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7 21:45:07

A. 歷史上傳下來的文物不少,最出名的是哪幾件

人類文明發展的時間與地球的時間相比雖然說只是曇花一現,但是卻創造出眾多璀璨的文化,更是有不少的文物流傳至今。下面我們就來列舉一下最著名的幾件文物。首先第一件文物就是漢謨拉比法典。漢姆拉比法典可謂是一件世界級的文物。它創造於3700年前,可謂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在這個法典之上講述了早期人們對於法律的看法,以及早期的法律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它也講述了人人平等以及人道主義這些觀念是當今世界上最為珍貴的文物之一。
當然無論是這些文物也好,還是其他的文物也罷,他們都是人類歷史上文明的結晶,也是我們如今去探索先輩們他們的智慧的重要途徑之一。他們的存在既是歷史的證明,也是人類發展的證明。

B. 中國的歷史遺產文物都有些什麼

1、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2、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3、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裡遺址。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

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4、直裾素紗襌衣(「襌」音dān,常被誤寫做「禪」),西漢織綉,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該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

5、新石器時代陶鷹鼎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陶器,於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C. 中國最頂級的六大文物分別是什麼

中國最頂級的六大文物分別是:司母戊鼎、五牛圖、《祭侄文稿 》、越王勾踐劍、戰國石鼓、曾侯乙編鍾。

這六大文物分別代表各個領域里的頂尖工藝和技術,其保存完整,流傳時間長,具有很強的華夏文化基因。它們都是中華文明流傳幾千年的重要代表。

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編鍾的發現開創我國在音樂方面古代實物發現,此件文物製作精美,迄今連它的底座都無法復制。戰國曾侯乙編鍾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鍾,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現在曾侯乙編鍾收藏於湖北博物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D. 中國15件最頂級國寶

中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文明,這幾千年的傳承不只是文化的傳承,更是各類珍貴的寶物的傳承。記得之前為大家介紹過日本十大傳世國寶,下面和探秘志一起看看咱們中國的各大寶貝吧。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

1、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也被稱之為後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後期被鑄造出來的。這個龐大的青銅器高度為133厘米,重量更是達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2、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個寶貝雖然名字有點復雜,但是整體來看相當漂亮。這是漢代蜀地織錦護臂,這個也是中國的一級文物,在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中也占據一席之地。這個珍貴的寶物目前被放置在新疆博物館中。

3、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一直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作品,這幅畫的主要內容是宋代的街口情景,這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優秀畫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有傳聞說清明上河圖價值100億,這個說法當然是假的,因為這是中國國寶,是不允許拍賣的。

4、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在1969年成功出土,這是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中的陪葬品,目前被安放在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自從出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高超手藝的代表作品。

5、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在1986年成功出土,整體長度大約為1.76米,居然是用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制而成,所以這個名字也因此而來。這是一款十分精緻美麗的寶物,出土之後,甚至有人好奇金縷玉衣裡面有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裡面就是空的。

6、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相當耀眼,在1976年成功在陝西出土。這是是商周時期的金器,主要是圓形的,身體非常薄,圖案還是鏤空的,設計巧妙十分漂亮。

7、真珠舍利寶幢

真珠舍利寶幢是宋代時期的物品,高度為122.6厘米,主要是用楠木製作而成的,設計方面相當的巧妙,鏤雕的技術也十分精湛,不愧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中。

8、搖錢樹

搖錢樹是東漢時期的東西,1990年在四川成功出土,它的高度為198厘米,整體是一顆相當完整的樹木。幾大部件都十分精妙,設計不錯。

9、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是中國漢代的青銅器作品,宮燈燈體就是一個雙手端著燈的宮女,神態十分優雅,設計巧妙。這個文物雖然在現在不可能拿來點燈,但是在以前確實是不錯的宮燈。

10、曾侯乙編鍾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一曾侯乙編鍾是戰國早期的文物,它在1978年的時候成功在現在湖北的隨州市出土,這主要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樂器作品,不僅鑄造技術高超,還有比較不錯音樂性能。

E.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20大國寶,你見過幾個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20大國寶,你見過幾個?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今天為大家說說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那麼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說不定亮出來會嚇到你哦!

