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甘蔗什麼時候引進中國

甘蔗什麼時候引進中國

發布時間:2022-08-11 18:29:52

❶ 西紅柿、玉米、大豆、高梁、花生、甘蔗等農作物是什麼時侯引進中國的

大豆,高粱是本土植物,一直都有。西紅柿,玉米,花生是明末清初時引進的,甘蔗是唐朝時引進的。

❷ 甘蔗的味道非常甜美,可你知道甘蔗的起源嗎

甘蔗在中國的起源非常的早,在公元五世紀,南方地區就已經有大片野生甘蔗里的存在,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擅長農田耕種,人們只是在閑暇時間就會採集野生的甘蔗嚼汁吃。但是我們之所以在古代書籍上並沒有看到甘蔗的記載,主要是因為古代的甘蔗並不叫做甘蔗,它被叫做柘,雖然讀音一樣,字形卻不一樣。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甘蔗在明清時期就已經是我國的主要的農作物,隨著勞動人民的選育,甘蔗與早先的甘蔗品質完全不同。並且在公元18世紀的時候,我們國家通過與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引進了很多不同品種的甘蔗,很大程度的豐富了我們國家甘蔗品種。並且因為我們國家培育甘蔗的時間非常的長,千百年的甘蔗種植歷史讓古代勞動人民積累了大量的種植甘蔗的經驗。古代人從最開始的嚼取甘蔗汁來解饞消渴的最簡單的甘蔗食用辦法,到後邊使用甘蔗進行榨糖,給我國糖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❸ 我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甘蔗製糖的

中國為甘蔗起源地之一。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已用甘蔗製糖,在唐朝已有蔗糖出口,是最早植蔗製糖的國家之一。中國蔗糖產量佔全國食糖總產量的80%左右,總產量約居世界第5位。中國甘蔗主要在長江以南各省種植,熱帶品種類型主要集中在華南蔗區,亞熱帶品種類型主要集中在華中及西南蔗區。廣東、廣西、雲南、海南4省、自治區總面積佔全國的80%以上,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也有一定的種植面積。2000年中國甘蔗種植面積130.29萬hm2,單產57337kg/hm2,總產7470.27萬t。

❹ 甘蔗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甘蔗是何時進入中國種植的

甘蔗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並開始種植的。

甘蔗原產地可能是新幾內亞或印度,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先秦時代的「柘」就是甘蔗,到了漢代才出現「蔗」字,「柘」和「蔗」的讀音可能來自梵文sakara。

10到13世紀(宋代),江南各省普遍種植甘蔗;中南半島和南洋各地如真臘、占城、三佛齊、蘇吉丹也普遍種甘蔗製糖。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時,部下一位將領曾說印度出產一種不須蜜蜂就能產生蜜糖的草。公元6世紀伊朗薩珊王朝國王庫思老一世(不朽的靈魂)將甘蔗引入伊朗種植。8到10世紀甘蔗的種植遍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亞半島等地。後來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又把甘蔗帶到了美洲。

(4)甘蔗什麼時候引進中國擴展閱讀:

先秦時代的「柘」就是甘蔗,到了漢代才出現「蔗」字。到了宋代,江南各省普遍種植甘蔗;中南半島和南洋各地如真臘、占城、三佛齊、蘇吉丹也普遍種甘蔗製糖。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時,部下一位將領曾說印度出產一種不須蜜蜂就能產生蜜糖的草。公元6世紀伊朗薩珊王朝國王庫思老一世將甘蔗引入伊朗種植。8到10世紀甘蔗的種植遍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亞半島等地。

後來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又把甘蔗帶到了美洲。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曾說:蔗,是脾之果。蔗漿甘寒,能瀉火熱。如煎煉成糖,則甘溫而助濕熱。自古以來就知道蔗漿消渴解酒。

前人只知酒與蔗共食可生痰,難道不知它還有解酒除熱之功效嗎,又說沙糖能解酒醉,殊不知即已經煎煉,便能助酒為熱,與生甘蔗漿的本性完全相反了。據晃氏《客話》講:甘草遇火則熱,麻油遇火則冷,甘蔗煎糖則熱,煮水成湯則冷。

