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蔬菜是怎麼引進中國的

蔬菜是怎麼引進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2-08-14 23:57:40

Ⅰ 糧食水果蔬菜的起源地是那裡。何時從哪裡引進我國的。

中國早在一萬年前就有水稻種植的歷史,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水果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自己土生土長的水果,蔬菜也是,所以不存在引進中國一說,只是有部分水果是後面傳過來的,比如西瓜,葡萄是漢時從西域傳過來的,玉米,辣椒明朝時期從墨西哥那一代逐漸傳入中國的,

Ⅱ 西紅柿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明代時傳入中國的。

西紅柿最早生長在南美洲,因為色彩嬌艷,人們對它十分警惕,視為「狐狸的果實」,又稱狼桃,只供觀賞,不敢品嘗,後來一個畫家,在畫西紅柿的時候,飢渴難耐,實在忍不住才吃了一個,從此以後西紅柿才進入到餐桌之上,西方人叫做番茄。

西紅柿向外傳播始於1523年,最開始從墨西哥傳到了西班牙、葡萄牙。西紅柿大面積傳播始於1575年,英國和中歐各國都能看到西紅柿。 17世紀傳入菲律賓,後傳到其他亞洲國家。

傳入中國之後,因為跟我國的柿子外形相似,所以我們稱之為「西紅柿「,而今它卻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品。

(2)蔬菜是怎麼引進中國的擴展閱讀:

中國栽培的番茄從歐洲或東南亞傳入。清代汪灝在《廣群芳譜》的果譜附錄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由於番茄果實有特殊味道,當時僅作觀賞栽培。

到20世紀初,城市郊區始有栽培食用。中國栽培番茄是從50年代初迅速發展,成為主要果菜之一。

據記載,十六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遊,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於是如獲至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了。但人們都把番茄種在庄園里,並作為象徵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

過了一代又一代,仍沒有人敢吃番茄。到了十七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曾多次描繪番茄,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實在抵擋不住它的誘惑,於是產生了親口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的念頭。他冒著生命危險吃了一個,覺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

然而,躺到床上等死的他居然沒事,於是「番茄無毒可以吃」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

從那以後,上億人均安心享受了這位「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帶來的口福。到了十八世紀,義大利廚師用西紅柿做成佳餚,色艷、味美,客人贊不絕口。番茄終於登上了餐桌。從此,番茄博得眾人之愛,被譽為紅色果、金蘋果、紅寶石、愛情果。

花語:敢於嘗試,雖然平凡弱小,但卻富有勇氣,只要有理想和耐心,小小的力量也可變成大大的光熱。

Ⅲ 中國蔬菜的來源是什麼

中國古代蔬菜來自野生植物的採集,以後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蔬菜栽培逐步興起,野生蔬菜逐步向栽培種變化,種類不斷增加;同時,隨著內外交往的增加,也促進了蔬菜的引入。中國最早比較詳細地記載蔬菜的數據是在2500年前的《詩經》中,列出的蔬菜種類有蒲、荇菜、芹(水芹)、芣苢(車前草)、卷耳、蘩(白蒿)、蕨、薇、蘋(田字草)、藻、瓠(葫蘆)、葑(蕪菁等)、菲(蘿卜)、荼(苦菜類)、薺、荷(蓮藕)、蒿、瓜(甜瓜、菜瓜)、蘋(掃帚草)、杞(枸杞)、萊(藜)、菽(豆類)或荏菽(大豆)、莪(抱娘蒿)、堇、筍(竹筍)、茆(蒓菜)葵(冬寒菜)、蓼等。此後的古籍如:《山海經》(戰國時期)、《論語》(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呂氏春秋》(公元前3世紀)、《爾雅》(公元前2世紀)等記載,先秦時期的蔬菜還有蔥、薤、小蒜(澤蒜)、芸、芋、薯蕷(山葯)、姜、蘘荷等。以上蔬菜大多處於野生狀態,栽培的蔬菜僅有韭菜、冬寒菜、瓠、瓜、大豆等幾種;其他如葑、菲、蓮藕、水芹、竹筍等可能還處於半野生狀態;有些蔬菜如薺菜、蒓菜等直到現在也只有局部地區有少量栽培;有些則一直處於野生狀態。記載華南蔬菜植物較為詳盡的文獻是《南方草木狀》(晉嵇含撰,公元314年)此書記載當地栽培的蔬菜種類有赤小豆、刀豆、越瓜、冬寒菜、白菜、芥菜、蕪菁、薺菜、莧菜、蕹菜、茼蒿、紫蘇、甘露子、芋、蘘荷、薯蕷、姜、萱草、百合、黃花菜、絲蔥、韭菜、薤、蒓菜、菱、蓮藕、慈姑、荸薺、水芹、茭白、竹筍、食用菌等,這些蔬菜多屬於中國原產。

