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什麼意思
是城市分級。
評選標准:
通過收集170個主流消費品牌的商業門店數據和18家各領域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337個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演算法綜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綜合得出最終結果,評選出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五線城市。
(1)中國三四線如何劃分擴展閱讀
劃分數量:
全國共計337個地級以上城市(2019年5月)。
一線城市:4個。
新一線城市:15個。
二線城市:30個。
三線城市:70個。
四線城市:90個。
五線城市:128個 。
2. 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劃分標準是什麼
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劃分標準是如下:
根據城市市區常住人口多少來進行劃分(記住是市區常住人口,不是區域人口),分為超級大城市(1000萬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萬)、大城市(100-500萬)、中等城市(50-100萬)、小城市(50萬以下),其中大城市還會根據人口多少進行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
城市等級影響
城區人口5萬以上,才有基本的生活服務業。
城區人口20萬以上,才有較好的生活服務業。
城區人口50萬以上,才有較發達的生活服務業。
城區人口100萬以上,才有較好的產業服務業。
城區人口200萬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稅費,提供較好的公共服務,否則服務不足或腐敗。
城區人口300萬以上,才能支撐較發達的公共交通業,比如地鐵和航空等,容易建成全國性大都市。
城區人口500萬以上,才能有較發達的國際化公共服務業,容易建成國際化大都市。
城區人口1000萬以上,才會有較發達的全球化公共服務業,容易建成全球化大都市。
3. 我國是如何區分幾線城市的
我國城市等級劃分標准: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
(1)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2)二線城市多數都是中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級市。
(3)三線城市是指有戰略意義或比較發達或經濟總量較大的中小城市。
(4)四線城市以中部地區的地級市為主,也包括一些東部省份的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市和西部的地級市和縣級市。
(5)五線城市多數為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和縣級市,經濟基礎較差,交通不夠便利,成規模的企業數量有限,轄區內農業人口仍佔大多數,各自正在探求工業化的發展方向。
(3)中國三四線如何劃分擴展閱讀:
一、一二三線城市,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已是准一線)。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
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二線城市多數都是中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級市。主要有杭州、南京、濟南、重慶、青島、大連、寧波、廈門、成都、武漢、哈爾濱、沈陽、西安、長春、長沙、福州、南昌、合肥、鄭州、石家莊、蘇州、佛山、東莞、無錫、煙台、太原等。
三線城市是指有戰略意義或比較發達或經濟總量較大的中小城市。三線城市可按行政級別、城市規模、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准綜合劃分。
大多數省份(粵、蘇、浙、魯、閩等經濟發達省份除外)除省會外發展相對較好的城市為三線城市,如荊州 、唐山、徐州、溫州、珠海、普寧、汕頭、嘉興、金華、保定、洛陽、寶雞、九江、綿陽等。而西部部分省會西寧、銀川、蘭州等也是三線城市。
四線城市以中部地區的地級市為主,也包括一些東部省份的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市和西部的地級市和縣級市。如宜賓、阜陽、韶關、荊門、麗水、婁底、樂山等等地縣級城市。
五線城市多數為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和縣級市,經濟基礎較差,交通不夠便利,成規模的企業數量有限,轄區內農業人口仍佔大多數,各自正在探求工業化的發展方向。
4. 一二,三四,線城市劃分,有什麼標准
一二三四線城市是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劃分的。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製作《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收集了170個主流消費品牌的商業門店數據和18家各領域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
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337個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演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綜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綜合得出最終結果。
(4)中國三四線如何劃分擴展閱讀
2019年中國城市分級名單:
一、一線城市:
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
二、新一線城市:
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重慶市、南京市、天津市、蘇州市、西安市、長沙市、沈陽市、青島市、鄭州市、大連市、東莞市、寧波市。
三、二線城市:
廈門市、福州市、無錫市、合肥市、昆明市、哈爾濱市、濟南市、佛山市、長春市、溫州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常州市、泉州市、南昌市、貴陽市、太原市、煙台市、嘉興市、南通市、金華市、珠海市、惠州市、徐州市、海口市、烏魯木齊市、紹興市、中山市、台州市、蘭州市。
5. 幾線城市劃分標準是什麼
城市線級是指根據行政級別、城市規模、發展程度和城市影響力對城市的評估等級性劃分,某城市所處的城市線級一般表現了該城市的城市規模、發展程度和對外影響力。
城市線級主要分為: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和非線級城市四類。一線城市一般是指具有極大規模和極大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級城市。廣州按照城市線級的一般定義應當屬於二線城市,但因其城市規模、發展程度和影響力完全超越其他二線城市,但與標準的一線城市還有較大差距,因此一般稱之為「一線半城市」。
三線城市的特點:
三線城市大部分城市規模較大,中心城區非農業人口多數在100萬人以上,城市基礎設施、商業配套設施和交通設施相對比較完善,居民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對比較富裕,城市擁有一定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相對比較合理,對某些大型企業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綜合競爭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線城市
6. 幾線城市劃分標準是什麼
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城市評判標准:
1、一線城市
一般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且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等各層面。
2、二線城市
大多數都是中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級市。
主要有杭州、南京、濟南、重慶、青島、大連、寧波、廈門、成都、武漢、哈爾濱、沈陽、西安、長春、長沙、福州、南昌、合肥、石家莊、鄭州、蘇州、佛山、東莞、無錫、煙台、太原等城市。
3、三線城市
指有戰略意義或比較發達、經濟總量較大的中小城市。
三線城市可按行政級別、城市規模、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准綜合劃分。大多數省份(粵、蘇、浙、魯、閩等經濟發達省份除外)除省會以外發展相對較好的城市為三線城市,如荊州 、唐山、徐州、溫州、珠海、普寧、汕頭、嘉興、金華、保定、洛陽、寶雞、九江、綿陽等。而西部部分省的省會如西寧、銀川、蘭州等也是三線城市。
4、四線城市
以中部地區的地級市為主,也包括某些東部省份的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市,西部的地級市和縣級市。如宜賓、阜陽、韶關、荊門、麗水、婁底、樂山等等地縣級城市。
5、五線城市
多數為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和縣級市,經濟基礎較差,交通不便利,成規模的企業數量有限,轄區內農業人口仍佔大多數,各自仍在探求工業化的發展方向。
7. 一二三四線城市是按照什麼標准劃分的
我國城市是按照行政等級劃分的。
一線城市是指直轄市;二線城市是指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和各省綜合實力排名前三名的城市。三線城市是指比較發達的中小城市。四線城市是指縣級市。
一線城市包含: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二線城市包含:廣州,武漢,南京,成都,西安,沈陽,哈爾濱等。
三線城市指地級市,一共有318個,其中包括268個地級市、17個地區、3個盟、30個自治州。比如寧波、溫州、東莞。
四線城市指縣級市,全國有367個縣級市。
8. 三四線城市指的是哪些城市
三四線城市指的是哪些城市?
一、三四線城市是根據什麼劃分的?根據每一個城市的規模人口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等等這些指標來綜合判定一個城市的定位,人們將我國的各個城市劃分為了很多的級別,一二線城市是一些城市規模比較大,人口數量比較多,而且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的這些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西安重慶等等,這些都是一二線城市,而三四線城市是在各個省會當中相對比較排名靠前的城市,比如大連廈門東莞佛山珠海唐山等等,這些他們和一二線城市相比,不僅人口數量荊棘發達情況以及城市規模都稍微小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