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冰川多形成於哪些地區

中國古代冰川多形成於哪些地區

發布時間:2022-08-12 05:48:37

1. 中國三大冰川是哪三個

中國三大冰川有絨布冰川、新疆托木爾冰川、四川海螺溝冰川等。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

絨布冰川
絨布冰川位於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是這里最大的一條冰川,絨布冰川長達26千米,平均厚度120米,最後的部位超過300米。絨布冰川最大的看點就是類型齊全,因為這些冰川所在的地區緯度低,太陽輻射更強,這就造成了冰川表面氣候差異性較大,冰面消融程度不等,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奇觀,比如冰塔林、冰茸、冰橋等等。
新疆托木爾冰川
托木爾峰位於天山西部溫宿縣境內,是我國目前最大現代冰川區,海拔7435米,也叫做天山第一峰,被列為國家綜合自然保護區。1985年,托木爾冰川正式對外開放,想要前往托木爾冰川,可以從烏魯木齊乘汽車或飛機至阿克蘇,再北上溫宿後繼續北行到塔格拉克,然後徒步沿瓊蘭河谷北上,可達托木爾峰南坡。

四川海螺溝冰川
四川的海螺溝冰川是亞洲最東低海拔現代冰川發源地,海螺溝位於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聞名。巨大的現代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飛瀉而下,巨大的冰洞、險峻的冰橋、如入神話般的水晶宮。特別是獨一無二的大冰瀑布,高達1000多米,寬約1100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大出十餘倍,瑰麗非凡。

2. 冰川旅遊資源分布於我國哪些地方

中國冰川分布特徵冰川是所謂高山固體水庫,冰川融水對河流尤其是乾旱區山地河流的補給對緩解水資源危機具有重要作用。冰川又是一項重要的旅遊資源。這一獨特的旅遊資源為世界上其他既不位於高緯地區、又沒有突破冰凍圈的高山高原的國家所缺失。

中國有冰川46298條,冰川總面積59406.15平方公里,冰儲量55897.6*10的8次方立方米,成為世界上中低緯度地區冰川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國家,其冰川面積僅次於加拿大、俄羅斯和美國,位居世界第4位。

