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書法大辭典用的是什麼紙張

中國書法大辭典用的是什麼紙張

發布時間:2022-08-15 01:17:19

❶ 中國傳統書法書畫使用的是什麼紙

在我國古代,文人墨客寫字和畫畫都是使用的宣紙,這種紙張,具有極好的潤墨性,和水墨是非常還的搭配。這也使得說到中國的書畫,就必然離不開宣紙。


以上就是宣紙的故事,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宣紙具有非常強的生命力,它從被創造出來開始,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雖然遭到打擊,但是它又能很快被人再次恢復生產。

❷ 寫書法用什麼宣紙

寫書法用生宣。

這種紙能使筆墨變幻莫測,有其他品種的紙所不能代替的效果。生宣因滲化水分厲害,初用時難以掌握,若熟練之後,則使筆法豐富厚重,墨色變化生動。熟紙寫成後與裱托後的效果接近,生紙則寫後常因墨跡而生皺紋,然裱托之後,

則筆墨精神全出,面目一新。生宣中又分厚、薄兩種,厚紙稱夾宣,薄紙稱單宣。夾宣寫字,行筆易深厚,但難於飄逸。用以寫大字紙不易破,聚墨厚,能產生蒼郁雄渾的效果,然書寫者要有入木三分的筆力才行。單宣紙較夾宣行筆易流暢,然墨色滲化極為敏感,因此要防止線條飄浮。

(2)中國書法大辭典用的是什麼紙張擴展閱讀

1、書法一般用生宣,吸收性強,很適合行書、草書。生宣比熟宣的渲染性強,良好把握生宣,可以很好地表現筆墨的趣味。

2、從厚度來說,一般狼毫、豬毫、硬毫筆要用厚的宣紙,羊毫等軟筆選薄點的宣紙。

3、但是初學者對宣紙的特性掌握不多,可先選擇熟宣練習,因為生宣的吸水性強,初學者不易把握。

❸ 毛筆書法一般用什麼紙,生宣熟宣還是夾宣呢

1、生宣:紙適合多數書法用紙。

2、熟宣紙適合小楷、扇面。

3、夾宣也稱為加宣、雙宣,是加厚的,適合寫大幅字,即榜書,尤其是六尺以上特大的榜書。

宣紙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強,不易變色。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寫字、作畫「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少蟲蛀,壽命長。宣紙自古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

(3)中國書法大辭典用的是什麼紙張擴展閱讀:

1、宣紙簡介

宣紙,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

2002年8月,宣紙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

2、歷史淵源

唐天寶年間,在全國各地運到京城長安的進貢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紙、筆」等貢品,這說明當時宣城郡已生產紙、筆。

宋元,曹氏一支輾轉遷徙到安徽涇縣小嶺後,開始了全面系統地以青檀皮為原料製作「宣紙」的歷程。

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由皇室監制的「宣紙」加工紙的出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宣紙 (文房四寶之一)

❹ 毛筆書法用什麼紙

毛筆書法用宣紙。

「宣紙」是供毛筆書畫用的獨特的手工紙,宣紙質地柔韌、潔白平滑、色澤耐久、吸水力強,在國際上「紙壽千年」的聲譽。

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

(4)中國書法大辭典用的是什麼紙張擴展閱讀

中國文房四寶:紙、筆、墨、硯。

1、紙,是中國的一個偉大發明,世界上紙的品種雖然以千萬計,但「宣紙」仍然是供毛筆書畫用的獨特的手工紙,宣紙質地柔韌、潔白平滑、色澤耐久、吸水力強,在國際上「紙壽千年」的聲譽。

2、毛筆,是古代中國與西方民族用羽毛書寫風采迥異的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自元代以來,浙江湖州生產的具有「尖、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

3、墨,是書寫、繪畫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後主李煜的賞識,全家賜國姓「李氏」。從「李墨」名滿天下。

4、硯,俗稱硯台,是中國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漢代時硯已流行,宋代則已普遍使用,明、清兩代品種繁多,出現了被人們稱為「四大名硯」的洮硯、端硯、歙硯和澄泥硯。

❺ 寫書法一般用的紙叫什麼

寫書法一般用的紙叫「宣紙」,讀音[xuān zhǐ]。

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宣紙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強,很少被蟲蛀,壽命很長,而且不易變色。

宣紙還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等特點,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

在正常的保存條件下,宣紙和其他紙張相比,具有壽命特別長的特點。正因為這樣,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喜歡使用宣紙來創作書法與繪畫,詩詞文賦等。中國在近代流傳到世界各地的一些書法和繪畫作品中的精品,許多都是在宣紙上創作的。

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國等一些機構也採用宣紙復制珍貴的歷史檔案,以圖延長這些重要文獻的留存壽命,這既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宣紙實物。

