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1870年中國發生了什麼

1870年中國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6 01:09:33

Ⅰ 中國1870年,至1835年十月發生了什麼歷史事情

1835
清廷增定防範洋人貿易章程
十四日,清廷增定章程八條:外洋護貨兵船,不準駛入內洋;洋人偷運槍炮及私帶其婦人等至省城,責成行商一體稽查,洋船汲水買辦,由澳門同知給發牌照,不準私雇;洋館僱用民人,明定限制,嚴防勾串作奸;洋人在內河應用無篷小船,禁止閑游;洋人具稟事件,一律由洋商轉稟;洋商承保洋船,應認派兼用,以杜私弊;洋船在洋私賣稅貨,責成水師稽查,嚴禁偷漏。
山西趙城縣曹順起義,殺知縣,旋改。考試滿洲侍郎以下至五品京堂滿文,不能落筆者過半。廣東定《防範洋人貿易章程》八條。英船到山東劉公島,未能登岸面去。是年,人口數達四億零一百七十六萬七千零五十三。
1870年6月21日——天津教案發生

Ⅱ 中國歷史上有什麼著名事件發生在現在的天津

著名事件:大沽口保衛戰。

大沽口保衛戰,發生在咸豐九年五月二十五日(1859年6月25日),共打沉英、法軍艦3艘,重創3艘,英法聯軍共計傷亡420餘人,英國侵略軍司令賀布也受了重傷。大沽口保衛戰的的勝利,是鴉片戰爭後清軍在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惟一的一次勝仗。

大沽口簡介: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裏海河入海口處。西北距北京約170公里,東瀕渤海,西鄰海河平原,隔河與塘沽相望。

「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明永樂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在天津築城設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清代置大沽協鎮營,道光二十年(1840)直隸總督納爾經額,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餘尊,防兵2500人。

咸豐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統重兵駐扎津沽,督辦防務,設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鎮、海、門、高五字分號排列,並設防兵2.5萬,籌建大沽水師,在水底植叢樁以御敵船。

(2)1870年中國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美、俄四國3次入侵天津。清咸豐八年(1858),英法聯軍侵佔天津後,迫使清廷簽訂了《天津條約》。咸豐九年(1859)侵略者趁到北京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之機,再次發動了侵華戰爭。

咸豐九年五月十七日(1859年6月17日),英國侵略軍司令賀布率英艦20艘、法艦2艘抵大沽口外,拽倒攔江鐵戧4架,進行挑釁。二十日,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到達大沽,要求清軍將攔河之鐵戧木筏撤掉,清廷讓他們從北塘進京換約,可英、法侵略者卻以武力相威脅不走北塘。

五月二十五日,賀布親率軍艦10艘布列在大沽口,先令火輪拖拽鐵戧,連續拖倒10餘架,而且拒絕天津道送來的勸阻照會。下午2時,用輪船直撞守護炮台的鐵鏈,隨即向炮台發起轟擊。

守衛炮台的愛國官兵抑怒多時,勢難禁遏,各營炮位環轟疊擊,又有小船20餘只,滿河游駛,共打沉英、法軍艦3艘,重創3艘,英法聯軍共計傷亡420餘人,賀布也受了重傷。

大沽口保衛戰的勝利,是鴉片戰爭後清軍在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惟一的一次勝仗。

Ⅲ 中國歷年來最大的地震是

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若以地震及其隨後凍、瘟疫致死的總數論,則首推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夜發生在陝西華山的8級地震。死亡人數,「其奏報有名者83萬有奇;不知名者復不可數計。」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級地震,直接死於地震(房屋倒塌砸死、壓死)的人數為 24.2萬人,傷16.4萬人。

