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再禁中國APP,其目的是什麼呢
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印度互聯網用戶數為4.83億,手機網民數大約為3.909億,雖然這個規模遠比不上中國,但是中國短視頻軟體抖音在印度獲得的巨大成功,恰恰證明了印度確實是一片潛力無限的互聯網藍海。自從抖音海外版TikTok上線以來,一直占據著印度安卓應用的前五名。僅一年時間,抖音在印度的下載量便攀至頂峰,用戶數量也高達1.19億,力壓Facebook、YouTube等美國互聯網巨頭。
然而伴隨著榮耀而來的,是全球范圍內無止盡的爭議。就在大多數國家還停留在批評或者罰款層面時,印度展示了自己冷酷強硬的手段。今年4月3日,印度金奈高等法院宣稱TikTok“鼓勵色情,讓兒童用戶容易受到性侵犯”,要求當地中央政府對該應用下達禁令,並且限制媒體通過電視轉播使用該程序上的視頻。
不過不論印度的目的為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些APP本身就存在漏洞,技術雖然無罪,但是既得利益者們有義務擔負起監管的責任,而不是兩手一攤,表示自己無能為力。
Ⅱ 印度宣布禁用59款中國應用是怎麼回事
據《印度時報》29日報道,印度政府當天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印度出於「安全」考慮,禁止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印度手機與電子產品協會上周向印度官方投訴稱,他們從中國進口的所有電子產品都在「未經警告的情況下」在印度港口遭檢查。
一家在印度開展業務的中國手機廠商人士29日告訴記者,由於印度國內抵制,該公司產品的銷售受到明顯沖擊,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損失更大。
CNN的報道還提到,印度的限制措施甚至對全球商業活動和國際貿易也會造成影響。路透社稱,在被印度扣押的中國製造產品中,就包括蘋果、思科、戴爾及福特汽車產品,在印度為蘋果代工的富士康同樣受到了影響。
(2)印度為什麼禁用中國應用擴展閱讀
印度針對中國企業和「中國製造」進行限制:
印度近期針對中國企業和「中國製造」的限制舉動層出不窮。印度報業托拉斯(PTI)28日稱,印度將檢查所有從中國購買的電力設備,以確認其中是否存在惡意軟體或木馬病毒,這是新德里對中國商品採取嚴格質量管控和提升關稅的最新案例。
印度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國務部長辛格在接受PTI采訪時表示,其部門已提議從8月1日開始對某些太陽能設備徵收關稅。辛格透露,在印度正在擬定的電力部門改革中,更高的關稅壁壘、對外國設備的嚴格檢測以及對來自對手國家的進口產品的事先許可要求,均為重點領域。
一些可能成為對手或潛在對手的國家將被確定為「優先參考國」。PTI稱,上述「優先參考國」包括中國和巴基斯坦。
Ⅲ 印度禁止59款中國app,此舉的原因是什麼
隨著我們祖國的發展強大,尤其是科技方面的日新月異,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使用“中國製造”。這種趨勢很明顯的可以體現在中國手機的普及,像大家熟知的華為、小米等品牌在海外就備受好評,每次上市都很快被一搶而空。印度官方發布了一份禁止中國APP的名單。這讓人倍感疑惑,此舉意欲何為。其實,仔細思索,不難發現,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且聽酷魚個人的想法。
在這些被禁止的應用中,抖音外海版的TikTok可謂最受外海用戶關注了。根據移動應用數據公司給出的數據中了解到,印度是TikTok最大的單一海外市場。TikTok在印度的累計下載量高達6.11億此,約佔全球的30.3%。 可以說佔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實,對此事件,不少中國網友進行了調侃:出台封禁政策後,印度人只能翻牆看抖音了,想想都覺得慘。在酷魚看來,對中國企業來說,這種風險是不可控的,這是中國發展壯大必然會面臨到的問題。唯有做好自身,強大自身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不知各位觀眾意下如何?歡迎留言探討。
Ⅳ 印度宣布再禁用118款中國App的原因是什麼
印度宣布再禁用118款中國App的原因是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動。
法新社9月2日消息稱,印度政府宣布禁用118款中國App。
另據印度ANI新聞網消息,印度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MEIT)9月2日發布公告,宣稱禁用118款「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動」的中國App,其中包括《絕地求生》手游、企業微信、微信讀書、名片識別軟體「名片全能王」、網路、照片編輯軟體「Cut Cut」、視訊應用「VooV」、新浪新聞、手機淘寶、優酷、支付寶等。
印度《金融快報》提到,此前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禁用59款中國App,一個月後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國App。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224款中國App。
(4)印度為什麼禁用中國應用擴展閱讀
印度打壓中國企業的動作一直不斷
自從今年6月中印邊境發生沖突以來,印度打壓中國企業的動作一直不斷。6月,印度政府還聲稱出於「安全」考慮,禁止包括TikTok、微信、微博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然而,在拿所謂「安全」理由說事引起巨大關注後,一些印度媒體開始關注到此舉將造成的不利影響:《印度快報》表示,這可能會讓「在這些平台上搞創作與工作的印度人」失去收入來源和工作;印度新德里電視台也表示,禁令將給比如TikTok平台上的一些名人賬號和政府機構號蒙上陰影。
