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BBC紀錄片《中國如何愚弄世界》
西方國家從來對我國都不懷好意,他們的國家無論是建設還是經濟都已經相當完善了,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想要往更高的的方向發展是很有難度的了,就像一座山,你爬到了巔峰,你接下來能做的要麼是安營紮寨,要麼是下山。而我國無論從社會基礎設施還是從社會福利上看都是任重道遠的,在現在相對比較穩定的社會局面下發展肯定是比較快的,這也是正常的。西方國家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抵制,從多方面來限制中國的發展。
⑵ 如何看待 BBC 紀錄片《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中國如何愚弄世界》
⑶ 中國是怎樣愚弄世界的 中文字幕
您好,請問您是想知道中國是怎樣愚弄世界的 中文字幕嗎?
⑷ 中國是如何從世界的羞辱中一路走來的
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簽訂,中國第一個國恥。
1858年6月《天津條約》
1860年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24日《北京條約》
1885年6月9日《中法新約》中國不敗而敗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
1901年9月7日《辛丑條約》
1881年4月6日上海外灘公園掛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1915年5月9日二十一條,被稱為五九國恥。
1919年巴黎和會否決中國的全部合法要求
1926年9月5日 英軍艦「柯克捷夫」號炮擊萬縣,中國軍民死傷5千人,財產損失數千億元,史稱「萬縣慘案」。
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由於日本人槍殺工人代表顧正紅等人,引發「五卅」血案。
1925年6月23日 在廣州英國海軍陸戰隊向遊行的中國老百姓開槍、開炮,打死59名中國人,重傷者百餘人,造成沙基慘案。
1927年3月24日南京發生慘案。
1928年5月3日,濟南慘案。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2年一二八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
1937年八一三事變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開始
抗戰期間,日本對中國文物古玩的搜刮和對地下文物的掠奪式開掘。
1946年12月24日晚上,北平發生2名美兵強奸北大女生沈崇。
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國家,欺負我們也要考慮考慮!
⑸ BBC 的紀錄片《中國如何愚弄世界》觀點夠客觀嗎
感覺不夠客觀。
BBC推出紀錄片《中國是如何愚弄世界的》。該片通過武漢(一個比中國任何城市都更能講述非凡30年現代化和財富積累的城市)的經濟奇跡,以及它所面臨的問題,影射中國在飛速發展中存在不平衡。
對於那麼多現象,BBC給不出結論,結尾時匆匆的以「中國例外論」來解釋一切,即:沒有國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這就是經濟學家所說的「中國例外論」。
顯然,這樣的說法是不足以服眾的,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2月23日文章就給中國「平了反」,其標題為《顛倒的宣傳:中國如何愚弄了《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和其他一廂情願的專家》,直批BBC這樣的媒體其實是壞了事,不能正視中國的積極力量。
文章稱「近20年來,北京通過各種有意無意的代理人(其中許多是西方人),說服美歐相信中國崛起只是種假象。北京顯然利用了西方一廂情願的心理。動機顯而易見:造成國外的自滿情緒和拖沓。西方人意識到世界權力版圖變化越遲,抑制中國野心的努力就越無效。」
⑹ 中國人要來了的劇情簡介
BBC的一部紀錄片《中國人是如何愚弄世界的》,講述了以武漢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奇跡,卻稱其為「中國例外論」,引起了網友的熱評。而早在2011年,BBC曾做過一個紀錄片《中國人要來了》,
探究了中國在全球影響的擴大,並討論了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如果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這部紀錄片共分兩集,第一集:記者賈斯丁在非洲南部;第二集:中國在巴西和美國的發展和當地人的反應。
⑺ 是中國愚弄世界 還是西方輿論愚弄自己
黨報愚弄世界
⑻ 中國怎麼愚弄世界的
西方國家從來對我國都不懷好意,他們的國家無論是建設還是經濟都已經相當完善了,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想要往更高的的方向發展是很有難度的了,就像一座山,你爬到了巔峰,你接下來能做的要麼是安營紮寨,要麼是下山。而我國無論從社會基礎設施還是從社會福利上看都是任重道遠的,在現在相對比較穩定的社會局面下發展肯定是比較快的,這也是正常的。西方國家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抵制,從多方面來限制中國的發展。
⑼ BBC紀錄片「唱空中國」,武漢反面典型當得冤不冤
帕斯頓與唐良智的對話被安排在市民之家的武漢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模型前進行,《長江日報》解釋說這是「因為他們(BBC)關注的正是這座城市在經濟轉型期的抱負和實踐路徑。」顯然武漢方面一路綠燈地全力地配合著BBC的所有采訪計劃,因為很快武漢的國家中心城市夢和國際大都市夢就將藉助BBC的平台傳遍全球,盡管後來無情的事實證明這是當地官員們一廂情願的想法。這部紀錄片暫定名為《帕斯頓在中國——處在轉型中的中國經濟》,針對為什麼選擇武漢作為案例城市,導演史密斯解釋說,是因為「武漢是一座值得關注的城市。」對於這樣一句中性的表述,當地媒體在報道時將其引申為「稱贊」用語。武漢市長唐良智,被帕斯頓稱為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夢寐以求但不可及的、每年可以花600億英鎊的人,對著BBC的鏡頭侃侃而談:「我們認為未來的10年20年,武漢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鎮,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標性城市。所以我想,這樣的機遇期來了我們一定要抓住,如果錯失了這個歷史機遇,我們也許就不會有下一次機會了!」當帕斯頓毫不客氣地質疑武漢的負債狀況時,唐唐良智市長先以「呵呵」一笑回應,隨後語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皮球被提到國務院地方債務審計那一邊,債務數量現在無法告知,連一個大概的估算值也沒有回應給帕斯頓,只留下一句沒有任何數據支撐的「武漢債務安全可控良性」。也許這正是帕斯頓需要的效果,擴張得瘋狂,數據卻是軟肋。當唐良智市長笑眯眯地站在市民之家大堂內等候時,帕斯頓正在這棟建築外對著同事的攝像機鏡頭說,市民之家這座巨大的宮殿就是為了展示武漢這個巨型城市的野心。當帕斯頓聽到Mayor Tang介紹,武漢一年的投資總量竟然是整個英國的兩倍時,難怪這英國佬的心理有點失衡。2014年2月,BBC報道武漢的紀錄片播出了,紅旗漫卷的背景之上,片名呈現出來: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中國如何愚弄世界)。看到這個題目,我整個人的感覺都不好了!緊隨其後,不計債務擴張的代價,瘋狂投資拉動經濟的城市樣本展現出來,我想,整個武漢的感覺都不好了!說好的武漢黃金機遇期的選擇呢?說好的城市經濟轉型期的抱負和實踐路徑呢?說好的武漢2020年宏偉藍圖呢?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