破壞和損失最大的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是我國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首次發生於現代工業城市底下的」直下型」地震。直接經濟損失,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各種工程設施,設備被破壞損失的價值,超過百億元。整個唐山市區,約6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震毀1034萬平方米,佔77%,鄰近各縣農村房屋倒塌240萬間。地震造成的破壞與損失都是空前的。全國最大的煤礦??-開灤煤礦的所有地面建築物,井下照明、通風、提升、排水系統均被破壞,萬名夜班工人被困在井下。礦井大量涌水,全礦70%的生產能力和60%的採煤工作全被水淹,估計井下給水達1.6億噸。重要鐵路干線??京山線受到嚴重破壞。唐山地區和天津的公路大、中橋梁倒塌或嚴重破壞的佔3%和5%,分別達到20座和10座;所有正在冶煉的高爐、平爐、轉爐、化鐵爐均發生鑄爐事故;化工企業發生毒氣泄逸、爆炸和火災達58起。密雲水庫白河主壩迎合水面、防浪牆以下的護坡發生大面積滑塌;唐山陡河水庫大壩產生裂縫。大面積沙土液化和盆噴水冒砂,烈度六度區面積達2.4萬平方公里,最大的噴砂孔子達18米。農用機井破壞達6萬眼。天津市的破壞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 億元。

震級最大的地震

據儀器紀錄,中國最大的地震為1950年8月5日發生的西藏察隅地震。震級Ms8.6級,震中烈度十一度,極震區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八度區破壞范圍廣達20餘萬平方公里。

烈度最高的地震

1920年2月6日傍晚發生於寧夏海原的8.5級地震,震中烈度高達十二度。

斷層破裂長度最長的地震

海原8.5級地震時形成的巨大地表斷層,長約230公里,斷層走向N50~70W,自東而西,呈孤形展布,左旋逆斷層,最大水平位移據最新研究為14米。

斷層位移最大的地震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蘊8級地震時形成的斷層,走向北西,右旋水平位移達14.6米,垂直位移1~3.6米。震中附近,沿山麓斷層形成的重力陷落陡坎高達60米。

最大的地震海嘯

1867年12月8日(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灣基隆北海中地震。基隆金包里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溺數百人。這是迄今我國僅有的數次地震海嘯災害中,災情最重的一次。

最大的地震湖嘯

1951年12月21日雲南劍川發生6.3級地震,震時劍湖水浪高達四五尺,湧上湖岸達一公里,沖毀柳營等湖濱村落與田地。

規模最大的地面陷落成海

1605年7月13日(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廣東海南島瓊山,文昌一帶發生7.5級地震,今海南島瓊州海峽海許多村莊陷落成海。瓊山縣城東南調塘等地田沉為海者計若干頃,縣城東新溪港(今東寨港與文昌縣交界)沉陷數十村,文昌縣南五圖石村平地突陷成海,居高近海之地多龜裂,馬裊場鹽田沒於海中。

地震地面陷落形成的最大湖泊

1511年(明正德六年五月初六日),雲南永勝地震。城?西北,倒塌房屋1500餘間,近屯西安山下田陷百餘頃(原系明初軍民墾田),成為西山草海,湖周約20里,歷年積水為患。

傷亡人數最多的礦山震災

1605年7月13日(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廣東海南島文昌、瓊山一帶發生7.5級地震,澄邁番念銀礦礦坑岩崩,「壓人夫以百計」。

延燒時間最長的地震火災

1870年4月11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四川巴塘發生級地震。上午十時地震山崩,居民家中都在生火做飯,屋宇倒塌,「四處火光倏起,加以疾風,煙焰飛騰,延燒甚猛。……連日地震人難駐,兼之河水暴竭,直至 17日始得將火救熄。被壓之衙署、倉庫、卷宗及軍民房屋多成灰燼。」

焚失規模最大的地震火災

1925年3月16日晚雲南大理7級地震,大理、鳳儀、賓川、鄧川起火。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廟宇,同時傾圮。火起多處,風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毀店鋪數百家。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燒毀。風儀城內同時火起多處,綉衣街、十字街一帶全被燒毀。賓川縣城災情稍輕,唯海東玉龍村和海南耆內南村尊庄等處火災,共燒毀瓦草房86所。據「中國歷史地震資料匯編」(第一卷)記載,1367年(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太原大地震,凡四十日。又震裂壞民舍,火從裂地中出,燒死者數萬人。」

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水災

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發生7.5級地震。大渡河沿岸瀘定、漢源等地發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斷流10日。6月11日大渡河潰決,高數十丈的水洶涌而下,河溝回水數十里。樂山、宜賓、瀘州、沿江一帶人民漂沒者10萬眾。

