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中國夢
中國夢,指的就是關於實現我國偉大復興計劃的夢想,但是這種夢想是一種絕對可以實現的夢想,代表著我國人民對於國家發展復習的熱切期望,中國夢這一思想是由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來的。
現如今,中國夢這一思想已經成為了指導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思想,也代表著國家執政人員的重要理念。中國夢這一指導思想的核心目標主要在於兩個一百年目標,其一就是我國共產黨建立一百周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一百周年,在這兩個一百年內,要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熱切盼望的夢,是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實現的夢。中國夢關乎著我國以後的發展道路,這一夢想能夠激勵全體中華人民發奮進步,凝結整個民族的奮發動力,是中國力量的體現。
⑵ 什麼是中國夢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正式提出於2012年11月29日。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並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
「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並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2)一談什麼是中國夢擴展閱讀:
中國夢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實現夢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理想。歷經苦難,中國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國一道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
歷史將證明,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不是動盪,是進步不是倒退。拿破崙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讓每個人獲得發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⑶ 什麼是中國夢,怎樣理解中國夢
中國夢是一個政治概念,正式提出於2012年11月29日。「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並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並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對於初中生來講,可以理解為愛國教育的一個組成版塊。未來的中國夢能不能實現,是看初中生們能夠成長成什麼樣子。
⑷ 什麼是中國夢,它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中國夢」的第一要義,就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如今,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並未根本改變。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到2020年的宏偉目標,小康社會全面發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這一指標體系,構成了現階段「中國夢」的基本圖景。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相應地,「中國夢」也呈現出這個階段的諸多重要時代特徵。一是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的「實力特徵」。「中國夢」的第一要義,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
基本內容
第一、「中國夢」是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國家、民族和自己個人未來前景的美好夢想,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基礎上的夢想。
第二、「中國夢」靠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來實現,也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來圓,是包括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夢想。
第三、「中國夢」是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合作共贏、參與全球治理的夢想,是推動建設公正、民主、和諧的世界秩序的夢想。第四、「中國夢」是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不同文明、不同價值觀相互交融和包容的夢想,是中國人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夢想。
注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國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後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⑸ "中國夢"的內涵是什麼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中國的夢,人民的夢,大家的夢。她承載了一個國家對未來的信心,飽含著每一個人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對於增強對中國夢的認知認同,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激勵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同心築夢,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理論版開設「中國夢大家談」專欄,推出一系列文章,多層次多角度深入闡釋中國夢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今天,本版圍繞如何理解中國夢的精神實質,刊發三篇文章。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代表了每一個有良知的中華兒女的熱切期盼,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當代中國的時代旋律和精神旗幟。中國夢有著十分深刻的豐富內涵,這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
中國夢是強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我們的國家走過了光輝的歷程。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進步,經濟總量已經躍升到世界第二位,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今天,我們的人民共和國正以昂揚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日益展現出光明前景。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仍然不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進一步堅定自信、增強自覺、實現自強,努力建設強盛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前提是國家富強。只有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才有堅實基礎,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
