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民族現在怎麼樣了

中國民族現在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2-08-08 09:45:10

⑴ 現在的中國人,中華民族都怎麼了

不是儒家思想。孔子曰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釣魚島問題,不只是領土問題,更多、更大的是政治問題。
西方認定的七個 「邪惡國家」 :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利比亞、敘利亞、朝鮮、中國大陸。必欲滅之而後快!
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已經解決,正在解決伊朗、敘利亞。接著是朝鮮,最後是大陸,誰也跑不了。
不出十年。
美國的 「蘭德公司」 給白宮的研究報告,預言是在 2023 年。

⑵ 我國民族的現狀,民族政策,如何解決民族問題

中國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世界上的多民族國家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國採用的是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中國採用民族區域自治的辦法解決民族問題,是根據本國的歷史發展、文化特點、民族關系和民族分布等具體情況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發展要求。中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對民族區域自治及其實施作出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中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1947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已經解放的中國蒙古族聚居地區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方——內蒙古自治區。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開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全面推行民族區域自治。1955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目前,中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在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建立了自治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同時,中國還在相當於鄉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1173個民族鄉,作為民族自治地方的補充形式。11個因人口較少且聚居區域較小而沒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中,有9個建有民族鄉。

依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它們在行使同級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擁有自治權。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中國155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都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則全部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的其他組成人員中,依法合理配備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幹部和其他少數民族幹部。目前,全國少數民族幹部總數達290多萬人。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權力。截至2004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現行有效的自治條例133個,單行條例418個。民族自治地方根據本地的實際,對婚姻法、繼承法、選舉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變通和補充規定有68件。三是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目前,中國有22個少數民族使用28種本民族文字。2003年,用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圖書有4787種,印數5034萬冊;雜志205種,印數781萬冊;報刊88種,印數13130萬份。目前,蒙古、藏、維吾爾、朝鮮、彝等少數民族文字已有編碼字元集、字型、鍵盤的國家標准,文字軟體已實現Windows系統上的運行和激光照排。四是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4年底,西藏自治區共有1700多處藏傳佛教活動場所,住寺僧尼約4.6萬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有清真寺約2.39萬座,教職人員約2.7萬人。此外,民族自治地方還有權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自主安排、管理和發展本地方經濟建設事業,自主管理地方財政,自主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

⑶ 當今中國的現狀如何

當今中國不僅國力強盛,人民富足,而且綜合實力相當強。不論經濟總量,軍事實力還是工農業發展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⑷ 現如今民族文化的發展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難呢

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把傳統文化經過一代一代人傳承下來,不像其他文明在漫長的時光里被淹沒。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地的文化相互碰撞沖擊並融合一體。而對於中國民族文化發展的困難有兩點。第一點是如何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並創新。第二個問題就是現代年輕人思想開放,不拘於古代禮制,那麼會不會傳統文化發展後繼無人?

三、取其糟粕,取其精華

民族文化是我國在長期發展中所沿襲下來的一種文化,展現了我國在歷史發展中的進程。對於這些民族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一些優秀的文化內容繼續傳承下去,而這個重任只能交給祖國的下一代。

⑸ 21世紀的中華民族到底變得怎樣了

會讓你驕傲的,混血兒也是我們的親人

⑹ 以前說中國人(中華民族)是一盤散沙,為什麼現在又如何

中國主體民族是漢族,如果漢人撐不起這個國家那麼中國就不可能為一國。民族地區更是苦腦,那裡大多極為落後,落後自然產生不滿,加上文化歷史宗教等原因這些地區長期將處於危險。不過這種問題但凡多民族國家都是如此,比如法國的科西嘉,拿破倫的故鄉一直有獨立的訴求和活動。回教移民越來越多,而且生育率遠遠高於法蘭西人,有人擔心法國將來會出現宗教問題。其他的像俄、英、加拿大、印度等大國都有分裂的潛在危機。對於中國除了西部最危險的就是東邊的那個所謂寶島,中國今天一切軍事准備除了保衛黨就是對著那裡,因為它的主子既不能要中國統一也要讓中國和平演變。

⑺ 當前中國面臨的民族問題

第一,民族間發展差距仍然比較嚴重。2008年,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八個省區(五大自治區加上青海、貴州、雲南三省)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總數18779家,佔全國的4.41%。八個民族省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29861.67億元,只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5.88%,僅相當於廣東一省的45%。從2011年看,這些省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第二,貧困問題突出。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1個省(區、市)6.8萬個農村住戶的抽樣調查中民族八省區調查數據統計分析,2010年末,民族八省區農村貧困人口為1034萬人,佔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38.5%。
 
