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缺乏哪些維生素

中國人缺乏哪些維生素

發布時間:2022-08-17 08:56:34

『壹』 中國人缺什麼營養

中國人最缺什麼營養素

1缺鈣

根據第三次全國營養大調查,中國人目前最缺乏的是鈣。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還不到400毫克,僅達到RDA(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某營養素不足,就會發生缺乏症的危險。當攝入量達到某一數值時,人們就沒有發生缺乏症的危險。該數值稱為RDA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

因為缺鈣而引起各類骨病屢見不鮮,比如骨質疏鬆、手足抽搐症、骨發育不全、佝僂病等。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2缺鐵

目前我國居民每天攝入的鐵量已達到RDA值,但由於其攝入的鐵主要是來自於大米、堅果、黑葉蔬菜等植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其利用率和吸收率較低,遠遠低於動物性食物中所含鐵的吸收率。加之,我國居民習慣食用穀物,而穀物中含有濃度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會明顯抑制人體對鐵的吸收。

所以,盡管我國居民攝入的鐵量不低,但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鐵卻較少,並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這使得我國居民存在著廣泛的貧血現象,尤其是婦女、兒童和老人。人體缺鐵時,可引發缺鐵性貧血,出現食慾減退、煩躁、乏力、面色蒼白、心悸、頭暈等症狀。

3缺維生素A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為維生素A,319微克來自β-胡蘿卜素的轉化),僅為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維持暗光下的視覺功能以及維護上皮細胞組織的健康。維生素A缺乏的人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皮膚乾燥、粗糙,眼睛干澀、怕光的現象。直接影響骨質狀況的成分是鈣與維生素D,而中國大城市人群(20歲以上)中,維生素D正常的人僅佔0.67%,嚴重缺乏者達到21%。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它是調節鈣代謝的三大激素之一,可以防治骨質疏鬆和兒童佝僂病,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它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近年的研究證實,維生素D缺乏還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類風濕性關節炎、口腔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等常見慢性病有關。

身體難受,可能缺營養素

以下一些身體小信號,大家可以對照著檢查一下。如果發現自己也有同樣問題,一定要及時調整飲食。

眼睛干澀、充血,容易緊張

B族維生素是中國人最容易缺的維生素之一,尤其是維生素B2。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會會員丹寧博士稱:

「B族維生素能調節眼窩內的液體總量,缺維B2時,眼睛表面的血管容易感染,導致眼睛干澀、結膜炎和紅血絲。」維B2和所有皮膚黏膜方面的疾病都有關,比如口腔黏膜潰瘍、牙齦紅腫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最好先補維B2,如果還不好,再考慮其他原因。此外,B族維生素有減壓作用,還能增強人的注意力、改善認知能力。缺維B的人,常常容易緊張。

含維B食物:奶製品、肉類、肝臟。

每日推薦量:維B2——英國男性1.6毫克,女性1.2毫克;中國男性1.4毫克,女性1.2毫克。王興國指出,很多食物都含維B2,但又沒有一種特別豐富,所以可能缺乏時,最好吃補充劑。

肌肉痙攣、失眠缺鎂

厄休拉·阿倫斯表示,英國人普遍缺鎂,因為他們的膳食多以快餐、汽水、薯片、餅乾和細糧等低鎂食物為主。大量食用奶製品等含鈣量豐富的食品,也會降低體內鎂含量。

中國人缺鎂並不是很嚴重,可能和我們吃較多雜食有關。不過,常吃快餐和薯片的年輕人要多加小心。鎂對於向肌肉傳遞信號的神經元至關重要,還能幫助身體產生更多褪黑素,調整人的睡眠規律。因此,輕微缺鎂會導致肌肉痙攣和失眠。不過,可能英國人由缺鎂導致的肌肉痙攣比較多,但對於中國人來說,它更多和缺鈣有關。嚴重缺鎂會引發心臟病和胃腸疾病。

