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承德在哪個地方建雲軌
承德市目前還沒有雲軌。因為是山區城市,發現很久可能才會出現雲軌。。
Ⅱ 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
深圳坪山新區,比亞迪總部,六角大樓。出出進進的國內國外考察者,「很多人來考察調研雲軌,幾乎每天一個市長來」,比亞迪董秘李黔對全景網記者表示。
比亞迪總部門前的空中小火車,是展示試運行的 「雲軌」,頗為吸睛。去年10月宣布試運行雲軌業務的比亞迪,目前已簽署意向訂單超過10個城市,並在積極爭取更多城市訂單。
雲軌業務是比亞迪的又一次創新和勇氣,也是又一次的雄心和野心,「希望通過雲軌業務,再造一兩個比亞迪」。
在自己的傳統強項電池領域,比亞迪也有大動作:准備開放自己的動力電池業務,向其他車輛製造商供應其電池。
橫跨於IT、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4大產業,這家以技術創新為基因的企業一次次敢於先人一步。
比亞迪23年的成長簡史
1994年成立的比亞迪,以做二次充電的鎳電池起家,到了1997年,比亞迪開始做鋰電池,相比較鎳電池,鋰電池的技術要求很高,當時比亞迪的年銷售額只有幾千萬,面對的競爭對手是三洋、索尼、松下這樣的日本知名企業。
這是比亞迪的第一次轉型。2000年比亞迪拿到在手機界有如今天蘋果地位一樣的摩托羅拉的電池訂單,2002年比亞迪拿到諾基亞的電池單子,由此比亞迪成為電池大王。
2002年,比亞迪股份(代碼01211)在香港上市,發行價格是10.95元,當時是54支H股裡面最高發行價記錄,當時的H股都是1元、2元,算是給中國企業爭了一把臉。
2002那一年,比亞迪的銷售額是22個億。
不甘心在手機電池領域舒適區呆著的比亞迪,又把目游標准了手機零部件,很快又在這一領域闖出名堂,2005年,手機零部件供給當時如日中天的諾基亞,2005年到2007年,比亞迪的手機零部件快速成長,2007年分拆出比亞迪電子(代碼00285)在香港上市,如今的市值超過500億,一年銷售額有400個億。
在電池和手機零配件業務之外,比亞迪更為出位的舉動是去做汽車,和自己原有業務完全不搭邊。
2003年,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牌照,開始自己生產汽車。這是比亞迪的第三次轉型。此後,比亞迪的傳統汽車業務也做得風聲水起。
2007年,比亞迪又把眼光瞄準了電動汽車,此時,電動汽車根本不被業內人士看好,比亞迪是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國家政策也不明朗。比亞迪終於造出「一個概念型的電動汽車」,當時沒有人相信它能夠產業化。2008年,巴菲特接觸比亞迪公司和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看中其研發和製造能力,以及比亞迪「前瞻性的夢想」, 2008年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比亞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2008年,比亞迪向市場推出第一台真正的雙模電動車F3DM,到了2010年,推出純電動計程車,2011年開始推出電動大巴。之後比亞迪電動車,開始逐步得到廣泛的運用。2011年,比亞迪從H股回歸A股,實現A股和H股兩地上市。2013年,比亞迪電動汽車銷售額到10個億,此後,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紅利, 2014年,比亞迪電動汽車銷售額70個億,2015年,190億,2016年341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
2016年度,比亞迪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利潤總額65億元。目前A股總市值超過1800億元,資本市場中國最具成長性的上市公司代表之一。
新能源汽車龍頭的國際化之路
比亞迪前幾年的發展是新能源汽車業務唱主角,也是增長最主要的動力。2017年上半年,補貼退坡、產品准入規則調整等政策影響,比亞迪2017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收入同比增長為1.97%。
李黔表示,「我們作為這個行業的領導者,我們有信心,一方面帶動這個行業的高速成長,另外一方面我們自身也有非常強的信心,自身也會高速的成長。」
最新新能源汽車再迎政策利好,乘用車「雙積分」政策出台,李黔對此的解讀,「會對未來電動汽車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應該講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
按照比亞迪的戰略規劃,新能源汽車2020年在比亞迪汽車業務中將佔到90%,到2030年,將完全實現私家車電動化。
在國內新能源車企當中,比亞迪率先走出國門,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遙遙領先」。2013年開始,比亞迪開始在美國建立生產電動大巴工廠,之後是巴西、匈牙利、法國、厄瓜多等,最新消息10月初,比亞迪宣布其在美國加州的純電動巴士工廠竣工並投產。該工廠年產能1500台,也是北美地區最大純電動大巴工廠。
盡管比亞迪的營業收入超過九成是國內市場,但在國際市場,但比亞迪在國際市場的發展非常吸睛。比亞迪以公共交通為突破口,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和計程車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在電動大巴領域,比亞迪在美國市場上罕有競爭對手。
