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有哪些
郭家學,1966年9月29日出生,陝西旬陽人。郭家學是國內白手起家、勵精圖治的優秀民營企業家的典範。他1987年辭職下海,憑借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遠大的理想,感召和聚集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建立起在國內享有盛譽和巨大影響力的企業集團。
資本運作敢為人先。東盛集團進入醫葯行業短短的7年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步資本運作、資產重組的歷史,從一家年銷售收入不足千萬元的小廠到總資產65億元,營業額80億元、擁有30餘家下屬企業、員工逾萬人的大型企業集團,每一個發展歷程無不與郭家學董事長敏銳的眼光、超凡的決策和嫻熟的技巧密不可分。
其中,尤其是東盛科技借殼上市、兼並蓋天力、重組潛江制葯和雲葯集團、麗珠股權爭奪戰等精彩案例令人回味無窮。
開放文化匯聚人才。郭家學一貫倡導「開放、融智、合作、超越」的企業文化,因而使劉存周、關平、李傳屏、陶朝暉、黃嘉俊、李忠信、張郁等一大批國內知名的職業經理人齊聚東盛旗下。目前,該集團高管團隊中,有20%外籍人士,85%擁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經驗,銷售體系來自中外合資企業的精英更是數不勝數。有分工、重合作,各條戰線上的職業經理人各司其職,使戰略管理及對外合作、研發、生產、市場、銷售等諸方面工作井井有序,相得益彰,強大的集團營運能力為集團賦予了強大的並購後整合能力,保證了資本運作100%的近乎神話的成功率。
審時度勢調整戰略。當雲葯集團的重組完成後,根據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及醫葯行業發展態勢以及東盛集團經濟運行狀況,郭家學果斷做出了未來5年時間里暫停集團層面的戰略重組和並購,通過經濟增長模式、管理思想、管理重點等「三個轉變」,進行「二次創業」,打造處方葯、非處方葯、傳統國葯、現代植物葯、現代醫葯物流等「五大產業平台」,通過5年的努力實現年營業收入40億美元、躋身全球醫葯企業30強的奮斗目標。
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江桂蘭
8歲的時候成了家裡最重要的勞動力
和村裡的人一樣長大結婚生子
直到有一天覺得與其給別人打工拿不到工資還不如自己創業
高利貸20萬開始了作坊生產
塑料用品為自己帶來了利益和信心
而小時候吃過的苦練就的毅力成了不甘人後的動力
可以在39歲時隻身去上海學英語
可以獨自去美國和洋人談判
可以成為KFC餐具中國唯一指定供應商
難道不是發生在女人身上的奇跡嗎?
張秀革是青溝子鄉個體私營企業青秋木器廠的廠長,他白手起家,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他的企業已經初具規模。
張秀革原是黑龍江省的一位農民,1984年,他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到青溝子鄉。他看到當地農民把很好的木材用來當燒柴時,心裡非常惋惜,就產生了創辦木器廠,把木材很好利用起來的念頭。經過多方奔走,他和市裡一家工廠簽訂了加工小桿的合同。他用向親友借來的500元錢,到林場買回木材剩餘物,經過粗加工後,供給這家工廠,一干就是五年,他的小木器廠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可到了第六年,他供貨的這家工廠倒閉了,張秀革經多方聯系,開始加工生產學生桌椅原材料,這一干又是五年,他的企業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與此同時,他還投資20多萬元,建立了一個種植基地,發展食用菌和中草葯種植。今年,他又搞起了生豬養殖。目前,企業的固定資產發展到一百多萬元,安排剩餘勞動力30多人,累計上交國家稅費30多萬元,年利潤達10萬元。他致富後沒有忘記社會,多次為學校、敬老院和災區捐款,捐款總額達一萬多元。張秀革本人也多次獲得州勞動模範、州光彩之星、先進個體工商戶等光榮稱號
⑵ 中國歷史上真正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有誰呢
“白手起家”當今非常流行的一個詞語,現在不是流行演講嗎,每個企業家在公開場合演講的時候都把自己說成一個白手起家的形象,這樣才會吸引更多人的眼光,一個人如果能夠白手起家,打下一片江上,無疑會被人們千年傳頌為成功的案列,皇帝也是,從古至今,中國大大小小二十四個朝代,說起真正意義上的白手起家,除了朱元璋,你還能找出第二個嗎?