含鎂食物:玉米、全穀物食品、果脯、蘑菇和堅果。如果選擇補充劑,要注意避免攝入奶製品和含鈣豐富的食物。

每日推薦量:英國300毫克,中國350毫克。300毫克相當於9勺半玉米面、240克粗糧面條、11片全麥麵包、20顆無花果、22顆小胡桃(鎂的最佳堅果來源)。

尿道感染、傷口癒合時間長

西方人吃肉多、蔬菜少,因此更容易缺維C;在中國,缺維C的多是飲食不規律的年輕人。研究表明,維C可減少尿道里有害細菌的數量,如果缺乏,容易發生尿道感染。

它對於膠原蛋白的構成、皮膚組織的強健和傷口癒合也非常重要,只要微量缺乏,很快就會出現擦傷增加、經常淤青、傷口癒合時間長等現象。嚴重的維C缺乏會導致壞血病。

含維C食物:柑橘類水果、西蘭花、紅色蔬菜(西紅柿、紅葉捲心菜等)。

每日推薦量:維C是水溶性維生素,身體不能儲備,所以需每天補充。英國推薦量60毫克,中國100毫克。60毫克相當於2個獼猴桃、8.5勺番茄汁。多補維C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為多餘的會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手腳冰涼缺硒

硒可以調節甲狀腺功能,而甲狀腺分泌激素,掌控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輕微缺硒的人血液循環不好,會覺得手腳冰涼;嚴重缺硒則導致免疫力低下、視力減退、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和體內重金屬結合,減少它們的危害。

含硒食物:最好的是貝類海鮮等,其硒含量比較穩定。

每日推薦量:英國男性75微克,女性60微克;中國50微克。英國推薦量相當於1.5個金槍魚三明治、175克鱈魚。

皮膚乾燥粗糙缺維生素A

大多數人都是輕微缺少維A,真正嚴重缺乏的人很少。維A以保持皮膚的柔軟、彈性著稱,皮膚乾燥、粗糙,暗光下視力差,小孩反復呼吸道感染都與它有很大關系。

含維A食物:豬肝、雞蛋、奶製品、紅色和橙色果蔬。

每日推薦量:英國0.8毫克,中國800國際單位。相當於100克黃油、2根胡蘿卜、3/4個紅辣椒和3塊哈密瓜。

經前期緊張缺鋅

中國人缺鐵和鋅比西方人更嚴重,和我們吃海產品、肉相對少有關。美國研究發現,女性在月經來臨前的13天內,體內鋅含量非常低,導致黃體酮和內啡肽分泌不足,因此心情非常緊張焦慮、痛感也會增強。「嚴重缺鋅會影響前列腺健康,或導致孩子偏食、有吃土等異食癖。」陳霞飛說。

含鋅食物:貝類、肉類、腰果、粗雜糧。

每日推薦量:英國15毫克,中國男性15毫克,女性11.5毫克。相當於3隻牡蠣、2隻螃蟹、272克牛肉。

疲勞、嗜睡缺鐵

血液中運輸氧氣的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就是鐵元素。阿倫斯說,稍微缺鐵會讓人疲勞、嗜睡,覺得死氣沉沉、沒精打采,嚴重的話會引起缺鐵性貧血。王興國認為,中國人缺鐵更嚴重,這和我們多從植物中吸收鐵有關,菠菜中含鐵多,但吸收率只有1%,遠不如吃瘦肉補充的鐵好吸收。

含鐵食物:紅肉是最佳來源,其次是蛋黃和果脯。維C有助鐵吸收,但茶葉里的單寧酸阻礙鐵吸收。

每日推薦量:英國14毫克,中國男性15毫克,女性20毫克。14毫克相當於360克粗糧面條、51個杏脯、2個煮雞蛋。

手腳麻痹缺鉀

愛吃咸、愛出汗、常喝酒吸煙的人,體內的鉀都容易流失。鉀會影響神經傳導,輕微缺乏讓人覺得手腳麻痹、無力,嚴重了會影響心臟健康。含鉀食物:杏仁、花生、扁豆、蘆筍。

每日推薦量:英國3500毫克,中國2000毫克。3500毫克相當於8.75根香蕉、31顆杏脯、7個烤西紅柿(烘烤減少西紅柿水分,增加鉀元素密度)。

『貳』 中國人最缺什麼營養

一、中國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

鈣 鈣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一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05毫克,僅達到RDA(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某營養素不足,就會發生缺乏症的危險。當攝入量達到某一數值時,人們就沒有發生缺乏症的危險。該數值稱為RDA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因缺鈣,會有腳抽筋、盜汗、腰酸及骨質疏鬆等症狀。