規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1950年西藏察隅8.6級地震,在20萬平方公里范圍內形成大量的山崩塌方,巨石紛飛,村莊被掩埋和墜毀,破壞田地和道路,堵塞江河,引起雪崩,洪水泛濫和大片森林被毀。沿雅魯藏布江的多雄拉山,南木冬山,金珠山嚴重山崩,地震時形成的波密西北-加馬其美溝的繼發性岩崩,至今每年崩塌的土石方量仍達1000立方米,促成了泥石流的活動。

規模最大的地震黃土滑坡群

1920年海原8.5級地震時,形成大規模黃土滑坡群。據不完全統計,海原,西吉,固原三縣9度地震區內的嚴重滑坡面積即達3800多平方公里,上述三縣以外地區,約有657處大滑坡。滑坡堵塞大大小小的河溝,形成星羅棋布的堰塞湖。

最大的地震黃土滑坡

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肅通渭7.5級地震形成的趙家窯滑坡和通渭滑坡,不僅滑坡體大,且傷亡慘重。清康熙年間鞏建中寫的「地震記異」,詳細記述了趙家?滑坡埋藏永安鎮的情景:「震時天暗淡,光霧撩,震聲轟轟不絕,過迅雷十倍。北山一帶山崩土飛,壅渭而奔,直撲於南山腰,將環鎮二十里屬人壓之,其平地沖為高阜,傾陷坳垤,淤泥若漆,令人怵目而慘心重,一如通渭也。」

最大的地震黃土滑坡堰塞湖

1654年7月21日(清順治十一年六月八日)夜半,甘肅天水發生8級地震。地震使羅家堡七十峪兩山拽成一體,木門里一帶山崩水塞,桑田滄海,壓埋村落近十里,至雍正四年(1726年),水涸復變為良田。

最大的地震潰堰事件

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縣疊溪城,發生7.5極大地震,死亡6800餘人。同時,疊溪、大橋、銀屏崖發生崩塌、滑坡,堵水形成三大「堰塞湖」。地震後45天(即12月9日)江水驟漲,疊溪堰由盈溢導致潰決,洪水在大定以上高達20丈,勢如建瓴,將沿岸的茂縣、汶川、灌縣大部分村鎮席捲而去,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洗劫。據不完全統計,次生水災又奪去了2500餘人的生命,「岷江上游之精華,於此淪失殆盡」。

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

修建在某些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高壩大庫,由於巨大的水體改變了地下水的運動條件,破壞了地殼的平衡,從而誘發了水庫地震。迄今有26個國家報道了 112起水庫誘發地震事例,其中我國佔14例。以廣東省新豐江水庫誘發地震最大。該水庫壩高105米,庫容115億立米,於1959年10月蓄水後頻繁發生小震,當即對大壩進行了加固。1962年3月19日發生強烈地震,震級6.1級,震中烈度8度。大壩在整體穩定方面經受住了地震考驗,僅在右岸壩段頂部出現長達82米的水平裂縫,左岸壩段也有不連續裂縫

Ⅳ 1320年到1870年中國發生哪兩次戰爭

直接的軍事沖突或戰爭有三次 1、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法國戰敗,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普魯士得以統一德國 2、一戰(1914--1918)德國所在的同盟國戰敗,歸還阿爾薩斯和洛林,同時喪失所有殖民地。 3、二戰(1939-1945)初期德國發動法蘭西戰役,繞過馬其諾防線直奔巴黎,法軍潰敗,貝當政府投降德國。後期,法軍隨盟軍諾曼底登陸,1944年8月,戴高樂將軍解放巴黎。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戰敗投

Ⅳ 1846到1900年中國發生的大事

1、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毀。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

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

2、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3、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

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著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

4、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

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5、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又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拳匪、拳亂、庚子拳亂等,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這一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義和團本來是長期流行在山東、直隸(今河北)一帶的民間秘密會社,有人認為與白蓮教等傳統民間秘密團體有關;然而也有部分人認為義和團源於一種勤王的民團組織。

他們利用設立神壇、畫符請神等方法秘密聚眾,稱為「義和拳」,其中摻雜有大量教授信眾「刀槍不入」的愚昧成分。

最初義和拳同當時清朝大部分秘密團體一樣,反對滿族統治,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遭到鎮壓。