宣紙與硯台、毛筆、墨汁交相輝映,構成了具有濃郁特色的中國文房四寶,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房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種文房文化孕育或強化了中國文化,並為世人所矚目。

(5)中國書法大辭典用的是什麼紙張擴展閱讀:

宣紙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重要載體,其製作技藝被譽為世界手工造紙技藝的「活化石」。「宣紙製作技藝」於2009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宣紙雖為世人熟知,但由於對其發展演進及內涵變化並不十分了解,不少人仍將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內涵的宣紙混為一談。

1、唐代:「宣紙」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

唐代「宣紙」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這是以產地而稱的「宣紙」。唐代宣州雖有「紙、筆」之貢,但不能將這種當時的優質紙張與後來的「宣紙」視為等同,因為原料不同。唐代起已有「宣紙」之名,但其時是取地名命名,泛指宣城所產之紙。

從造紙技術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唐代尚未見有以青檀皮為原料的「宣紙」。但不可否認,當時宣州已經產出名紙,以地名命名的「宣紙」就此產生了。

2、宋元:「宣紙」是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的紙張。

宋末經元到明中葉之前的一段時間內,皖南山區一帶社會相對穩定,文化繁榮,小嶺雖為偏遠山區,但盛產優質青檀皮,加上水質、溫濕度皆有利於造紙,天時之機、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奮,促進了造紙業的快速發展。

這一時期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主要用於書畫裝裱托紙等,還不宜於書畫。此時,曹氏族人根據社會需求,已開始不斷試用多種復合材料製作紙張,其中就包括稻草。

3、明清:「宣紙」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的高級書畫紙張。

明朝中葉後,宣紙的原料已非採用青檀皮單一原料,而是摻和了沙田稻草。由於青檀皮的纖維較長,單一用它作為原料,成紙性質較硬,柔韌性不足,在這種紙上進行書法繪畫時,潤墨性稍遜,寫意性不能得到充分展現。

而稻草的纖維較短,用青檀皮漿摻和稻草漿造紙,則增加了成紙的綿柔度和書法繪畫的潤墨效果,這既是適應寫意畫逐步成為時代潮流的結果,客觀上也緩解了對青檀皮原料的壓力。

然而,明宣德之前137年(1289-1426)間宣紙工藝尚不完全成熟,直至「陳清款」「宣紙」——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由皇室監制的「宣紙」加工紙的出現,「宣紙」工藝才爐火純青,文人墨客對「宣紙」的記載也開始多了起來。

「陳清款」「宣紙」以加工者姓名命名,其加工者不僅加工了生「宣紙」,而且還加工了其他生紙,但都以此款命名。在當時的同類型「宣紙」中,「陳清款」以其技藝高超而拔頭魁,其他款「宣紙」只能望其項背。

正因如此,其被皇室重視而列作貢品進而由皇家監制,成為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宣德紙」。為尊者榮,「宣德紙」猶如明時「宣德窯」「宣德爐」一樣受到人們尊崇。我們現在俗稱的「宣德紙」其實是當時以「宣紙」為原紙的加工紙的統稱,其中以「陳清款」為第一。

3、正宗「宣紙」:原產地以傳統製作技藝生產的高級藝術紙張。

元明之際起,「宣紙」開始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主要原料並一直延續至今,產地也由小嶺傳播到涇縣及其周邊地區,國內少數地方也曾在原產地技術人員指導下生產過仿宣,但皆因無法滿足生產「宣紙」的所有條件,產品質量難與正宗「宣紙」相比。

我們今天所謂正宗「宣紙」,就是採用產自安徽省涇縣境內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並利用當地獨有的山泉水,按照傳統工藝流程和獨特配方,在嚴密的技術監控下生產的,具有潤墨性、耐久性、抗腐性兼具的獨特性能,主要供書畫、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級藝術紙張。

❻ 中國書法、繪畫得力於什麼紙的使用這種紙是如何製作的

中國書法繪畫都得力於「宣紙」的使用。

安徽涇縣之所以會獲得發展,特別是宣紙的發展,那是因為古時候涇縣是山區地帶,山區地帶里栽種的樹木比較多,而且栽種的樹木便是宣紙的主要原材料。古時候的涇縣現為在我國安徽省宣城市下轄的一個縣,其處在安徽省東南部,這種地方全是丘陵地帶,丘陵地帶較為合適栽種檀青樹,而宣紙的主要原材料便是檀青樹。

(5)但作為產品的宣紙僅這般還不夠,製成品的生產加工宣紙,其規范的要求也很高,不僅規定保證紙質綿韌,手感潤柔,紙張平整,有隱隱約約的竹簾紋,還需要使裁邊齊整清潔,紙張上不可以存有褶皺裂開,洞眼,小石子和附屬物等缺陷。