第三,民族地區市場化進程緩慢。在中國各省區市場化程度指數的排名中,八個民族省區排名最靠前的內蒙古自治區也僅排名第20,西藏排名最後。其中公共基礎設施落後,特別是交通、教育、現代通訊基礎設施、社會保障體系等公共服務水平低下;個別民族地區一些特殊的社會傳統和思維習慣,如過於注重精神生活、宗教信仰過於濃厚、不事積蓄、不願意接受快節奏生活、風險意識薄弱等;部分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依賴心理,在制度創新方面的保守傾向,是市場化進程緩慢的三大影響因素。

⑻ 中國現在是56個民族,還是57個民族

56個民族。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56個民族一家親。親人之間,同胞之間,要講求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講求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2015年國慶佳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9月30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他們,並通過他們向全國56個民族的同胞致以節日問候和良好祝願,同時發表了飽含深情的講話。

(8)中國民族現在怎麼樣了擴展閱讀:

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的一條基本結論。歷史充分表明,四分五裂、一盤散沙,中華民族就會任人欺凌、蹂躪與宰割;同心共濟、團結一心,中華民族就頑強不屈、堅不可摧。

⑼ 中國古代好像在北方很多少數民族,現在都什麼情況

蒙古族大部分生活在中國內蒙,其次是蒙古國,然後俄羅斯及其他
契丹族的直系後裔是達斡爾族,比如天龍八部里演大遼皇帝耶律洪基那個演員就是達斡爾族,這個稱呼是本民族自願定下的,達斡爾族從沙俄入侵清朝的時候被迫從今俄羅斯境內南遷到現中國境內。
金朝就是女真人建立的,女真人的後裔是滿族(滿洲族的簡稱),比如老舍就是滿族,滿族和漢族沒什麼兩樣,融合了

⑽ 如何正確看待我國當前的民族形勢與民族政策

中國的民族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
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編輯本段]民族政策的具體原則

一、堅持民族平等團結
在中國,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不會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則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是促進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作為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在中國的憲法和有關法律中得到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二、民族區域自治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政府解決民族問題採取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一樣,同為我國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
民族區域自治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保障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極大地滿足了各少數民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願望。根據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則,一個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區內單獨建立一個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據它分布的情況在全國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單位的多個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 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利,又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有利於把國家的發展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如下兩個顯著的特色:一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都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都必須服從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上級國家機關在制定各項政策和計劃、進行國家經濟文化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幫 助和支持。二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不只是單純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的結合。在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要有利於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利民族團結,又要有利於實行自治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有利於國家的建設。
截至目前,中國有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
三、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國家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幫助、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經濟,並動員和組織漢族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條規定了上級國家機關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的義務。國家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有計劃地在少數民族地區安排一些重點工程,調整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結構,發展多種產業,提高綜合經濟實力。特別是隨著近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家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力度,加快了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呈現新的活力。
近年來,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國家還採取了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是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有40多個民族,人口佔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7l%;全國155個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84個自治縣(旗)在西部,佔西部地區總面積的86.4%。雲南、貴州、青海三個多民族省也在西部;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雖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的待遇。因此,西部大開發就是民族地區大開發,就是加快民族地區發展。
二是開展「興邊富民行動」。這一行動是國家民委落實中央提出的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加快邊境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舉措。實施的范圍包括分布在我國2.1萬公里陸地邊界線上的135個縣(旗、市)。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大力培育縣城經濟增長機制和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至2002年底,全國「興邊富民行動」實際投入資金已達150億元,興建興邊富民項目數萬個,2100多萬人受益。
三是重點扶持22個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人口較少民族指人口在10萬人以下的民族,全國有22個,總人口不足60萬人。由於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這22個民族發育程度比較低。今後10年內,國家計劃每年投入5億元幫助發展,共50個億。
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把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狀況看作是衡量一個民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實際情況,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據民族工作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各級各類院校培訓學習,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素質。二是注重實踐鍛煉,各地、各部門有計劃地開展幹部交流、崗位輪換,選派少數民族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培養了大批少數民族幹部,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三是在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的前提下,同等條件優先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使少數民族幹部在各級黨委、政府、人大和政協等領導班子中佔有適當比例。
五、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