維生素B2 維生素B2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二的營養素。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0.8毫克,僅佔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缺乏狀況各地區之間差異不是很大。因缺乏維生素B2,一些人已出現嘴唇脫皮、皮膚發癢的症狀。

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中國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為維生素A,319微克來自β-胡蘿卜素的轉化),僅為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不少人都有皮膚乾燥、粗糙,眼睛干澀、怕光的現象。

二、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

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鋅12.0毫克,比RDA的要求量少20%,屬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缺鋅比較嚴重,已影響部分兒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發育。

維生素B1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2毫克,離RDA的要求差11.3%。因城市居民已廣泛使用精白米面,而維生素B1主要含在大米、小麥的表面上,所以城市居民實際缺乏情況比調查數據還要嚴重。煮熟的大米所含的維生素B1基本上已被破壞。

硒 中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2微克,離RDA要求相差11.7%。

鐵 調查食物攝入數據,中國人每天攝入鐵已達到RDA要求,但據調查後分析,中國居民食用的鐵,主要來自於大米、堅果、黑葉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紅素鐵,其利用率較低,吸收率也遠遠低於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鐵。另外,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穀物中,含有濃度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會明顯抑制鐵的吸收。所以,盡管攝入了一定量的鐵,但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鐵並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仍然廣泛存在著貧血現象。

維生素C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0.2毫克,已達到DRI的100毫克的要求。但是,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蔬菜中,中國居民飲食上習慣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數維生素C已被破壞。

三、中國人不缺的營養素

磷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58毫克,而RDA的要求為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鈣最佳的比例為1∶1,如果磷大於鈣的攝入量,鈣的吸收就會被破壞。中國居民實際攝入比例為鈣∶磷=406∶1058,鈣與磷的比例嚴重倒置。這一點已引起中國營養界的高度重視。

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2.4毫克,DRI推薦量為2.0毫克。過量的銅有明顯的毒性,且銅過量會導致鋅的損失。所以,中國攝入的銅是多了而不是少了。自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尚未發現任何國家有過銅不足的記錄,反而關於銅中毒的記載卻不少。

女士不缺維生素D 因成年婦女維生素D的需求量為5微克,僅為兒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國成年婦女已達到5微克的標准,故不缺維生素D,但兒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婦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泛酸 中國居民飲食范圍較廣,而泛酸廣泛地存在於各類食物中。所以,調查發現,中國人根本不缺泛酸。

兒童、青少年不缺維生素E 我國兒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攝入的維生素E偏高,達到RDA的300%。主要是因為我國食用豆油、麻油等植物油遠高於西方國家。維生素E對提高成年人生育能力、抗氧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兒童、青少年過量則有較大風險。

鎂 鎂缺乏症患者並不多,幾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嘔吐情形嚴重或注射大量缺鎂輸液,才會發生缺鎂症狀。鎂過量會引起運動肌障礙,且會妨礙體內的鐵效利用,建議中國人不要盲目補充。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和在人體內僅停留4小時的維生素C不同,維生素B12在肝內的儲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中國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十分罕見。

維生素B12過量,不僅會導致葉酸缺乏,還會出現哮喘、濕疹、面部浮腫、寒顫等過敏反應,發生心前區痛、心悸,常能使心絞痛的病情加重或發作次數增加。

『叄』 百度一下中國人最缺乏的三種維生素是啥

主要缺乏的是維生素B1,B2,C
維生素B1缺乏症:輕度缺乏可引起疲乏、頭痛、食慾下降、惡心、便秘、煩躁易怒及注意力下降等症狀;而重度缺乏則導致抑鬱、記憶力差、肌肉軟弱無力、神經麻木及燒灼 感、進行性麻痹等不適。食入過多 無害。食物來源 奶及奶製品、肉、全麥麵包、谷類(粗米)、家禽、堅果類(如栗子)。
維生素B2 缺乏症:早期出現畏光、視物模糊、眼睛燒灼和癢感,口角瘡、舌面光滑並呈鮮紅色。病勢進展,角膜血管充血、角膜潰瘍、生長障礙。多與其它b族維生素缺乏同時出現。主要來源是動物肝臟,以及雞蛋、牛奶、肉類、魚類、綠色蔬菜、豆類等。在我國,膳食結構中的維生素B2含量較少,只能達到標準的一半,尤其是在蔬菜淡季,這種情況很嚴重。
維生素C缺乏症:1。牙齦腫脹出血,牙床潰爛、牙齒松動。 2。骨骼畸形、易骨折。 3.傷口難癒合等。進一步則引起壞血症、貧血。 4。大出血和心臟衰竭,嚴重時有猝死的危險。 5.肌肉纖維衰退,包括心肌衰退。主要有水果