隨著中國近代史形勢的發展,以帝國主義侵略為先導的西方勢力的沖突代替華夷之辯滿漢之爭成為主要歷史矛盾,義和團開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為「虎神營」,口號也改為「扶清滅洋」 (1898年由趙三多首次提出)。

西方列強劃分在華勢力范圍、華北頻繁發生教案、天災頻仍及宮廷權力爭斗激化的情況下,1900年春季直隸,成千上萬習練義和拳並號稱「義和團」的農民動縱火燒毀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慈禧太後允許義和團進駐北京,義和團又先於清軍進攻天津租界。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及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日甲午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戊戌變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平天國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二次鴉片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和團運動

Ⅵ 1840年----1870年發生了什麼事 中國

1840 庚子 道光二十年 (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進入近代史時期)原中國的兩個屬國哈薩克、布魯特並入沙俄。
1841 辛丑 道光二十一年
1842 壬寅 道光二十二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英國佔領香港。
1843 癸卯 道光二十三年
1850 庚戌 道光三十年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
1851 辛亥 咸豐 元年 (太平天國 元年)太平天國爆發,洪秀全稱「天王」。
1852 壬子 咸豐二年 (太平天國 二年)
1853 癸丑 咸豐三年 (太平天國 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
1854 甲寅 咸豐四年 (太平天國 四年)
1855 乙卯 咸豐五年 (太平天國 五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元年)
1856 丙辰 咸豐六年 (太平天國 六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二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1857 丁巳 咸豐七年 (太平天國 七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三年)
1858 戊午 咸豐八年 (太平天國 八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四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為沙皇俄國侵佔,並逼迫腐敗無能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1859 己未 咸豐九年 (太平天國 九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五年)
1860 庚申 咸豐十年 (太平天國 十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六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為沙皇俄國侵佔,事後逼清王朝簽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1861 辛酉 咸豐十一年 (太平天國 十一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七年)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慈禧太後垂簾聽政)
1862 壬戌 同治 元年 (太平天國 十二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八年)
1863 癸亥 同治二年 (太平天國 十三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九年)
1864 甲子 同治三年 (太平天國 十四年)(大成平潯王陳開洪德十年)天王洪秀全死,洪天貴福即位為幼天王,隨後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失敗。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沙皇俄國逼清王朝訂立塔城界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1865 乙丑 同治四年
1866 丙寅 同治五年
1867 丁卯 同治六年
1868 戊辰 同治七年 (日本明治天皇大室寅之祐 明治元年)明治天皇登基,年號使用陰歷。原中國屬國布哈爾汗國並入沙俄。

Ⅶ 中國1870年有什麼重大事件發生

6月21日——天津教案發生。
7月13日至19日——1870年特大洪水:嘉陵江中下游和長江幹流重慶至宜昌區間發生了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大暴雨。
7月26日——馬新貽,清朝兩江總督被刺殺 就是大名鼎鼎的刺馬

Ⅷ 中國1870年處於什麼時期

清朝後期,1870年,庚午年,清穆宗同治九年,這一年中發生了天津教案、普法戰爭等大事件。

Ⅸ 中國地震等級最高是哪一次地震

震級最大的地震

據儀器紀錄,中國最大的地震為1950年8月5日發生的西藏察隅地震。震級Ms
8.6級,震中烈度十一度,極震區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八度區破壞范圍廣達20
余萬平方公里。

烈度最高的地震

1920年2月6日傍晚發生於寧夏海原的8.5級地震,震中烈度高達十二度。

斷層破裂長度最長的地震

海原8.5級地震時形成的巨大地表斷層,長約230公里,斷層走向N50~70W,自
東而西,呈孤形展布,左旋逆斷層,最大水平位移據最新研究為14米。

斷層位移最大的地震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蘊8級地震時形成的斷層,走向北西,右旋水平位移達
14.6米,垂直位移1~3.6米。震中附近,沿山麓斷層形成的重力陷落陡坎高達60米


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若以地震及其隨後?、凍、瘟疫致死的總數論,則首推1556年1月23日(明嘉
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夜發生在陝西華山的8級地震。死亡人數,「其奏
報有名者83萬有奇;不知名者復不可數計。」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級地
震,直接死於地震(房屋倒塌砸死、壓死)的人數為24.2萬人,傷16.4萬人。

