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日三餐吃什麼才正確
一日三餐,怎麼吃最正確合理
三餐要求———早好午飽晚少
黃金早餐
營養目標:早餐營養一定要豐富,才能保證一天良好的工作狀態。
食物安排:早餐以主食為基礎,如包子、饅頭、花捲、燒餅等。多吃一些瘦肉、鮮果或果汁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要保證有一定量的牛奶、豆漿或雞蛋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就能使人的頭腦反應靈活,思維敏捷,工作和學習效率高,擁有快樂的一天。
早餐是一日之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最好不吃或少吃稀飯、甜麵包或炒麵等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以免使腦中的血清素增加。因血清素具有鎮靜作用,使大腦無法達到最佳狀態。
另外,早餐不宜吃油條,雖然油條豆漿是我們早餐的傳統食品,但油炸食品盡量少吃。
豐盛午餐
營養目標:午餐可以保證人體能有足夠的能量供給,以便下午更好地投入工作。
午餐是補充能量最關鍵的一餐,除了要補充上午工作的消耗,還要滿足下午工作的需要。一般午餐也不宜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如吃了富含糖和澱粉多的米飯、面條、麵包和甜點心等食物,會使人感覺疲倦,上班工作精力難以集中。
食物安排:午餐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魚肉、雞肉、牛肉、瘦豬肉和豆製品等。因為這類食物中的優質高蛋白可使人的血液中酪氨酸增加,進入人腦之後,可轉化為使人頭腦保持敏銳的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而膽礆則是腦神經傳遞乙醯膽礆的化學介質,乙醯膽礆對腦的理解和記憶功能有重要作用。蔬菜可以選擇一個涼拌菜和一個熱菜,配以適量主食。
小提示:午餐最好別吃炸雞、炸魚、炸肉這類油炸食品,也不要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主食吃七八分飽即可,攝入太多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會讓人下午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工作。
清淡晚餐
營養目標:晚餐是一天中的最後一頓,應該注意清淡,選擇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得過飽,以免給腸胃帶來負擔,因為晚餐後人體會慢慢進入休息狀態,並不需要太多能量。
食物安排:俗話說「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由於晚飯後至次日清晨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機體的熱能消耗並不大。
晚餐不可暴飲暴食,講究量少質高,可以應選擇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如粥類、湯類、清淡的綠葉蔬菜等,這樣可以促使體內分泌胰島素,幫助肌肉細胞吸取血清中大量的氨基酸,進而使較多的色氨酸進入腦部,轉化為有鎮靜作用的血清素,可以使你擁有一個甜美的睡眠,使上班族恢復腦力,積蓄精力,更好地面對第二天的工作。
除了正餐(一日三餐),適量加餐。早餐後10點左右,補充適當的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如水果。午餐後15點左右,這時人體中葡萄糖的含量已經降至午餐後的最低點,因此,可以吃一些堅果、干鮮水果等食物補充。晚餐後不建議加餐,因為晚餐吃得太撐,不益於食物的消化,對腸胃也不好。
每天適當的運動和鍛煉,是保證一個人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如跑步、打球、散步等,可以增加人體的免疫能力,強身健體。
需注意的是,對於運動量大的人群,相應的所需的熱量應該適當的增加,同時制定適合自己的食譜,相信,健康將會伴你一路前行。
㈡ 南方人一日三餐都吃什麼,怎麼樣
中國地大物博,因為地域廣闊所以產生了南方和北方兩個地域,先不說別的了,其中引起爭議最大的就是飲食上面的文化了。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南甜北咸,南米飯麵食等,其實這些知識大體的不同,還有許多小細節也是不同的。這不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美食就是南方人嫁到北方後,一日三餐吃這些菜,對此不少網友都感慨要被“北方化”了。
當然除了面條之外,午飯還有米飯,餃子,餛飩,米線,麻辣燙等多種食材可以選擇,可是說飯菜選擇的餘地比南方的更多。這一優點對於吃貨朋友來說,可謂是最大的福利了。
晚飯其實和早餐是差不多的,不過白天大家都忙於工作,下班之後家裡人會話大部分時間來做晚飯,因此晚飯相對於早餐來說更加的豐富,飯量也更大。最後,連吃了好幾個月,我也是被“北方化”了,深深的愛上了北方的飯菜。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㈢ 現在一日三餐吃什麼最健康
中國人的健康食譜:每天「六兩糧食四兩肉,六兩蔬菜一兩油,一兩雞蛋二兩魚,半斤水果一斤奶。有專家指出:能量過剩已成為嚴重威脅國民健康的突出問題,按照他這個食譜吃下去中國肥胖人口5年內可以增加100%!