(20)四羊方尊 後母戊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

被譽為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傑出的作品。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藏於北京國家博物館

F. 中國有那些著名文物

1、青銅第一寶: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圓腹,整個造型渾厚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志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

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與其他殷商時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銅器區別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銘文卻是當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銘文青銅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銅器之最,相當具有研究價值。

2、瓷器第一寶: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高:6.7公分 深:3.5公分 寬:16.4公分 長:23公分。汝窯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窯,以天青釉色著稱於世。汝窯的傳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約二十件,其中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水仙盆盆體簡雅大方,由於重復施釉的關系,釉層略具厚度,並帶有流動性。口沿處釉層較薄,隱約透出胎土色澤;而四個雲頭足的轉折部分,又有釉層堆積,柔膩如脂。釉層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與質感的細膩變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窯器多有開片,獨此件光潔無紋,益發顯得勻凈端莊,充分展現北宋制瓷工藝對於如玉釉質的無上追求。

3、書法第一寶: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善本書第一寶:文淵閣四庫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不但對內容精心製作,而且外觀設計也力求莊重考究。《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囊括了經、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獻,共計二百餘萬頁,一百五十三張光碟。它採用圖像方式存儲文獻資料,保存了原書的風貌,並提供書目檢索功能等。

5、出土文物第一寶:秦皇銅馬車

秦陵彩繪銅馬車一組兩乘,1980年出土於秦陵封土西側20米處車馬坑中,現陳列於秦俑博物館文物陳列廳內。秦陵一號銅馬車為「立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

銅馬車整體用青銅鑄造,大量使用的金銀飾件重量超過14千克,零部件達3000餘個,採用了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是我國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復雜、系駕關系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銅車馬通體施以彩繪,有雲紋、幾何紋、夔龍紋等圖案,紅、綠、紫、藍等色彩艷麗豐富,生動描繪了秦代皇家屬車的華貴富麗。秦陵彩繪銅車馬是秦代宮廷輿服制度的真實寫照,對研究古代車制更是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G. 中國著名古文物有哪些急!

1、四羊方尊(國之重器)

通高58.3厘米,重達34公斤,1938年湖南省寧鄉縣出土

商代方尊的代表

銅尊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時期,是一種飲酒用具。這件四羊方尊是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特徵:渾然一體。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設計成四個大卷角羊,增加了變化,在寧靜中突出威嚴的感覺。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線的合范處都是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范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同時也用以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感,增強了造型的氣勢。羊角是事先鑄成後配置在羊頭的陶范內,再合范澆鑄的,因為技藝高明,使全器有渾然一體的感覺。

動靜結合。在中國古代的青銅器中,有不少器物以其獨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它的造型以動靜結合,寓雄奇於秀美之間,可謂巧奪天工。

四羊方尊

【注音】:sìyángfāngzūn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於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為52.4厘米,其邊長幾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著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范處均設計成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范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於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恰到好處,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製成。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於靜。被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寧鄉,由於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銅器,其出土青銅器被稱為"寧鄉青銅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寧鄉青銅器群"的代表,也是寧鄉出土最早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絕大多數與殷墟出土的青銅器特徵一致。四羊方尊從造型與鑄造特徵方面考古學者認為是典型的商代青銅器,但出土地湖南當時是「荒蠻服地」如何會出土如此精美的商代青銅器?一般認為商文化南界到淮河流域。有些專家推測寧鄉一帶可能是商朝的一個方國;有人懷疑是後來帶入湖南地域的,但是此類說法均缺乏相關的證據。

「尊」是一種盛酒器。尊一般為圓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數方形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尊」,常與「彝」並稱成組的青銅禮器,此類器物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基本造型是侈口、高頸,圓腹或方腹、圈足較高。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尊的鑄造盛期。以四羊方尊式的方形尊和觚式尊,共同特點是在器表的合范處多飾有凸起的棱脊,且通身雕滿了精密繁縟的雲雷紋、獸面紋、蕉葉紋,整個器物給人以雄渾厚重之感。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

