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文字有哪些名稱

中國文字有哪些名稱

發布時間:2022-08-16 06:33:12

『壹』 中國的漢字有哪些

中國的漢字有成千上萬個,數不勝數。代表著社會文明發展的耕、禾、農、家、田、絲、工,也有包容著中國哲學、宗教、社會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體現國家情懷的中、東、北、土、社、九、鼎、國。

漢字的發展:

從形體上來說,我國漢字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八種字體,其中前四種是古文字,後四種是今文字,「隸書」是漢字的分水嶺,因此稱之為「隸變」。

從造字法來說,我國漢字主要有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這四種造字法,外加「假借、轉注」兩種用字法,合成為「六書」。

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奧秘無限,需要我們去慢慢探索。

『貳』 中國有那些文字種類

1、金文

從殷商到秦統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文是銅器銘文的通稱,古代的銅器多為鍾鼎,所以也叫鍾鼎文。金文筆畫也比甲骨文豐富多了,大小勻稱,也有了行款,並有了一定的裝飾性。

2、大小篆

春秋戰國時,諸侯爭戰,你爭我奪,也造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文字統一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稱為大篆,傳世的《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3、隸書

小篆雖然規范,看起來也漂亮,但寫起來並不容易,應用時不能令人滿意。人們對文字這一傳播思想記錄語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於是在小篆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新的字體——隸書。

相傳隸書的創始人是程邈,因他得罪了秦始皇,下了監獄,在獄中用了十年的工夫,整理出一套應用簡便的新字體,被後人稱為隸書。秦始皇很高興,不但赦免了他的罪,還封他為御史。

到了漢代,隸書逐漸成熟,占據了主要地位,這時由於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隸書已寫得相當美觀,留下了許多名碑,如《張遷碑》《石門頌》《曹全碑》等風格各異的傑作,至今仍是學習隸書的最好範本。

4、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字體,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三國時期的鍾繇是在楷書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貢獻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展,書法也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一大批擅長寫楷書的名家.像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

5、草書

草書作為一種專門的字體,是漢代才有的。到漢末,草書才大為風行,先為章草,又為今草,最後發展為狂草,還有小草。草書種類繁多,初學者不宜學。

6、行書

行書是介乎楷、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東漢之末。真正繁榮時期是東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就是行書。由於行書比較實用,書寫比楷書更為便利,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認,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體。

『叄』 中國有哪些字體

中國字體有宋體、燕書楷書、草書、隸書、行書、黑體、仿宋等。書法字體,傳統講共有行書字體、草書字體、隸書字體、篆書字體和楷書字體五種,也就是五個大類。在每一大類中又細分若干小的門類,如篆書又分大篆、小篆,楷書又有魏碑、唐楷之分,草書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篆書、隸書、燕體、楷書、草書、宋體、仿宋體、黑體等分別是某類相似風格(也稱「書體」)的許多個字體的集合,而不是一種字體。兩位書法家寫出來的楷書就可稱為兩種字體;宋體在電腦上就有中易宋體和新細明體等字體。



(3)中國文字有哪些名稱擴展閱讀

宋體字源於宋代,但是宋體字在明代確立,所以至今在日本,宋體字仍被稱作「明朝體」。宋體字是印刷行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字體,根據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為書宋和報宋。

燕書,燕體,燕書體,是中國書法的一種新書體。書法燕書入筆露鋒,收筆出鋒,中鋒用筆,右下取勢,既繼承了傳統書法,又和傳統書法有區別,呈現一種鮮明的新的書體個性風格。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

『肆』 中國字體都有什麼

中國字體有宋體、燕書楷書、草書、隸書、行書、黑體、仿宋等。書法字體,傳統講共有行書字體、草書字體、隸書字體、篆書字體和楷書字體五種,也就是五個大類。在每一大類中又細分若干小的門類,如篆書又分大篆、小篆,楷書又有魏碑、唐楷之分,草書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篆書、隸書、燕體、楷書、草書、宋體、仿宋體、黑體等分別是某類相似風格(也稱「書體」)的許多個字體的集合,而不是一種字體。兩位書法家寫出來的楷書就可稱為兩種字體;宋體在電腦上就有中易宋體和新細明體等字體。



(4)中國文字有哪些名稱擴展閱讀

宋體字源於宋代,但是宋體字在明代確立,所以至今在日本,宋體字仍被稱作「明朝體」。宋體字是印刷行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字體,根據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為書宋和報宋。

燕書,燕體,燕書體,是中國書法的一種新書體。書法燕書入筆露鋒,收筆出鋒,中鋒用筆,右下取勢,既繼承了傳統書法,又和傳統書法有區別,呈現一種鮮明的新的書體個性風格。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

『伍』 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哪些字體

中國從古至今字體演變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8種。

1、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陸』 我國有多少種文字

我國有約30種文字。

從語言的系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分為漢語和藏緬、苗瑤、壯侗三個語族。

屬於藏緬語族的有藏、嘉戎、門巴、倉拉、珞巴、羌、普米、獨龍、景頗、彝、傈僳、哈尼、拉祜、白、納西、基諾、怒蘇、阿儂、柔若、土家、載瓦、阿昌等語言;屬於苗瑤語族的有苗、布努、勉等語言;屬於壯侗語族的有壯、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語言。

