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入世20年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開啟了中國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新一頁。
20年來,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2位;貨物貿易從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1位;服務貿易從世界第11位上升到第2位;利用外資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對外直接投資從世界第26位上升到第1位;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從2001年的0.51萬億美元發展到2020年的4.65萬億美元。
中國用20年的時間交出了這份優異的成績單,並准備好了迎接下一個輝煌的20年。
世貿組織舉辦中國入世20周年紀念論壇
新華社日內瓦12月10日電(記者陳斌傑 陳俊俠)為紀念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世貿組織10日在日內瓦總部舉辦主題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周年:融入與發展」的高層論壇。
論壇由世貿組織秘書處和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聯合舉辦,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和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李成鋼在日內瓦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世貿組織副總幹事張向晨主持論壇,世貿組織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和美國前貿易談判官員溫迪·卡特勒通過視頻連線參與討論。
李成鋼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僅為中國帶來巨大經濟社會成就,也造福全球經濟和世界人民。中方將繼續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世貿組織在漁業補貼、應對新冠疫情等方面作出貢獻,並支持世貿組織進行必要改革以重振其關鍵職能。
伊維拉表示,融入全球貿易體系能夠推動增長和發展,中國是其中的「教科書案例」。入世20年來,中國取得「令人驚訝」的發展成就,中國為全球減貧、對抗新冠疫情作出重要貢獻。她說,中國是世貿組織多邊和諸邊貿易談判的積極參與者,並在世貿組織改革中發揮積極影響力。
拉米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一個「決定性時刻」,中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履職表現可以獲得「A+」評價。他表示,隨著中國在世貿組織中影響力的提升,中國應在貿易規則談判和世貿組織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
龍永圖表示,入世加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中國與全球經濟體系的深入融合。他說,中國舉辦進博會,鼓勵其他國家向中國出口,這是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又一例證。
卡特勒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國際貿易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正確的時間做的正確的事」。
張向晨說,中國入世加速並夯實貿易全球化進程,中國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期待中國為世貿組織作出更大貢獻。
2.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1、2008年舉辦北京奧運會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又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辦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為協辦城市。香港承辦馬術項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創造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共有87個國家和地區在賽事中取得獎牌,中國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2、天河一號
「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由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部署在天津的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其測試運算速度可以達到每秒2570萬億次。2009年10月29日,作為第一台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在湖南長沙亮相。
「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使用由中國自行研發的「龍」晶元。而每秒鍾1206萬億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萬億次運行速度的Linpack實測性能使這台被命名為「天河一號」的超級計算機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國超級計算機前100強之首,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自主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3、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成為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
毛澤東在1955年發出號召,中國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等負責籌建核工業。
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艱巨任務。1962年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在科技人員和國防建設指戰員的共同努力下,核試驗終於取得成功。
中國政府發表聲明稱,中國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戰斗的威脅。同時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並建議召開世界各國首腦會議,討論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問題。
4、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1999年11月20日,地面指揮中心向飛船發出返回指令,神舟一號飛船於北京時間凌晨6點30分發射。同年11月21日凌晨3點41分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
它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志著中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新型長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次日凌晨3時41分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5、首艘航母遼寧號入列
遼寧號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於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於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
2005年4月26日,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改進。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製造,及將其用於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3. 祖國二十年來三個不同方面的偉大成就
1、政治上,建立和鞏固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它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權,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的根本保證。
2、經濟上,在工業建設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就一九八O年同完成經濟恢復的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二十六倍多,達到四千一百多億元。
棉紗產量增長三點五倍,達到二百九十三萬噸;原煤產量增長八點四倍,達到六億二千萬噸;發電量增長四十倍,達到三千多億度;原油產量達到一億零五百多萬噸。
鋼產量達到三千七百多萬噸;機械工業產值增長五十三倍,達到一千二百七十多億元。在遼闊的內地和少數民族地區,興建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3、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一九八O年,各國各類全日制學校在校學生二億零四百萬人,比一九五二年增長二點七倍。
三十二年來,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培養出近九百萬專門人才。核技術、人造衛星和運載火箭等方面的成就,表現出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文藝方面創作了一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優秀作品。
群眾性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不少運動項目取得出色的成績。烈性傳染病被消滅或基本消滅,城鄉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平均壽命大大延長。
(3)二十年內中國發展有哪些成就擴展閱讀:
祖國發展的中國夢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習近平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中國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曾經長期處於領先地位,但進入近代以後,逐漸落伍了。
1840年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滿清王朝的腐朽,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絕境中猛醒、在苦難中奮起的中華民族,為民族大義所激奮,日益緊密地凝聚在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下,中華民族向前、向上的生命力日益強勁地迸發出來。
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進行了艱辛努力和不懈探索。然而,從太平天國到洋務運動,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都沒有完成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
實踐證明,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舊式的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都無法改變中國的命運。正當中國人民不斷失敗又重新奮起之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聖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共產黨又帶領人民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國夢」和中國近現代史日益呈現出光明的色彩。
4. 中國近20年取得的成就
2.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顯著提高,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這兩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項目為例,從1978—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脫貧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 148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1978年占農村總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過去25年全球脫貧事業成就的67%來自中國,聯合國2008年發展目標報告中稱,中國通過深入有效的扶貧措施,已經提前實現絕對貧困人口和飢餓人口減半的目的,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3].