在全球銷售市場,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在包括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不斷斬獲新訂單,目前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運行。
董秘李黔說 ,「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在海外的認可度從某種程度上是比國內的認可度還要高一些。國際化肯定是一個非常大的方向」,比亞迪的國際化業務已經有了好的開頭,慢慢的是一個逐步開花結果的過程, 「未來幾年,我們可以陸陸續續看到,比亞迪的整個電動汽車在海外的量的提升過程,可能是呈現一個加速的過程,前面幾年只是探路,是用小批量進行試運行」。
縱深拓展電池 布局原材料
比亞迪以電池起家,電池業務是一塊重要基石。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一句話,「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是兩條腿走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都在發展」,作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一直只供應給比亞迪自己。今年5月,比亞迪宣布將具有核心技術的動力電池業務開放,向其他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供貨,短短幾個月過去,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預期年底前公布首份合同。
董秘李黔表示,公司電池產能擴張,有了富餘產能,此時把供應鏈打開,有利於帶來公司的收入、利潤。
比亞迪本身就是新能源汽車廠商,其他新能源車企會意願采購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嗎?「一些國內、國際的領導汽車廠商,他們對於比亞迪電池是非常的渴求。」 李黔還對記者表示,「目前電池,從整個供應鏈體系來看,還是屬於一個有瓶頸的環節,我們來把這個鏈條節打開,對整個行業的推動還是非常大的。」
動力電池的競爭力,一方面是要技術創新,另一方面要考慮如何控制電池成本。今年八月份,比亞迪牽手國軒高科共同成立新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項目,被外界解讀為,比亞迪加強在三元電池領域布局。由於三元電池的循環充放次數和穩定性快速提升,需求量大幅上漲,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商紛紛布局三元鋰電池。
原材料方面,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去年,比亞迪在青海投資建設年產10GWH動力鋰電池項目、年產2萬噸動力電池材料生產及回收項目。值得注意的是,青海是全國鋰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鋰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
布局雲軌軌道交通 再造比亞迪
去年底,比亞迪正式宣告進軍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城市軌道交通業務被列入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之一。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歷時5年,累計投入50億元,比亞迪成功打造的「雲軌」由此進入公眾視野。
目前比亞迪已經與10多個城市簽約。比亞迪第一個商業化運行的雲軌,銀川雲軌9月1日通車。
王傳福曾表示, 比亞迪開發雲軌,開發立體化交通,用以解決城市擁堵。未來比亞迪從電動車到雲軌,希望通過技術把一些社會問題解決。
雲軌屬於中小運量的軌道交通,可以運用到三四線城市的主幹線,一二線城市的機場線旅遊線。雲軌除了電網供電,自身也帶有儲能系統,車列全部是阻燃設計。據介紹,相比地鐵,雲軌造價更低,雲軌在上下坡、急轉彎的地方非常適用,適應性強,運行的噪音相比地鐵鋼輪要小。雲軌可以兩到八節靈活編組,每節運量可達160~200人。中運量的雲軌單向一小時運輸量為1~3萬人。中運量的雲軌符合三四線城市運量需求。
做電池和汽車再去做軌道交通,比亞迪的跨界是否太大了?市場前景如何?董秘李黔表示,雲軌本質上也是一個電動汽車,「它也是靠電機驅動 ,雲軌從技術上與公司還是有非常強的協同性」。
「假如一個三線、四線城市,一個城市比如有200公里,一公里平均2個億,就是400億的一個城市的規模,中國地級城市大概有273個,這就是萬億的市場,而這萬億的市場是剛剛起步,所以說我們比亞迪也對雲軌做好了充分的准備,我們非常有信心,在未來十年屬於一個高速增長的產業,希望雲軌能夠再造一個,甚至再造兩個比亞迪。」
一直堅持創新,從電池到汽車,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新能源汽車到雲軌,比亞迪一直帶著技術創新的基因和理念前行,多年來圍繞著新能源領域,如今邁入跨行業全產業鏈時代。董秘李黔認為,「多年來,比亞迪主要走的是內生性增長的道路,企業靠自身的研發,拼搏,再創新、再拼搏,來推動公司整個成長」。
