子的事例,不過仍舊為數尚少。
到了唐代,中國古代史上這個最為發達的對外交往時代,獅子才頻繁傳入中國。據大概統計,僅在貞觀短短二十餘年間,就有康國等多個國家多次進獻獅子的例子。在開元天寶年間,進獻獅子的國家更多,包括拂菻、訶毘施、波斯、米國等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等廣大地區的國家,進獻獅子的數量自然就多起來。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人開始熟悉獅子,並撰寫詩詞歌賦來描寫這種來自草原的百獸之王。另一方面,雕刻獅子形象的許多物品也傳入中國,如五代後晉年間,回鶻可汗進獻了玉雕獅子獸;後周時期,甚至後蜀也進獻了銀香獅子爐等東西。這樣獅子文化在中國逐漸豐富起來。
(8)獅子是如何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在中國,獅子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包括獅子物種本身,以及與獅子相關的藝文活動、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和建築技術等等。
在宮廷舞台盛大慶典上,不斷上演氣勢磅礴的「五方獅子舞」;甚至在民間也以獅子為吉祥物,用來驅邪,以及娛樂人們的生活。
⑨ 獅子什麼時候來中國的
獅子於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今伊朗)國王阿薩息斯一世派商隊沿絲綢之路把獅子作為禮物送給章帝傳入中國。
⑩ 中國是從什麼時代開始有獅子的
獅子是原產於非洲、南美洲、亞洲西部等地的哺乳類動物,生性兇猛,有「獸中王」之譽。在我國現有文獻中,沒有發現出產獅子的歷史記述。域外獅子進入中國最早可追溯至西漢時期。公元前138年,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東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獅子才開始以貢物的形式進入中國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