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政策和措施有哪些
國家發改委30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指出,消費升級步伐加快,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居民消費支出中用於食品煙酒的支出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3%,進入了聯合國劃分的20%-30%的富足區間。
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中披露,我國去年恩格爾系數為29.3%。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或者是富足國家的恩格爾系數一般在20%~30%,因此相關數值的公布引起了全社會熱烈討論。
對此,在3月14日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就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明確表示,2017年中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確實降到了30%以內,但並不是說恩格爾系數進入這個行列,就算是成為發達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恩格爾系數大幅下降意味著什麼
⑵ 目前保持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是增加國內需求用消費函數理論說明如何才能增加消費需求
1、增加居民收入(如減少收入差距)
2、提高居民邊際消費傾向(比如可以加強社會保障來減少居民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進而增強消費的慾望)
消費理論是研究消費影響因素的理論。消費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收入,一般把消費與收入之間的數量關系稱為消費函數,消費理論主要就是通過對消費函數的研究,分析消費與收入之間的變動關系。
(2)中國消費如何提高擴展閱讀:
消費理論的重要地位,還表現在通過邊際消費傾向的揭示,建立了乘數理論,從而為進一步分析經濟增長和周期理論奠定了基礎。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作為經濟的內在穩定器,其波動的幅度比收入的波動幅度較小,從而說明經濟波動主要是由投資波動引起的。另外,邊際消費傾向的提出致使乘數可以計算,乘數:k =1/(1-邊際消費傾向),這為進一步分析增長周期理論提供了定量工具。
⑶ 如何提高中國人的消費觀念
首先,中國普通百姓的消費能力並不是特別高。如果想拉動老百姓消費,主要需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1、養老和醫療保險,美國人之所以可以超前消費,和他們完善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密不可分。2、住房問題,既然國家的土地不能私有化,那麼所有公民都應該能夠以一個較為低廉的價格租賃到政府提供的廉租房。3、社會資源使用成本,這個問題涉及的面比較廣,牽扯也比較多,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夫妻正常交稅的情況下,我們整個家庭應該免費享受一定的社會資源,比如較低的能源使用價格(水、電、汽油、取暖等),一定的社區福利、小孩子免費的教育,以及購買國內生產的指定品牌的產品可以抵稅等等。只有這幾個方面做到了,老百姓的錢才能夠騰出來進行消費,目前中國百姓的錢大部分被這三點占據了。
⑷ 國家如何促進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國家綜合經濟實力,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2、堅持公有制為主體,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鼓勵居民獲得財產性收入
4、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5、利用稅收和分配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調高擴中提低
6、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努力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
7、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發展
8、轉變消費觀念,理順消費渠道,實施積極的消費政策,引導居民消費
⑸ 如何更好提高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消費意願,促進消費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
摘要 第一,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活物資保障體系,適時制定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與減負並舉,創新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的促進機制,穩步提升居民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
⑹ 中國消費1978年來首次負增長,如何促進消費
促進消費其實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很難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透徹,同時也經常會有遺漏,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從一些民生和經濟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而且我也覺得促進消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只有促進消費才可以讓整個市場活躍起來,同時才可以促進我們的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會受到我們的重視,因為經濟的發展雖然看起來和我們沒有什麼必然關系,但是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很多小夥伴在看到我們的消費水平的時候都會覺得特別吃驚,因為我們的消費數據從1978年以來出現了首次的負增長,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很多人會把責任歸咎於新冠疫情的原因。
這個新聞是怎麼回事?
這個新聞來自一個關於我們經濟的數據報告,在這個數據裡面,我們可以看到2020年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同時消費的水平也進一步降低,而且消費的數據是近40年來的新低。這個情況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去年是新冠疫情的爆發時期,很多地方都在嚴格管控新冠疫情的問題,所以很多行業和相關的從業人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過這個影響並不會持續很久,因為隨著新冠疫情的進一步防控,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會呈現上升的態勢。
⑺ 我國如何促進消費發展
在介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全面促進消費,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
其中,全面促進消費包括發展服務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改善消費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這不僅是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路徑。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⑻ 如何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一、增強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費能力。
收入是消費的主要決定因素。從源頭上解決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必須努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廣大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抓緊制定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創業渠道,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從而帶動居民消費增加。
二、進一步拓展消費空間。
鞏固和擴大傳統消費。積極培育信息、文化、健身、培訓、家庭服務等消費熱點,大力發展社區服務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加快發展旅遊業,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建立健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三、繼續實施和完善鼓勵消費的財稅、金融等各項政策措施。
主要包括:(1)繼續對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實施減征優惠政策。2010年購置稅從減按5%的稅率徵收調整為減按7.5%徵收。
(2)繼續實施「家電下鄉」政策。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產品最高限價,增加品種和型號,擴大補貼范圍,完善補貼標准和辦法。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增選1個品種納入補貼范圍。加強對中標企業的管理和考核,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3)延長「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將「汽車下鄉」政策延長實施至2010年12月31日,已納入汽車下鄉補貼渠道的摩托車下鄉政策執行到2013年1月31日。
四、繼續優化消費環境。
加強商貿流通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市場秩序的整頓和規范力度,努力為城鄉居民創造健康安全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正當合法權益。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支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
五、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檔次。
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引導企業以品牌、標准、服務和效益為重點,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強化社會責任,努力把我國產品質量提高到新水平。以人性化服務為方向,提升服務水平。強化質量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
⑼ 如何進一步提升消費動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指出,從消費來看,就業基本穩定,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有利於消費能力增強。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穩定,消費環境也有所改善,社會保障不斷完善,也有助於提升居民的消費意願。
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起主要拉動作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4.8%,比上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升級類消費和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體育娛樂用品和文化辦公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均超過20%,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了18.7%。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名義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5.7%,比上半年有所加快。
此外,新動能快速成長。信息技術廣泛滲透,網上直播帶貨、平台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興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6%。盡管如此,仍應警惕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中銀研究顯示,內需表現較為低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6.4%和7.3%;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3.9%和3.8%,分別較上半年放緩0.5和0.6個百分點。疫情反復對服務消費、接觸性消費造成持續的負面影響,居民收入和消費意願恢復速度較慢,導致消費回升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