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舞基本功怎麼訓練
1.跪著下腰
雙腳分開跪在墊子上,與肩同寬,雙手後仰捏住耳朵,頭向後弓,頭向內卷,眼睛看著地面,腰部慢慢放下,雙手撐地,形成弧形身體。
2.跪下腰抓著你的腳
在雙膝跪下的基礎上,雙手抓住腳踝,胸部和腰部向上推,感受腰部肌肉的拉伸,保持放鬆,避免用腰椎支撐。
3.推動胸部和腰部
躺在地上,膝蓋打開,腳背拉伸,慢慢抬起頭找屁股,肩膀打開,向後推胸腰。
4.站下腰
雙手分開與肩同寬,向後彎曲直到雙手觸地,雙手盡量靠近雙腳,雙臂伸直,在臀部的基礎上抬起胸部和腰部,慢慢縮短雙手與雙腳的距離。
上半身的力量和重心不要完全放在雙手上,才能走在地面上,要有足夠的控制力。
❷ 中國舞技巧有哪些
中國舞技巧有哪些
轉圈平圓類:
四位轉 跨腿轉 耶轉 舞姿擰身轉
平轉 跳轉 抱腿轉 揮鞭轉 旁腿轉
(古典舞十分靈活所以會有很多靈活的舞姿轉,就不一一列舉了)
立圓翻身類:
點翻身 串翻身(可以行進也可以原地)
吸腿翻身 踏步翻身 翻身絞腿蹦子
腰的技巧:
前嗆臉 後搶臉 前橋 雲橋(雲禮 前空)後橋 踹燕 頂腳背大涮腰 大回環 等等等
跳躍類:
凌空躍 撕腿跳 紫金冠 元寶跳
射燕跳 叉跳 變身跳 變身換腿跳
橫一字飛 貓跳
其餘:
蠻子(側空) 各種轉圈絞腿
吊腰……………… 還有很多很多
❸ 中國舞有哪些基本功
中國舞有壓腿、壓肩、推腳背等基本功。是中國古典舞與中國民族民間舞的一個「泛稱」,被中、大專藝校用來指代還未細分前的舞蹈學科專業班統稱,多數時候被業余愛好者用來特指中國古典舞。
壓腿。壓腿是中國舞最基本的動作,包括壓前腿、旁腿以及後腿。壓腿的主要目的是打開舞者的關節和韌帶,矯正跨部。在壓腿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來執行,否則是沒有效果的。
壓肩。壓肩的目的是打開肩部的韌帶,在壓肩的時候,需要將雙手伸直防止在把桿上,然後將雙腿邁開,與肩同寬,利用腰部力量向下壓。
推腳背。中國舞對腳上的力量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推腳背,有些人天生腳背好,但是對於那些天生腳背不好的人來說就需要通過後天的訓練將腳背活動開。具體做法是將腳後跟抬起,腳尖綳直,往牆內推。
下腰。下腰又稱「下橋」,具體方法是兩腿分開站立與肩同寬,兩臂向上舉起,挺髖、上體後仰,直至頭朝下、兩手掌撐地,整個身體呈拱橋狀。其要求四肢盡量伸直,手腳的距離盡可能地靠近。
❹ 中國舞的基本功、技巧練習
舞蹈基本功包括壓腿、壓肩、推腳背組合、踢後退、劈腿跳、大踢腿、劈腿、小跳組合等。具體的練習方法如下:
壓腿: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 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壓肩: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推腳背組合: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
踢後退: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
劈腿跳: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大踢腿: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劈腿: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
小跳組合: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❺ 中國舞有哪些技巧呢我知道的有平轉,四位轉,五位轉,大跳,雙飛燕,跪轉,前橋,後橋,側手翻。除此之
第一圈``手的位置 換法重要的是換手支撐身體,時間不用過長3秒就行,重點是空中換手的動作 1次就行。 習慣左手轉的人用右手先下地,逆時針轉,右手下地的位置是左腳前方``下地的同時身體已經騰空``然後左手在右手後面找地〈這時身體已經轉了90度〉。這時右手推一下地``右手離地〈左手支撐全部身體〉身體的重心換到了左手``在換手的同時你的身體會有一點點的旋轉的趨勢。這時右手去抓左手手腕。剛抓到手時手臂有一點點彎曲,手臂瞬間用力。身體這時已經轉了一圈。
補充:
[一般人再趨勢出來的同時腿就會下地,記住要克服這點`一定不要讓腿下地〈肯定會摔〉] ```這就是2000的起勢。{用右手的人,順時針轉,只有換手的順序是反的} 第二圈``腿的動作腿的動作和手是同時的,再左手單手撐地的時候 腿 自然些怎麼放都行。右手抓到左手的同時腿盡量分開〈這樣有助於身體的平衡〉手臂用勁的時候雙腿並住全身用勁〈這個動作是同時的〉這樣第二圈就轉出來了。{轉的那隻手以手掌末端為支撐點,不然只能轉1圈} 要不停的在光滑的地面練習
❻ 中國舞全部技巧名稱來看看具體的
1、轉圈平圓類:四位轉,跨腿轉,耶轉,舞姿擰身轉,平轉,跳轉,抱腿轉,揮鞭轉,旁腿轉。
2、立圓翻身類:點翻身,串翻身(可以行進也可以原地)吸腿翻身,踏步翻身,翻身絞腿蹦子。
3、腰的技巧:前嗆臉,後搶臉,前橋,雲橋(雲禮,前空)後橋,踹燕,頂腳背大涮腰,大回環。
❼ 中國舞基本功動作27個
1、1級(4-5歲):行走、音樂反射、手指擴張、手臂運動、彎曲、轉身、前腿壓、雙吸、足位、頭部運動、手臂擺動、跳躍、平步、游戲。
2、2級(5-6歲):行走敬稱、音樂反射、手位、鉤伸、提腰、松腰、側開腿、推、扭、頭動、半蹲、跳蛙、走雞、游戲、模仿、想像。
3、3(6-7歲):吸收跳步和敬禮、音樂反射、波、弓、鉤伸腳、吸伸腿、吸腿、手、松肩、半蹲、重腳走、鴨走、跳走、步走、模仿想像。
4、4級(7-9歲):二拍舞、三拍舞、單手位、揮手、交叉壓身、張開嘴、前提、後提、抱腿、壓腿、前踢、後踢、腳位、斷步、斷臂、小舞、打節拍練習、藏舞、東北秧歌、尾動作。
(7)中國舞是怎麼跳的擴展閱讀:
中國舞蹈是中國舞蹈藝術的一個范疇,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歷代專業人員提煉、整理、加工、創造,經過長期藝術實踐考驗而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特色舞蹈。
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的古典舞曾被一些人稱為「歌劇舞」,它本身就是歌劇和舞蹈的混合體。中國傳統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本功訓練的技巧和技巧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與其他種類的舞蹈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經初步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訓練體系,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民族的審美特徵和審美規范,以及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他訓練體系所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