中國的冰川旅遊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地。

天山
在我國境內的天山,長約1700公里,西起中蘇邊界,東到哈密東北的喀爾里克山,山勢由東向西高起,主要山脊高達4500~6000米.橫貫亞洲中部的冰川是現代冰川分布比較集中的山系之一.冰川集中在漢騰格里-托木爾峰區及依連哈比爾尕山區等雪線介於海拔3800-4200米,冰川末端海拔3000-4000米,某些長大的冰川末端可下伸到海拔3000-2800米.
祁連山
祁連山是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邊緣山系,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現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中、西段,雪線一般介於海拔4500-5000米,雪線從東向西升高,最大的冰川是大雪山老虎溝12號冰川,長l0公里,面積2l.45平方公里.祁連山中段的「七一」冰川是我國有名的冰斗山谷冰川,長3.5公里,面積3.64平方公里,末端海拔4200米.
祁連山是我國現代冰川研究最早的地區之一;北坡的冰雪融水對於甘肅河西走廊的工農業用水有著重要的作用.
昆侖山
昆侖山是我國西部一條十分重要的山脈,山體頗為壯觀.一般山脊海拔5000-7000米,分東西二段,東段又分南北二支,北支叫做阿爾金山;南支可可西里山.各山都有冰川發育,雪線由西向東升高.山嶽冰川集中分布於中西段的卡拉哈什河與科里雅河間.
昆侖山西段與帕米爾高原東緣之間的慕仕塔格山(海拔7546米)的冰川比較發育,其山頂平緩,呈穹形隆起,出現一種特殊形態的冰帽,許多冰川從冰帽向四周溢出.
喀喇昆侖山
喀喇昆侖山以大喀喇昆侖山為主脈,聳立在我國新疆和巴基斯坦實際控制的克什米爾邊界上,綿延六百餘公里.喀喇昆侖山是世界中、低緯山嶽冰川最發育的地區,山勢高大、寬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眾多,冰川規模巨大,雪線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喬戈里峰(海拔86ll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峰區有音蘇蓋提冰川,長約42公里,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大冰川,其融水注入葉羌爾河.
青藏高原內部高山
該區包括阿尼瑪卿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
橫貫青藏高原中部的唐古拉山高六千多米,雪線高度5400-5600米,這里冰川規模不大.岡底斯山在喜馬拉雅山之北,東延到納木湖以北轉作向北突出的弧形山脈,稱為念青唐古拉山.這條山脈的高度僅次於喜馬拉雅山,有許多高蜂趄過六千米以上,形勢很雄壯.主峰岡底斯山(67l4米),山勢奇偉,冰川四溢.這一帶冰川泥石流較多,對公路交通和-些居民點有較大的危害.
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輕的山脈,這里聳立著許多7000-8000米以上的高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是冰川發育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僅峰區北坡就有冰川200多條,面積772平方公里.北坡乾燥,雪線海拔5800-6000米,是北半球位置最高的雪線.南坡降水豐沛,雪線在5500米左右,有不少長達20-25公里的冰川,冰塔林立,綺麗壯觀.瑪卡魯峰位於珠穆朗瑪峰東南側(海拔8470米)是世界第五高峰.位於珠穆朗瑪峰西側的卓奧友峰(海拔8153米)是世界第七高峰,再往西的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是世界第十四高峰.這些著名的高峰都是冰川分布的中心.
橫斷山脈
西藏東部與四川、雲南西部的橫斷山脈,最高峰為貢嘎山,海拔7590米,是川西滇北橫斷山系冰川最發育的地區.橫斷山脈地處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交綏之地.雪線大體是西低東高,海拔為5200-5400米,粒雪盆區雪崩頻繁,冰川末端已伸入落葉針葉林帶,最低海拔2850米.
玉龍雪山

海拔6000米的玉龍雪山,位於雲南北部,是我國冰川分布緯度最低(約北緯27°10ˊ)的地區,雪線高度5000米,只發育小型冰川和懸冰川.

3. 冰川的形成、運動及類型

1. 冰川的形成

冰川(glacier)形成於氣候非常寒冷的地區,年均氣溫至少要低於 0℃,因此目前的冰川只分布在高山和高緯度大陸地區。除溫度對冰川形成有影響外,降雪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冰川是由降雪逐年積累轉化而來的,也就是說每年的降雪量要高於每年的消融量,否則就不可能有多餘的雪累積。控制降雪積累區有一條界線,稱雪線(snow line),是指降雪區的年降雪量等於年消融量的界線,此線以上年降雪量大於年消融量,一年中有降雪的積累,是積雪區,有可能形成冰川。雪線的高低在不同地區變化很大,主要受氣候、地形、坡向等因素的影響,如降雪量大,雪線會降低。因此,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其南坡雪線(5500m)就比北坡的雪線(6000m)低,而且從西部向東部也是降低的。但要注意,雪線是終年有積雪區的下部界線,而不是冰川存在的下部界線。

圖 6-1 由降雪轉化成冰川冰的過程(圖中的百分數為空氣體積分數)(據 Press 等,1982,修改)

在積雪區,降雪積累逐漸壓實,經過一系列的變化階段形成冰川冰(glacier ice)(圖 6-1),這個過程稱為成冰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冰川冰就開始運動,形成冰川。成冰作用在不同的地區其特點不同。在乾旱低溫的大陸性氣候區,以降雪的壓實作用為主,雪粒相互粘結,成冰速度較慢,這被稱為冷型成冰作用,如我國的冰川都屬於這種類型。在降雪量和氣溫都較高的海洋性氣候區,以降雪-融化-再凍結過程占優勢,有融水的參與,成冰的速度較快,這被稱為暖型成冰作用,如接近海洋的大陸冰川