廣東省營養協會秘書長陳裕明教授稱,參考食譜缺乏對我國居民膳食攝入和健康狀況的整體調研,缺乏科學調查數據的支撐,不但大大提高了人群能量攝入水平,還倡導增加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降低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完全不符合營養學原理和平衡膳食的原則。「如果按照這樣的能量和食譜的方式進食,無疑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綜合征等病症增加。」陳教授說,按照這份食譜進食,必然導致人體增重。
一日三餐該吃什麼才算健康飲食,下面為你推薦三餐健康食譜:
早餐時段
蔬菜汁、水果、穀物、豆漿、燕麥片。
一份水果:
可以選擇食用蘋果、西瓜、草莓、櫻桃、菠蘿、桃子、梨、杏、李子等,不需要身體消耗過多能量來消化,反而可以清理體內毒素,但盡量避免飲用橘子汁,酸性比較強,飲用過多會刺激腸胃。
一杯蔬菜汁:
新鮮的蔬菜汁同樣不需要人體消耗太多能量,並能清理體內垃圾和毒素,維持人體健康,並能減輕體重,可以選擇的蔬菜有很多,比如芹菜、黃瓜、番茄、胡蘿卜等。
穀物燕麥片:
穀物燕麥片含有多種碳水化合物,另外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保持血糖水平,可提供一上午的能量需求。
一碗豆漿:
豆漿不含膽固醇,並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和熱量。
午餐時段
一盤生菜沙拉、一份拌蘑菇、一碗糙米飯、兩只玉米或者一大塊紅薯、一碗海帶豆腐湯。
一盤生菜沙拉:
生菜沙拉可以選擇捲心菜、西蘭花、黃瓜、花椰菜、萵苣葉等,並且還可以加入發芽的種子,比如黑豆芽,它含有活性生物酶和大量的植物化學物質,對免疫系統有很大幫助。另外,用檸檬汁、蒜、橄欖油進行調料,把沙拉醬換成蛋黃醬會更健康。
一份拌蘑菇:
用橄欖油做調味,把蘑菇切成片,並用水汆過,再與切成絲的紅辣椒、洋蔥拌在一起,加上適量米醋、檸檬汁和黑胡椒粉,口感更清爽。
一碗焅米飯、兩只玉米、一塊紅薯:
用各種穀物作為身體能量的來源是最好不過的了,它們可以強健脾胃,使食物轉化為有用氣血,更利用減肥瘦身。
晚餐時段
一份蔬菜濃湯、一碗綜合穀物粥。
一份蔬菜濃湯:
選用土豆、胡蘿卜、捲心菜、洋蔥、西紅柿、黃豆芽,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植物纖維素、礦物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可以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能夠調節血脂和血糖的平衡,改善便秘和體內積滯。另外,可以再加入適量枸杞、黨參和黃芪,具有調理補養、清肝固肺、補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造血功能,消除緊張情緒,提高睡眠質量。
一碗穀物粥:
用不同的豆類和穀米煮成的穀物粥,不但美味並且營養很均衡,還易於腸胃的消化吸收。
㈣ 我們一日三餐要吃什麼食物
一日三餐要吃的食物:
早餐可以吃麵包、饅頭、粥,可以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早餐的熱量約為600大卡,熱量比例為30%。
午餐食物可以是米飯、面製品,一般在150克到200克左右。副食可以是肉類、蛋類、奶類,一般在240克到360克左右。午餐所佔的熱量比例為40%,攝入的熱量為800大卡。
晚餐食物可以是米飯、稀飯、麵食,搭配蔬菜和水果。晚餐占的比例為30%,攝入的熱量為600大卡。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三餐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餐桌上的食物也發生改變。一般常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少吃。這樣才是合理的飲食搭配。
㈤ 中國人一日三餐吃什麼以及周末用餐的特點,用英語表達
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現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馬虎,中午對付,晚上大吃大喝,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這頓飯,等於吃補葯,是最重要的一頓飯,一定要吃營養早餐。 營養早餐必須具備幾樣東西:主食、豆漿、麥片加上蘋果,主食必須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兩種以下的營養早餐,就屬於低質量早餐。現在我們中國人20%不吃早餐,50%—60%不會吃早餐,早餐營養不好,中午、晚上是補不回來的。
Good morning, noon to eat, eat less at night. Now people in the morning, at noon to evening, careless, eating and drinking, this is the root of all diseases. The morning meal, is a tonic,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must eat breakfast. Nutritious breakfast must have a few things: staple food, soy milk, cereal and apple, the staple food must have vegetables and fruits. If only two kinds of nutritional breakfast, it belongs to the low quality breakfast. Now we Chinese people do not eat breakfast, 50% - 60% will not eat breakfast, breakfast nutrition is not good, at noon, evening is not back.
