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有哪些了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有哪些了

發布時間:2022-08-06 16:14:36

A. 一共有幾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各是哪裡

我國已有400個地方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民間特色藝術之鄉」。

B. 浙江的民間藝術有那些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浦江縣

浦江民間剪紙歷史悠久,流傳甚廣。它以戲劇人物和神話人物為主要題材,人物多用陰鏤手法,既有南方剪紙細密秀麗善裝飾的特點,又有北方剪紙渾厚粗獷的造型,在中國剪紙中獨樹一幟。建國後,出版了許多浦江剪紙畫冊,1960年還出版了《浦江民間剪紙集》。浦江縣文化館在收集整理浦江剪紙的基礎上組織業余作者創作新剪紙,並在本地、杭州和日本展出。剪紙還作為中小學校教學內容。1988年,三幅傳統剪紙入選《中國美術全集》。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縣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青田縣
青田有豐富的葉臘石礦產,石雕工藝起於六朝,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石雕業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飛躍發展,在國內外享有聲譽。聯合國大廈、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工藝美術館、故宮博物館等都藏有精品。青田石雕利用石料的原始色澤和質地,依勢造型,因材施藝,雕刻以鏤刻見長,圓雕為主,精美華麗。青田縣擁有四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數十位高、中級工藝美術師。1996年,文化部命名青田縣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諸暨市
諸暨曾為越國古都,是西施故里,廣闊的水鄉湖區為珍珠養殖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心靈手巧的西施後人得益於獨特的傳統民間藝術積淀,開發了200多個系列品種的珍珠串綴造型藝術,獨樹一幟,因此被載入《中華之最》。改革開放後諸暨的珍珠加工形成藝術產業,珍珠年加工量達200多噸,從業藝人3.5萬,並形成全國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場,產品銷往世界各地。1996年,文化部命名諸暨市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象山縣
象山半島盛產毛竹,歷史上有竹雕工藝流傳,但始終未能發揚光大。改革開放後,一些山區美術愛好者研究傳統,利用豐富的資源,開始創作新竹根雕,培養了許多竹根雕新秀。短短的十幾年,象山竹根雕在全國獲得"劉開渠根藝獎"金獎2個,銀獎2個,在省級展賽上也獲得許多大獎。竹根雕藝術創作逐步走向產業化,產品遠銷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百餘件精品被國內外知名收藏家或機構收藏。1996年,文化部命名象山縣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奉化市
奉化布龍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從敬神、娛神活動發展而來,相傳已有二三百年歷史。龍身有九節、十二節、十八節、二十四節之分,都有一定的講究,其中以條宅、周家兩村的九節布龍最為典型。新中國成立以來,奉化布龍先後五次赴京表演,1955年獲全國業餘音樂舞蹈匯演優秀演出獎,1988年獲國際旅遊年中國龍舞大賽二等獎。1996年,文化部命名奉化市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樂清市象陽鎮
樂清市象陽鎮有豐富的傳統民間藝術資源,其中以木雕、石雕和剪紙為最。樂清黃楊木雕是浙江三雕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樂清剪紙是南方細密風格的代表;樂清石雕品種繁多,創造性強。該鎮擁有工藝大師3人,工藝師20多人,從藝人員2000多,作品在省級以上獲獎頻繁。中共樂清市市委、市政府把工藝品和產品作為特色經濟大力發展。2000年,文化部命名象陽鎮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長興縣天平村
長興縣天平村有個古老的民間舞蹈叫"百葉龍",演示了粉荷碧蓮瞬間化作烈性蛟龍的神奇故事。百葉龍龍頭象荷花,龍尾由蝴蝶飛化,龍身用900多荷花瓣綴連而成。1957年,百葉龍獲國務院頒發的特別獎,並參加世界青年聯節。1980年又獲全國一等獎,轟動京城。此後,全國大型活動盛邀頻繁,獲獎不斷,算上縣級重大慶典,足有百次之多。在國外也有很大影響。1998年,浙江省文化廳命名長興縣天平村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
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仙居縣