類似像四羊方尊這樣的商周時期青銅器大多屬於國家文物,市場上不許流通。

德如羔羊——四羊方尊的文化解讀

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以羊為造型的器物不僅數量較多,而且製作幾近完美,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著名的四羊方尊。四羊方尊被認為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這件器物被認為是傳統泥范法鑄制的巔峰之作,由於這件傑作達到的水平令人難以置信,一度被誤以為採取了新的鑄造工藝。

羊成為青銅重器著力表現的對象,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

首先,羊在祭祀禮儀中的地位僅次於牛,商代國都所在的河南安陽小屯發現大量祭祀坑,最多的就是牛、羊、犬,商王武丁時期的一條有關商王室對武丁祭祀的材料中提到「卜用百犬、百羊」,另一條材料中提到「十五羊」、「五十羊」,可見羊作為祭祀的犧牲用量很大。

羊的個性也使之成為人們喜愛的對象。先秦時期,人們對羊的個性有兩個歸納:善良知禮;外柔內剛。羊「跪乳」的習性,被視為善良知禮,甚至被後世演繹為了孝敬父母的典範;外柔內剛也被引申出許多神聖的秉性,傳說的始祖皋陶敬羊,《詩經•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說法,中國古代一種獨角怪獸獬豸也被認為與羊有關,能看出人是否有罪,能分辨是非曲直。因此,後世以獨角獸表示法律與公正。

羊最通俗或民間化的象徵意義便是「吉祥」,至少從漢代開始,羊就與吉祥聯系在一起,漢代瓦當、銅鏡等銘刻中多見「宜侯王大吉羊(祥)」,吉祥有時直接寫成「吉羊」,在這里,羊與祥不僅僅是字的通假,而是羊身上被賦予的上述種種秉性使然。

羊是帶角的動物。角是許多民族尤其是原始民族崇拜之物,人類創造的神里許多帶角,如中國古代戰神蚩尤就是著名的帶角的神與祖先。

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即為人頭上戴羊角,世界各原始民族習見用羊角、牛角、鹿角為飾物,其含義有:

1、最早頭上戴角、身披獸皮是為了狩獵時誘惑野獸的需要;

2、氏族節慶日,參加舞蹈的人頭上戴雙角或有角假面;

3、階級分化後,部落酋長、顯貴才戴羊角,有表示權力與尊榮之意;

4、巫師禮神作法戴羊角帽;

5、氏族崇拜的神也有角。

羊在甲骨文中約有四十餘種字形,字形最明顯的共同特徵便是突出雙角。

古人有「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的說法,羊是各種藝術形式著力表現的對象。新石器時代有陶塑的羊,安陽殷墟商代婦好墓、山西曲沃北趙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晉侯夫人墓出土有玉羊、東漢有百戲吉祥畫像石、東晉瓷器中有羊首壺。清代喜歡用三羊組成工藝品,意寓「三羊(陽)開泰」。

《易》中稱羊者有三卦:〈兌〉為羊、〈夬〉中九四有「牽羊悔亡」、〈歸妹〉上六有「士刲羊,無血。」羊在易學家的研究中被借為「陽」的象徵符號。夏歷正月為泰卦,六十四卦中,「泰」屬三陽,「正月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此外,三陽在易卦中是初九、九二、九三爻,同屬「陽」。故歷來以「三陽開泰」為一年開頭的吉祥語,有萬物更新的象徵意義。羊也是「和」文化的象徵,古有「鍾律和則玉羊見」的傳說。因羊與陽在古音中同音可通假,加上羊形象可愛,性情柔中有剛,故人們以「羊」作「陽」的代號與具象符號,民間的繪畫作品中,也用羊來表現「三陽開泰」、九羊啟泰的主題。

廣州著名的五羊傳說很美麗,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把五羊與五穀聯系在一起,晉裴淵《廣州記》「五羊銜谷萃於楚庭」,也許包含了一些今天無法窮究的古老文化密碼。

