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房產稅為何遲遲不可開征
說到為什麼沒有開征,我們首先要明白2個問題。
1、房產稅其實就是一種地方稅,首先要解決地方財政上的問題,而目前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仍然能夠持續,所以短期內房產稅是肯定不會徵收。並且我國土地是國有的,買房的時候已經付了相對應年限的土地使用費用,如果還收房產稅顯然不合理。
2、房產稅該怎麼收仍然還是個問題,是和美國一樣按照首套房開始徵收,還是只增收多套房,是按房產什麼時期的價值來增收?打個比方:你買房的時候50萬,但現在房地產價值市場價200萬,交易價格150萬,按照什麼價位來進行增收還有待商榷。並且納入財政的稅款怎麼支配和使用,這部分資金不是個小數目,要想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還要制定一整套的監管機制等等。所以房地產稅不是不來,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
㈡ 我國為什麼不開征房產稅呢是不是有權有勢的人都有很多套房子呀
房產稅遲早都是要徵收的,但是要看時宜,目前千萬不能徵收房產稅,因為我們還達不到徵收房產稅的標准,一刀切的政策反而會傷民。
世界銀行曾經發表言論:徵收房產稅必將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
這根壓力來源於房產稅的獨特性。
一般的稅種,都是由納稅人先得到利潤,再納稅,比如說個人所得稅,我這個月賺了1000元錢,納50元的稅,這是應該的,因為我有了收入,應該和社會共享其中的部分;然而房產稅完全不是這個概念。房子只要不出售,不出租,不會有任何的現金收入,既然沒有收入,如何收稅?在這樣的情況下收稅,無疑是從老百姓身上割肉。如何處理好這個矛盾,這是徵收房產稅的先提條件。
再看中國房產稅。雖然我覺得房產稅的徵收對於房地產市場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此時此刻的中國,卻不應該徵收。就是連徵收房產稅的目的都搞錯的!居然拿房產稅來打壓房價!我剛才說過房產稅有很大的矛盾。而美國是這樣處理的
打個比方,我的房子去年價值200萬,今年升值了,210萬了,而政府就在這10萬當中抽取1.8%,也就是1800元,然後用這筆錢,用於本地區的教育、提高警察數量加強治安以及為窮人和買不起商品房的人建造保障性住房,地方政府的每一筆錢的支出,都可以通過網路詳細查詢,公開透明。而提高教育、加強治安後的地區,房價自然還會上漲,納稅人的資產會不斷的提高,卻只需要繳納房價增長部分的1.8%,如此一來,美國老百姓自然願意繳納房產稅了。
由此可見美國的房產稅,目的不是為了打壓房價,他是通過使得有錢的商品房擁有著更有錢,然後抽稅圖利窮人,建造保障性住房給窮人住,達到人人居者有其所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官員在處理公務的時候是非常高效的,美國一個地方的公務員(鎮)數量一般就是3人,這樣就不會大量的三公支出。而評估房屋價值的人員通常是由多家有信託責任的單位,指派相互不認識的人員共同來評估,如果房屋所有人認為評估過高,或者過低,還可以上訴。
而中國的國情完全不同,而且房產稅的徵收目的不同!我們是為了打壓房價,被徵收人的利益完全得不到報障。他們根本無法從中得到任何的實惠。而且在行政過程中有諸多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如何評估房屋價值?誰來評估,是否會滋生腐敗,房產稅的用途,房產稅是否和房屋交易稅相沖突,這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巨大的行政費用,是否會使得用於保障房的資金大幅度縮水呢?
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我們的房產稅是缺乏立法根據的,因為我們在推出這個稅種的同時,並沒由從理論上解決納稅人的利益矛盾,即在實際和理論的基礎上都沒有產生財富的前提下就要納稅,所以在中國,與其說他為房產稅,不如稱其為「房產費」更妥當。如果一定要稱其為「稅」,那麼又和「房屋交易稅」重合,變為重復交稅(因為都在房屋買賣中產生利潤)
㈢ 房產稅為什麼遲遲不徵收
房產稅的徵收的一大前提是要保證不動產登記信息全國聯網,但是也會有很大的阻力,有的炒房者購買新房後,不要求開發商進行網簽和產權登記,短時間內將房子加價售出,只是在開放商處更換銷售合同即可。更有甚者是開發商的責任,有的開發商在小區建成幾年後仍未給業主們辦理網簽和產權登記,這就給很多炒房投機者留下了大量的時間倒賣房源,雖然困難很大,但是目前國家正在積極運作。
房產稅徵收的另一大前提就是徵收細則和立法相關工作的推進。房地產行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房產稅的徵收關乎國安民生,首先要保證徵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稅制改革將是『十三五』期間重點改革的一個方面。包括房地產稅改革的推出、消費稅徵收環節的變化以及個人所得稅改革。」「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稱。目前,房地產稅的徵收思路已經基本明確,在這一基礎上,相關部門也已形成了初步草案,但徵收的具體執行方案還需調整。
另外房產稅的到來也不會出現房價暴跌等現象,房產稅的本質是為了規范房地產市場,讓房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讓房子回歸居住的本質屬性.所以想買房子的朋友還是要好好的工作,不要寄希望於房價暴跌,所以努力掙錢吧!