㈥ 一日三餐該吃什麼
--------------------------------------------------------------------------------
一日三餐健康食譜
清爽而營養的早餐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了。你需要在早餐中攝入一天中20%卡路里的熱量和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可使你集中注意力並使你精神充沛。注意! 果醬和白糖會使你依舊迷迷糊糊,而且還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結腸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因此你的早餐食譜種可選:
*綠茶:由於綠茶含有苯酚、櫟素、兒茶酸等物質,因此它可以保護心臟,抗肺癌、胃癌、腸癌和食道癌。而咖啡不但會使血壓升高,還會增高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所以你每天多隻能喝杯咖啡。*塗過黃油的全麥麵包營養豐富,可以促進人體吸收礦物質並且還可預防結腸癌,黃油富含維生素A,因此也是必不可少的。
*用豆漿沖煮的燕麥片粥:豆漿蛋白質的含量豐富而且其中的乳糖可以防治白內障;而燕麥則可以防治心血管病。
*煮雞蛋、瘦火腿肉或雞肉:這些富含蛋白質而且可以增強你的記憶力的食物任你選擇。
*酸奶(天然或杏仁及果仁酸奶):酸奶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防治傳染病和腹瀉,以及增加鈣質。它不像牛奶那樣,讓某些人喝下去難受的缺點。杏仁、桃仁等果仁可以增加鎂的含量。
*水果(獼猴桃、杏、李子、芒果、桃、草毒等水果)、蔬菜或其鮮榨汁(桔子、杏、桃、西紅柿、胡羅卜。等的鮮榨汁)。這些水果及蔬菜中高含量的維生素B和C可以增強你的記憶力,令你注意力集中並減輕你工作學習中的壓力。
豐盛而健康的午餐
在午餐中,你需攝入一天中45%卡路里的熱量,避免吃高脂肪食物,如:蛋黃醬,過多的乳酪,油炸食品,小牛排或羊排等。你可以選擇:
*礦泉水:由於自來水中鈣和鎂的含量較少,並且常常含有殺蟲劑、漂白劑、鋁及銅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最好飲用富含鈣和鎂的礦泉水。另外,用礦泉水沖茶或燒菜煮飯也可以。
*一杯紅葡萄酒:記住,這可是使你保持健康的劑量。適量的紅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護你的心臟。
*綠色蔬菜沙拉(如青椒、紅茶、蘆筍、綠菜花、生菜等)或西紅柿沙拉。研究表明,不吃或少吃蔬菜與吸煙同樣有害健康。實驗證明,那些蔬菜與水果吃得少的人患上癌症的可能性是常吃水果蔬菜者的二至三倍;而這些癌症則經常是:肺癌、食道癌、喉癌、胰腺癌、膀胱癌等。
*貝類:海產貝類富含鋅,以及牛磺酸等活性酸,可以保護眼睛,增強視力。
*禽類肝臟(特別是鴨肝、鵝肝):這類肝臟中對人健康有益的脂肪酸的含量極高;如在鵝肝中,脂肪酸的含量達到60%
*水煮和清蒸的魚肉(如:沙丁魚、三文魚 )三文魚富含兩種重要的脂肪酸:EPA和DHA,它們可以降低血脂肪防止結石,對於治療哮喘病、肺氣腫等疾病有很好的效。另外,食用三文魚還可以消除疲勞。注意:這類魚最好是來自天然養殖的魚類而不是人工養殖的,而且不吃烤制的魚肉。
*綠色蔬菜、胡蘿卜、及豆芽等製成的什錦菜:綠色蔬中含有纖維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胡蘿卜素,而且還含一種具有高抗癌功能的黃酮素。這些綠色蔬菜包括:白菜、菠菜、扁豆、洋蔥、綠菜花、蘆筍以及生菜等等。
*兔肉、雞肉或鴨肉等:這些肉類中富含抗氧化物質;紅色的肉類(牛肉、羊肉)則適合缺鐵的人食用,如:長發育期的兒童和月經較多的女性等。
*全麥麵包、酸奶(天然或杏仁、果仁類)、一個水果乾果(核桃、杏仁等)。
清淡素食的晚餐
與早餐和中餐相反,晚餐則要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保證好的睡眠。因此,晚餐宜清淡,因為油膩且難消化食物會加快新陳代謝,升高體溫從而促進人體的衰老。
*礦泉水、一杯紅葡萄酒、全麥麵包、生菜沙拉(可加入煮雞蛋和蘑菇)以及蔬菜湯。