有意思的是,羊在許多文化背景中都充當過特別角色,不同文化中,羊的象徵意義有不同也有相似的地方。西方的傳統中,山羊角是「太陽」,牛角是「月亮」,太陽說與中國古代「三羊(陽)開泰」演繹的羊與太陽的聯系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地中海文明中,頭胎羔羊(或稱為聖約翰的羔羊),被視為春天勝利的象徵。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各類場合中,小羔羊是祭獻的犧牲,尤其是「神的羔羊」包括羔羊的血,有救世、驅邪的象徵意義,原始的基督教教義甚至指基督為羔羊,約翰對耶穌就說過「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猶太教中用兩只公山羊作「贖罪祭」,就是人們常說的「替罪羊」。

湖南出土的以四羊方尊為代表的著力表現羊的青銅器,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又有替代羊作為犧牲獻祭給神明的意思,同時還包含了對羊等家畜養殖興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後世關於羊的種種觀念。對於當年羊尊的所有者來說,不是一件不能說話的器物,而是自己及其家國之希望所系。

2、兵馬俑

(嘿嘿,咱西安滴)

兵馬俑(TerracottaArmy;Terra-cottaFigures;soldierandhorsefigures)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為奴隸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兵馬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鍾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3、(在中國自然要說到瓷器了,畢竟我們是china)

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

類別:瓷器

年代:元代

文物現狀:

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德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以1400萬英鎊拍出,加傭金後為1568.8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了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簡介

此罐高27.5cm,徑寬33cm,素底寬圈足,直口短頸,唇口稍厚,溜肩圓腹,肩以下漸廣,至腹部下漸收,至底微撇。

使用進口鈷料繪出青花紋飾,共分四層,一層頸部飾水波紋,二層肩部飾纏枝牡丹,三層腹部為「鬼穀子下山」主題紋飾,四層下部為變形蓮瓣紋內繪琛寶,俗稱「八大碼」。主題畫面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穀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鬼穀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車中,身體微微前傾,神態自若,超凡如仙,表現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神態,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將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蘇代騎馬殿後。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優美的山水人物畫卷。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濃艷,畫面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孫瀛洲先生所說的:「元代瓷器『精者頗精』」。

鬼穀子下山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戰國策》。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燕國和齊國交戰,為齊國效命的孫臏為敵方所擒,他的師傅鬼穀子前往營救,率領眾人一行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繪的便是鬼穀子下山的情景:鬼穀子坐在由獅虎共拉的兩輪車上,後面跟著兩個騎馬的人,其中一個穿著武官衣服打了一面旗寫有「鬼谷」兩字。

鬼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謀略家,最後他教出了孫臏、龐涓、蘇秦及張儀等高徒。鬼穀子特別鍾愛為人誠懇真摯的孫臏,將自己畢生絕學傾囊相授給孫臏。

龐涓也是鬼穀子的學生,學的也是兵法。有一次龐涓聽說魏國花高價錢納賢,他動了心要去魏國做官。鬼穀子有宿命通功能,早已知道,就對龐涓說,你出去摘一朵花來給我,龐涓就摘一朵小花拿過去,鬼穀子一看這朵花叫「馬兜鈴」,這種花一開十二朵,他告誡龐涓,這暗預你享受十二年富貴,這花是采於鬼谷,見日而萎,就是看到日光就枯萎了,鬼旁加一個委字正好是一個「魏」,魏國的魏,他說你一定和魏國有緣。鬼穀子又告誡龐涓不能夠欺騙別人,如果你要騙別人的話,那以後你要上別人的大當,最後他就送給龐涓八個字:「遇羊而榮,遇馬而卒。」後來龐涓不聽鬼穀子的話,出於妒嫉,他不但欺騙孫臏,還殘酷迫害他。結果最後自己上了孫臏的當,在馬陵道被萬劍穿身而死,遭到了惡報。元青花瓷器屬於奇貨可居。在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繪有人物故事題材的更是鳳毛麟角。