仙居皤灘花燈源於唐代民間的鬧燈活動,也稱"唐燈"、"神燈"。全燈沒有骨架,由透刺有花紋的紙片(最多達58片)粘貼而成,花樣繁多。花燈曾為清代貢品,外國人稱它為"神奇的無骨花燈"。為搶救民間藝術遺產,研究和創作花燈,皤灘鎮於1985年成立了花燈協會。此後,新作品參加全國許多各類大型民間藝術展覽,獲得"96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品博覽會"金獎,電視台還播放了專題片。1998年,仙居縣被浙江省文化廳命名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
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桐廬縣
民間剪紙在桐廬自古有之,廣大婦女施展手藝,樂在其中。1989年,被著名畫家直淺予先生推崇為"啟蒙老師"的胡家芝老太太在文化館展出剪紙作品後,愛好者紛紛前來交流。文化館趁勢舉辦各種展賽和培訓,有好幾百人參加活動,產生了大批作品。充滿江南內韻的作品到陝西、俄羅斯展出,在省級以上獲獎的有45件,其中全國金獎和銀獎各1件,一位作者還到西班牙參加民間藝術交流。1998年,浙江省文化廳命名桐廬縣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
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鄞縣咸祥鎮
咸祥鎮位於東海之濱,自然形成綵船配樂踩街慶祝農漁業豐收的風氣,清光緒年間形成規模。新中國成立後每逢重大節慶活動,這種群眾性文藝樣式自然不會缺少。改革開放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參與活動的群眾日益增多,規模最大時可達12隻綵船,4200多人參加,幾十個曲目演奏。綵船製作也從過去的紙竹粘扎變成木雕彩漆,漸成奇觀。1998年,浙江省文化廳命名鄞縣咸祥鎮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
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鄞縣東錢湖鎮
東錢湖集"西子風光,太湖氣魄"為一體,是浙江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晉代起,龍舟比賽漸成重要的民間藝術和民間體育活動項目,經歷代傳承創新,形成獨特的風格,規模越來越大。改革開放後,每逢傳統佳節和重大慶典都要舉行龍舟表演或比賽。全鎮擁有十支龍舟隊,隊員達500多人。龍舟的製作日益精到,與龍舟比賽同時舉辦的民間藝術活動更加豐富。1998年,浙江省文化廳命名東錢湖鎮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
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舟山定海區紫薇鄉
定海流行兩種木偶戲,較大的稱"下弄上",較小的叫"布袋木偶"。1959年,40餘木偶藝人加入舟山地區曲藝隊,1963年成立木偶工作者協會,下屬許多木偶劇團。最為知名的就是紫薇的"東升木偶劇團"。1965年以來,他們大膽改革,豐富了演出內容,使原先單人用簡陋方法的表演變成了有舞台、燈光、布景,多人參與的表演。1998年,浙江省文化廳命名定海區紫薇鄉為"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
浙江省民間藝術之鄉:東陽
發源於一千多年前的東陽木雕、東陽竹編是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兩朵絢麗的奇葩。
東陽木雕,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自唐至今千餘載,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藝術之一。清朝乾隆年間,曾出現400多位藝人同時應招進京,為故宮建築雕刻和製作龍床、御座、宮燈等木雕作品的壯觀場面,一時盛名傳京城。
東陽竹編在殷商時代開始問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東陽竹編工藝歷經千餘年的洗煉,其作品已達美輪美奐的境地。早在1915年東陽竹紡工藝就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賽會上獲獎。1984年創作完成的大型竹編屏風《九龍壁》,以其高超的編織技藝,獲得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並被列為國家工藝美術珍品而永久保存。1994年,人物竹編《漁翁》獲得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金杯獎"。1995年,文化部命名東陽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C.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有哪些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選活動塵埃落定,最終全國963項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據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指在當地廣泛開展的特色鮮明的某種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並對當地群眾文化生活及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的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區,此次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首次命名,以後計劃每兩年命名一次。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序號】 【省、區、市 單位】 【項目名稱】

