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青年報:對網路文學究竟該如何評價
網路文學自打出現以來似乎一直處於某種尷尬的位置:一方面被一部分人視為數字出版驕人業績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之所以驕人的理由則僅僅因其體量的巨大,當然在這龐大的體量中也的確有那麼幾部頗為暢銷的作品;另一方面又始終得不到所謂「正統」文學界的正面評價,於是乎要求「改進與完善網路文學評價體系」的呼聲遂不絕於耳。這種呼聲背後的潛台詞,說白了就是現有的文學評價標准與現有的網路文學不對接不對標不對縫,網路文學也因此而始終登不了堂入不了室。
正是在這種呼聲的召喚下,還真有有心人、熱心人開始嘗試著為網路文學設計「多維度、多指標、多權重組合」的評價體系了,諸如「用戶維度、內容維度、輿情維度、運營維度」、「暢銷程度指標、文學價值指標、專業評價指標」等等。姑且不論這樣的體系是否周全與合理,只是這樣一來不能不令人更加懷疑「改進與完善網路文學評價體系」這個命題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了。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網路文學」到底是個啥?是文學的一個新分支、新形態、新的呈現形式還是橫空出世的全新玩意兒?而無論是其中哪一種,都不存在著「改進與完善網路文學評價體系」這碼事兒。如果僅僅只是前者,那文學的評價標准當然就適用於它,如果是後者,那問題就絕對不止於「改進與完善」而是需要新建了。
未來的網路文學究竟會成啥樣?不知道!建議各位看官還是慎下預言為好,省得到頭來自己滿地找自己的大牙。僅從現有的網路文學狀況來看,無論其體量如何龐大,除去一部分能否稱得上文學者值得懷疑外,其餘都不過是文學寫作在網路上的直接呈現而已。有論者以「類型文學」四字而蔽之,有的則在此大帽子下進而細分成「玄幻、言情、武俠、穿越」等門類,這些其實都不過是萬變不離其宗,終未逃出文學的框架,僅僅只是呈現方式的不同顯然是不足以與文學分道揚鑣而另立門戶的。
如果這樣的基本判斷不錯,那文學的評價標准同樣也就是網路文學的評價標准,根本犯不著大聲疾呼「重建評價體系」之類的了。
在我看來:所謂文學的評價標准除去所有文學作品都必須遵循的基本語言文字要求和普世的社會公德一類「公理」外,其他的從來就是開放與多樣、不斷豐富與不斷創新的。比如,當現代主義文學興起,原有的文學評價標准已不足以解釋時,現代主義的文學理論體系隨之應運而生;當然這一切又都是在文學這個大框架內運行,無非你說人物要典型,他強調的是去典型之類。不過,這些主張背後都有自己的哲學思考作支撐,而這些哲學思考又是和作者對社會、對現實的深刻理解相聯系,絕非大著嘴巴作驚人語。倘以此回過頭來反觀是否需要為網路文學新建一套評價體系?答案應該是十分清晰的。坦率地說,網路文學現有的寫作狀態還遠未到這個時候,現有的文學評價體系完全有能力對其作出評判。至於目前批評界緣何對它的集體「失聲」,不是因為其現有評價體系不好使、不夠用,其緣由正可套用一句網路熱語——「你懂的」!
再來看看那些熱心人士試圖為網路文學建構的「多維度、多指標、多權重組合」評價體系中所使用的基本材質是哪些:所謂「用戶」、所謂「運營」、所謂「輿情」,這些和文學寫作本身有關嗎?而所謂「暢銷程度、文學價值、專業評價」之類在現有的文學評價中不都現成地擺在那裡,又何來「重建」之談?
說一千,道一萬,如果認定網路文學還是文學,那就老老實實地回到文學的道上,圍繞作品、圍繞寫作說事兒,認認真真讀作品才是說話的前提,少說那些與作品、與寫作沒關系的事兒。文學創作的優劣與文學數量的多少從來就不是簡單的比例關系,不明白這點基本常識,除去暴露自己的無知外別的什麼也剩不下來!
② 光明時評:中國網文讓法國人也上頭,這種穿透力來自哪
隨著網路時代的崛起,人們通過網路獲得了更多便利的服務,同時也更快捷的享受到了各種新鮮資訊信息。與此同時,很多新興的產業也跟隨網路的發展不斷壯大。網文就成為了一個很具備中國特色的現象,不斷有更多的作者參與到了網文的創作中,而且,讀者的數量也在不斷擴大。而這個情況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多人,更是直接影響到了遠在歐洲的法國。
這個現象的出現,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網文的快速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都有了一定的影響力。而這也說明了我國的創作作者們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能夠創作出更多人群喜愛的作品。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中國的文化正在被越來越多其他國家的人民所了解和接受,這也是我們文化輸出的一個方式。也希望創作者們能夠繼續發揮自己的實力,征服更多國內外友人。
③ 老外們為什麼對中國網文這么上頭
別說老外們了,我都對網文欲罷不能!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越來越快,消息交流越來越廣泛,足不出戶就可以輕鬆了解這個世界。互聯網在擴大人們交際圈的同時,更是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娛樂方式,無數人更是痴迷其中。對於國人而言,痴迷程度最高的應該就是各種游戲了,但是對於外國人而言,痴迷度最高的互聯網產品中,絕對有中國網文的一席之地。
外國因此誕生了許多專門用來傳播、翻譯和閱讀中國網文的網站,其熱度始終居高不小。有「任我行」拼音所寫「RWX」為代號的人所創建的wuxiaworld便是最受外國人所喜愛的中國網文網站之一了。
6000萬老外在線催更,你知道中國網文在國外有多火嗎?在這里,《一代軍師》《盤龍》等眾多小說居高不小,被許多人追捧催更。有調查機構數據顯示,當下國外的中國網文讀者,已經超過了6000萬人之多,他們甚至也開始為一本小說催更。
過去,許多外國人饞中國的功夫,凡是前來中國旅行的外國人,功夫必定是其率先了解的存在。而現在,修仙則代替功夫,成為了更多外國人前來中國的追求,真是奇怪的文化輸出。
④ 如何評價當今的網路小說
望採納,我最近在研究這個課題。
這是現在發展
網路文學被人指摘「湊字數」「流水賬」「情節雷同」「格調不高」,有人曾經戲言,網路文學在中國文學百花園中是「無名小卒」,難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今日網路文學網站星羅棋布,網路作者數以百萬計,年更新字數超過600億漢字,年長篇小說超過10萬部。」在中國作協副主席、網路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看來,網路文學正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人們的閱讀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不迴避問題才能更好發展
網路文學在成長中從來都是喜悅與痛苦相伴相生。
進入「IP」時代,網路文學所具有的附加價值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國內31家重點網站一共出版圖書5202種,一共改編電影515部、電視劇568部,改編游戲201部、動漫130部。
與此同時,網路文學的盜版問題已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一大頑疾。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版權執法處處長趙傑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網路文學領域的侵權盜版比較嚴重,2014年盜版網路文學導致PC端付費損失40多億元,移動端損失30多億元。
「現在網路小說的盜版太猖獗了,基本上網路上稍微火一點兒的小說上網一搜索,會有無數的盜版網站讓讀者免費閱讀。」網路文學作家寇廣平(夢如洪荒)深受盜版之苦。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網路文學由草創時期步入新的發展階段,與會專家指出,發展中出現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通過更加科學的管理、更為自覺的約束、更加嚴謹的制度,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令人欣喜的是,國家版權局日前也向社會公布了《關於加強網路文學作品版權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指出國家版權局要建立網路文學作品版權「黑白名單制度」
「降速、減數、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