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的奴隸制是什麼時期瓦解的
中國奴隸制是從夏朝開始,歷經商朝、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已逐步消亡,到秦朝、漢朝奴隸制徹底被封建制度所代替。
中國的奴隸有很多種類,成因也很不相同,中國奴隸制是從夏朝開始,歷經商朝、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已逐步消亡,到秦朝、漢朝奴隸制徹底被封建制度所代替。
夏、商、周、秦時代,奴隸多產生於戰爭,從敵方俘虜的平民成為奴隸,也有因犯罪被貶為奴隸的,有官奴和私屬之分。
漢朝,奴隸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土地兼並而形成的私屬,另外東漢末年,人民為躲避戰亂,投靠大庄園主,也成為私屬。
漢唐時期,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良賤之分,如部曲(奴隸的一種)毆傷良民要處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不論、部曲無罪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錢贖免。犯叛逆罪的,全家乃至全族要沒為官奴。宋朝以前,長期受雇於人的,其地位低於良民,也是奴隸的一種。
宋朝開始,因僱傭關系形成的主僕關系不再視同於良賤關系。但實際上,私屬奴隸的現象大量存在,不過在法律上禁絕了私屬奴隸、也不允許將良民賣為奴隸。
元代,由於蒙古族本身實行奴隸制,所以官奴盛行。
清初也對漢人實行奴隸制,至雍正年間才廢止奴隸制,清初經濟繁榮,康熙皇帝采低稅負,像明朝一樣賣身為奴者實際上已大幅減少。
中國古代的賤民制度不同於奴隸,樂戶、匠戶、仵作、牙人、娼妓、甚至宋代的軍人在法律上都是賤民,但是他們並不是奴隸。中國雖然沒有嚴格定義下的奴隸制度,但是受到類似奴隸制度而傷害的中國人不在少數。清雍正年間廢除賤民制度。
婿縻又作「胥靡」,是古代對一種奴隸的稱呼。由於用繩索牽連著強迫勞動,故名。《墨子·天志》有「不格者則繫纍而歸,丈夫以為仆圉婿縻。」一說。另外,漢代還用作刑徒的名稱。如《漢書·楚元王傳》中有「胥靡之。」顏師古注之曰:「聯系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役囚徒以鎖聯綴耳。」
『貳』 中國什麼時候結束奴隸社會
中國是在春秋末期結束奴隸社會的。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開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時期結束,是中國的奴隸社會。
結束事件:戰國中期,秦朝秦孝公任用法家商鞅變法結束了這個體制,使國民(自由民)與奴隸獲得了平等的民權地位。
奴隸制社會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由於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讓更多的人從勞動中解放出來,於是在秦國時期出現了封建制度的萌芽。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頒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地主制度的形成,這標志著延續1600年的中國奴隸制社會滅亡。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最大不同就是土地的所有者不同,奴隸社會時期土地的所有者是天子王室也就是國有制度,到了封建社會的時候土地的權利歸地主所有。
商鞅變法以後,按畝納稅,秦國的經濟體制就全面轉入「耕戰」。即重視農業生產和對外戰爭,以農業生產支持對外戰爭,以軍功授爵賜予土地。同時由國家法令具體指導農業生產。但統一全國後類似的制度似乎並未取得顯著效果。
『叄』 中國的奴隸制是什麼時候正式結束的
中國的奴隸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正式結束。其實從夏朝開始,中國開始進入奴隸社會,奴隸社會是在春秋時期解體,封建社會是在春秋末到戰國建立,秦國一統六國最終在全國確定。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權利下移,各諸侯國沒有了制約,開始走向稱王稱霸之路 。春秋之前,我國實行土地國有制,這和現在不一樣,當時的國家是家國一體,一個國家由一個家族統治,國家一切都歸於這個代表國家的家族。當時是周天子代表天下,周天子眾建諸侯,諸侯將部分收入上供,諸侯再分封大夫,大夫再分,最後到士,每一級別對上一個級別納貢付義務。普通的國民可能只能自己親自耕種土地,而天子、諸侯、士大夫則擁有大批奴隸為自己服務。
『肆』 中國是什麼時候廢除奴隸制度的
秦朝漢朝以後就不是奴隸制度的社會了,但封建社會形成一種類似奴隸制的賤民制度,完全廢止是清朝雍正年間結束的。
中國的奴隸有很多種類,成因也很不相同,中國奴隸制是從夏朝開始,歷經商朝、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已逐步消亡,到秦朝、漢朝奴隸制徹底被封建制度所代替。漢唐時期,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良賤之分,元代,由於蒙古族本身實行奴隸制,所以官奴盛行。
(4)中國什麼時候廢除奴隸制擴展閱讀:
秦漢之後的奴隸制時期:
1、金國(1115—1234):遼國和北宋,都被金國滅亡,隨後北方大地就陷入了黑暗。金國後來進行了漢化,但依然不能改變其部落制度的色彩。所謂部落制度,其實就是一種落後的奴隸制。教科書上說,金國制度開始是奴隸制,最後走向單一漢法制度,即便金國後期,奴隸制的影子還很多。
2、元朝(1271—1368):元朝統治實行領主分封制、工奴制,典型的奴隸社會特徵!客觀的說,元朝「驅口」即奴隸,非常普遍,元朝的「人市」規模非常大!在元朝時期,一個中等官員就可能有人上百個奴隸,一個奴隸主的奴隸往往成千上萬,忽必烈寵臣阿合馬就有七千多個驅口。
3、清朝(1644—1912):從歷史現實來看,清朝的確是一個奴隸制王朝,關於這一點,有這幾個關鍵詞值得一提:包衣;掠奴戰爭;買賣漢人;清初六大惡政。康熙22年規定:「旗下官兵,須用奴僕,除直隸各省大小文武官員及駐防將軍、副都統,不準買所屬之民外,其餘仍照舊買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奴隸制
『伍』 中國的奴隸制度是什麼時候結束的誰結束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原,開啟了封建社會,結束了奴隸制社會。
中國的奴隸有很多種類,成因也很不相同,中國奴隸制是從夏朝開始,歷經商朝、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已逐步消亡,到秦朝、漢朝奴隸制徹底被封建制度所代替。
夏、商、周、秦時代,奴隸多產生於戰爭,從敵方俘虜的平民成為奴隸,也有因犯罪被貶為奴隸的,有官奴和私屬之分。
(5)中國什麼時候廢除奴隸制擴展閱讀:
秦漢之後,中國還有四個奴隸制時期
第一次,五胡亂華(304—439)
西晉八王之亂後,中華大地陷入了黑暗,北方游牧民族開始南下。在這個時代,漢人女子最痛苦,基本上是「夜間被姦淫,白天當糧食?