*面條、米飯、烤土豆或玉米粥等:這些富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起到安眼的作用。
*豌豆、蠶豆等豆類,富含鉀可以降膽固醇。豆腐,大豆的營養豐富,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等許多病症。
*酸奶(天然或杏仁、果仁)、水果沙拉或乾果。
㈦ 一日三餐吃什麼最好
平和膳食特點對合理調配膳食提出了科學的方案。方案推薦成年人每日合理膳食為:谷類300~500克;蔬菜類400~500克、水果類100~200克;畜禽肉類50~100克、魚蝦類50克、蛋類25~50克;奶類及奶製品100克、豆類及豆製品50克;油脂類25克。簡單換算就是以五穀為主,蔬菜和水果次之,最後才是適量的肉蛋奶。
㈧ 中國人一日三餐吃什麼最健康
一天分十二個時辰,分別對應十二經絡,首先可以選擇在正確的時辰吃對應的食物,對身體幫助最大。具體吃什麼要看個人的體質如何。
可針對性的吃相對有益的食物或保健食品。
十二時辰如下:
子時(23:00-1:00)
膽經最旺。人在睡眠的狀況下,膽可以新陳代謝,防止膽結石、膽囊炎發生。
丑時(1:00-3:00)
肝經最旺。人的思維和行動需要肝血的支持,肝像一個血庫。丑時,人必須在睡眠的狀態下,肝才能換掉廢血,產生新血。
寅時(3:00-5:00)
肺經最旺。中醫講「肺朝百脈」,肝產生的新鮮血液由肺輸送於百脈,因此,人早上氣血旺盛,精力充沛。
卯時(5:00-7:00)
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得到了休息調養,有利於大腸蠕動,人排大便通暢,有利於排泄。
辰時(7:00-9:00)
胃經最旺。胃經旺時有利於消化,如果人在辰時不吃東西,消化液會腐蝕胃黏膜,此時人在睡眠中可減輕這種損害。
已時(9:00-11:00)
脾經最旺。脾將食物精華提取,有利於造血。
午時(11:00-13:00)
心經最旺。中醫講「心神相通」,此時睡上一覺(15分鍾即可),養心怡神,有利於滋養人的氣血,故午覺又有「養顏覺」之說。
未時(13:00-15:00)
小腸經最旺。中醫講「心與小腸相表裡」,睡個午覺,心氣充足,有利於小腸的吸收,有利於皮膚的紅潤和吸收營養。
申時(15:00-17:00)
膀胱經最旺。此時排尿可將體內「火氣」排出,瀉掉小腸下注的水液和「火氣」。
酉時(17:00-19:00)
腎經最旺。腎通腦,主智、主骨,貯藏精華。
戌時(19:00-21:00)
心包經最旺。心包是心臟的外圍保護組織,進入心臟的病起初被擋在外面,心臟不適的人此時調病,可把病消滅在心包。
亥時(21:00:23:00)
三焦經最旺。三焦通百脈,如養生,此時睡覺,百脈受益。
(※註:按照子午流注來服用保健品,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腎虛的人選擇腎經最旺時服用,如果對應的時辰不方便,可選擇與該時辰相生的時辰服用,比如肝經丑時最旺,肝五行在木,水生木,腎五行在水,可選擇腎經最旺的酉時服用)
食物可分五色與五味:
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自然環境之中,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界的植物五顏六色,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生長,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這大自然的五色,與人體五臟還有著密切的關聯。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五種顏色(綠、紅、黃、白、黑),各入不同的臟腑,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顏色的食物養生保健的功效、屬性、歸經都不盡相同。
五色對五臟的滋養
《黃帝內經》中說:綠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胃、白色潤肺、黑色補腎。
綠色養肝
【肝屬木,青(綠)色和酸味入肝。青綠色可調節體內平衡,消除緊張情緒,起鎮靜作用,有助於減輕頭痛、發熱、暈厥失眠;酸食能開胃,增強肝功能,利於鈣、磷的吸收,如醋、乳酸、檸檬等。】