2. 冰川的運動

冰川運動的最主要動力是重力,在高山區的冰川從高處向低處運動,在高緯度的大陸冰川從冰蓋的中心(冰川厚的地方)向四周(冰川薄的地方)運動。冰川的運動有兩種方式,第一種稱為基底滑動(basal sliding),是冰川藉助與冰床基岩表面上融水的潤滑和浮托作用,沿著冰床向前滑動,山嶽冰川以這種運動形式為主; 第二種稱塑性流動(plastic creeping),是由於在冰川的壓力下,構成冰川的冰晶發生平行晶粒底面的粒內剪切蠕變,致使冰晶向前錯位,其宏觀表現就是整個冰川緩慢地向前蠕動。這種運動形式在越是厚的冰川中,越是明顯。

冰川運動速度非常緩慢,一般情況下每年只能向前運動幾十米或幾百米,極個別的大陸冰川可能達一二千米。總體而言,大陸冰川的運動速度高於山嶽冰川,厚的冰川快於薄的冰川。在冰川內部的不同部位運動速度也有差異(圖 6-2),在橫剖面上,中間的速度高於兩側的速度,而在縱剖面上,近底部的冰川運動速度最快。由於冰川運動速度緩慢,一般採用 「標記」法和 GPS 測量的方法研究冰川的運動規律。

圖 6-2 山嶽冰川垂直分帶與冰川運動(據 B. J. Skinner 和 S. G. Porter,1994,修改補充)

3. 冰川的類型

根據冰川的規模、形態、地貌部位、地理環境等,可將冰川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山嶽冰川

山嶽冰川(mountain glacier)是指分布於中、低緯度高山地區的冰川。這類冰川規模較小,其形態受地形的控制,根據其發育的形態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冰斗冰川與懸冰川 冰斗冰川(cirque glacier)是指發育在雪線附近積雪窪地中的冰川(圖 6-3),這種窪地稱為冰斗(cirque),故稱冰斗冰川。冰斗冰川的規模不大,大者達數平方千米,小者不到一平方千米,是山嶽冰川中最常見的類型,也是山嶽冰川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多數山谷冰川都是由冰斗冰川提供冰川冰的。當冰斗中的積雪越來越多時,冰斗冰川的量就增加,部分從冰斗流出的冰川冰懸掛在冰鬥口外的陡坎上,形成小的冰舌(glacier tongue),即懸冰川(hanging glacier)。懸冰川形成於冰雪量不大的地區。

圖 6-3 山嶽冰川的類型示意圖(據北京大學等,1965)

山谷冰川 山谷冰川(valley glacier)是指沿著先前形成的谷地中運動的冰川,呈帶狀分布(圖 6-3)。在有利的地形、氣候條件下,降雪量豐富,冰斗冰川就源源不斷地向外流出補給懸冰川,懸冰川將繼續前行延伸到谷地中,並沿著谷地流動,這就形成了山谷冰川。山谷冰川長短不一,有的長達數十千米,或上百千米。

山麓冰川 當氣候寒冷,降雪量豐富時,山谷中的冰川繼續向前流動,流出谷地在山麓地帶擴展形成山麓冰川(piedmont glacier),也稱山麓冰泛。如阿拉斯加的馬拉斯平山麓冰川,由 12 條冰川匯合而成,山麓部分的冰川面積達 2682km2,冰川最厚達 615m。山麓冰川的規模不等,當山麓冰川不斷擴大或多個山麓冰川連接在一起時就向冰原或冰帽發展。是一種從山嶽冰川向大陸冰川過渡的類型。

(2)大陸冰川

大陸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是指發育在高緯度地區,規模較大的冰川。大陸冰川根據其規模和形態又可分為冰原(ice field)、冰帽(ice cap)和冰蓋(ice sheet)。