Ⅳ 印度再次封禁中國43款App,此舉的背後有何含義
這個消息我也看到了,然後對這個消息的第一感覺就是無所謂,因為我覺得印度非常的無聊。在2020年竟然還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不知道說什麼了。這個新聞講的是印度現在又封禁了43款的中國APP,其實去年的時候印度已經做了很多封禁中國APP的事情,但是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然後關於這個問題,我在下面做出給出幾點解答。
一、關於封禁APP這個事件。
這個事件是發生在這兩天的時候,印度的信息技術部又下令禁止中國的43款APP手機應用。其中就包括淘寶的直播購物以及一些熱門短視頻的應用,同時印度聲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其實在幾個月前,印度就已經封禁了中國59款APP,當時比較火的抖音國際版以及阿里巴巴的UC瀏覽器都被封禁了。
最後我個人的觀點是,實際也是一個地球村,我們要一起打造一個人類共同體,印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Ⅵ 印度為何會禁用微信等59款中國App
印度在聲明中援引印度信息技術法案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稱這些應用「損害印度的主權和完整,損害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該聲明還提到這些應用存在安全問題。與此同時,其認為這些應用在數據安全和保護13億印度人的隱私有關的各個方面上也有令人擔憂的問題。
綜合《印度快報》《印度斯坦時報》《今日印度》等印媒29日晚消息,印度信息技術部宣布已禁用59種中國應用。這些App包括抖音國際版TikTok、茄子快傳、UC瀏覽器、微信、QQ、快手和美圖等,涵蓋各類用戶和用途。
《印度快報》該部在聲明中援引印度信息技術法案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稱這些應用「損害印度的主權和完整,損害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該聲明還提到這些應用存在安全問題。「與此同時,人們在與數據安全和保護13億印度人的隱私有關的各個方面上也有令人擔憂的問題。」
該部進一步補充說,許多「來自各種來源」的投訴指出,其中一些應用在安卓和iOS系統上存在數據濫用情況,這些應用以未經授權的方式竊取用戶數據秘密傳輸到印度境外的伺服器。
(6)印度為什麼禁用中國應用擴展閱讀
印度抵制中國商品
在中印邊境發生摩擦以來,印度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呼籲抵制中國產品。《印度快報》27日的報道說,從制葯、電信到汽車製造,幾乎全印各個領域和行業都開始抵制從中國進口產品,一時間全球兩大人口超級大國間即將爆發「貿易戰」的報道和討論甚囂塵上。
印度很多酒店業「明令」禁止中國人入住,而印度社交媒體上甚至流傳著一份抵制中國產品「攻略」。不過,多家媒體都不約而同地認為,印度根本無法利用「貿易戰」傷害中國,反而會對本國經濟造成打擊。
Ⅶ 印度禁用中國app,是早有預兆還是突然「襲擊」
我覺著是早有預兆。邊境沖突只不過是導火索罷了,加劇了這個事情的發生。2020年6月29日,印度政府禁止了來自中國公司的59種應用。此舉發生在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邊界緊張局勢之中。 印度政府周一晚間表示,由於擔心這些應用程序從事的活動威脅到“印度的國家安全和防禦,最終侵犯了印度的主權和完整性”,印度政府將禁止這些公司開發的59種應用程序。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擁有近13億人口,其中一半是網路用戶,這是印度首次下令禁止如此多的外國應用程序。
Ⅷ 印度要求禁止中國59個APP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國內公司開發出來的APP在迅速搶占海外市場的同時,也對當地的應用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印度早就對此不滿,所以趁著這次兩國邊界的一些問題,把在印度發展迅速的多款中國APP給下架掉了。
印度頻頻下架中國app,還不斷出台一系列不合理的限制政策,印方的這些舉措都嚴重違背了在世貿組織中所作出的種種承諾!
Ⅸ 印度禁用118款中國App,這是為何
Ⅹ 中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之前印度為何禁用中國APP
印度方面給出的答案是基於“安全考慮”的,他們認為這些APP的活動會損害其他國家的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從禁用的APP中不難看出,該禁令清單包括印度市場上許多知名的中國互聯網產品,例如海外版的抖音,快手,微信,QQ等等,印度方面表示,政府已收到來自各種來源的許多投訴,包括關於未經授權盜竊以及通過Android和iOS平台上的某些程序將用戶數據秘密傳輸到印度境外位置伺服器的幾份報告。
這不是即興的回應,而是在當前抵制整個印度的中國產品潮流中適時推出的。此外,全印度貿易商會宣布了抵制500多種中國產品的清單,並表示其目標是到2021年12月將中國進口商品減少130億美元。印度禁止移動應用程序,這一舉動不僅要轉移該國目前固有的矛盾,而且要限制中國公司在印度的發展和投資,目的是保護國內公司並想像印度的製造業。對於中國公司而言,這種風險是不可控制的。如果公司想走向全球,就必須專注於製造產品,引領潮流並抓住消費者的胃口。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逃脫真正芬芳的定律,就像印第安人摧毀中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