『肆』 中國人的營養現狀是怎樣的

鈣是中國人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在第一的營養素
維生素B2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在第二的營養素。
維生素A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在第三的營養素。
中國人缺乏的其他營養素還有: 鋅、維生素B1、硒、維生素等。

中國人過盛的營養素有: 磷、銅、女士不缺乏維生素D、泛酸、
兒童青少年不缺乏維生素E、鎂、 維生素B2、
鈣,中國人平均每天攝入量為405毫克,僅達到RDA的800毫克的49.2%。安微、浙江、江蘇、上海、山東、湖北、江西、福建、湖南等攝入量較好一些,人均每天攝入鈣量在418-616毫克,也僅達到RDA要求的52.8%-76.8%;河北、黑龍江、雲南、海南、廣西、吉林、四川、內蒙、新疆等省攝入量較低,人均每天僅在280-316毫克,只達到RDA的33.6%-44.7%;其他省份居中。

中國中老年人營養現狀
低收中等收入高收入

營養素實際攝入標准量實際攝入標准量實際攝入標准量
鈣(毫克)427800444800484800
VA(毫克)479800523800627800
VB(毫克)0.751.20.851.20.951.2
鋅(毫克)12.351512.81513.515
硒(毫克)41.455045.65045.450
附:認真了解中國人普遍缺乏的營養素,剩下的一件事就是:行動。
這是真正愛自己的孩子、愛人,父母、親人的負責任的態度。)

『伍』 中國人一般缺乏哪些微量元素

人體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一個有機體。按各種元素在人體中所佔的比例可分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宏量元素共有11種,按需要量多少的順序排列為:氧、碳、氫、氮、鈣、磷、鉀、硫、鈉、氯、鎂。其中氧、碳、氫、氮占人體質量的95%,其餘約佔4%,此外,微量元素約佔1%。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屬元素共有14種,其中鉀、鈉、鈣、鎂的含量占人體內金屬元素總量的99%以上,其餘10種元素的含量很少。習慣上把人體內所佔比例高於0.01%的元素,稱為宏量元素,低於此值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如鐵、鋅、銅、碘、鉛等。人體若缺乏某種宏量元素,會引起人體機能失調,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一般的
~~~~~~~~~~~~~~~~~~~~~~~~~~~~~~~~~~~~~~~~~~~~~~~~~~~~~~~~~~~~~~~~
飲食含有綽綽有餘的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類。必需微量元素雖然在體內含量很少,但它們在生命過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沒有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會降低或完全喪失,激素、蛋白質、維生素的合成和代謝也就會發生障礙,人類生命過程就難以繼續進行。
~~~~~~~~~~~~~~~~~~~~~~~~~~~~~~~~~~~~~~~~~~~~~~~
中國人缺少哪些微量元素???
有些中國人缺少理性的思維!!有些所謂的缺少什麼元素完全是國外一些商家的炒做!!
人體的元素是一個平衡的整體!不是說補什麼就補充什麼的!!就拿鈣來說對於大多數人只要合理飲食經常曬一曬太陽光足以!!