Ⅲ 中國哪些城市有輕軌
截止到2019年4月1日,中國有輕軌的城市有:重慶,上海,撫順、長春、大連。
重慶輕軌有兩條線路分別是:
1、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東起區商業中心較場口,西至大渡口區鋼鐵基地新山村站,全長39公里,設18座車站,一次規劃設計,分二期建設實施。
2、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南起魚洞,北至空港開發區,全長60餘公里,分四期實施建設。
上海輕軌有兩條線路分別是:
1、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於2003年11月25日試運營,後期有延伸規劃。該線均在閔行區內,北起閔行區莘庄站,南至閔行開發區站。
2、上海軌道交通6號線,貫穿整個浦東新區,北起高橋鎮港城路,南至三林地區,由上海地鐵第四運營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撫順電鐵於1904年4月路線建成,10月高架接觸網建成,對內客貨混跑,屬於市郊鐵路,來源於日本電車體系,是中國第一條輕軌路線,也是中國唯一與日本包括東京在內20城市完全相同的軌道系統,1906年4月正式對外開通營運。
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位於城市核心邊緣,繞北、西、南三邊,呈U形線,並向凈月組團延伸。主要經過長春火車站、孟家廣場、靖宇廣場、長春明珠、會展中心、東北師大、凈月公園、滑雪場、長影世紀城等大的客流集散點。
大連快軌3號線(站前-金石灘)於2000年9月開工建設, 2002年10月1日試通車;11月8日試運營;2003年5月1日正式運營。7號線(開發區-九里)於2009年12月28日運營。路線全長約63.45公里,其中主線長49.15公里,支線長14.3公里。
(3)中國哪些地方有雲軌擴展閱讀:
地鐵和輕軌的區別:
按照國際標准,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可分為A、B、C三種型號,分別對應3米、2.8米、2.6米的列車寬度。凡是選用A型或B型列車的軌道交通線路稱為地鐵。採用5~8節編組列車,選用C型列車的軌道交通線路稱為輕軌。
地鐵:是沿著地面鐵路系統的形式逐步發展形成的一種用電力牽引的快速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模式,其線路通常敷設在地下隧道內,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從地下轉到地面或高架橋上敷設方式。
輕軌:城市軌道交通中的輕軌指的是在軌距為1435毫米國際標准雙軌上運行的列車,列車運行利用自動化信號系統。
Ⅳ 邛崍雲軌動工了嗎
這個地方現在還沒有開始動工,不過快了已經是
Ⅳ 比亞迪雲軌的發展前途怎麼樣啊
比亞迪雲軌是比亞迪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戰略性產品,主要特點是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具有極強的地形適應能力,噪音低,可從城市建築群中穿過,不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從2016年發布以來,已經陸續接到了國內外多個城市的訂單,目前,比亞迪搭載無人駕駛技術的雲軌已經在寧夏銀川上線運行,個人去年底出差時體會了一下,行駛平穩沒有噪音,所以比亞迪雲軌的發展前景我是非常看好的喲!
Ⅵ 比亞迪耗巨資投入的雲軌技術,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的
「雲軌」是針對全球城市擁堵問題推出的解決方案,有望成為未來便捷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這也表明了比亞迪將正式步入既IT、汽車以及新能源後的第四大產業——輕軌。那麼這個「雲軌」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5年研發,「雲軌」早有預謀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深度推進,大城市紛紛建設了地鐵,中小城市堵車也日趨嚴重,但一些地方並沒有實力在地鐵方面下大投入。同時,地鐵造價過於高昂,而且想建地鐵還必須經過國家發改委批准,並滿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等硬性條件。而比亞迪的跨座式軌道交通,避開了上述幾個要求,而且還不佔用地指標,地方政府可以不經國家發改委核准自己開工建設。
在全球首發儀式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透露,汕頭市已經與比亞迪簽署了鋪設250公里「雲軌」的協議。這亦是首個同比亞迪方面簽署協議的城市,而目前也已有20個左右城市已與比亞迪達成初步協議,未來將在更多城市見到「雲軌」的身影。在此之前,國家開發銀行和比亞迪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自2016年至2020年期間,雙方各類合作融資總量計劃為600億元。
最後,將產品打造為「XX系列」一直是比亞迪品牌推廣的常用方法,「雲軌」項目被包裝成一個新品牌推廣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就此汽車頭條APP特意向比亞迪品牌公關部相關人士求證,但對方並未給出明確的答復。
和一般輕軌相比,「雲軌」有什麼不一樣?
