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貧困戶脫貧標準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貧困戶脫貧標准如下,一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脫貧標準是按照脫貧目標值進行打分,如果通過計算,總分大於80分,可認定為脫貧,可以退出貧困戶。需要注意的是:貧困戶人均純收入、有安全住房屬於否決指標,如果這兩項中有其中一項不達標,即使得分高於80分,也不能退出貧困戶。
法律依據:《雲南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 第三條 農村扶貧開發應當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遵循政府主導、精準扶貧、自力更生、社會幫扶、合力推進的原則。第四條 農村扶貧開發的主要對象是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農村扶貧標准、具備勞動能力的農村人口。縣級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農村扶貧開發對象確認機制,並實行動態管理。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對村民委員會初步確認的農村扶貧開發對象進行調查核實和公示,並報縣級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審定並公布。第五條 農村扶貧開發的主要范圍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其他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市、區)、貧困鄉(鎮)、貧困村。農村扶貧開發具體范圍的確定和調整,由省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農村扶貧開發規劃,將農村扶貧開發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農村扶貧開發目標責任制,建立議事協調機制,對農村扶貧開發工作負總責。
⑵ 中國脫貧標准
《扶貧剛要》規定農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原則標准: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戶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
具體經濟指標標准: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法律依據:《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第九條 扶貧對象。在扶貧標准以下具備勞動能力的農村人口為扶貧工作主要對象。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機制,做好建檔立卡工作,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扶貧對象得到有效扶持。逐步提高國家扶貧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當地實際制定高於國家扶貧標準的地區扶貧標准。
⑶ 人均收入多少算脫貧
法律分析:貧困人口脫貧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指標是「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具體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飲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法律依據:《扶貧剛要》 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戶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
2、具體經濟指標標准: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3、貧困戶按五個一批脫貧標准: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每戶都有一項以上增收致富的主業,掌握一門以上就業創業技能。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4、移民搬遷安置一批。有安全穩固住房,人均安全穩固住房面積等於或大於25平方米。
5、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過同期國家扶貧標准。
6、醫療救助扶持一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以上;就醫報銷比例提高10%以上;降低貧困戶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提高醫療救助標准;貧困人口享有更加均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7、教育培訓幫扶一批。適齡兒童接受9年義務教育;兩後生技校專業就讀;主要勞動力接受了技能培訓。
8、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達到小康水平。道路通達,出行方便;飲用安全水,有條件的接通自來水;有簡易衛生廁所;有安全的農村電網,有通訊設備,有線廣播電視入戶,接通互聯網。
⑷ 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人均收入是多少
法律分析:2020年脫貧標准人均純收入是4000元左右。中國的脫貧標準是一個綜合性的標准,國家的收入標準是2011年的不變價農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價等指數,到去年底現價是3218元,到2020年是4000元左右。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二) 總體目標 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⑸ 脫貧的標準是收入多少
法律分析: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法律依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 第七條 總體目標。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扭轉發展差距擴大趨勢。
⑹ 脫貧標准
2020年脫貧標准人均純收入是4000元左右。中國的脫貧標準是一個綜合性的標准,國家的收入標準是2011年的不變價農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價等指數,到去年底現價是3218元,到2020年是4000元左右。
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中國所有的絕對貧困的人口要全部脫貧。這在我們國家歷史上,幾千年的歷史上是第一次,以前沒有做到過絕對貧困人口脫貧。
(6)中國脫貧標準是什麼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通知》
「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階段。本規劃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主要闡明「十三五」時期國家脫貧攻堅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指導各地脫貧攻堅工作的行動指南,是各有關方面制定相關扶貧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
規劃范圍包括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片區縣、片區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
第三節脫貧目標
到2020年,穩定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稱「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現行標准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戶有穩定收入來源,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建檔立卡貧困村有序摘帽。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農田和農田水利等設施水平明顯提高,特色產業基本形成,集體經濟有一定規模,社區管理能力不斷增強。
——貧困縣全部摘帽。縣域內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解決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生態環境有效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⑺ 國家脫貧的標準是什麼
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法律依據《扶貧剛要》 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⑻ 脫貧的標准
法律分析:貧困人口脫貧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指標是「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具體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飲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共6項指標,全部達標後方可脫貧(2020年貧困人口脫貧驗收的標准為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 4000元)。
法律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十五條 特困人員供養的內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條件;
(二)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療;
(四)辦理喪葬事宜。
特困人員供養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
特困人員供養應當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銜接。
第十六條 申請特困人員供養,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
特困人員供養的審批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