破壞和損失最大的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是我國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首次發生
於現代工業城市底下的」直下型」地震。直接經濟損失,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
各種工程設施,設備被破壞損失的價值,超過百億元。整個唐山市區,約60平方
公里范圍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震毀1034萬平方米,佔77%,鄰近各縣農村房屋倒塌
240萬間。地震造成的破壞與損失都是空前的。全國最大的煤礦??-開灤煤礦的所
有地面建築物,井下照明、通風、提升、排水系統均被破壞,萬名夜班工人被困
在井下。礦井大量涌水,全礦70%的生產能力和60%的採煤工作全被水淹,估計
井下給水達1.6億噸。重要鐵路干線??京山線受到嚴重破壞。唐山地區和天津的公
路大、中橋梁倒塌或嚴重破壞的佔3%和5%,分別達到20座和10座;所有正在冶
煉的高爐、平爐、轉爐、化鐵爐均發生鑄爐事故;化工企業發生毒氣泄逸、爆炸
和火災達58起。密雲水庫白河主壩迎合水面、防浪牆以下的護坡發生大面積滑塌
;唐山陡河水庫大壩產生裂縫。大面積沙土液化和盆噴水冒砂,烈度六度區面積
達2.4萬平方公里,最大的噴砂孔子達18米。農用機井破壞達6萬眼。天津市的破
壞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億元。

傷亡人數最多的礦山震災

1605年7月13日(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廣東海南島文昌、瓊山一
帶發生7.5級地震,澄邁番念銀礦礦坑岩崩,「壓人夫以百計」。

延燒時間最長的地震火災

1870年4月11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四川巴塘發生級地震。上午十時地
震山崩,居民家中都在生火做飯,屋宇倒塌,「四處火光倏起,加以疾風,煙焰
飛騰,延燒甚猛。……連日地震人難駐,兼之河水暴竭,直至17日始得將火救熄
。被壓之衙署、倉庫、卷宗及軍民房屋多成灰燼。」

焚失規模最大的地震火災

1925年3月16日晚雲南大理7級地震,大理、鳳儀、賓川、鄧川起火。大理全
城官署民房廟宇,同時傾圮。火起多處,風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毀店鋪
數百家。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燒毀。風儀城內同時火起多處,綉衣街、十字街一
帶全被燒毀。賓川縣城災情稍輕,唯海東玉龍村和海南耆內南村尊庄等處火災,
共燒毀瓦草房86所。據「中國歷史地震資料匯編」(第一卷)記載,1367年(元
順帝至正二十七年),「太原大地震,凡四十日。又震裂壞民舍,火從裂地中出
,燒死者數萬人。」

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水災

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發生7.5級地震。大
渡河沿岸瀘定、漢源等地發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斷流10日。6月11日大渡河
潰決,高數十丈的水洶涌而下,河溝回水數十里。樂山、宜賓、瀘州、沿江一帶
人民漂沒者10萬眾。

最大的地震海嘯

1867年12月8日(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灣基隆北海中地震。基隆
金包里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溺數百人。這是迄今我國僅有的數次地震海嘯
災害中,災情最重的一次。

最大的地震湖嘯

1951年12月21日雲南劍川發生6.3級地震,震時劍湖水浪高達四五尺,湧上湖
岸達一公里,沖毀柳營等湖濱村落與田地。

規模最大的地面陷落成海

1605年7月13日(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廣東海南島瓊山,文昌一
帶發生7.5級地震,今海南島瓊州海峽海許多村莊陷落成海。瓊山縣城東南調塘等
地田沉為海者計若干頃,縣城東新溪港(今東寨港與文昌縣交界)沉陷數十村,
文昌縣南五圖石村平地突陷成海,居高近海之地多龜裂,馬裊場鹽田沒於海中。

地震地面陷落形成的最大湖泊

1511年(明正德六年五月初六日),雲南永勝地震。城?西北,倒塌房屋150
0餘間,近屯西安山下田陷百餘頃(原系明初軍民墾田),成為西山草海,湖周約
20里,歷年積水為患。

