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經濟學家左右兩派怎麼劃分

中國經濟學家左右兩派怎麼劃分

發布時間:2022-08-10 10:26:04

『壹』 怎樣區分右派,左派經濟學家

一般來說,計劃經濟、大政府就是左派。市場經濟、民進國退就是右派。
但我覺得時至今日還搞非左即右的劃分界限,實在很滑稽。

『貳』 什麼是左派思想和右派思想

左右分派源自法國大革命時的議會分座。那些主張共和,政教分離和人權的革命支持者坐在左邊。而那些支持君主制度的則是坐在右邊。此後的分派的標准中仍舊可以找到這些起源的含義。比如左派常常會傾向於支持自由民主,相比之下,右派則偏向於君主專制,宗教立法,政教合一,以及民族主義等。
左右分派其實是體現了政治斗爭的思維模式。
左派也常被用來描述諸如前蘇聯這樣的一黨制的共產主義國家政治,這樣的概念在20世紀初是可以被很多人接受的。但今天,很多左翼政客並不認為他們和這樣的政治方式有何共同處。
右派則常被用來描述保守主義,可是20世紀後,右派也被用來形容法西斯主義,基於法西斯主義鎮壓諸如工會和少數人權利之類的左派分子的事實。
各國的標准不盡相同。西方國家將保守主義,神權統治和法西斯劃為右派;而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劃為左派。歐洲(除了英國)是把自由主義看成中道偏右,歐洲的自由黨則是主張自由市場的。在北美,自由主義被看成是新自由主義或社會自由主義,是中道偏左的。而美國的右派,定位他們自己是保守派。其實是深受傳統歐洲自由主義的影響,特別是強調傳統英國自由主義所主張的個人對抗政府的權力。所以,自由/左派和保守/右派,都有對美國政府的敵意。
在中國,左右分派的標准也是不同。這里節選一下秦暉在極左、左派、右派、極右的區分與現狀一文。順便指出,這裡面談到的極左和極右也符合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說過的話:
法國大革命的口號非常動聽,叫「自由、平等、博愛」。但任何激動人心的口號都有一個缺點,就是經不起推敲。每個人的天資、生存環境都是不同的,如果讓每個人都「自由」發展,那麼他們的財富、地位就不可能平等。如果要讓每個人都在經濟上「平等」,那麼必然會限制強者的自由以保障弱者。左右派起源於法國制憲會議,但很快定型成與初始含義毫不相乾的兩個集團。其中左派比較支持平等,強調建設福利國家,更多的通過國家干預手段幫助弱者,右派比較強調自由,反對過高福利,比較支持競爭,反對國家干預,強調建立「弱」政府,反對對於強者的過多限制。但左派和右派的區別只基於對平等與自由的偏重上。左派更偏重平等一點,右派更偏重自由一點。對基本限度的平等與自由權利,均持有同樣的共識。
所謂極左,就是把左派的思路推向極端,突破「自由的底限」。為獲得無差別的公正,而取消絕大部分的自由,為取消絕大部分的自由,必須建立一個無比強大的國家機器,將人民的一切活動處於國家的控制之下。所謂極右,如果把右派的思路推向極端,突破「平等的底限」。把反對國家限制強者推演成要強者控制國家欺凌弱者,宣稱「國家就是為強者存在的」(斯托雷平),實行寡頭統治,取消對弱者的一切保護,一切自由。

『叄』 經常聽說左派,右派。到底這兩派是啥區別

左派大抵是改革派, 右派大致是保守派

『肆』 中國三個半經濟學家分別是誰

在《中國剪報》上讀到一篇「經濟學家的良心」,這篇文章主要是在歌頌三位老經濟學家:馬演初、孫冶方及開國第一任央行行長南漢宸,編者在這篇文章前特別向讀者推薦了老記者、作家兼經濟學家鄧加榮出版的「經濟學家三人傳」。讀完這篇文章,感慨很多,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們太需要有良心的經濟學家,因為他關繫到國計民生。但是我們又看到太多的集團利益「經濟學家」、追風「經濟學家」、、、、、、,這些學家不缺知識,就是缺良心,盡管我並不贊成有人說:我們國家只有三個半經濟學家,但是真正的經濟學家還是不多,我們見的太多的是忽誘老百姓的說家。本來凡能稱「家」的,都是有大知識的人,如果有大知識的人不講良心,那就太缺德了。