在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方面,國家堅持從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積極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教育事業。如賦予和尊重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發展民族教育的權利,重視民族語文教學和雙語教學,加強少數民族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上給予特殊照顧,積極開展內地省市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等。
在發展少數民族科技事業方面,國家採取了許多特殊措施,如:重點培養、培訓少數民族科技人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計劃地招收少數民族學生或舉辦民族班;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引進人才和先進技術設備,改造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扶植提高傳統科技,提高經濟效益等。
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衛生事業,國家有關政策強調,要加強少數民族地區衛生隊伍的建設,切實做好防病治病和婦幼衛生工作,大力扶持發展民族醫葯事業等。
在繁榮少數民族文化政策方面,國家扶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文化事業,組建民族文化藝術團體,培養少數民族文藝人才,繁榮民族文藝創作。
六、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中國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公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第二十一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職務的,可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 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各級人民政府要在財政方面扶持少數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編譯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條規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浯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七、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中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表現在服飾、飲食、居住、婚姻、禮儀、喪葬等多方面。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對少數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加以保護。第一,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第二,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年節習慣。第三,尊重少數民族婚姻習慣。第四,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第五,在大眾傳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情發生。第六,尊重少數民族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國少數民族群眾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眾性的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群眾信仰藏傳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種宗教,如我國有10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國,宗教信仰自由,即每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一種宗教裡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現在不信教的自由。目前,中國有清真寺3萬座。在西藏,有藏傳佛教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00多處。
中華人民共利國成立以來的實踐證明,中國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解決民族問題和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的正確道路。中國政府相信,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必將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三個離不開」思想生動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團結進步的歷史。中國眾多的民族,起於多源。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族和周邊的少數民族,以中原地區為核心,匯聚成為統一、穩固的中華民族。各民族歷經遷徙、貿易、婚嫁,以及碰撞、沖突之後,交往范圍不斷擴大,融合程度不斷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錯雜居、共生互補的格局。絹馬互市、茶馬互市和西漢王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各民族共同開拓祖國的疆域、共同捍衛祖國的統一、共同推動祖國經濟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徵逐漸形成,並不斷強化。特別是近代以來,各民族在抵禦外來侵略和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系。「三個離不開」思想,是對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

「三個離不開」思想生動反映了我國各民族發展誰也離不開誰的實際。我國各民族在發展中各有優勢、互補共濟。總體上講,漢族在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有優勢,而少數民族聚居區地域廣闊、資源富集、地理位置重要,在諸多方面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比如,民族自治地方草原、森林、水力、石油、天然氣、煤炭、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詩歌、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各具特色。因此,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必須把漢族地區和民族地區各自的優勢和長處發揮出來,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實現互利共贏。

「三個離不開」思想是防範滲透、抵禦分裂的有力武器。長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始終沒有放棄利用民族、宗教問題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圖謀。在西方敵對勢力的支持下,境內外「三股勢力」相互勾結,不斷變換策略和手段,進行反動宣傳,極力挑起事端、製造動亂,煽動民族對立、民族仇視,妄圖從民族關繫上打開缺口,以達到分裂祖國的險惡目的。在長期的反分裂斗爭中,早已根植於廣大各族人民心中的「三個離不開」思想,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我們防範滲透、抵禦分裂的強大武器。

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發展中的多民族國家,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尤其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攜手並肩、團結奮斗。特別是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各民族間的交往日益增多,民族關系發生深刻變化。但無論什麼時候,只要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我們就一定能形成中華民族磅礴偉力,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勝利推向前進

閱讀全文

與中國民族現在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英國郵寄什麼快遞 瀏覽:586
我們中國的疫情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138
越南都有哪些鞋廠 瀏覽:871
印尼金珍珠多少錢一克 瀏覽:519
2020越南qdp總量是多少 瀏覽:853
英國女王哈里王子其兒子什麼星座 瀏覽:280
中國受到了疫情什麼影響 瀏覽:897
中國幫助了多少疫情國家 瀏覽:905
國內轉賬英國匯豐銀行多久到賬 瀏覽:791
北京義大利傢具哪裡買 瀏覽:200
冰島距離英國多少公里 瀏覽:934
到印尼買什麼回國 瀏覽:301
越南人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492
伊朗的的格鬥叫什麼 瀏覽:453
義大利噴氣機叫什麼名字 瀏覽:991
越南糯米進入中國要准備什麼 瀏覽:869
越南語怎麼寫最快 瀏覽:10
東莞中國移動號碼停用保號後多久 瀏覽:118
越南5月2日是什麼節 瀏覽:958
印尼哪裡有賣阿瑪尼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