不少城市已經被道路擁堵問題困擾久已,發展軌道交通也變成了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案又必須要上。此時部分城市的選擇一般就會有地面有軌電車(長春市),高架雙軌地鐵(重慶市),高架單軌地鐵(比亞迪)這幾種選擇。
綜合來看,有軌電車通常在地面鋪設,全程享有專用路權,但運量相對較小,在目前城市發展中已經不太適合作為軌道交通的干線使用。而高架雙軌地鐵最顯著問題是噪音污染較大,不適合中心城區建設,往往是作為城市地下地鐵延伸到郊區後,從地下鋪設改為高架鋪設以降低造價。而單軌地鐵的一大優勢是採用了膠輪結構,沒有噪音污染,可以進入中心城區。另一優勢是軌道梁體結構簡單,對城市景觀的遮擋較小,也更加讓單軌地鐵在城市中心高樓大廈之間穿梭提供了可能。
按照比亞迪的方案,將從傳統單軌的軌道梁供電改為車載電池供電,軌道結構將進一步簡化。軌道本身可以不再需要鋪設接觸網/三軌系統,而通信信號系統採用基於無線通信技術的移動閉塞系統後,也不再需要軌道電路,因此軌道系統可以簡化為純鋼筋混凝土構件,進一步降低造價,讓更多城市用的起。
此外,「雲軌」的造價僅為一般地鐵的1/5,建設周期為地鐵的1/3。在享有獨立路權的同時,也能很好適應城市生態環境。為了降低車身自重,「雲軌」了採用鋁合金材質構成,可以有效應對車身運行時產生的輕微扭曲。通信信號系統在採用基於無線通信技術的移動閉塞系統後,也不再需要軌道電路,可以進一步降低造價,讓更多地方城市都能負擔得起。同時,列車採用無人駕駛運行方式,配備了比亞迪獨有的列控技術,在斷電情況下,儲能電池還能保證列車足夠運行3公里到站。車輛的最高時速可達 80km/h,平均時速30-45kn/h,運載能力為 1-3 萬人/小時(單向),運力已相當於小型地鐵,也能進一步解決大眾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目前,比亞迪「雲軌」有A、C兩種類型。其中,A型線用於機場、火車站、地鐵等專用線路的接駁站點等,其特點是交通流量大、承載人群多,能夠連接衛星城和周邊城市交通,也可連接醫院、學校、景點、商場、社區等。C型線,則用於深入社區,靠近住宅、商場、醫院、學校、辦公區、CBD、公交站、地鐵站等,其特點是觀景性較強,車站可以深入到建築。如此看來,不同於一般的地鐵輕軌,比亞迪已經拿出了一整套方案來解決大眾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雲軌」果然很厲害。
Ⅶ 火車、地鐵、中國的廠家有哪些
額,中國的火車一動車的話就是南車集團,北車集團下轄的不同的公司,主要是在唐山這塊生產動車的地鐵的話,那就是鐵道鐵道鐵路軌道交通生產
Ⅷ 中國首條實現無人駕駛的跨座式單軌線路正式通車是真的嗎
刷臉坐車、無人駕駛……這些看似科幻的場景,如今在銀川的雲軌上都已成為現實。一列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比亞迪雲軌,滿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乘客」10日從空中徐徐駛過,標志著中國首條實現無人駕駛的跨座式單軌線路正式通車運行,比亞迪銀川雲軌也就此成為全球首條搭載100%自主知識產權無人駕駛系統的跨座式單軌。
據介紹,2011年,比亞迪組建1000多人規模的研發團隊,歷時5年,累計投入50億元,成功打造出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跨座式單軌「雲軌」。2017年8月,比亞迪首條雲軌在銀川投入運行。僅時隔4個多月,銀川雲軌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可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全球首條搭載100%自主知識產權無人駕駛系統的跨座式單軌。
Ⅸ 什麼是雲軌道交通
雲軌
單軌系統中的軌道可以輕易建設在道路中央分隔帶或狹窄街道上,不單獨佔用路面,屬於運能接近地鐵系統的中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它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適應多種地形、噪音小、綜合建設技術要求和總體造價成本低以及施工周期較短等優點,是物美價廉的交通工具。雲軌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單軌系統,從行駛速度上地鐵為120公里每小時,而雲軌最高時速預計也是在80公里左右,在車廂承載客量也僅為三節車廂,並且在車票費用上比地鐵高,在客觀上對於追求效率跟便捷程度上現階段為較為普通的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服務上屬於實驗型階段,汕頭是中國第一個跟比亞迪簽約雲軌項目的城市,預計2019年試驗線通車試運行,綜合性能有待大幅度的改進完善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