北魏時期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533—544)中,記述了1500年前在黃河流域栽培的蔬菜只有32種,包括種及變種,有瓜(甜瓜)、冬瓜、越瓜、胡瓜、茄子、瓠、芋、蔓菁、菘、蘆菔、澤蒜、薤、蔥、韭、蜀芥、芸薹、芥子、胡荽、蘭香(羅勒)、荏、蓼、蘘荷、芹、白蘧、馬芹、姜、堇、胡葸子(即枲耳)、苜蓿、葵、蒜及大豆等。

此後,中國經「絲綢之路」溝通了與阿富汗、伊朗、非洲、歐洲的交往,從而使中亞西亞、近東、衣索比亞和地中海4個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的蔬菜傳入中國。繼絲綢之路開通以後,於漢、晉、唐、宋各代,又先後開辟了與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南洋群島等國家和地區的海路及陸路交通,從而使印度、緬甸、馬來西亞中心起源的蔬菜傳入中國。美洲大陸被發現後(1492),通過海路又間接地經歐洲引入了北美中心和中、南美中心起源的蔬菜。因此,從漢代以來,中國蔬菜的來源越來越豐富。

由中亞西亞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蔬菜,在秦漢時期有大蒜、芫荽、黃瓜、苜蓿、甜瓜、豌豆、蠶豆;菠菜於唐代傳入。萵苣在唐代以前無文獻記載,宋(960—1297)時始見於《東京夢華錄》(南宋孟元老撰)和《夢粱錄》(吳自牧撰),兩書記述當時河南開封及浙江杭州市場中已有萵苣銷售;由《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宋代紹興年間校定)的名錄推斷,胡蘿卜傳入年代應在宋代或宋代以前。

由東南亞經陸路或經海路傳入中國的蔬菜,從漢晉至明清前後有茄子、絲瓜、冬瓜、苦瓜、矮生菜豆、扁豆、小豆、綠豆、飯豆、龍爪豆等。茄子在北魏(386—534)之前,不具重要地位。如在《齊民要術》中茄子無專篇而附於《種瓜》篇之後。晉嵇含撰《南方草木狀》提到「茄樹。交、廣草木,經冬不衰,故蔬圃之中種茄」;唐代段成式撰《酉陽雜俎》(803—863)記載:「有新羅種者,色稍白,形如雞卵」,「只有西明寺僧造玄中,有其種。」說明茄子來自越南、泰國,南方栽培較早而普遍。但到了宋代,已成為南北重要蔬菜。扁豆始見於梁代(502—551)陶弘景著《名醫別錄》寫作藊豆,其傳入當更早。絲瓜的傳入在南宋之前,陸游著《老學庵筆記》(1125—1210)提到用絲瓜瓤「滌硯磨洗,余漬皆盡,而不損硯」。豇豆的傳入,是在東漢或三國之際,在張揖撰《廣雅》(227)中稱為:

