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端午節吃什麼

中國的端午節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6 08:21:36

㈠ 端午節吃什麼食物

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好幾種傳統美食,都是寄託了人們良好的祝願,吃一些時令的傳統美食,順應節氣身體好,也有著順利安康的寓意。

1、粽子

雖然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都大同小異,但吃粽子似乎卻是亘古不變的傳統,餡料和糯米的完美融合,軟糯香甜又不會膩口,細膩香滑又有一絲嚼勁,隔著粽葉都能清晰的聞到淡淡的粽葉香氣,吃粽子現在不僅是一種習俗更被當作這個節日的一種儀式,寓意生活圓滿安康,身體平安健康。

㈡ 端午節要吃什麼喝什麼

端午節應該吃:粽子、打糕、喝葯根湯、五黃餐。

1、粽子:吃粽子是一項流傳很久的習俗,傳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吃粽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小看外面這一層厚厚的外皮,無論是用荷葉還是竹葉,都具有非常優秀的清熱解毒功效。在端午節吃粽子,不但可以起到滋補養生的效果,還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對身體有很好的養生價值。

2、打糕:在我國吉林省延邊地區,有很多少數民族的同胞。延邊朝鮮族的朋友,很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就是打糕。在端午節的時候,他們會選擇用艾蒿與糯米飯放置在大木槽中;

用長柄的木槌反復敲打製成一種具有強力彈性的米糕,這樣做成的打糕,可以蘸紅豆沙,也可以在外麵包裹一層炒好的黃豆面,口感非常的筋道,而且還帶有濃濃的豆香味,非常的好吃。

3、葯根湯:在我國的雲南地區,當地的人民非常擅長用各種中葯來做料理的。即便是普通家庭,在燉煮的時候,也會選擇一些葯材放入水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在端午節的時候,雲南人過端午節,會選擇喝一些葯根湯。

尤其是在雲南普洱,端午節的時候,市場上會彌漫草葯的香味。每家每戶都要做葯根湯,將十數種草根搭配到一起,用來燉排骨和雞肉,這樣製作成的肉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可以起到滋補身體的效果。

4、五黃餐:在我國的某些地區,端午節的時候會吃五黃餐。端午節的桌上一定少不了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的身影。中醫認為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在這一天的中午吃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驅除邪氣,提升自己的精力。

(2)中國的端午節吃什麼擴展閱讀:

粽子的主料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中益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也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粽葉中含有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通過蒸制時可滲入米內,有利於提高人體的抗熱機能。近年來有研究表明,粽葉的提取物還具有抗癌作用。

由於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葯等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還更有益於健康。

㈢ 端午節吃什麼

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在《易經·乾卦》的爻辭中有闡發,仲夏端午蒼龍運行至正南中天,對應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在《易經》中,以八卦為基礎又兩兩重合而構成六十四重卦。

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端午節

㈣ 端午節飲食習俗有哪些

1、吃粽子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

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將粽子加熱後再吃,既安全衛生,又減輕消化負擔。



2、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有吃豆腐的習俗。

3、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4、喝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

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於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一般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5、吃油糕

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麵,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6、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㈤ 端午節吃什麼東西

1、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2、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咸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4、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5、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

㈥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食品,端午節吃啥,端午節吃什麼東西

端午節傳統食品:吃粽子、黃鱔、茶蛋、大蒜、打糕

1、端午節吃粽子:「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2、端午節吃黃鱔: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3、端午節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4、端午節吃大蒜: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5、端午節吃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㈦ 中國的端午節吃什麼

1、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2、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3、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咸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4、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5、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

㈧ 端午除了吃粽子還吃什麼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習俗,但是不同的地方,除了粽子之外還會吃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在我們福建這兒,端午節就會吃一種叫做“面餅”的東西。

就是將麵粉加入雞蛋、水進行調和,調成糊狀。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韭菜、花蛤肉、蟶肉等等,用於提鮮,味道會更好。福建人嘛,就是喜歡吃海鮮。調好了之後,在鍋里倒入適量的油,然後舀一勺糊倒入鍋里。

在台灣,端午節這天還要吃桃子、茄子以及豆子。因為在台灣有古話,吃了這幾樣東西,就能夠長命百歲。所以,不同的的確端午節吃的東西還真不一樣。

㈨ 端午節適合吃什麼

端午節一般都吃粽子、茶葉蛋、咸鴨蛋、雄黃酒、綠豆糕、黃鱔、大蒜、打糕、煎堆、艾饃饃等食物。

㈩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


端午節吃粽子、黃鱔、茶蛋、大蒜、年糕等。
1、吃粽子:「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2、吃黃鱔: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3、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4、吃大蒜: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5、吃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端午節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插頭轉換器怎麼用 瀏覽:958
伊朗人用什麼手機好 瀏覽:430
英國銀行存款多少 瀏覽:285
中國物流大公司有哪些公司 瀏覽:784
越南美女要多少人民幣彩禮 瀏覽:228
駱家輝老家在中國哪裡 瀏覽:810
伊朗賣出的石油多少錢一升 瀏覽:881
西安至越南火車票多少錢 瀏覽:715
去越南買什麼紀念品 瀏覽:243
到越南旅遊可買什麼 瀏覽:586
越南紫檀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瀏覽:397
小米11u在越南多少錢 瀏覽:636
越南干貨市場在哪裡 瀏覽:613
伊朗跟印度哪個發達 瀏覽:319
中國重名景區有哪些 瀏覽:840
越南為什麼冷熱不均 瀏覽:804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應太戰略 瀏覽:785
瑞士人拜訪英國總是抱怨什麼 瀏覽:286
中國還有哪個地區有疫情 瀏覽:5
中國電建為什麼不漲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