中國夢是復興夢,就是要實現民族復興。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文明曾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許多優秀科技文化成果,成為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然而,近世以來,鴉片戰爭的炮火擊碎了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尊嚴,我們的民族從此歷經磨難,中華民族一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民族的尊嚴,復興的夢想,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奮起抗爭。無論是洋務派的「富強夢」、維新派的「憲政夢」,抑或是革命派的「共和夢」,都凝聚和寄託了中國人追求民族復興的夢想和希望。「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歷經千辛萬苦,中華民族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以巨大的犧牲和代價,找到了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實現中國夢,關鍵是民族復興。民族復興是國家富強的根本標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中國夢是幸福夢,就是要實現人民幸福。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在漫長的文明傳承和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建設美好家園,培育優秀文化,為人類社會作出過巨大貢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既是我們黨和政府的重大責任,也是中國夢這棵大樹枝繁葉茂的營養土壤。中國夢不僅表現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更表現為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目的是人民幸福。以民生為本,順應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幸福生活,這樣的國家富強才有精神寄託,這樣的民族復興才有根本希望。
⑹ 中國夢是指什麼呢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正式提出於2012年11月29日。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並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
中國夢的基本路線
全面把握群眾路線與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聯系:群眾路線體現了黨的性質與宗旨,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工作方法和寶貴經驗總結。中國夢是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深刻領會和把握中國夢的精神實質,要求我們深化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認識。
黨的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一座豐碑,也是我黨發展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一大創舉。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的不斷推進,群眾路線的內涵不斷豐富,黨對群眾路線的認識不斷深化。
⑺ 談一談你對中國夢的理解。
正如人在現實性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正確把握和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一樣,一個人的夢想、一個國家的願景、一個社會的目標同樣是在協調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得到認同、走向現實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從認識和行動上把握和處理三個「高度統一」的辯證關系。
國家民族奮斗目標與個人夢想的高度統一。國家不富強,就會被人欺侮;民族不復興,我們無顏擔當龍的傳人。中國夢講復興,不是簡單地重新尋回昔日的榮光,而是要讓一個曾經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侮、目前尚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發展、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文明,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所以毫無疑問是國家夢、民族夢。同時,強國才能富民,強國也是為了富民。沒有人民富裕,發展就不算成功;沒有人民幸福,復興就不算完成。我們談復興,不是為強大而強大、為發展而發展,而是要讓我們的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我們的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進一步說,就是要讓中國人民自己當家作主,過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讓13億多中國人實現自由全面發展。中國夢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所以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軟實力與硬實力的高度統一。中國夢追求的復興,不僅是物質文明等硬實力的復興,更是文化軟實力的復興。我們要通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傳承5000多年悠久文明、能將自己的價值觀與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軟實力促進世界共榮共進的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往昔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絕非僅僅是經濟富庶與國力強盛,更是文明的傳播與文化的弘揚,當代中國同樣需要在文明的傳承創新方面為世界作出新的貢獻。因此,復興最根本的是文明的復興,中國夢究其根本是文明夢。文明的核心是價值理念及其主導的思維與行為模式。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又與時維新的「和諧」價值理念,特別是由此展開的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身與心和諧等思維與行為模式,不僅為中國夢抹上了濃濃的文明底色,更為「讓世界變得更好」提供了一種新的文明圖景。人與自然的和諧,讓早已不堪重負的地球實現休養生息成為可能;人與人的和諧,為不同種族、不同國家和平共處、和平發展提供了文明範式;心與物、身與心的和諧,為實現人生圓滿幸福提供了價值導引。西方社會以對外征服開啟文明進程,結果走得越遠越迷惘,斬獲越豐越空虛。如何反觀自我、涵養心身,體悟人生的真諦、發現人生的意義,走出心與物、身與心的二元對立分裂,不再心為物役,給世界也給自己一份祥和,中國夢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中華民族復興與世界和平發展的高度統一。用佔世界7.2%的土地讓佔世界人口20%的人民過上好日子,用與美國相當的疆域養育4倍於美國人的人口,實現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成功的中國夢,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同時,中國夢不是也不滿足於「獨善其身」,而是要在「兼濟天下」中發展自己,通過發展自己更好地兼濟天下、造福世界。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界一個事實,中國好世界可以更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文化交流的拓展,當今世界越來越呈現為一個開放動態的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1+1是大於2的,「正和博弈」不僅會是常態而且將逐漸成為主流。中國持續快速發展得益於世界繁榮與發展,中國發展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共同發展的寶貴機遇和廣闊空間。中國夢用寬廣的視野和辯證的思維表明: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自由發展是一切國家、一切民族自由發展的前提。歷史並沒有終結,人類社會並不是只有資本主義一條現成的路,還有很多的新路有待我們去開辟;人類的價值從來不是單一的,五彩繽紛的價值爭奇斗艷、共存共生,才是人類社會應有的價值圖景。
⑻ 談一談對中國夢的理解
第一,「中國夢」是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國 家、民族和自己個人未來前景的美好夢想,是「國 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基礎上的夢想。
第二,「中國夢」靠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來實現,也需要兩岸同胞共同來圓,是包括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夢想。
第三,「中國夢」是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合作共贏、參與全球治理的夢想,是推動建設公正、民主、和諧的世界秩序的夢想。
第四,「中國夢」是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不同文明、不同價值觀相互交融和包容的夢想,是中國人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夢想。
第五,「中國夢」與世界和平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中國好,世界會更好;世界好,中國同樣會更好。
「中國夢」與「美國夢」以及其他國####家的夢並不沖突,而且是一種相互補充的關系。因此,「中國夢」不是「帝國夢」,不是「一國夢」,不是「排他夢」,更不是「霸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