明清兩代(1368—1911)由海路傳入的蔬菜很多,計有菜豆、紅花菜豆、西葫蘆、南瓜、筍瓜、佛手瓜、豆薯、辣椒、番茄、菊芋、甘薯、馬鈴薯、結球甘藍、蕪菁甘藍、香芹、豆瓣菜、四季蘿卜、菜薊、洋蔥、根菾菜、蘆筍等。20世紀以來又傳入結球萵苣、花椰菜、青花菜、球莖甘藍、菜用豌豆、軟莢豌豆、萊豆、甜玉米、西芹、蛇絲瓜、硬皮甜瓜、甜椒、韭蔥、黃秋葵、草莓、雙孢蘑菇、番杏(洋菠菜)等。

由國外引進的蔬菜,自漢唐至宋元時期經「絲綢之路」引進的其名稱一般都冠以胡字,如胡蘿卜、胡豆(蠶豆)、胡瓜(黃瓜)、胡荽(芫荽)等;明清以後引進的除少數從陸路引入者外,絕大多數從海外傳入,其名稱大多分冠以「番」字,或「洋」字,或「倭」字,如番椒(辣椒)、倭瓜(南瓜)、洋芋(馬鈴薯)、洋蔥、洋白菜(結球甘藍)等。

中國地域遼闊,跨越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形多種多樣,自然條件復雜,這些因素加速了蔬菜種質資源的繁衍和變異,逐漸形成了蔬菜植物種類和類型的多樣性。如蔥分化出了分櫱性強的分蔥,以及分櫱性弱、蔥白發達的大蔥。山葯地下部根狀塊莖在南方形成腳板狀、短筒狀;在北方形成長柱狀。菱的果形經過演化,發生少角和無角的變異。茭白在漢代以前食其籽粒,即「雕胡」,漢以後逐漸演變成花莖肥大柔嫩的茭白。

另外,從國外引入的許多蔬菜,在馴化栽培過程中發生變異,從而形成了不同於原產地的獨特的亞種、變種和類型,甚至成為第二起源中心。如芸薹屬的芸薹在歐洲和其他國家一直作為油料作物,而傳到中國後在南方演變成白菜亞種,進而形成普通白菜、烏塌菜、菜薹等變種,以及適應於不同季節的許多生態類型;在北方則演變成大白菜亞種,進而形成散葉、半結球、花心、結球等變種,其中結球變種又形成了卵圓、平頭和直筒等生態型。再如芥菜,染色體x=8的黑芥(原產小亞細亞、伊朗)和染色體x=10的芸薹或蕪菁等(原產地中海及近東中心)在中亞、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雜交而形成的異源四倍體〔2n=2(8+10)=36〕,成為油料及香料作物;其後朝三個方向即印度、高加索和中國傳播,在前兩個地區始終作為油料作物、香料作物栽培,但在中國則演變成莖用、根用、葉用、薹用等變種。原產地中海地區的萵苣在中國則演變成莖部肥大的萵筍。另外,還有茄子、蘿卜、黃瓜、冬瓜、大蒜、長豇豆等蔬菜,在中國自然環境和栽培條件的影響下,發生各種特性的相應變化,形成了適應於不同地區和季節生長的各種生態類型和品種(《中國蔬菜栽培學》,1987;《中國農業網路全書蔬菜卷》,1990)。