『陸』 中國人普遍缺乏的營養元素主要有哪幾種

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極少,可一旦缺乏就會引起代謝紊亂,出現缺乏病。其中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B6及維生素c在人體內容易缺乏,這些維生素的缺乏在營養上應該特別引起注意。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它們的生理作用、需要量、缺乏症的表現,以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便人們可以及時發現及時補充。
維生素A缺乏
維生素A缺乏的主要表現是夜間視力下降,夜盲,眼睛干澀易疲勞,眼乾燥症;皮脂分泌減少,皮膚粗糙,鱗片狀脫落,易感染;兒童、青少年缺乏時可致生長緩慢,發育不良。
天然的維生素A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植物中的胡蘿卜素進入人體後可在肝臟中轉變為維生素A,所以胡蘿卜素又稱為維生素A原。維生素A最好的來源是動物食品,動物肝臟如雞肝、魚肝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腎臟、心臟、脾含量也較高,而肌肉中則很少或者沒有。綠色植物中含有較高的胡蘿卜素,故也是維生素A的重要來源,而且胡蘿卜素的含量與植物的綠色深淺有密切的關系,葉子顏色越深,胡蘿卜素的含量越高,而且嫩小的蔬菜胡蘿卜素的含量也較高。如果食物中維生素A的含量來源不足,可口服一些魚肝油來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D缺乏
當維生素D缺乏時,兒童可致生長遲緩、牙齒發育不良,小兒易患佝僂病,老人可致全身乏力、骨質疏鬆,甚至有疼痛、骨折等症狀。佝僂病初期,神經興奮性提高,患兒出現煩躁、夜驚、多汗,頭部常在枕邊轉動摩擦形成「枕禿」,嚴重者逐漸發展為骨骼變形,如0形腿、X形腿、雞胸等。
維生素D在動物的肝臟中含量較高,特別是海魚的肝臟中,其中比目魚、劍魚含量最高。禽蛋類的含量也較高。奶類的含量不高,故以奶類為主食的嬰兒和兒童應補充適量的魚肝油,這樣有利於生長發育。另外,維生素D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接受日光的照射,在日光照射下人體皮膚內的膽固醇物質可以轉變成維生素D,對一般成年人來說,經常接受日照,可以不必另外再補充維生素D。但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D和維生素A都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在體內貯存,如果補充的劑量過高,會引起維生素A、維生素D中毒。
維生素B1缺乏
正常情況下神經系統主要是依靠糖類的氧化獲得能量,當體內缺乏維生素B1時,糖類代謝發生障礙,神經系統的能源不足,以致出現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心情煩躁、健忘、思想不集中、易疲倦、失眠心慌,嚴重者出現心血管症狀,如心悸、氣喘、血壓低、浮腫。這些症狀也被稱為腳氣病。
維生素B1在植物中分布廣泛,其中谷類、豆類、酵母、乾果含量很高。但谷類中的維生素B1主要存在於穀皮、米糠中,而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精白米、精白面中,維生素B1幾乎都被去除,所以盡量少吃精製穀米,多吃雜糧。此外,動物內臟中的心、肝、腎、腦及瘦豬肉、蛋類等的含量也較高。
維生素B2缺乏
人體內缺乏維生素B2可出現多種非特異性的症狀,如唇炎、舌炎、口角炎、眼瞼炎、視力疲勞、脂溢性皮炎等。
維生素B2的分布多集中在肝、腎、蛋黃、奶類、酵母以及綠葉蔬菜等少數食物中。但維生素B2在烹調、貯存的過程中損失較大,且遇光易被破壞,故應採用合理的烹調方法。

『柒』 人體最容易缺少哪幾各種維生素

總體上看,我國55%以上的人缺乏維生素A,50%以上的人缺乏維生素D。最普遍缺乏的維生素是B1、B2、C,特別是中老年人,缺少維生素C的現象尤為嚴重。上述五種維生素,就是中國人目前最缺乏的維生素。
維生素A被稱為「明眸皓齒的美麗維生素。」這是因為,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皮膚、毛發、骨骼、粘膜的健康生長,增強視力和生殖機能。維生素A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沒有維生素A、而只有維生素A的前體物質
能夠在人體內變成維生素A的胡蘿卜素。
維生素D缺乏症通常發生在出生後2個月到l周歲的嬰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身上。兒童一旦缺乏維生素D,很容易得佝僂病。補充維生素D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曬太陽。因為人的皮膚中有一種物質叫做「7
去氫膽固醇」,它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夠轉變為維生素D,並且被人體所利用。當然,多服用一些魚肝油、蛋黃、肝臟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維生素B1在帶有胚芽和糠皮的糧食製品中含量最高。現在的麵食都經過了精製加工,這樣一來,大部分維生素B1就在加工中損失掉了,非常可惜。難怪有的營養學家說:「從前窮人家的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現在的人條件好了,營養水平卻反而沒有以前的窮人家高。」
維生素B2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肝臟,以及雞蛋、牛奶、肉類、魚類、綠色蔬菜、豆類等。在我國,膳食結構中的維生素B2含量較少,只能達到標準的一半,尤其是在蔬菜淡季,這種情況很嚴重。所以,我國的維生素82缺乏症比較普遍。
維生素C是形成細胞間質的主要原料,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細胞連在一起,保持牙齒、血管、骨骼、肌肉的正常功能,促進傷口癒合,增強對疾病的不敏感力。維生素C最常見的缺乏症是牙齦出血、皮下點狀出血。