三個半:馬演初、孫冶方,南漢宸,半個就是朗咸平

『伍』 經濟上的左右如何劃分

我經常看到為有的經濟學家自詡為左派,努力為勞工吶喊謀福利,有的經濟學家被稱為右派,努力為資本家吶喊謀福利,其實,這些努力和他們自己的原本初衷經常大相徑庭,甚至南轅北轍。以下的文章原來是對聶輝華文章的一片跟貼,但是不是反駁聶輝華文章中的觀點,所以單獨發表在該處。

經濟是如此復雜的一個問題,以至於我懷疑就人類目前的智力水平能否正確制定一個對某一個群體真正有益的政策。我看到了很多左派企圖為弱勢群體謀福利,結果卻害了弱勢群體的例子。我絲毫不懷疑他們的動機,遺憾的是,他們卻是為虎作倀,南轅北轍。這是因為經濟活動實在是太復雜了。我不說理論,看例子。

一個例子在國內。我絲毫不懷疑,當初我們在農村搞公社,是想幫助弱勢群體,讓耕者有其田。但是,那個時候餓肚子,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好了,我們不再考慮弱勢群體,讓私人承包-如果一個人不能從田地中生產出來糧食,餓死算了-我們大家都吃飽了肚子。

還有一個例子在德國。在那麼多的人士努力下,德國的僱主不能隨便解僱工人,工人得到了照顧,我想這個應該歸功於左派的努力,該努力得到了世界的一致的贊揚。實際上,德國基本是終身制,因為經濟原因遭到解僱的人幾乎沒有遇到過。然而,結果是,由於這種僵化的勞工制度,德國的競爭力逐步喪失,失業率遠遠大於美國,從而整個國家,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都受害,受害最多的還是勞工。而美國對勞工的保護比德國和歐洲差的多,僱主解僱雇員的權利也大得多,令人迷惑的是,勞工狀況也比德國的好。對勞工而言,還有比失業更讓人痛苦的嗎?

我不知道,當左派為勞工吶喊、反對國有資產流失、維護國有體制的時候,是想幫助他們,還是想害他們。我們國家目前最發達的地方,往往是國有資產、國有產出比例最少的地方,那裡勞工的生活水平,比那些在國有企業工作的勞工的生活水平要高得多,也體面得多,如果下崗了,也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們不能斷定,左派的智力水平就比不上右派的智力水平,可是,經濟活動實在是太復雜了,在為勞工努力的時候,不要南轅北轍,害了那些老實本分的農民和工人。

有人這樣說:
左派:先幹活,再享受
右派:先享受,再幹活
左派:在文明周期的前1/8位置達到文明目標,後7/8維持
右派:在文明周期的前3/4悠閑,後1/4奮發
左派:激情在先,平淡在後
右派:安逸在先,沖鋒在後
左派:文明周期結束後是新一輪沖擊
右派:文明周期結束後是長久的享受

『陸』 中國的經濟學家的派別問題

事實上有這么一些派別,但大家都不肯承認,大體上從海外歸來的一些經濟學家主張西方經濟學理論和政策主張,而國產的經濟學家們則長期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影響,基本上沿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思路研究理論,並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張。 但由於受政治、文化、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家都有所顧忌,不敢明目張膽地承認自己是左派,或右派,具體界限很難分清。此外,中國經濟學家鮮有自己獨立的主張,大多以販賣來自國外的經濟學理論為能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是進口貨),這使得他們並沒有一定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經常在不同的理論之間搖擺,這就好比商家賣貨,什麼貨暢銷,賣什麼貨。因此,我不主張在中國經濟學家之間劃分這個派,那個派。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學家左右兩派怎麼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義大利面好 瀏覽:36
印尼同事來中國送什麼禮物好呢 瀏覽:754
義大利豎大拇指表示什麼 瀏覽:835
印度的經濟發展如何 瀏覽:579
中國移動cmcc是什麼 瀏覽:461
印度的軍事國防工業如何 瀏覽:646
一天之內如何成為一名英國人 瀏覽:979
開封去伊朗朝聖的人怎麼樣了 瀏覽:972
謝謝用印度語怎麼說中文 瀏覽:629
越南如何把葯寄往中國 瀏覽:592
中國移動積分怎麼得 瀏覽:810
印度買的口罩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919
在越南讀大學費用多少 瀏覽:340
英國是怎麼打敗法國的 瀏覽:125
95歲英國女王叫什麼名字 瀏覽:170
英國移民綠卡多久能拿 瀏覽:693
什麼軟體可以翻譯印度人語 瀏覽:62
義大利的公路車哪裡買 瀏覽:560
印尼像荔枝一樣的水果叫什麼 瀏覽:784
今年中國杯在哪裡買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