因而還必須對早已定型的紙張進行鑒別和選擇,再將選定的紙張剪去毛刺,加上印刷,過礬,打磨拋光,包裝等,才可以變成聞名世界的宣紙。

❼ 書法用什麼紙

毛筆書法用紙:
一、寫毛筆字的紙

書法作品一般都寫在宣紙上,因為宣紙最善於表現墨色的枯濕濃淡。但宣紙原料為檀樹皮,製作工藝復雜。古人有「片紙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說,故宣紙價格昂貴。初學毛筆字一般用元書紙、毛邊紙等價格低廉的紙。

現在造紙工業非常發達,但銅版紙、道林紙等既光滑又白凈的紙不宜用來練字,因紙面過於光滑,寫的紙容易飄浮,練不出筆力來。在機制紙中,舊報紙比較粗糙,吸墨性能也還可以,初學毛筆字者完全可以廢物利用。

但在報紙上寫字墨跡不易洇出來,筆在紙上停留時間長短都無所謂,再寫宣紙就很不適應。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礎,還要經常在元書紙上練字,筆在元書紙上稍一停留,墨即向外洇出,要寫好會有一定的難度。宣紙性能比元書紙更敏感,滲透力更強,難度也更大。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該拿元書紙來練,待練到一定時候,對元書紙性能已完全掌握時,再練宣紙,就容易多了。

二、宣紙的種類及性能

宣紙因安徽宣城生產書畫紙而得名,宣紙已成為中國書畫用紙的代名詞。現在生產宣紙的地方除了安徽外,還有四川的夾江宣、浙江的富陽宣和溫州的皮宣等。宣紙是用檀樹皮漚制的皮料和稻草漚制的草料,根據不同的比例配置而成。皮料佔40%的宣紙叫綿連,皮料佔60%的叫凈皮,特凈用的皮料更多,佔80%,皮料越多,紙質越佳,拉力越大,越能盛得住墨。綿連較薄,不易表現濕墨及枯筆,故較適宜寫楷書及小行草書,對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紙質厚的凈皮、特凈很能反映墨色的變化,枯濕濃淡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又能盛墨,故能寫大字,寫篆、隸、大行的草書。當然厚紙要比綿連難寫,但表現力強,書畫家都愛用。以上這些能使墨汁沁洇出來的宣紙統稱為生宣。

還一種宣紙叫熟宣,水墨在宣紙上洇化不出來,故適宜於寫小楷或畫工筆畫。書法家們因熟宣無法表現濕墨的變化,一般不用熟宣來進行書法創作。

在使用宣紙前,先要了解一下所用宣紙的性能。如果紙質好而且比較綿厚,墨汁中要兌以清水調勻後使用;如果紙質好而且比較綿厚,墨汁中要兌以清水調勻後使用;如果紙質較薄,墨汁中可少兌甚至不兌水使用。也可先用毛筆蘸些墨汁在所用宣紙紙角上點一下,看其墨汁洇出速度及大小范圍,如果洇的快、且范圍大,說明紙質薄,墨要濃一些,書寫速度要快一些;如果墨點洇出速度慢且范圍小,說明紙密質厚,墨可適當稀一些,書寫速度放慢些。有的宣紙紙質較差,墨跡會灰,要用濃墨書寫,不然,字會缺乏精神。

另外,宣紙的規格又以尺寸的大小分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二……選購時要注意宣紙質量的優劣。好的宣紙表面光潔白勻,無雜質、黑斑和破損,用手摸時感到比較綿柔,對著日光照去,能看到一團團如棉絮般的雲團,「雲」越多說明檀樹皮越多,紙質愈佳。也可在紙角用舌頭舔一下,檢驗其洇化程度,如果一點不吸水,水仍浮在紙面上,說明是熟宣,如果水吸下去,並略有洇開,說明是生宣。

閱讀全文

與中國書法大辭典用的是什麼紙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有什麼厲害球員 瀏覽:984
快遞從中國送到菲律賓多久 瀏覽:948
如何給英國的小夥伴寄東西 瀏覽:894
在中國燃氣業務員工資如何 瀏覽:1000
英國的君主怎麼產生 瀏覽:677
小孩中國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593
shopee印尼站價格怎麼這么低 瀏覽:830
伊朗核協議德國為什麼參與 瀏覽:400
委內瑞拉為什麼離開伊朗船隊 瀏覽:364
義大利食品的保質期怎麼看 瀏覽:925
印度芒果為什麼降價 瀏覽:395
中國家訓共同點有哪些 瀏覽:898
匡威越南產怎麼辨別 瀏覽:360
越南芽庄可以帶什麼吃的 瀏覽:511
義大利發生了什麼 瀏覽: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瀏覽:66
越南首都河內有什麼景點 瀏覽:759
越南酸辣醬料怎麼做 瀏覽:139
越南自衛反擊什麼時候 瀏覽:790
印尼的手機是什麼版本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