冰原 在地形較為平坦的分水嶺及高原上,或高緯度地區,冰川的擴展和連接形成面積及厚度較大,表面平坦或下凹的冰體就稱為冰原。冰原是大陸冰川中最小的一種類型,山嶽冰川的擴大是可以向冰原發展的。

冰帽 隨著積雪的增多,冰原將進一步擴大,它的表面開始上凸發展成冰帽。冰帽的規模較冰原大,最大可達 5 萬多平方千米,中心的厚度也可達幾百米到上千米。在起伏和緩的高原上,形成面積較大(數十至數千平方千米)、較厚的冰川,稱為高原冰川(plateau glacier orhighland glacier),也稱冰帽或平頂冰川,如祁連山的敦德冰帽(最厚 167m),青藏高原西部的古里雅冰帽(最厚 350m,面積 376. 05km2)。高原冰川是介於山嶽冰川與大陸冰川的過渡類型,冰面微凸或平坦,有時出露個別山峰,冰川邊緣常有冰舌伸出。

冰蓋 當冰川的面積超過5 萬多平方千米,就是冰蓋了。冰蓋的厚度巨大,達二三千米,如現今的南極洲冰蓋中心厚達3400m。冰蓋的外形為盾形,故又稱冰盾(ice dome),冰川從中心向四周流動,基底地形的起伏對它的運動已無多大的影響。在第四紀歷史上,北歐、西伯利亞和北美都出現過冰蓋,由於冰蓋保存了巨大的冰量,它的存在與否對全球的氣候、海平面變化有著很大的影響。

冰川的規模是變化的,它與冰雪的積累和消融有關。除冰斗冰川外,其他冰川都有明顯的冰雪積累區和冰川消融區。衡量冰川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稱為冰川物質平衡(mass balance ofglaciers),它是積累區中的冰雪積累量與消融區的冰雪消融量之比。而冰川的物質平衡是通過冰體運動機制來反映冰量變化的,這稱為冰川的波動(fluctuation of glacier)。若冰雪積累量大於消融量,就會源源不斷地提供冰量,冰川就前進,稱冰進(glacier advance); 若冰雪積累量小於消融量,提供的冰量少,冰川後退,稱冰退(glacier regression); 若兩者相等,冰川前緣的位置(冰舌)穩定,但不意味著冰川不運動,冰川運動到該位置剛好全部融化。由於冰川的消融量不好確定,但冰川的消融區和積累區是比較好確定的,因此人們就用冰川的積累區面積與消融區面積的比值(AAR)來確定冰川是擴展了,還是退縮了。當這個值大於 0. 6 時,冰川前進; 在 0. 3~0. 6 之間,冰舌位置穩定; 當小於 0. 3 時,冰川後退。根據這個值的變化,還可以研究冰川變化與氣候、海平面的關系,它也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4. 我國的冰川分布在哪些地方

我國的冰川,包括境內冰川和雪山,主要分布於我國的西部,包括西藏、新疆、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等省區。其中西藏的冰川數量多達22468條,面積達28645平方千米。

冰川在青藏高原分布集中,由於冰川冰雪累計和融化相對穩定,確保了江源河源地區水源的穩定,所以也是很多河流的源頭。

5. 我國都哪些地方有冰川

我國有很多地方都有冰川,包括境內冰川和雪山,主要分布於中國西部,包括西藏、新疆、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等省區。青藏高原分布集中,主要位於喜馬拉雅山、橫斷山、昆侖山、祁連山等諸多山脈,為很多河流的源頭。由於冰川冰雪累計和融化相對穩定,確保了江源河源地區水源的穩定,長江源和黃河源均發源於雪山冰川。