❺ 關於中國的甜食是哪個朝代發明的古代的糖是通過絲綢之路引進中國的嗎

當我們去了解某一種事物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會先去了解這個事物的起源,而探究事物起源這種事卻是非常有意思的,不僅能對事物的發展過程有大致的了解,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許多的知識,同時對於事物發展的規律也會有清晰的認識。作為一個糖企公眾號,今天我們的主題還是圍繞糖展開,而作為一個嚴肅的公眾號,我們今天的嚴肅主題則是關於糖在古代中國的發展起源。

從公元8世紀中葉開始,製糖技術開始向周邊的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傳播,同時在不斷的實踐中,中國的製糖技術也日臻成熟,在宋朝也出現了專門的著作來記載甘蔗製糖技術,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對於甘蔗的種植和蔗糖的製作做了更為系統和詳盡的描述,其中的很多技術一直沿用到至今,成為現代機械化製糖工藝的基礎。

到這個階段,中國的製糖技術已經趨於完善,接下來幾百年一直到工業革命都是在其原有的基礎上發展,並沒有太多大的革新,而到了工業革命之後,機械化生產則為糖的發展掀開了歷史新篇章。

❻ 各位小哥哥小姐姐,中國古代什麼時候有甘蔗

中國在古代很久以前就有甘蔗存在的,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沒有人敢使用它。

中國什麼時候有甘蔗吃

中國從公元前500年就可以種甘蔗、吃甘蔗,距今大約兩千五百多年了。中國是全世界甘蔗第三大種植國家,連河北、山東均有種植,除東三省全部有甘蔗種植,東三省也有長途運輸銷售。

古代用甘蔗製糖圖

甘蔗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並開始種植的。在東晉時有一個關於甘蔗的軼聞趣事,留下了甘蔗'漸入佳境'的獨特吃法。那便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大畫家顧愷之,有一天他和桓溫一起去江陵考察,當地官員帶來了特產甘蔗來拜見桓溫。

當大家都在吃甘蔗時,'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其餘人笑問顧愷之,他反而卻說'我從尖子開始吃,到最後越來越甜。'《世說新語》中寫道'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雲:'漸入佳境'。'

此外,古代還通過甘蔗來製糖。比如《楚辭》中的相關記載,就說明楚國掌握了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的方法。'甘蔗長杖余頗似竹,斬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飴餳,名之曰糖。


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國位居第三,中國的主產蔗區,主要分布在北緯24°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海南等南方12個省、自治區。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蔗糖產區迅速向廣西、雲南等西部地區轉移,至1999年廣西、雲南兩省的蔗糖產量已佔全國的70.6%(不包括台灣省)。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在中國大陸的中原地區也有分散性大棚種植(如河南,山東,河北等地)。

❽ 在中國,哪些動植物是外來引進的

‍‍我知道的就是甘蔗,原產地可能是新幾內亞或印度,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8到10世紀甘蔗的種植遍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亞半島等地,後來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又把甘蔗帶到了美洲。10到13世紀(宋代),江南各省普遍種植甘蔗,後來普遍種甘蔗製糖。‍‍

❾ 甘蔗幾月種植

一、甘蔗幾月種植

二、甘蔗的栽培技術


1、浸種催芽


浸種催芽是甘蔗種植技術中的關鍵因素,可以採用石灰水浸泡、清水浸泡泡兩種方法,將種苗放入稀薄的石灰水中浸泡12-24個小時左右,能夠殺死存留在裡面的病菌,採用清水浸泡的時候一般保持在常溫下1-2天為宜。


2、基質配製


種植甘蔗的基質要保證土層深厚、排水流暢、肥沃疏鬆,可以滿足根系的生長要求,在土壤中加入少量的基肥,肥料主要以鉀肥和磷肥為主,再澆入水分後進行鬆土,使土壤保持疏軟且平整的狀態最佳。


3、入栽定植


將准備好的種苗放在土壤的小坑中,周圍用土壓實,保持行距1-1.2m,以利於發根,澆透一次水分後即可,待出苗後要及時清除土壤中的雜草,施加適量的尿素溶液,再澆入一次水分,以濕潤為主。