Ⅳ 中國蔬菜的來歷有哪些途徑

自己本來就有的,也有來源於海外的,如番茄 土豆等

Ⅳ 從中原\國外傳入的蔬菜糧食有哪幾種什麼時間傳入的

現在常見的蔬菜如茄子、黃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晉至唐宋時期陸續從國外引進來的。茄子,原產於印度和泰國。黃瓜原產於印度,傳入我國時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種叫法。菠菜是唐代貞觀年間由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傳入的,最初叫波稜菜,後簡稱菠菜。扁豆原產於爪哇,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刀豆原產於印度,唐代傳入我國。
蠶豆又名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羅漢豆。中國本不產蠶豆,相傳是張騫從西域帶回蠶豆。一般認為蠶豆起源於亞洲西南和非洲北部,現存最早發現是現在巴勒斯坦的傑利科古城,裡面發現了六千年前的蠶豆殘存物。
綠豆,大部分專家認為它產之印度緬甸,但也有學者認為中國是他原產地。古代叫它菉(LU)豆。西漢司馬相如的賦里就提過菉豆(《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豌豆有叫寒豆、麥豆。古代原產在地中海沿岸和亞洲西岸。豌豆這一名詞最先見於張揖《廣雅》(三世紀),又名豍(bēi)豆。豍豆在東漢崔豍《四民月令》(二世紀)中已有記載,可見至遲在漢代就已傳入我國。
到元、明、清以來,又陸續有一些品種加入我國菜譜中來。胡蘿卜原產於北歐,元代由波斯傳入。
辣椒和西紅柿的傳入時間還要晚些。西紅柿雖由歐洲傳入我國,但它的祖居地卻是南美洲的秘魯。西紅柿原名叫狼桃,秘魯土著人剛發現它時,以為它有毒,還不敢吃呢。進入清代末期,我國現有傳統蔬菜品種基本上都出現了。
土豆(馬鈴薯)中國本身也沒有,它的故鄉也在美洲。最早是由西班牙人從哥倫比亞帶回歐洲,大概是在十六世紀中期或更晚,從西北或華南傳入中國。
甘藍利用和種植歷史比較長,早在四千多年前東南歐地區(特洛伊遺址)就把某些野生甘藍利用,在也許傳說的美女海倫也吃過甘藍。甘藍流傳到我國時間並不長,最早見於書本是1848年,當時稱其為葵花白菜(這名字有意思)。其後又稱為回子白菜,大概這種叫法緣由是從其絲綢之路的路線傳播過來。
花椰菜傳入中國比甘藍(包菜)更晚,在20世紀初才在廣東、福建等地有少量種植。建國後發展比較快,現已在中國廣泛種植。青菜花的傳播的還是近十幾年的事情。
萵苣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亞一帶。有的人認為萵苣是在。隋朝傳入的證據是,宋代陶觳在其《清異綠》雲:「咼國使者來漢,隋人求得菜種,酬之甚厚。」(咼國在現在的阿富汗、不丹地區)。但是在葛洪《肘後方》已有萵苣記載。因此萵苣傳入中國年代更早.
中國南瓜原產在亞洲南部(印度尼西亞、緬甸).
明代以前沒有記載苦瓜紀錄,一般認為是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帶過來。與鄭和同行的費信寫的《星槎勝覽》中就記載了苦瓜。在其同時代《救荒本草》中就把苦瓜列為救荒作物之一。但是當時吃苦瓜並不普及。直到明代中葉之後在南方才開始普及起來。
芫荽原產在歐西南地中海沿岸。後來傳入西亞。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把它帶入中原,西晉張華撰寫《博物志》就記載:「張騫鑿空,得安石榴(石榴)、胡桃(核桃)、大蒜、胡荽(芫荽)」。
絲瓜原產印度,南宋陸游說:「用絲瓜絡擦硯台,可以把臟東西全部擦乾凈,且不傷硯台(絲瓜滌硯磨洗,余漬皆盡而不損硯)。杜北山寫過詠絲瓜的詩,因此說明,絲瓜傳入中國不遲於宋代。
古埃及是最早種植洋蔥地區之一。洋蔥開始分布中東和近東地區,後來傳播到全世界。中國古代稱為「胡蔥」。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就有記載。因此洋蔥引入年代不遲於南北朝時期。洋蔥名字得於日本,洋蔥傳入日本後,被命名為洋蔥。這個名字後來被傳入中國,成為通用名。

Ⅵ 西瓜黃瓜葡萄核桃胡蘿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國歷史上是怎樣傳開的

是從西域傳入我國,然後廣泛種植開的

Ⅶ 我們經常食用的糧食水果蔬菜等,有些是自古就有的,如:哪些是從異鄉引進的如:

一、水果

葡萄:古代稱蒲陶、蒲桃,原產於歐洲、西亞和北非一帶。波斯(即今伊朗)是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至於歐洲葡萄,大約3000年前傳入新疆,張騫通西域引入中國內地。17世紀傳入北美洲後與當地野生種雜交,誕生新品種,19世紀從海路又傳入中國。

無花果:原產地在亞洲西部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及土耳其。中國新疆在漢代已栽培,唐時傳入中國內地。

哈密瓜:古稱「甘瓜」、「甜瓜」,原產地在西域即今新疆鄯善和哈密一帶。

芒果:原產地印度。632至642年,由唐代著名法師玄奘,從印度帶回中國,而今芒果是荷蘭人在台時引入的。

菠蘿:原產巴西,明朝時傳入。

草莓:明朝開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從英、法等國引進良種。

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橄欖:橄欖一詞包含多種植物,油橄欖是地中海產的。而果橄欖則是中國原生的。

石榴:古稱「安石榴」,原產地即古之西域「安國」、「石國」,漢代傳入我國。

蘋果:1.古稱「柰」,類似現在的沙果,是一種綿蘋果,它原產中國新疆一帶。
2.為西洋蘋果。原產地是歐洲及中亞,1870年前後轉入中國。

核桃:古稱胡桃,原產地在中國西部地區。

庫爾勒香梨:為中國梨與西洋梨雜交而成的品種。

梨:的原產地為中國中原地區。

獼猴桃:原產地為中國南方。

檸檬:原產地為印度。傳入中國時間不長。

西瓜:原產地在非洲南部、撒哈拉。唐初傳入中國新疆地區,五代、宋遼時期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內地。原產地。

草莓:又叫洋莓,紅莓,原產歐洲,20世紀初傳入我國。

沙棗:別名桂香柳、金鈴花、紅豆、吉格旦。原產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甜櫻桃:又稱大櫻桃、西洋櫻桃,原產亞洲西部和歐洲東南部。19世紀70年代傳入中國。

藍莓:原產於歐洲,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也有分布。

龍眼,原產我國南方,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漢代。

香蕉:原產東南亞,我國元代開始種植。

柚子:原產我國,遠在公元前的周秦時代就有種植。

甜橙:原產中國南方及亞洲的中南半島,西漢時已有記載,世紀初期從中國傳入歐洲,15世紀末傳入美洲。。

櫻桃:中國商代就有記載。

杏:原產中國,遍植於中亞、東南亞及南歐和北非的部分地區。 18世紀被西班牙教士帶入加利福尼亞南部。1879年,美國果樹學會列舉的在美國種植的品種有11個。杏原產中國,遍植於中亞、東南亞及南歐和北非的部分地區。

桃、李、梅、板栗原產於我國。

甜瓜:原產於印度、非洲熱帶沙漠地區,大約在北魏時期隨著西瓜一同傳到中國,明朝開始廣泛種植。

菠蘿:原產巴西,16世紀時傳入中國。

木瓜:原產東南亞,大概17世紀明朝後期時傳入中國。

火龍果: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明清時由法國、荷蘭傳教士傳入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台灣省。

二、蔬菜

據不完全統計,現今我國栽培的蔬菜種類(包括種、亞種及變種)多達200餘種,分屬於29個科。以下是我們平常常見的食用蔬菜:
1.綠葉蔬菜:
菠菜:原產西亞一帶。我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波斯,故名「菠菜」,實際上是647年由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傳入我國,最初叫「菠稜菜」,簡稱「菠菜」。
菜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光緒時期傳入我國也就。
青菜:又稱小白菜。原產中國,早在後漢時代就有文獻記載。
芹菜:原產地在東亞和地中海沿岸沼澤地帶。又稱西芹,傳入我國的歷史不過百年左右。
生菜:原產地中海附近,歷史悠久。
大白菜:古名崧,原產中國南方,唐宋以後北方才開始引種。
捲心菜:原產地在西歐,又名椰菜。清早期傳入我國。