㈣ 國家為什麼不敢收房產稅
國家不敢收房產稅是根據國情來的。
房產稅比較關繫到國民和國家長久生存發展的大計,不會輕易的收受。稅收是國家的一個財政收入,房產稅觸摸的角和面比較廣,也是調節房產的重要杠桿。所以不到一定需要的時候不會收。但今後一定會逐步的收受。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稱房產稅「課稅范圍」,具體指開征房產稅的地區。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徵收。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的具體征稅范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房產稅的征稅對象是房產。所謂房產,是指有屋面和圍護結構,能夠遮風避雨,可供人們在其中生產、學習、工作、娛樂、居住或儲藏物資的場所。但獨立於房屋的建築物如圍牆、暖房、水塔、煙囪、室外游泳池等不屬於房產。但室內游泳池屬於房產。由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在出售前,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是一種產品,因此,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徵收房產稅;但對售出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徵收房產稅。
【法律依據】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第七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確定本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辦理所屬各區的不動產登記。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分別辦理。不能分別辦理的,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協商辦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指定辦理。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國務院批准項目用海、用島,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等不動產登記,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
㈤ 房產稅為何遲遲不開始徵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引言:我國房產稅遲遲不開始徵收,主要就是因為有相關的一些問題,國家正在進一步調整 。中國發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關於房產稅上面,中國一直保持著比較謹慎的態度,因為不僅涉及面廣,同時也相當於是一個永久性的法律制度設計,因此國家一定會考慮好了之後才可以實施,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房產稅為何遲遲不開始徵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三、小結
房產稅之所以遲遲不能開始徵收,就是因為房產比較復雜,並且房子的類型也比較多,在購買的時候,有的人已經出過土地出讓金,因此再次徵收房產稅是不太現實的,不同地區的房價不同,因此徵收標准也不同,而很多人都是貸款買房,如果要交房產稅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這些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就無法開始徵收房產稅。
㈥ 房產稅為何遲遲不開始徵收
最近我看到一個准備收房產稅的小區,真正在那個群里,我發現房產稅收不了。他波及面太廣,一個小區收一個小區拚命,一個城市是什麼概念,唯一可能是新銷售房源收,但他又波及租房群體,也實現不了。另一方面,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收房產稅,但用途都是強化社區福利,不能補貼財政,如果這么執行對國家也是費力不討好。
關於房產稅,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個稅種一定會推出的。但是,近期內應該不會推出。如果房產稅正式推出,居民需要有提前有一定的應對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重新配置資產結構,減少房產,增加其他流動性資產。房產稅政策里肯定有免稅條款,可能的免稅條款有三類:家庭免稅、人均面積、人均價值,無論是哪種條款,對那些擁有多套住房的家庭都會產生非常大的沖擊。
無房者更多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缺少話語權,這就是房地產稅推進緩慢的原因。
㈦ 中國會收房產稅嗎
法律分析: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對於個人住宅來說,房產遲早是會來的,但是對一般的老百姓來說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享受不到交房產稅的資格。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浪費就不會交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二條房產稅由產權所有人繳納。產權屬於全民所有的,由經營管理的單位繳納。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繳納。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或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繳納。前款列舉的產權所有人、經營管理單位、承典人、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統稱為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
㈧ 國家為什麼不收房產稅
這是要根據國情來的。房產稅比較關繫到國民和國家長久生存發展的大計,不會輕易的收受。稅收是國家的一個財政收入,房產稅觸摸的角和面比較廣,也是調節房產的重要杠桿。所以不到一定需要的時候不會收。但今後一定會逐步的收受。
㈨ 為什麼房產稅遲遲不能推行
20211120
全面開征遙不可及,但試點城市很快就要增加了。
只不過試點效果估計好不了。
關於房地產稅的看法,老雷這兩年寫了好多了,
有興趣的小夥伴麻煩移步到鄙人主業。
這幾天在不同的人裡面聽到兩個不確切的消息。
廣東兩個城市都試下邀約房企、銀行、金融機構小范圍討論房地產稅試點方案。
A城市拿出來的方案跟現時上海重慶的方案差不多,
估計收稅的成本比受傷了的稅還多。
與會各方紛紛表示這個方案好。
A城市表示,這個方案不是很敢交,怕上面不過。
B城市拿出當年自砍四肢的魄力拿出了嚴厲的方案,
房企表示會直接把一個驢檔房企拖成三花聚頂,如果這樣實施未來三至五年不會在B城開新項目。
銀行表示新項目一停上下游資金需求也會停,銀行考慮調整B城整體貨幣蓄備及信貸額度。
金融機構表示股市基金樓市是一家,未來可能會更側重北交所和廣期所。
B城領導全程臉色都不太好看。
試點城市應該會很快就會確定,要麼想上海重慶一樣,不試好過試。
要麼像深圳早兩年的715一樣,跌得有多傷,就反彈得有多狠。
其實兩個都不好。
最好的效果應該是全面鋪開,最起碼也是大灣區統一計量及收取,
這樣既不會利空一部分城市而利好另一部分城市,又能促使部分閑置房屋流轉起來,
從而令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