『捌』 中國人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包括

1、第一位:鈣

我們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中,鈣元素是名列前茅,而且穩居榜首。我們每天攝入的鈣,大約為405毫克,只是到達生理需求量的一半,所以我們很多人的骨絡都處於亞健康。

2、第二位:維生素B2

我們每天平均攝入的維生素B2為0.8毫克,只是到達生理需求量的58%。缺乏B2容易引起嘴唇乾裂脫皮、口腔潰瘍等。

3、第三位:維生素A

我們每天平均攝入維生素A為476微克,只是到達生理需求量的61%。缺乏維生素A,容易引起皮膚乾燥、眼睛干澀等。

『玖』 中國人容易缺乏哪幾種維生素

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極少,可一旦缺乏就會導致代謝紊亂,出現缺乏病。其中人體容易缺乏的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B6及維生素C,這些維生素的缺乏應該特別要引起注意。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它們的生理作用、需要量、缺乏症的表現,以及那些食物富含維生素。以便人們可以及時發現及時補充。

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A缺乏的主要表現是夜間視力下降,夜盲,眼睛干澀易疲勞,眼乾燥症;皮脂分泌減少,皮膚粗糙,鱗片狀脫落,易感染;兒童、青少年缺乏可導致生長緩慢,發育不良。

天然的維生素A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植物中的胡蘿卜素進入人體後可在肝臟中轉變為維生素A,所以胡蘿卜素又被稱為維生素A原。最好的維生素A來源是動物食品,動物肝臟如雞肝、魚肝維生素A的含量都非常豐富;腎臟、心臟、脾含量也比較高,而肌肉中則很少或者沒有。綠色植物中含有的胡蘿卜素較高,故也是維生素A的重要來源,而且胡蘿卜素的含量與植物的綠色深淺關系密切,葉子顏色越深,胡蘿卜素的含量越豐富,而且嫩小的蔬菜胡蘿卜素的含量也較高。倘若食物中維生素A的含量來源不足,可口服一些魚肝油來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D缺乏當缺乏維生素D時,可導致兒童生長遲緩、牙齒發育不健全,小兒易患佝僂病,可導致老人全身乏力、骨質疏鬆,甚至有疼痛、骨折等症狀。佝僂病初期,提高神經興奮性,患兒出現煩躁、夜驚、多汗,頭部常在枕邊轉動摩擦形成「枕禿」,嚴重者逐漸發展為骨骼變形,如O形腿、x形腿、雞胸等。

動物的肝臟中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D,特別是海魚的肝臟中,其中比目魚、劍魚含量最高。禽蛋類的含量也比較高。奶類的含量不高,故以奶類為主食的嬰兒和兒童應適量的補充魚肝油,這樣對生長發育有利。另外,維生素D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進行陽光浴,在陽光的照射下人體皮膚內的膽固醇物質可以轉變成維生素D,對通常成年人而言,經常接受日照,可以不必另外再補充維生素D。但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D和維生素A都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貯存在體內,倘若過高劑量的補充,會引起維生素A、維生素D中毒。

維生素B1缺乏正常情況下神經系統主要是依靠糖類的氧化獲得能量,當體內維生素B1缺乏時,糖類代謝發生障礙,神經系統缺乏能源,以致出現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心情煩躁、健忘、思想不集中、易疲倦、失眠心慌,嚴重者會出現心血管症狀,如心悸、氣喘、血壓低、浮腫。這些症狀也被稱為腳氣病。