常見綠色食物:綠豆、菠菜、西蘭花、黃瓜、絲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萵筍、白菜、薺菜、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綠莧菜、蘿卜茵、青菜、苦瓜、水果等。
紅色補心
【中醫認為:心屬火,紅色和苦味入心。紅色具有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和增強血液循環、促使神經系統興奮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濕、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益腎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中醫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如苦瓜、茶葉等。】
常見紅色食物:紅豆、紅薯、胡蘿卜、紅辣椒、紅棗、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黃色益脾
【脾屬土,黃色和甜味入脾。黃色具有刺激神經和消化系統,加強邏輯思維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補熱量、養氣血、緩解疲勞、調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常見黃色食物:黃豆、牛蒡、腳板薯、薏米、韭黃、南瓜、蘋果、蛋黃、粟米、玉米等。
白色潤肺
【肺屬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醫認為,辣入肺,可發散、行氣、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代謝,可祛風散寒、解表止痛。】
常見白色食物:白豆、冬瓜、梨、白蘿卜、銀耳、藕、百合、茭白、米面、豆腐、花菜、竹筍、淮山、涼薯等。
黑色補腎
【腎屬水,黑色和鹹味入腎;鹹味能軟堅潤下,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壓平衡及水鹽代謝,可增強體力和食慾。在嘔吐、腹瀉及大汗後,適當喝點淡鹽水,可防止體內微量元素的缺失。】
常見黑色食物: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螞蟻、核桃(不是黑色,但也是補腎的食物)、紫菜、海帶。
主食建議多食用五穀雜糧,記住不僅僅是大米與白面,包括一些粗糧。現在很多病就是因為不吃五穀雜糧才生的病。
還有平時可以吃一些價格便宜的保健食品。推薦升力元螞蟻粉。
升力元螞蟻粉膠囊是通經絡的功能型保健食品,在人體內穿奇經走八脈,橫掃十二經絡,行氣合血,祛風趕寒,合胃健脾,補腎益肝,通過對人體細胞的營養,活化、修復、再生,使人體的五臟六腑達到陰陽平衡,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一通調百病。它首先疏通經絡,在人體內走、竄、刮、剔、搜,打通氣血通道,使飢餓的細胞快速得到營養,因此人體氣血通暢,臟腑平衡、精液充足、精力充沛;它是一種有效的抗衰老生物制劑,能使退化的胸腺和脾臟再生,免疫活性細胞數量增加;它也是性功能增強劑,能使睾丸和卵巢的重量增加,提高性功能;它又是免疫調節劑,可使血沉下降,類風濕因子轉陰,它具有雙向調節提升免疫功能;同時它還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增高增智等,這是一款老百姓真正用得起的救命產品。
真誠希望結交對養生保健感興趣的朋友。
㈨ 一日三餐的飲食
正常人一日飲食一般習慣吃三餐,怎樣安排好這一日三餐是有學問的。有的家庭安排得非常合理,吃的花樣是五花八門,而有的家庭的飲食則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品種極為單調。一日三餐不僅要定時定量,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證營養的供應,做到膳食平衡。
一般情況下,一天需要的營養,應該均攤在三餐之中。每餐所攝取的熱量應該佔全天總熱量的1/3左右,但午餐既要補充上午消耗的熱量,又要為下午的工作、學習提供能量,可以多一些。所以,一日三餐的熱量,早餐應該佔25%—30%,午餐佔40%,晚餐佔30%—35%。
那麼,一日三餐應怎樣安排呢?