2.根菜類蔬菜
胡蘿卜:原產中亞和非洲北部(一說北歐)。一說是約在唐代傳入的,另一說是在元代時,由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
蘿卜:原產中國。古代稱之為蘆葩、菜菔、突子。

3.蔥蒜類蔬菜
韭菜:原產亞洲東部、中國。
洋蔥:原產伊朗、阿富汗,又名蔥頭,玉蔥。傳到我國僅百餘年。
蔥:原產西伯利亞。一說產於天山昆侖山,因昆侖山古稱蔥嶺。
蒜:原產南歐和亞洲西部。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古稱「胡」和「胡蒜」。

4.茄果類蔬菜
番茄:即西紅柿。原產南美洲的秘魯。當地人稱為「狼桃」,18世紀由葡萄牙傳教士傳入。實際上中國西漢時期就有。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墨西哥和秘魯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最初名「蕃椒」,後改稱今名。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有,19世紀傳入我國。
茄子:原產東南亞泰國和印度,從印度,經泰國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中世紀進入非洲,19世紀中進入歐洲。

5.瓜果類蔬菜
南瓜:原產非洲。由波斯傳入我國南方地區,當時叫它為「番瓜」,傳入年代不詳。另一說明清時期從南洋群島引進的。

冬瓜:原產中國南部。因其形如枕,故名枕瓜,又因其老熟後皮上長滿白粉,故名白瓜,還因南方秋末東初有收獲,又名寒瓜。
絲瓜:原產印度。又名天羅,布瓜。因其瓜體老熟後筋絲如網,故名「絲瓜」。相傳宋時由南方傳入。
甜瓜:一說在非洲幾內亞等地,另一說在南亞(包括整個印度次大陸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三國接壤地帶)。
黃瓜:又叫胡瓜,原產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從伊朗帶入中國的。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
苦瓜:又名涼瓜,一般認為是原產熱帶地區。在亞洲和加勒比海群島有廣泛的種植。明時鄭和下西洋傳入中國。

6.豆類蔬菜
大豆:原產中國雲貴高原一帶。別名甚多,依種皮顏色分別稱為黃豆、青豆、黑豆;種皮黑色、子葉青色的稱黑皮青豆或青仁烏豆;摘鮮豆莢以嫩豆粒作蔬菜用的稱毛豆。大豆的小粒類型,褐色的在中國南方稱泥豆、馬料豆,在東北稱秣食豆;黑色的稱小黑豆。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豌豆: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與亞洲西部,漢代從西域大宛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

四季豆:原產中南美,明朝時傳入我國。
扁豆:原產印度尼西亞,大約在魏晉時傳入。

7.薯芋類蔬菜
土豆:原產南美,從智利1580年傳入歐洲,明末傳入我國。

芋頭,原產東印度和馬來半島,漢代傳入。

馬鈴薯:原產南美洲智利和秘魯,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歐洲第一批紅薯是由哥倫布於1492年帶回,然後經葡萄牙人傳入非洲,並由太平洋群島傳入亞洲。紅薯最初引入我國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當時福建華僑陳振龍常到呂宋(現今菲律賓)經商,發現呂宋出產的紅薯產量最高,於是他就耐心地向當地農民學習種植之法。後來經過陳氏家族的推廣,紅薯在全國普遍栽種。
芋:原產地在亞洲。
山葯:原產地在亞洲、非洲和美洲等地。中國在東漢時期就有記載,名醫張仲景就以山葯入葯。
姜:原產印度尼西亞,一說印度。中國秦漢時有載種。