阿爾泰語系分為蒙古、突厥、滿—通古斯三個語族。屬於蒙古語族的有蒙古、達斡爾、東鄉、東部裕固、土、保安等語言;屬於突厥語族的有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撒拉、西部裕固、圖佤等語言;屬於滿—通古斯語族的有滿、錫伯、赫哲、鄂溫克、鄂倫春等語言。

屬於南島語系的是高山族諸語言,還有回族的回輝話。屬於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有佤、德昂、布朗、克木等語言。屬於印歐語系的是屬斯拉夫語族的俄語和屬伊朗語族的塔吉克語。有些語言的系屬尚未取得統一意見,如朝鮮語、京語等。

我國有約30種文字。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是漢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有些民族也已經完全使用漢字。漢字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產生,現在使用的漢字是由古漢字逐漸演變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規范漢字為國家通用文字。

(6)中國文字有哪些名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21個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為壯、布依、彝、苗、哈尼、傈僳、納西、侗、佤、黎等民族制訂了文字方案。

我國的文字從文字類型上看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音節文字,從字母文字體繫上看有古印度字母、回鶻文字母、阿拉伯字母、方塊形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形式等。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網-中國語言文字概況

『柒』 中國的古文字有哪些

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等。

1、金文

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

2、籀文

籀文(zhòuwén)古漢字中一種書體的名稱。又稱籀文或"大篆"、"籀書"。籀文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

3、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4、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 ,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周宣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

5、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

『捌』 中國文字有幾種

中國文字書法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最早的金石竹刻到毛筆書法逐漸形成了多種書體。其分類方式有分為四體,六體,十體等。 其分類法如下:
(一) 「四體書」分類法:
(1)篆書;
(2)隸書;
(3)草書;
(4)真書。
(二) 「六體書」分類法:
(1)篆書;
(2)隸書;
(3)章草;
(4)正書(也叫「真書」或「楷書」);
(5)行書;
(6)草書;
(三) 「十體書」分類法:
(1) 古文-黃帝時倉頡所作。
(2) 大篆-周宣王時太史史籀所作。
(3) 籀文-史籀所作。
(4) 小篆-秦始皇承相李斯所作。
(5) 八分-秦上谷王次仲所作。
(6) 隸書-秦下人程邈所作,也叫「邈隸」。
(7) 章草-漢黃門令史游所作。
(8) 行書-後漢穎川劉法升所作。
(9) 飛白-後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
(10)草書-後漢張芝所作。

「十體書」的名稱是古文、大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其中沒有「楷書」之說,原因是,當時在人們的觀念中,隸書便是楷書(即「真書」)。

『玖』 中國有幾種字體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金文
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 。商 、西周、 春秋、 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體的總稱。清代吳式芬把商周銅器銘文編成《捃古錄金文》一書,收集的資料多,考釋嚴謹,影響頗大 , 金文一詞遂有了界說。
籀文
籀文的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文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小篆
也叫「秦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草書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盂附)等。
行書
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

搞定,精簡了上面那位仁兄的,莫怪莫怪。

『拾』 中國有多少種文字

中國有約30種文字。包括中文、西夏文、彝文、東巴文、水書、藏文、蒙古文等。
1、中文:是中國的語言文字。特指漢族的語言文字,即漢語和漢字。在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社區中,中文也被稱為華文、漢文。
2、西夏文: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記錄西夏黨項族語言的文字。
3、彝文:彝文指的是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彝族人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韙書」。
4、東巴文:東巴文是一種居於西藏東部及雲南省北部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所使用的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
5、水書:水族的文字,水族語言稱其為「泐睢」。主要用來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
6、藏文:指藏族使用的藏語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適用地區主要有:中國境內的藏族人,以及尼泊爾、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境內的一部分人。
7、蒙古文:蒙古文指蒙古文字,用來書寫蒙古語的文字,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蒙古族通用的回鶻(古維吾爾)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國主要使用的西里爾蒙古文。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字有哪些名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人有多少國籍 瀏覽:984
印尼的駕駛本過回國內得多少錢 瀏覽:782
越南國旗為什麼模仿中國國旗 瀏覽:261
印度攪棒是什麼 瀏覽:307
伊朗有什麼厲害球員 瀏覽:984
快遞從中國送到菲律賓多久 瀏覽:950
如何給英國的小夥伴寄東西 瀏覽:896
在中國燃氣業務員工資如何 瀏覽:1002
英國的君主怎麼產生 瀏覽:679
小孩中國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593
shopee印尼站價格怎麼這么低 瀏覽:830
伊朗核協議德國為什麼參與 瀏覽:400
委內瑞拉為什麼離開伊朗船隊 瀏覽:364
義大利食品的保質期怎麼看 瀏覽:925
印度芒果為什麼降價 瀏覽:395
中國家訓共同點有哪些 瀏覽:898
匡威越南產怎麼辨別 瀏覽:360
越南芽庄可以帶什麼吃的 瀏覽:511
義大利發生了什麼 瀏覽: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