人們常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這一養生經驗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主食一般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玉米面窩頭等,還要適當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使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過正常標准,從而使人精神振奮,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午餐應適當多吃一些,而且質量要高。主食如米飯、饅頭、玉米面發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魚類、肉類、蛋類、豆製品等,以及新鮮蔬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以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為原則,至少要在就寢兩個小時前進餐。如果晚餐吃得過多,並且吃進大量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影響睡眠。另外,人在夜間不活動,吃多了易營養過剩,也會導致肥胖,還可能使脂肪沉積到動脈血管壁上,導致心血管疾病,故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科學搭配一日三餐的飲食原則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 小時比較合適,如果是5~6 小時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鍾與一日三餐: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段時間里,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這說明人在什麼時候吃飯是由生物鍾控制的。
◎大腦與一日三餐:人腦每天占人體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腦的能源供應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約需要110~145克。而肝臟從每頓飯中最多隻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臟即能為人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與一日三餐:固體食物從食道到胃約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時才到達小腸。因此,一日三餐間隔4~5 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選擇:一日三餐究竟選擇什麼食物,怎麼進行調配,採用什麼方法來烹調,都是有講究的,並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類、薯類和新鮮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學分配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麼早晚各應該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較合適。
早餐的科學搭配: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
◎早餐的重要性:專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一個人早晨起床後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會增高,且流動緩慢,天長日久,會導致心臟病的發作。因此,早餐豐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於心臟的健康。堅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長得壯實,抗病能力強,在學校課堂上表現得更加突出,聽課時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強,學習成績大都更加優秀。對工薪階層來講,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證,這是因為人的腦細胞只能從葡萄糖這種營養素中獲取能量,經過一個晚上沒有進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證足夠的葡萄糖供應,時間長了就會使人變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現象,無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況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個要素:就餐時間、營養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來說,起床後活動30分鍾再吃早餐最為適宜,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按成人計算,早餐的主食量應在150~200 克之間,熱量應為700 千卡左右。當然從事不同勞動強度及年齡不同的人所需的熱量也不盡相同。如小學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熱量,中學生則需600 千卡左右的熱量。就食量和熱量而言,應占不同年齡段的人一日總食量和總熱量的30%為宜。主食一般應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麵包等,還要適當增加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學搭配:
俗話說「中午飽,一天飽」。說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體內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因此,不同年齡、不同體力的人午餐熱量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主食根據三餐食量配比,應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飯、面製品(饅頭、面條、大餅、玉米面發糕等)中間任意選擇。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製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按照科學配餐的原則挑選幾種,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選擇50~100 克的肉禽蛋類,50克豆製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飢餓又能產生高熱量的炒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從而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但是,中午要吃飽,不等於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飽就可以。若是白領族少勞力的工作群在選擇午餐時,可選簡單一些清燙莖類蔬菜、少許白豆腐、部份海產植物做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須吃少: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倫的一餐,所以對多數家庭來說,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豐富,這種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違背,因此在調整上仍與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時應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應。晚餐時仍應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盤,內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時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變化。主食與副食的量都可適量減少,以便到睡覺時正好是空腹狀態。
一般而言,晚上多數人血液循環較差,所以可以選些天然的熱性食物來補足此現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黃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盡量
在晚上八點以前完成,若是八點以後任何食物對我們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類最好只有一種,不可多種肉類,增加體內太多負擔。晚餐後請勿再吃任何甜食,這是很容易傷肝的.
㈩ 中國人的一日三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人的一日三餐是從漢朝以後開始的。
在秦朝和漢朝以前,因為農業不是很發達,並且糧食很有限,所以人們一天當中只吃兩頓飯,第一頓飯是在太陽移動到東南方向的時候開始進餐,第二頓是在下午四點左右的時候開始進餐。
到了漢朝以後,一天只吃兩頓飯的習慣慢慢演變成了一天當中吃三頓飯或者四頓飯,並且漢代的時候早飯也被成為寒具。
(10)中國人一日三餐吃什麼擴展閱讀:
一日三餐的注意事項:
1、少量:不要為了杜絕浪費而吃剩飯,寧可做飯、點餐時注意控制分量。不要吃太快,導致下丘腦還沒有反應過來產生飽腹感,結果吃撐了。不要化悲痛為食慾,生氣時大吃一頓;不要飯後吃水果,要在兩餐之間吃。
2、少油:烹調時少放油,少吃高油的煎炸類和加工食品。
3、少糖:少吃零食,零食多數含糖。控糖期很想吃甜食,可用甜水果代替甜食,禁忌所有含糖飲料。
4、少酒:盡量不喝酒,尤其是啤酒熱量特別高;通常比較「香口」、重口味的下酒菜也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