6. 冰川主要分布在哪裡

根據冰川的形態特點,可將冰川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兩大類。大陸冰川又稱「冰坡」「冰原」,是覆蓋著整個島嶼與大陸的巨大冰體,它的特點是:面積較大,有的達百萬平方公里以上;厚度大,有的達幾千米,中央部分冰層最厚,外形呈盾狀或表面有較大起伏的餅狀覆蓋。大陸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地區,如格陵蘭和南極大陸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大陸冰川。山嶽冰川又稱為「高山冰川」,以發育於山地、並受地形的影響比較大為特點,根據冰川的形態和部分可分為懸掛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等。冰川是一個巨大的固體水庫,它儲存著大量的淡水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大量的冰川將被開采為淡水資源為人類服務。
本題答案應該為C

7. 中國的四大冰川在哪裡

中國六大最美冰川:米堆冰川(西藏)、特拉木坎力冰川(喀喇)、透明夢柯冰川(甘肅)、絨布冰川(西藏)、海螺溝冰川(四川)、托木爾冰川(新疆)。

山嶽冰川面積居世界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加拿大、美國和中國。而在中低緯度帶(包括赤道帶、熱帶和溫帶,大體位於北緯60°—南緯60°之間),66%的冰川分布在亞洲,中國獨佔30%,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帶冰川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國家。

(7)中國古代冰川多形成於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中國冰川面積最大的省區:西藏自治區

我國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的6個省區:西藏自治區是我國冰川面積最大的省區,冰川面積達28664平方公里,佔全國冰川總面積的4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冰川面積25342平方公里,佔全國的43%;青海省冰川面積為3675平方公里,佔全國的6%;甘肅、雲南和四川也有少量的冰川分布,三省共有冰川僅佔全國的3%。

中國最東部的冰川:雪寶頂冰川

我國現代冰川作用最東部的山峰—四川岷山雪寶頂,海拔5588米,分布著8條冰川,冰川總面積為2.64平方公里,冰川規模比較小,大都是懸冰川,中值高度為4800-5220米。其中最大的雪寶頂冰川面積為1.20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最美六大冰川

8. 中國有冰川么,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呀

中國有冰川的。中國冰川面積分別佔世界和亞洲山地冰川總面積的14.5%和47.6%,是中低緯度冰川發育最多的國家。

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和西藏6省區。其中西藏的冰川數量多達22468條,面積達28645平方公里。中國冰川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等14條山脈。這些山脈山體巨大,為冰川發育提供了廣闊的積累空間和有利於冰川發育的水熱條件。中國冰川面積中大於100平方公里的冰川達33條,其中完全在中國境內最大的山谷冰川是音蘇蓋提冰川,面積為392.4平方公里,最大的冰原是普若崗日,面積達423平方公里,最大的冰帽是崇測冰川,面積達163平方公里。

註:請提問者及時採納答案!

9. 冰川是什麼,冰川都是分布在哪裡

極地或高山地區地表上多年存在並具有沿地面運動狀態的天然冰體。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國際冰川編目規定:凡是面積超過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體都應編入冰川目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冰川多形成於哪些地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公爵爵位無後代怎麼辦 瀏覽:498
印度的音樂漢字怎麼哼 瀏覽:553
義大利留學去哪個城市好 瀏覽:266
英國塔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60
越南相當於中國哪個省的大小 瀏覽:548
如何評價越南小伙 瀏覽:379
中國房地產高價持續多久 瀏覽:695
驚喜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31
英國留學什麼年齡好 瀏覽:455
印度粗糖怎麼熬 瀏覽:386
中國移動卡如何增加流量 瀏覽:689
義大利的警察是什麼 瀏覽:618
晚安的印度語怎麼寫 瀏覽:54
印尼巴士怎麼看全程 瀏覽:611
越南有多少人姓馮 瀏覽:687
中國外交部能提供什麼幫助 瀏覽:723
英國人有多少國籍 瀏覽:986
印尼的駕駛本過回國內得多少錢 瀏覽:784
越南國旗為什麼模仿中國國旗 瀏覽:263
印度攪棒是什麼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