規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1950年西藏察隅8.6級地震,在20萬平方公里范圍內形成大量的山崩塌方,巨
石紛飛,村莊被掩埋和墜毀,破壞田地和道路,堵塞江河,引起雪崩,洪水泛濫
和大片森林被毀。沿雅魯藏布江的多雄拉山,南木冬山,金珠山嚴重山崩,地震
時形成的波密西北-加馬其美溝的繼發性岩崩,至今每年崩塌的土石方量仍達100
0立方米,促成了泥石流的活動。

規模最大的地震黃土滑坡群

1920年海原8.5級地震時,形成大規模黃土滑坡群。據不完全統計,海原,西
吉,固原三縣9度地震區內的嚴重滑坡面積即達3800多平方公里,上述三縣以外地
區,約有657處大滑坡。滑坡堵塞大大小小的河溝,形成星羅棋布的堰塞湖。

最大的地震黃土滑坡

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肅通渭7.5級地震形成
的趙家窯滑坡和通渭滑坡,不僅滑坡體大,且傷亡慘重。清康熙年間鞏建中寫的
「地震記異」,詳細記述了趙家?滑坡埋藏永安鎮的情景:「震時天暗淡,光霧撩
,震聲轟轟不絕,過迅雷十倍。北山一帶山崩土飛,壅渭而奔,直撲於南山腰,
將環鎮二十里屬人壓之,其平地沖為高阜,傾陷坳垤,淤泥若漆,令人怵目而慘
心重,一如通渭也。。」

最大的地震黃土滑坡堰塞湖

1654年7月21日(清順治十一年六月八日)夜半,甘肅天水發生8級地震。地
震使羅家堡七十峪兩山拽成一體,木門里一帶山崩水塞,桑田滄海,壓埋村落近
十里,至雍正四年(1726年),水涸復變為良田。

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

修建在某些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高壩大庫,由於巨大的水體改變了地下水的運
動條件,破壞了地殼的平衡,從而誘發了水庫地震。迄今有26個國家報道了112起
水庫誘發地震事例,其中我國佔14例。以廣東省新豐江水庫誘發地震最大。該水
庫壩高105米,庫容115億立米,於1959年10月蓄水後頻繁發生小震,當即對大壩
進行了加固。1962年3月19日發生強烈地震,震級6.1級,震中烈度8度。大壩在整
體穩定方面經受住了地震考驗,僅在右岸壩段頂部出現長達82米的水平裂縫,左
岸壩段也有不連續裂縫。

最大的地震潰堰事件

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縣疊溪城,發生7.5極大地震,死亡
6800餘人。同時,疊溪、大橋、銀屏崖發生崩塌、滑坡,堵水形成三大「堰塞湖
」。地震後45天(即12月9日)江水驟漲,疊溪堰由盈溢導致潰決,洪水在大定以
上高達20丈,勢如建瓴,將沿岸的茂縣、汶川、灌縣大部分村鎮席捲而去,著名
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洗劫。據不完全統計,次生水災又奪去了2500餘人的生命
,「岷江上游之精華,於此淪失殆盡」

Ⅹ 急求中國在1870~1997年見發生的大事!

1870到1997 中間一個多世紀發生的大事多了去啦 數都數不清的

閱讀全文

與1870年中國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hopee印尼站價格怎麼這么低 瀏覽:830
伊朗核協議德國為什麼參與 瀏覽:400
委內瑞拉為什麼離開伊朗船隊 瀏覽:364
義大利食品的保質期怎麼看 瀏覽:925
印度芒果為什麼降價 瀏覽:395
中國家訓共同點有哪些 瀏覽:898
匡威越南產怎麼辨別 瀏覽:360
越南芽庄可以帶什麼吃的 瀏覽:511
義大利發生了什麼 瀏覽: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瀏覽:66
越南首都河內有什麼景點 瀏覽:759
越南酸辣醬料怎麼做 瀏覽:139
越南自衛反擊什麼時候 瀏覽:790
印尼的手機是什麼版本 瀏覽:623
義大利申根簽證自己怎麼辦 瀏覽:332
中國a股是什麼意思 瀏覽:221
印度人如何治療鼻炎 瀏覽:510
印度戰爭怎麼爆發的 瀏覽:691
越南最窮的國家有哪些 瀏覽:556
伊朗來款對於銀行有什麼影響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