8.水生蔬菜
茭白:又叫茭筍,古稱菰。原產我國。曾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稱孤米、雕胡,為「六穀」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紀才出現作為蔬菜食用的茭白。
慈姑:又叫剪刀草、燕尾草、茨菰。原產我國東南地區
菱:又叫菱角、水粟。原產歐洲。
水芹菜:又名水英。一般認為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故古代稱它為「胡芹」。

海帶:原產地在日本北海道。
蓮藕:又名藕、荷,原產印度。很早便傳入我國,在南北朝時代,蓮藕的種植就已相當普遍了
豆瓣菜:又叫西洋菜。原產歐洲。

9.食用菌類,至於蘑菇、木耳這類東西不用外傳,也不用養,哪兒都長,又好吃又雅緻。遇上點珍品比如什麼猴頭、竹蓀、金、銀耳之類的又滋補又高檔,而且全是中國自古就有的原產貨。

香菇:又名香蕈、香菌、冬菇,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原產地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和越南等國。
草菇:原產中國。別名苞腳菇、藍花菇、麻菌等。
黑木耳:原產地在中國。

此外還有:
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
金花菜:原產印度,中國後漢時期已栽種。
蕹菜:即空心菜,產於中國南方多雨地區,被稱為南方之奇蔬。
葫蘆:原產中國、泰國,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非洲的埃丵及,7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
西葫蘆:即美洲南瓜,清朝中期傳入我國。
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唐代由外國使者來華時傳入。
茴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傳漢代傳入。
秋葵:原產非洲和亞洲熱帶地區。亦名」黃秋葵「,俗稱」羊角豆「。
芝麻:原產中國雲貴高原。
向日葵:原產地美洲,明朝後期傳入我國。

大蒜,原產亞洲西部,2000年前從蒙古傳入。

張騫通西域以後,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被移植到內地;

唐朝時地中海的萵苣、印度的刀豆、鬱金香、菩提樹、尼泊爾的菠菜傳入中國;

明清時期,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煙草傳入中國。

在這些蔬菜中真正對中國歷史起到巨大作用的蔬菜有兩個,南瓜和土豆。這兩個蔬菜進入中國後因為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容易栽培,產量大,容易儲存的特點,在中國快速普及,又因為它們可蔬可糧的特點,能夠代替傳統的農作物,麥,粟,稻,稞,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糧食的不足。當糧食問題解決後,人口數量才具備了快速增長的可能。這兩種蔬菜,在現在很多地區還在作為主要食物,用以彌補糧食作物的不足。

在解決了食物問題之後,又恰逢社會逐漸安定,於是人口數量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最終形成了明,清時的兩次人口大爆炸。從而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歷次戰亂後形成的人煙稀少的局面,社會生產力也得到了喘息之機。