再來看看劉邦,雖然也是泥腿子出身,不過好歹有個官職:泗水亭亭長,大小也是個官,還比朱元璋多了個稱謂,那就是“臭流氓”,老劉家祖上也是出過能人的,劉邦的曾祖父劉清是戰國末期為魏國的大夫,只是到了劉邦父親這一輩開始種地了,當了農民。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當皇帝那是根紅苗正,真正的白手起家,要錢沒錢,要長相沒長相,他的皇位來的也最為干凈,最為艱辛,朱元璋之所以取勝就是靠著他的信念跟百折不撓的精神。
⑶ 中國白手起家的人都有誰
中國白手起家的人有:胡敏珊、張玉珊、達貝妮、付文麗、羅佩萍、彭博、張邦鑫等等。
1、胡敏珊(Christie ),香港香夢地集團(Charmonde Group)總裁。從15歲開始做平面模特,拍攝維他奶、龐氏、國泰等廣告,曾與義大利政府合夥,創立了一間專門生產黃金飾物的合資企業。
2、張玉珊(Shirley Cheung),曾是香港電視演員,演出過不少電視劇和電影,亦曾推出唱片及擔任電視節目主持,現為修身堂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3、達貝妮(Benny Da),曾經被譽為「淘寶女王」,是中國網路拍賣平台捧出的第一顆明星。在網上已銷聲匿跡一年多後,又出現在IT江湖,而這次她的身份是視頻搜索網站Pcpie的CEO。
4、付文麗,天地控股有限公司總裁,1995年進入北京地產界,2001年加盟天地控股。顯然付文麗是喜歡挑戰性工作的人,學習計算機編程出身,曾是一名計算機教師,卻因一次偶然的機遇進入地產行業。
5、羅佩萍,中國身價過億的年輕女子之一。台灣屏東縣人,美國新百倫(NewBalance)公司執行董事和中國區總經理,是公司最年輕的最高決策層成員、惟一的華裔女總經理,也是全世界3大運動品牌最年輕的女CEO。
6、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最新公布數據,在全球白手致富年輕富豪榜(年齡在40歲以下,白手起家),前十名中有六人來自亞太地區,其中包括四名中國人和兩名澳大利亞人,而向來主宰這項排行榜的美國只剩下三人,美國的主導地位被終結。
7、張邦鑫,(39歲)名列第8,身家52億美元的無人機製造商汪滔(39歲)列第9,虛擬貨幣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共同創辦人詹克團(40歲)同樣以52億美元的身家位列第9。
⑷ bs白手起家的中國有幾個人
有很多代表的有以下幾個人。
董明珠、宗慶後、馬化騰、馬雲、王健林 。
這五個人是代表,當然中國還有很多都是白手起家的人。
⑸ 有哪些企業家是白手起家的
1、李嘉誠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
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2、霍華德·舒爾茨
霍華德·舒爾茨,來自貧民區的猶太人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長大。他在銷售產品時,他發現位於西雅圖的一家叫「星巴克」的小公司在他那裡購買了很多台煮咖啡器。在那裡他看到了專門銷售現煮咖啡、香料及其他咖啡製成的調味品的星巴克。
兩年後,他終於募集到了足夠的風險資金,買下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至2009年,舒爾茨加入星巴克已經有了22個年頭,同時也鑄造了自己的光輝形象。舒爾茨成為了一位十分富有的人,個人控制著1800萬股份,市值達6億美元。
3、馬雲
1995年3月,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了2萬元准備創業。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
1999年3月,馬雲正式辭去公職,後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雲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 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
4、宗慶後
1945年,宗慶後出生於宿遷。共有兄妹5人,家庭成分差,父親遷回杭州後找不到工作,全家只靠在杭州做小學教師的母親的工資度日。初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宗慶後去了舟山一個農場,幾年後輾轉於紹興的一個茶場。
1989年,創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任廠長。 1991年,拿出8000萬兼並杭州罐頭食品廠成立了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
5、陳麗華