題材奇特

目前,像「鬼穀子下山」圖罐這樣繪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所知傳世者僅有8件。即:東京出光美術館藏「昭君出塞」罐(高28.4cm)、裴格瑟斯基金會藏「三顧茅廬」罐(高27.6cm)、安宅美術館舊藏「周亞夫屯細柳營」罐(高27.7cm)、美國波士頓館藏「尉遲恭救主」罐(高27.8cm)、亞洲一私人收藏家藏的「西廂記焚香」罐(高28cm)、萬野美術館藏「百花亭」罐(高26.7cm),外加台灣王定乾先生拍得的「錦香亭」罐和英國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納茲先生拍得的「鬼穀子下山」罐。

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錦香亭」圖罐以4716萬港元成交,將落戶仙妮蕾德董事長陳得福在美國開設的陳氏博物館。「錦香亭」罐上講述的是「孟月梅寫恨錦香亭」的曲折愛情故事,本身就十分誘人,加上工匠們精湛的畫藝、施以上等青料,更為故事平添了幾分色彩。此罐以庭院為背景,繪以戲曲故事,無論亭台、花草樹木,或是人物,都栩栩如生,極為傳神,充分顯示出元代畫工的高超技藝,彌足珍貴,而且與「鬼穀子下山」圖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兩件器物除了高度、直徑一樣外,其頸部所繪的水波紋相似,肩部所繪的牡丹紋也基本一樣。甚至有市場人士認為,「錦香亭」罐的繪工比「鬼穀子下山」更為精細。那麼,為什麼「錦香亭」圖罐只拍出「鬼穀子下山」圖罐的1/4?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鬼穀子下山」圖罐主題紋飾中的人物故事題材的少見和奇特。

題材的奇特之處更重要地體現在畫面故事中的主角——鬼穀子身上。鬼穀子在歷史上說法不一,始終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確有鬼穀子其人。鬼穀子是戰國中期楚國人,生卒年月不詳。他早年周遊列國,長於辭令,善於出謀劃策,欲求聞達於諸侯,但因時運不濟,仕途不顯。後為成就縱橫一家之言,獨立門派,他隱居鬼谷,著書立說,廣收弟子,因材施教。其隱居之處名曰「鬼谷」,因自號鬼穀子,人亦稱鬼谷先生。當然這「鬼」非指鬼邪奸詐,而是指奇絕幽秘,智慧超人。

鬼穀子學識淵博,具有政治、軍事、外交、天文、地理、數術等多種才能,既是一位隱士,又是一位政治思想家、謀略家和教育家。他在實用主義總原則下對當時百家爭鳴的各種學說流派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展我所長。相傳鬼穀子有弟子500餘人,其中不乏功成名就、出將入相者。戰國時期傑出的縱橫家蘇秦、張儀、毛遂及著名軍事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等皆是其門下高徒。鬼穀子系統總結了戰國時代游說之士從事縱橫外交、出謀劃策的理論、策略和方法,集縱橫術(即外交遊說學說)之大成,編著寫成《鬼穀子》一書,成為縱橫家經典著作。經由蘇秦、張儀等用之實踐,建功立業,終使鬼穀子縱橫學說名顯當世。鬼穀子因此被尊稱為縱橫家鼻祖。同時,鬼穀子的另兩名高徒孫臏、龐涓則深得兵學玄要,學成出山後成為一代名將,尤其是孫臏繼承祖傳《孫子兵法》寫就《孫臏兵法》,在中國軍事學上佔有重要地位。鬼穀子因此又被尊稱為兵家之祖。

秦漢之後,歷代封建統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視作「帝王之說」的鬼穀子縱橫學說備遭貶抑,乃至禁絕。但鬼穀子學說以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千百年來流傳不絕,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地受到了被極褒和被極貶同時並存的非常待遇。褒之者稱其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智謀寶典」,貶之者罵其為「險猾之術」、「妄言亂世」、「蛇鼠之智」。鬼穀子生時為隱士,死後遭貶抑,後來逐漸被神化成仙。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而在民間傳說中他更成了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得道真仙了。看相的、算命的也都拉鬼穀子為祖師。鬼穀子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一位由真實人物轉化為宗教人物和神話傳說人物的典型代表。