1 崇文區 手工藝

2 北京市 大興區瀛海鎮 書畫

3 大興區榆垡鎮 武吵子

4 順義區高麗營鎮 戲曲

5 順義區北務鎮 龍獅舞

6 順義區馬坡鎮 書畫

7 宣武區椿樹街道 京劇

8 宣武區天橋街道 鼓曲

9 懷柔區嗽叭溝門滿族鄉 滿族花會

10 懷柔區楊宋鎮 音樂

11 門頭溝區龍泉鎮 太平鼓

12 平谷區大華山鎮 民間文學

13 朝陽區高碑店鄉 民俗文化

14 石景山區古城街道 花會

15 豐台區南苑鄉 攝影

16 延慶縣永寧鎮 竹馬

17 密雲縣古北口鎮 花會

18 西城區什剎海街道 手工藝製作

19 昌平區北齊家鎮 歌舞

20 房山區大石窩鎮 石雕

21 天津市

(14) 武清區 書法、繪畫

22 寧河縣 木雕、評劇

23 寶坻區 評劇

24 漢沽區 飛鑔、刻字版畫

25 北辰區 繪畫

26 靜海縣 書法、繪畫

27 塘沽區 版畫

28 大港區勝利街 剪紙

29 大港區油田 民間繪畫

30 大港區太平鎮 書法、繪畫

31 津南區葛沽鎮 花會

32 東麗區無瑕街 花會

33 西青區楊柳青鎮 楊柳青木版年畫

34 河西區掛甲寺街
望採納

D. 陝西的民間文化藝術有哪些

1、西安鼓樂

周至集賢鎮素有「鼓樂之鄉」之稱,西安鼓樂從唐代流傳至今,被譽為「中國古代的交響樂」,是唐代音樂的活化石。

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鼓樂的曲式結構復雜龐大、演奏難度極大,主要演奏樂器有座鼓、戰鼓、樂鼓、豆鼓、笙、笛、琵琶等多種樂器。

2、鳳翔泥塑

鳳翔泥塑,素以威武可愛的造型、鮮艷明快的色彩、酣暢淋漓的線條和浪漫神奇的紋飾聞名遐邇。

想要欣賞這精美的民間藝術,自然不能錯過「鳳翔泥塑」的發祥地——寶雞市鳳翔縣六營村。這里的彩繪泥塑採用當地特有的黑油板版土、白色封洗土、上等棉花、糯米等6種材料配製成空心摔不爛泥塑。一抷素土,傳承出歷史足跡的豐碑,一筆一劃,勾勒出民間藝術的華章。

泥塑大到數米,小則幾厘米,花樣眾多的造型無不讓人感到纖巧細手的靈動和聰明睿智的豐富想像。

3、大荔面花

和所有面花一樣,大荔面花也源自祭祀禮儀,不同的是,大荔面花的風格涵蓋了渭北地區面花的全部形態和特點,是「集面花之大成者」。

在大荔,按照四時八節、生婚壽葬,面花有棗糕、鶼鶼、虎頭、喜饃、壽桃等樣式,以洛河為界,洛河以北的面花細膩精巧,洛河以南的面花粗獷大氣。

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大荔縣羌白鎮阿壽村,人們把面「塑」成了建築,用指尖捏出了一個個「新世界」。

好奇的朋友,不妨去大荔縣文化館2樓的展廳看看,那裡時常擺放有一座上下5層、高約50厘米的牌樓面花。

4、安塞腰鼓

安塞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

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不可少的裝備,是古代軍旅以增軍中士氣及傳遞情報所用。

隨著時間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性舞蹈。

5、延川剪紙

在陝北,自古便有「文出兩川,武出三邊」之說,延川便是其中一川,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

延川剪紙源起於祈福驅禍的民間風俗,與民族圖騰文化息息相關,形式多樣、題材廣泛,造型簡練淳樸、粗獷渾厚、熱情奔放。

延川剪紙藝術獨樹一幟,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剪出來的都是活脫脫的北方民俗生活!

E. 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是哪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1987年文化部為推動民間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豐富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而設立的一個文化品牌項目。1987年至2003年,文化部通過命名掛牌的方式,共在全國命名了486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特色藝術之鄉」。2007年至2008年,文化部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為規范「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命名和管理,制定並頒布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辦法》,將名稱統一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並在全國范圍內重新組織開展了命名工作,共有963個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區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所以真心沒法知道你想問的到底是哪裡,給個2011——2013年度的名單鏈接(本來想復制過來的,太多了查過答題字數了,所以不能復制),自己查查看吧。
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shwhs/shwhs_hdwcn/201112/t20111202_206325.html
順便說一句,這是文化部官網給出的名單,絕對的權威

閱讀全文

與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有哪些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聯酋與伊朗之間是什麼 瀏覽:252
義大利國家有哪些國家的 瀏覽:52
中國共有鄰國多少個 瀏覽:893
印尼有多少華人華僑華裔 瀏覽:325
美國制裁伊朗給伊朗帶來了什麼 瀏覽:821
結合所見所想如何理解中國精神 瀏覽:704
中國最大的宅院是哪個 瀏覽:359
一千萬越南盾什麼生活水平 瀏覽:576
印尼gdp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357
英國進入中國的關稅是多少 瀏覽:863
中國哪裡可以賽車 瀏覽:50
錯把工廠報價發給英國客戶怎麼辦 瀏覽:706
印尼人用微信怎麼實名制 瀏覽:635
義大利南部丘陵地區種植什麼 瀏覽:304
德國為什麼打英國空軍 瀏覽:425
廣西哪個市場換越南盾 瀏覽:181
想去印尼需要辦理什麼 瀏覽:662
中國女排和義大利比分如何 瀏覽:369
中山越南語培訓班機構收費多少 瀏覽:192
為什麼伊朗和伊拉克地震多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