陳麗華幼年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被迫輟學。生計所迫陳麗華做起了傢具修理生意,由於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熱誠講信用,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傢具廠。1981年初,陳麗華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系的幫助,從事房地產投資。但不到一年,她又回到北京尋覓商機。
在《福布斯》中國內地100富豪榜上,60歲的香港富華國際集團董事長陳麗華排名第6位,身價6.4億美元,媒體追捧她為「內地第一富婆」、「內地最富有的女企業家」。
⑹ 白手起家的名人有哪些
白手起家的名人有許家印、雷軍、比爾·蓋茨、李嘉誠、馬雲等
1、許家印
馬雲,男,漢族,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
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⑺ 列舉十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以及他們的事例
1、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不是靠幸運取得成功的,微軟也不是建立在偶然基礎上的軟體帝國,蓋茨是電腦天才,但更是一個經營和管理天才,他在微軟的成長壯大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非凡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他高瞻遠矚的眼光和異常敏銳的市場嗅覺,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超越的。
2、格林斯潘
美國經濟的調音師,格林斯潘總是對美國經濟過熱保持著警覺,只要一出現過熱的跡象,他就會採取措施把溫度降下來。格林斯潘指揮著美國經濟巨輪駛過了暗礁叢生的80年代,使美國在90年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對於這一點,就連批評者們也不得不承認,過去25年來沒有人比格林斯潘更勝任美聯儲主席這個職位。
3、李嘉誠
香港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今年的財富激增46億美元。李氏王國的產業涉及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其身家占港股市值的11.5%。去年加拿大航空宣布破產時,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鉅斥資4.88億美元,接盤加拿大航空,成為持有該公司28%股份的最大股東。
4、李彥宏
他率先解決了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難題,研發出包括GO.COM圖像搜索引擎、競價排名、mp3 搜索等在內的前沿搜索技術;同樣由於專注,他使網路在互聯網用戶數全球第二且潛力甚大的中國市場的份額超出了Google十多個百分點,坐上中國搜索領域的頭把交椅。
5、吳世雄
eBay易趣在中國在線交易市場擁有65%的市場份額和超過1320萬注冊用戶,依然穩坐市場第一的寶座。在進入eBay易趣之前,吳世雄任微軟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1994年-2000年間曾擔任英特爾公司台灣區、中國大陸市場總監,負責奔騰處理器的品牌和產品推廣以及Intel Inside的市場合作企劃,2000年至2001年擔任過酷必得拍賣網的中國區總經理。
6、保羅·格蒂
格蒂建造和購買了煉油廠,自行掌握巨量的原油加工生產,在幾乎所有地方都有他的煉油廠。從1954年起,格蒂開始營建他的超級油船隊,總噸位達100萬噸,其中巨型超
級油輪噸位數在7萬噸以上。
7、黃光裕
「GOME(國美)」經過短短18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家電連鎖的第一品牌,公司董事長也因其140億的身價,蟬聯胡潤中國富豪榜首位。國美的成功除了得益於其創始人黃光裕卓越的商業智慧以及優秀的團隊外,同時也隱藏著一大批幕後英雄,梁中國則是國美品牌建立的關鍵性人物之一。
8、卡內基
在美國,與「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財閥的名字列在一起的,還有一個「鋼鐵大王」。卡內基鋼鐵公司通過白手起家建立成一個生產鋼鐵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而獲得優勢,且數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鋼鐵廠的地位,幾乎壟斷了美國鋼鐵市場。
9、馬雲
建立一家全球性的企業,因此選擇了一個全球性的名字。阿里巴巴。
10、柳傳志
1984年創立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