作為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鬼穀子學說很早就名傳海外,深受推崇。德國近代著名歷史學家斯賓格勒曾說道:「鬼穀子的察人之明、對歷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對當時外交技巧(合縱連橫的藝術)的掌握,必然使他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認為鬼穀子是「一個知識淵博的懷疑論者」。日本現代學者、企業家大橋武夫把鬼穀子智謀運用到企業管理與經營活動當中,認為《鬼穀子》是關於國際謀略的最早論著。在日本以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還設有鬼穀子縱橫術研究院,研究介紹鬼穀子縱橫謀略思想等等。

畫面故事中的另一主角—蘇代也是一個令人很感興趣的人物。蘇代是蘇秦的弟弟,洛陽人,名聲沒有他哥哥顯赫,但也是一位出色的縱橫家。後世人人皆知的成語「鷸蚌相爭」的故事以及「借光」一詞,均與他有關。蘇代聽說趙國將要攻打燕國,他替燕國當說客到趙國去勸阻。蘇代見到趙惠文王後,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他自己從燕國來趙國途中,經過易水(今河北省中部的一條河,流經易縣)時,看到一隻蚌張開蚌殼,正在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常在水邊覓食小魚、貝殼的鷸鳥,伸出細長的喙去啄蚌肉。蚌迅速把殼合攏,將鷸鳥的長喙緊緊地夾住。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曬死。蚌說,我今天不放你,明天還不放你,你就會被憋死。雙方相持不下,這時來了一個打魚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們都捉了起來。蘇代生動形象的比喻,使趙王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這就是著名的成語「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由來,至今還被人們常常引用。「借光」這個詞由來已久。據《戰國策·秦策》記載,秦國將軍甘茂對蘇代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條江邊住著不少人家,有一位姑娘家境貧寒,買不起燈燭,便想和別的姑娘們湊到一起做針線活兒。姑娘們嫌棄她,拒絕她來。這位姑娘就說,我可以每晚都先來,打掃衛生,鋪設坐席,為大家提供方便,讓大家一來就能舒適地做活,反正你們的燈是要點的,借給我一點光又有什麼損失呢?姑娘們聽後,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蘇秦死後,蘇秦的弟弟蘇代繼承了蘇秦的事業,開始活躍在戰國後期的政治舞台上,亦名顯諸侯。

以鬼穀子為鼻祖的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文人學者對《鬼穀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以至以鬼穀子等縱橫家為主題形象的古代藝術品也非常罕見。鬼穀子的形象出現在元青花瓷器上,是和元代的社會思想特徵有密切關系的。

鬼穀子的縱橫思想學說符合春秋戰國變革的歷史大趨勢,即由分裂走向統一。鬼穀子認為在國家分裂時期,臣下要看清歷史發展的趨勢,《鬼穀子·忤合篇》說:「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轉化之,然後以之求合。」鬼穀子的這種思想正好符合了元代蒙古統治者政治上的需要。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一個朝代。《元史·地理志》稱元王朝統一海內,其疆域為「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由於疆域遼闊,多民族融合其中。元朝統治者初期力圖推行奴隸制的生產方式,甚至主張「漢人無補於國,可以悉空其人以為牧地」。後來雖然漸興文治,信用儒術,但對諸子百家思想,對諸如道、佛、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各種宗教也都採取了兼容並蓄的政策,並不像漢以後各朝代漢族統治集團那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元代是蒙古人統治的開放性社會,當時中外交通,海外貿易都非常發達,各大城市裡不僅有波斯、阿拉伯商人,還有不少歐洲和非洲的商人。特別是元代瓷器大量外銷,元代汪大淵著《島夷志略》較詳細地記載了元代瓷器的外銷。馬克·波羅在他的《馬克·波羅游記》中描述元朝宮廷生活用具的色澤時寫道:「元代皇帝御用餐具是漂亮的鍍金金屬製成品。」由此可見元代宮廷不大使用瓷器,所以貢瓷就非常少了。在巨額利潤的驅使下,大量精美的瓷器遠銷海外。民族融合、兼容並蓄、對外開放導致了元代社會在思想、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十分活躍,所以諸如鬼穀子、蘇代這樣被歷代正統文人學者和漢族社會倫理道德所摒棄的縱橫家才能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精美的外銷瓷器上。