另外一種影響中國歷史的外來農作物是玉米。玉米的引進,對中國的歷史影響毫不亞於這兩種蔬菜。

原產於美洲,和非洲熱帶的三種植物竟然改變了中國的歷史,感謝自然的力量吧。

Ⅷ 歷史上有哪些蔬菜和水果傳入我國

蒜: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
蔥:產於天山昆侖山,所以昆侖山古稱蔥嶺。
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
芹菜:中國自古就有,但跟世界意義上的芹菜並不相同,被稱為中國芹菜,還有一說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現在吃的西芹種傳入不足百年。
金花菜: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後漢時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種蔬菜之一。
小白菜:簡稱白菜、青菜。原產我國,早在後漢時代就有文獻記載。
大白菜:古名崧,我國人工培育產品,地道中國原產菜。
茭白:其來源同上。曾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稱孤米、雕胡,為「六穀」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紀才出現作為蔬菜食用的茭白。
黃瓜:又叫胡瓜,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但那時我國雲南也有野生黃瓜分布。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漢代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
蕹菜:就是空心菜,產於我國南方多雨地區,被稱為南方之奇蔬,曹操他老人家就吃過了,時間不用說了吧。
扁豆:原產印度,漢、晉時傳入。
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
菠菜:原產波斯,唐代傳入我國。
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宋代以前怎麼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
胡蘿卜: 原產北歐。元代時,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
紅薯:原產美洲,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
土豆:原產南美,明末傳入我國。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咱也不知道這味道好不好吃,怎麼琢磨都覺得是欣賞性植物,估計也不怎麼辣)。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始有.19世紀傳入我國。
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傳入我國。
南瓜 : 原產非洲。由波斯傳入我國南方地區,當時叫它為「番瓜」,傳入年代不詳。還有另一種南瓜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估計宋朝時也有了。
四季豆:原產中南美皺,明朝時傳入我國。
番茄: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西紅柿。原產南美洲的秘魯,清朝中晚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但1983年,我國四川省考古隊從成部鳳凰山的西漢古墓中,發現有番茄等農作物種子,四川省農科院還精心培育出了植株.由此證明我國2000多年前就有這東西了。當然,那時一定不叫現在這個名字。
西葫蘆:就是美洲南瓜,清朝中期傳入我國。
生菜:原產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國。
菜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傳入我國也就100來年。
洋蔥:原產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歷史,傳到我國僅百餘年。
葡萄,張騫帶回來的。
西瓜,五代時期由絲綢之路傳來的。
無花果,唐前就傳入了,但中原地區是很難吃到的。
芒果:據說由唐僧取經時帶回的種子,但現在的芒果是荷蘭人在台時引入的。
哈密瓜:南宋時期第一次有文獻記載。明以前中原基本很少吃到。明以後也是做為貢品的。
菠蘿:原產巴西,明朝時傳入。
草莓:明朝開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從英、法等國引進良種。
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西瓜:原產地撒哈拉。
向日葵:原產地美洲。
芝麻:原產我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了中國是芝麻的故鄉。
橄欖:橄欖一詞包含多種植物,油橄欖是地中海產的,我國解放後在漢中地區有少量引進。而果橄欖則是中國願生的,不過在古代應該算是百越地區。
石榴:古稱「安石榴」,原產地即古之西域「安國」、「石國」。

Ⅸ 菠菜在宋朝時期傳入中國,那麼是如何傳入的

一、進貢來的

在古代,宋朝的時候菠菜是有貞觀年間有尼波羅國向唐代進貢的時候傳入的這種菜,當時這種菜是叫做玻璃菜的,在後來才稱為是菠菜的,其實這個是從那時候給我國進貢時候得到的這種菜,大家可以看一下,進貢來的東西其實都是比較不錯的,有好多新鮮的蔬菜。


在古代有好多東西都是從別的地方傳入中國的,當時中國是個比較強大的國家,都是要有進攻的,在進攻的時候人們會把一些特別好的吃的東西留在自己身邊,作為國家的一種特色,所以大家要看一下這些進貢來的食物,可以直接查找一下原有的一些資料。中國也有好多自己特產的食物,也是比較好的一些也可以向外國推廣。

閱讀全文

與蔬菜是怎麼引進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語buah怎麼讀 瀏覽:623
只有番茄醬和黑胡椒醬怎麼拌義大利面 瀏覽:517
英國公爵爵位無後代怎麼辦 瀏覽:502
印度的音樂漢字怎麼哼 瀏覽:555
義大利留學去哪個城市好 瀏覽:268
英國塔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62
越南相當於中國哪個省的大小 瀏覽:550
如何評價越南小伙 瀏覽:381
中國房地產高價持續多久 瀏覽:695
驚喜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31
英國留學什麼年齡好 瀏覽:455
印度粗糖怎麼熬 瀏覽:386
中國移動卡如何增加流量 瀏覽:689
義大利的警察是什麼 瀏覽:618
晚安的印度語怎麼寫 瀏覽:54
印尼巴士怎麼看全程 瀏覽:611
越南有多少人姓馮 瀏覽:687
中國外交部能提供什麼幫助 瀏覽:723
英國人有多少國籍 瀏覽:986
印尼的駕駛本過回國內得多少錢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