第二次,金國(1115—1234)
眾所周知,遼國和北宋,都被金國滅亡,隨後北方大地就陷入了黑暗。教科書上說,金國制度開始是奴隸制,最後走向單一漢法制度!
第三次,元朝(1271—1368)
對於元朝,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四等人」制度。其實,元朝屬於標準的「奴隸制」!元朝統治實行領主分封制、工奴制,典型的奴隸社會特徵!客觀的說,元朝「驅口」即奴隸,非常普遍,元朝的「人市」規模非常大!
第四次,清朝(1644—1912)
在如今時代,有兩個朝代不能被批評,即:元朝和清朝!相比元朝,一旦說清朝的「壞話」,遭到的反彈更大。然而,從歷史現實來看,清朝的確是一個奴隸制王朝,關於這一點,有這五個關鍵詞值得一提:(1)包衣、阿哈,(2)掠奴戰爭,後金入關搶劫,(3)奴隸市場及貿易,被掠奪的漢人,隨意被買賣,(4)清初六大惡政,(5)買賣人口!
『陸』 中國古代哪個朝代最早廢除了奴隸制度
戰國時期的魏國最早廢除了奴隸制度。
秦朝漢朝以後就不是奴隸制度的社會了,但封建社會形成一種類似奴隸制的賤民制度,完全廢止是清朝雍正年間結束的。
中國的奴隸有很多種類,成因也很不相同,中國奴隸制是從夏朝開始,歷經商朝、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已逐步消亡,到秦朝、漢朝奴隸制徹底被封建制度所代替。漢唐時期,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良賤之分,元代,由於蒙古族本身實行奴隸制,所以官奴盛行。
(6)中國什麼時候廢除奴隸制擴展閱讀:
秦漢之後的奴隸制時期:
1、金國(1115—1234):遼國和北宋,都被金國滅亡,隨後北方大地就陷入了黑暗。金國後來進行了漢化,但依然不能改變其部落制度的色彩。所謂部落制度,其實就是一種落後的奴隸制。教科書上說,金國制度開始是奴隸制,最後走向單一漢法制度,即便金國後期,奴隸制的影子還很多。
2、元朝(1271—1368):元朝統治實行領主分封制、工奴制,典型的奴隸社會特徵!客觀的說,元朝「驅口」即奴隸,非常普遍,元朝的「人市」規模非常大!在元朝時期,一個中等官員就可能有人上百個奴隸,一個奴隸主的奴隸往往成千上萬,忽必烈寵臣阿合馬就有七千多個驅口。
3、清朝(1644—1912):從歷史現實來看,清朝的確是一個奴隸制王朝,關於這一點,有這幾個關鍵詞值得一提:包衣;掠奴戰爭;買賣漢人;清初六大惡政。康熙22年規定:「旗下官兵,須用奴僕,除直隸各省大小文武官員及駐防將軍、副都統,不準買所屬之民外,其餘仍照舊買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奴隸
『柒』 中國奴隸制度到何時結束
首先需要確認一下,這里的奴隸制度是經濟還是政治上的奴隸制,春秋戰國大動盪大變革時代,禮樂制度崩潰,奴隸制瓦解,地主階級興起,相應的維系奴隸制的井田制瓦解,而徹底結束則是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推行,謝謝
『捌』 中國的奴隸制,是在什麼時候正式結束的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不僅僅是封建社會,還有君主專制,奴隸制的存在,對於很多君主來說自己就是天子,就是一個國家的主子。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自己的奴婢,都要聽從自己的。中國的奴隸制其實也算是歷史悠久,從夏朝就開始了,在原始社會之後封建社會之前就處在奴隸制,中國的奴隸制經歷了商朝,春秋,戰國,最後逐漸的消滅被封建製取代。
中國的奴隸社會其實比較復雜,夏朝建立就標志著奴隸社會開始,而奴隸社會在春秋時期又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相信很多學過歷史的人都有所了解,並且還是常考的知識點。奴隸制它也是反映一個國家,像中國因為生產力落後導致奴隸社會。經濟上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就有很多新興階級開始反抗,奴隸社會的統治就會動搖,從而導致奴隸社會結束。
『玖』 中國具體是在什麼時候廢除奴隸制的,哪個國君開的先河是商鞅變法嗎還是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之後
奴隸制度是一步一步廢除的,奴隸制度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方面的,政治上的宗法分封制是在秦統一之後才廢除的;經濟上的井田制是在商鞅變法之後才廢除的
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