維生素B1廣泛分布在植物中,其中谷類、豆類、酵母、乾果含量很豐富。但谷類中的維生素B1主要存在於穀皮、米糠中,而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精白米、精白面中,幾乎去除了所有的維生素B1,所以精製穀米盡量少吃,多吃雜糧。此外,動物內臟中的心、肝、腎、腦及瘦豬肉、蛋類等的含量也較高。

缺乏維生素B2人體內維生素B2缺乏可出現多種非特異性的症狀,如唇炎、舌炎、口角炎、眼瞼炎、視力疲勞、脂溢性皮炎等。

維生素B2多集中在肝、腎、蛋黃、奶類、酵母以及綠葉蔬菜等少數食物中。但在烹調、貯存的過程中維生素B2的損失較大,且遇光易被破壞。故應採用合理的烹調方法。

維生素PP缺乏維生素PP缺乏會導致癩皮病,其典型的症狀是皮炎(裸露皮膚)、腹瀉及痴呆。

維生素PP在各種動植物食品中廣泛存在,但大多含量較少,動物的肝臟含量比較豐富,其次是肉類、豆類、全谷、花生和酵母。在谷類中玉米的維生素PP含量雖比大米高,但玉米中的維生素PP不是游離型的,而是結合型的,機體吸收利用困難。若將一些鹼加入玉米中可使結合型的變為游離型的,從而有利於吸收。

維生素B6缺乏缺乏維生素B6時表現為貧血、記憶力下降、神經衰弱,兒童發育遲緩,反應遲鈍。

人體可以從兩方面獲得維生素B6,一方面從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中攝取,如蛋黃、肉類、魚類、全谷、白菜、豆類。另一方面體內的腸道細菌可合成一部分。通常情況下,成人不會缺乏維生素B6,但是孕婦、在高溫及受電離輻射、照射環境工作的人,需要維生素B6較多,而且服用異煙肼和口服避孕葯的人,也應適當攝入較高的維生素B6,因為這些葯物都是維生素B6的拮抗劑,可使維生素B6的吸收和利用降低。維生素C缺乏缺乏維生素C經常表現為季節性特徵。在北方的夏秋季,蔬菜、水果較豐富,基本不會缺乏維生素C。但在冬季,蔬菜水果來源減少,並且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存放,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這樣很容易導致缺乏維生素C,造成人體細胞間質這種粘連物質的合成障礙,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易導致壞血病,其症狀表現為疲倦、虛弱、急躁、關節疼痛、牙齦出血、牙周炎、鼻出血。嚴重者出現眼結膜、視網膜及大腦出血。另外,在高溫、寒冷、缺氧條件下勞動或生活的人,經常接觸鉛、苯、汞、砷等有害物質,所以,應酌情提高攝入維生素C的量。大劑量使用時,應遵醫囑,以免因長期大量的攝入維生素C而產生不良後果。

維生素C最主要的來源是水果和蔬菜,特別是酸味水果,如橙子、檸檬、柑橘、芥菜、菠菜、辣椒、圓白菜等。雖然肉類不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但在心、肝、腎、腦、胰腺中也有一定含量。合理飲食才是養生之道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缺乏哪些維生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馬漢航班怎麼樣 瀏覽:544
今年印尼齋月什麼時間 瀏覽:260
伊朗的星期一怎麼寫 瀏覽:5
英國和美國有多少攪屎棍 瀏覽:926
伊朗的眉毛為什麼很黑 瀏覽:880
英國留學生接機注意什麼 瀏覽:853
印度摩托車怎麼上去的 瀏覽:120
伊朗語有多少阿拉伯介詞 瀏覽:361
印度什麼河水有多臟 瀏覽:576
從哪些方面理解印度 瀏覽:319
越南什麼商品暢銷 瀏覽:694
中國進口的冷鏈食品有哪些 瀏覽:686
義大利新工業區發展條件有哪些 瀏覽:53
越南改革有哪些思考 瀏覽:669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炒麵 瀏覽:892
印尼國木是什麼 瀏覽:108
印尼英文簡稱是什麼 瀏覽:487
美國和伊朗的戰況怎麼樣 瀏覽:68
越南董姓有多少人 瀏覽:766
伊朗在什麼大洲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