鬼穀子其人忽隱忽現,其書時有時無,其譽或褒或貶,自古神秘莫測。以其故事為圖案的青花瓷罐如今赫然現世,其精美獨特令今人嘆為觀止。

H. 中國十大文物簡介

1、青銅第一寶:毛公鼎,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圓腹,整個造型渾厚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志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

2、瓷器第一寶: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汝窯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窯,以天青釉色著稱於世。汝窯的傳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約二十件,其中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3、書法第一寶: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善本書第一寶:文淵閣四庫全書,《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不但對內容精心製作,而且外觀設計也力求莊重考究。《欽定四庫全書(套裝共6冊)》囊括了經、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獻,共計二百餘萬頁,一百五十三張光碟。

5、出土文物第一寶:秦皇銅馬車,秦陵彩繪銅馬車一組兩乘,1980年出土於秦陵封土西側20米處車馬坑中,現陳列於秦俑博物館文物陳列廳內。秦陵一號銅馬車為「立車」,是古代單轅雙輪車並按照秦代真人車馬1/2的比例製作。

6、玉器第一寶:大禹治水,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國的國之瑰寶。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嶺、瀑布、古木蒼松。

7、繪畫第一寶: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5厘米,絹本設色。

8、.雕刻第一寶:大理石梟形立雕,此件大理石雕像出土於河南西北岡1001 號大墓的翻葬坑中,是殷商時期的遺物。高34.1公分,長25.2公分,寬24.8公分。是殷墟大理石雕的精品,以一直立的梟為造型。尖喙圓眼,弧形粗眉,胸略凸出,形象生動。

9、篆刻第一寶:二十五寶璽,二十五寶璽是乾隆皇帝根據周朝是歷史上皇帝綿延代數最多的朝代,共綿延25代,乾隆皇帝也想讓自己的王朝能像周朝那樣長久輝煌下去,這是表面的意思。

10、佛教第一寶:龍藏經,全稱是《乾隆大藏經》,它的另一簡稱是《清藏》。《龍藏經》就是把一切佛教經典匯集儲存在一起的意思。《龍藏經》是中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佛學大網路全書。

I. 中國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1、直裾素紗襌衣(「襌」音dān,常被誤寫做「禪」),西漢織綉,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該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

2、新石器時代陶鷹鼎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陶器,於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3、北朝紅地雲珠日天錦,古代經錦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花色和地色的織物組織完全相同,都是雙層結構的復式平紋或復式斜紋,稱為平紋經錦或斜紋經錦,依靠織物縱向彩條經線的顏色來顯現花紋,是一種典型的「彩條經錦」。

平紋經錦是我國傳統的織錦。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紋經錦,隋或初唐時期的斜紋經錦,盛唐時期的斜紋緯錦、織金錦等。平紋經錦到了唐代數量已明顯下降,大量出現的是隋代前後興起的斜紋經錦。

4、青花釉里紅瓷倉,元代樓閣式瓷倉,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於南山。

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冥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院。

5、竹林七賢磚印模畫,南朝。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榮啟期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聯酋與伊朗之間是什麼 瀏覽:252
義大利國家有哪些國家的 瀏覽:52
中國共有鄰國多少個 瀏覽:893
印尼有多少華人華僑華裔 瀏覽:325
美國制裁伊朗給伊朗帶來了什麼 瀏覽:821
結合所見所想如何理解中國精神 瀏覽:704
中國最大的宅院是哪個 瀏覽:359
一千萬越南盾什麼生活水平 瀏覽:576
印尼gdp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357
英國進入中國的關稅是多少 瀏覽:863
中國哪裡可以賽車 瀏覽:50
錯把工廠報價發給英國客戶怎麼辦 瀏覽:706
印尼人用微信怎麼實名制 瀏覽:635
義大利南部丘陵地區種植什麼 瀏覽:306
德國為什麼打英國空軍 瀏覽:425
廣西哪個市場換越南盾 瀏覽:181
想去印尼需要辦理什麼 瀏覽:662
中國女排和義大利比分如何 瀏覽:369
中山越南語培訓班機構收費多少 瀏覽:192
為什麼伊朗和伊拉克地震多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