4、環境管理


植株在不同的發育期控制的溫度是不一樣的,苗期萌發時要控制溫度在20℃-25℃左右,溫度可讓植株生長的很快,超過30℃就會生長緩慢,成熟期間需要溫度在20℃以上,後期溫度在13℃左右最佳,形成一個合理的溫度差,有利於糖分的形成。


5、除草處理


在生長期間要結合葯液進行除草,減少養分的消耗,主要是以西馬津和阿特拉津除草劑為主,噴灑時兌水進行,通常只需要噴灑一次,在出苗期間或者長勢較好的時候進行。

❿ 甘蔗製糖是什麼朝代從什麼地方傳入我國的

我國最早的蔗糖類應該是在戰國十的楚國,唐代傳入的製糖方法只是對我們自己方法的改進而已

世界上蔗糖的發源地有兩處,一處是古代的印度,這在其古籍《吠陀經》中可以知道;另一處就是古代的中國,最早的文字資料見於戰國末年愛國詩人屈原(也有人認為是宋玉)所作的《招魂》,其中有「靦鱉炮羔,有柘漿些」句,意為在烹煮鱉魚和煎炸羊羔這些美味食品的時候,還要淋上一些「柘漿」調味。所謂柘漿,也就是指甘蔗榨出來的甜汁,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至少在戰國末期,位於南方的楚國不但已經有了甘蔗的種植,而且人們已經能夠懂得榨出其中的甜汁來作烹調食物時的調味品;又由於《招魂》一詩通篇描寫的是民間常見的招徠亡魂的風俗禮儀,與之同時描寫的還有稻、麥、雞、牛等民間常用的食物,這足以說明蔗類製品的榨取與食用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
到了西漢時代,蔗類製品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劉歆《西京雜記》曾述及「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 ,所謂石蜜,即是指以甘蔗為原料製成的固態製品,這與戰國後期的液態「柘漿」,應該是一個技術上的進步。高帝即是指漢代的開國皇帝劉邦,可知漢初的蔗糖製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則就不會作為貢品上獻於皇帝。當然,漢代之際柘漿依然存在,不過功能又有了進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漢武帝祀於甘泉宮,令司馬相如等數十人賦詩稱頌,共同製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漿析朝酲」之句 。這句話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貴人們早上猶未退去的宿酒。由此可見,至遲在西漢中期,人們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種常用的調味食品,還往往用來作解酒之用。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產出現了新的格局。由於甘蔗的大量種植和消費的廣泛普及,原來用日光爆曬的生產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於是人們將目光移向國外,尋求更好的生產方式。《新唐書》載唐太宗於貞觀二十一年(647)遺使至「摩揭它國」求取熬糖法,然後下詔令揚州上貢當地種植的甘蔗進行試生產,其成品的色、味均遠勝於摩揭它國 ,當時人們稱之為「沙糖」,又稱為「霜糖」。「摩揭它」(Magadha)為古印度時代的奴隸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曾一度統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時最為強盛,至公元四世紀的笈多王朝時仍為印度強國。中國晉、唐僧人法顯、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產方式相對先進,它是利用火的熱能作為蒸發方式來進行生產的,因而有更快的生產周期。唐太宗不惜遠離數萬里之遙而派人前往,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來說,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經更具實際意義。

閱讀全文

與甘蔗什麼時候引進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醫院看癲癇哪個醫院好 瀏覽:447
中國最能打仗是哪些省 瀏覽:851
印度木薯怎麼做 瀏覽:689
抖音超級火那個印尼歌曲叫什麼 瀏覽:281
義大利雞血石什麼價 瀏覽:772
驚奇隊長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996
英國貴族人吃什麼蛋糕 瀏覽:802
越南胡志明市有多少外來的中國人 瀏覽:158
義大利軟乳酪怎麼吃 瀏覽:97
印度話傻子怎麼說 瀏覽:362
有多少日本人想嫁給中國人 瀏覽:627
印尼語buah怎麼讀 瀏覽:625
只有番茄醬和黑胡椒醬怎麼拌義大利面 瀏覽:519
英國公爵爵位無後代怎麼辦 瀏覽:502
印度的音樂漢字怎麼哼 瀏覽:556
義大利留學去哪個城市好 瀏覽:270
英國塔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63
越南相當於中國哪個省的大小 瀏覽:552
如何評價越南小伙 瀏覽:383
中國房地產高價持續多久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