3.民主法治意識增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不斷開創中國社會主義新局面,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秘魯阿普拉黨總書記毛里西奧·穆爾德說:「中國目前實行的政治制度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這種制度不同於西方社會所重視的代議制民主,中國共產黨所實行的政策和措施是務實而有效的,中國的經驗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執政能力值得學習和研究。」
4.社會和諧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2008奧運會的成功舉辦;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汶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5.文化體育繁榮昌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事業穩步發展,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 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開放以來,也使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20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二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51金21銀28銅,獲金牌榜第一名。
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
5. 中國在過去二十年間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麼
中國在過去二十年間取得最大成就是″航天工程,高鐵,橋梁建設,網路,支付寶)一這幾方面、取得很大成果
6. 中國飛速發展,近十年來新中國有哪些驚人成就
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華誕,作為中華人民的一份子,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一、兩彈一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7. 近20年國家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
1、雜交水稻技術
1986年提出「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的發展觀點,經6年艱難攻關,與研究人員成功地突破了兩系雜交稻關鍵技術並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中國發明的雜交水稻,除國內發展迅速外,在國外,已有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美國在大面積生產上應用,並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
2、屠呦呦獲諾貝爾科學獎
從現代科學技術中汲取創新手段,與她領導的研究團隊堅持不懈,克服困難,聯合攻關,成功地從中草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並研製出系列青蒿素類葯品,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3、中國高速鐵路
中國已經成功擁有世界先進的高鐵集成技術、施工技術、裝備製造技術和運營管理技術,具有組團出海的實力,可以挑戰任何競爭對手。中國高速列車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車覆蓋時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個速度等級,種類最全;動車組累計運營里程約16億公里,經驗最豐富。
4、北京申奧成功
2015年7月3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國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 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
5、長征六號運載火箭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成功首飛,這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此次長征六號火箭將承擔20顆衛星的發射任務,不僅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的發射新紀錄,同時「一箭20星」的發射數量也創下了亞洲之最。
6、諾貝爾醫學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葯中分離出 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無博士學位、無留洋背景、無院士頭銜的屠呦呦成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歷史上第12位獲得該殊榮的女性。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這也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中醫葯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2015年12月11日,屠呦呦接受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
8. 近二十年中國巨大的變化有哪些
對照近年來的變化:
1、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到2007年止,我國GDP總額已達到22.4萬億元,人均約合2880美元,年均增長100%以上,已經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由佔全球GDP總額的10%上升到50%以上;經濟效益的提高,財政收入連年的增加,到2007年已達到5.13萬億元,外匯儲備超過.7萬億美元。2009年,GDP總量已躍升世界第二位。
2、取消農業稅,終結了中國幾千年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今年豐收已成定局。
3、進出口貿易一直增長,開放型經濟進入了新的階段。
4、創新轉型國家建設進程良好,涌現出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
5、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
6、人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居民收入有較大增加。
7、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
8、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
9、社會建設全面開展。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農村實現了免費制教育。
10、 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
11、 港、澳、台工作進一步加強。
12、我國外交全方位發展。
(8)二十年內中國發展有哪些成就擴展閱讀:
五年時間瞬間即逝,中國與世貿之間的關系早已跨越了當初的起點。回首既往,目睹當下,相信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基本認識: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中國入世都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性事件。這不只是因為全球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突然加入了洶涌澎湃的13億人口,而且更因為中國和世界都因此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而這種變化將貫穿於整個二十一世紀。
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後來者」,中國加入世貿之後卻迅速地後來居上。在短短五年時間里,中國經濟和市場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不僅使世界為之矚目和震驚,而且還對當今和未來的全球秩序發揮著重要影響。
社論表示,就在入世後的幾年時間里,中國的經濟規模接連超越了多個老牌工業國,包括義大利、加拿大、法國和英國。中國僅居德國、日本和美國之後,其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目標,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由此開始,由七大工業國一直唱主角的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是人們所沒有料到的。
社論指出,當然還遠遠不止於此。在入世之初,中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貿易國,但今天卻已經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體之一。
當初,其外匯儲備只相當於新加坡或台灣,但今天卻超越了曾經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當初,其貨幣還不受重視,甚至受到歧視,但今天人民幣卻在國際貿易和外匯市場上變得炙手可熱。所有這些,似乎都在瞬間發生。
然而,中國入世五年來最深刻的變化,還在於整個社會的變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的變化
9. 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3、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4、體育方面的成就
成功舉辦北京奧運;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中國橫掃世界乒壇;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會金牌。
5、軍事方面的成就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航母服役;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隻;機動登陸平台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蛟龍600,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