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岳飛不是愛國英雄的原因
只有觀點認為岳飛不是民族英雄,沒有任何人認為他不是愛國將領。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岳飛大概不能算是「民族英雄」。第一種觀點比較取巧,認為岳飛抗擊的女真族,作為滿族的前身,今日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以及滿族建立的清朝,都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正統」朝代。仍然堅持岳飛是「民族英雄」的看法,是否有民族分裂的嫌疑?第二種觀點則比較強調歷史性(我個人持這種看法),主要理由是宋代尚未有清晰的民族觀念,當時人心目中的國家觀念是朝代觀念,而並非近代民族-國家觀念。宋、金(包括宋與遼、夏、蒙等)的爭執主要不在民族,而在正統性——其間摻雜了華夷之爭的文化觀念(華夷並不是民族觀念或者種族觀念而是文化觀念,「中國而夷狄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則中國之」,評價的尺度不在於民族或者種族,而在於文化程度)——士大夫們討論的重點不是保衛宋國,而是保衛文化;同時,也摻雜了南北之爭的地域觀念,宋廷南渡之後,宰相秦檜曾經提出「南自南,北自北」,惹得宋高宗趙構非常不滿:「朕北人,將安歸?」。同樣可以作為一個佐證的是,一代著名詞人、軍事戰略家辛棄疾,南渡之後一直被視為「反正人」,得不到重用(雖然也曾經官至相當於今天省長的湖西路宣撫使,但始終沒有出任前線或者中樞的重要職位),甚至還不如戰國時代那些客卿,宋代並沒有近代化的民族-國家觀念,否則辛棄疾的命運也不至如此。而在汴梁求治頗切的金哀宗,則有「小堯舜」之譽,則可以表明他已經得到了正統性文化的承認。兩種觀點雖然理論基礎不一致,但都否認岳飛是「民族英雄」。
② 教科書上,岳飛不再是民族英雄,這究竟是為什麼
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和廣義兩種類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解釋為狹義的民族英雄。
狹義的民族英雄是:一個民族在「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斗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以上定義適合於任何民族,並且不受地域和歷史時間的限制,也不受成功失敗、人物大小條件的限制。
但從今天看來,金人(即滿族人)屬於中華民族的范疇,岳飛抗金也就沒有了「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意義,或者將其視為內戰中的一方,為保衛國家的政權、效忠朝廷的將領。
但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尊重歷史的事實,畢竟宋王朝是一個漢一統的王朝,將其他少數民族視為外族,岳飛抗金在當時就是抗擊外族的侵略。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承認岳飛是民族英雄,那也怕會影響民族感情的,。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是一家啊,怎麼能將他們視為外族呢?
③ 作為民族英雄,岳飛的身份為什麼現在會受到人們的質疑
今天的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所謂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了,而後又演變成「大膽假設,從不求證」。對那些急需求證的歷史,他們置若罔聞,因為太過冷門。而對於板上釘釘的史實,則翻來覆去地炒作,因為能吸引人們的眼球。
於是我們欣慰地看到:
跪了幾百年的秦檜終於可以做起來歇歇了,甚至可以站起來伸伸懶腰了;
被釘上歷史恥辱柱的吳三桂也被解救了,幾乎就成了曲線救國的英雄了;
被掃入歷史垃圾堆的洪承疇也被廢物再利用了,馬上就成了拯救中國,再造華夏的民族英雄了。
當混淆是非,嘩寵取寵沖淡了英雄的光輝,那將不會再有人為拯救民族的危亡而前赴後繼。
岳飛是什麼?是一種氣概,一種精神,代表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寶貴品質。這樣的人,不是民族英雄,是什麼?
民族英雄是歷史名詞,絕對不可以拿今天的概念生搬硬套,岳飛作為民族英雄當之無愧且毫無爭議。為秦檜等人洗白的行為,註定要遺臭萬年!
④ 為何近代歷史要否定岳飛的民族英雄地位
宋朝是個大分裂時期,,請注意,宋和金都是我中華的一部分,和中日關系不同,日本不過是個臣屬國。岳飛阻礙了南北統一大業,違背歷史發展趨勢,不符合 馬克思 主義 的 歷史觀;其次,今日之中國 在軍事上 和南宋 非常相似,軍隊 主要用於 所謂的「維穩」,對外 軟弱 無能,以不惹爭端 息事寧人為主,所以,像岳飛這等鷹派人物自然要受到壓制和詆毀。
⑤ 「岳飛只能算作抗金英雄,而非民族英雄」的說法成立嗎
我還不清楚,民間英雄岳飛這個詞,是否已經從教科書中刪除了。但我覺得還有很多事要做。畢竟,時代已經變了,很多東西都不能稱之為一樣了。當然,我這么說,並不是否認岳飛的貢獻。說白了,岳飛是中國歷史上最忠誠,最勇敢的人物。說到今天,我覺得岳飛還是能打倒關羽的。畢竟,關羽只忠於劉備,岳飛忠於國家,忠於民族。他們的忠心不在同一陣營,關羽的地位也比不上岳飛。如果我這么喜歡岳飛,為什麼偏愛民間英雄岳飛?
我覺得岳飛的歷史有一點是因為私營企業的嫌疑,他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帶走了南宋賭博的命運。畢竟,我們都知道,歷史上趙國由主要的戰爭派別轉變為主要的和平派別,是因為南宋不能與晉國作戰至死。所以趙國為了維護南宋政權,選擇了和談。南宋時期的經濟困難和厭戰情緒是制約南宋和晉的重要因素。岳飛不在乎。他只是想戰斗。岳飛為了保全自己的英雄形象,不得不與南宋王朝葬在一起。事實上,歷史給了趙國很高的評價,這是對岳飛的一種懷疑。既然歷史已經支持了趙的和談,岳飛的孤注一擲有點過分了。這可能就是岳飛成為民間英雄的原
⑥ 中國古代千古一將是誰
中國古代千古一將非岳飛莫屬!
一、廉潔奉公
衣——全家均穿粗布衣服,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綢衣,岳飛便道:「皇後與眾王妃在北方( 靖康之難 時被金兵俘虜)過著艱苦的生活,你既然與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綢布衣了了。」自此李氏終生不著綾羅。
食——與士卒同例,部隊補給艱難時,則「與士卒最下者同食」。有次受地方官招待,吃到「酸餡」(一種類似包子的麵食)這種在官員富商們看來很普通的食物時,驚嘆道:「竟然還有這么美味的食物。」特意帶回去與家人共享。
住——茅屋軍帳,與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為岳飛建豪宅,岳飛辭謝說:「北虜未滅,臣何以家為?」
財產——南宋諸大將無不豪富, 張俊 為防盜,鑄一千兩一個的大銀球,稱為「沒奈何」,堆滿大屋,退休後尚有每年六十萬石租米的收入。而岳飛被害抄家時,總家產只有三千貫(約合二千多兩銀),且其中含有數千匹麻布和數千石糧米,顯然也是准備用於軍隊的。
犒賞——戰時,南宋對軍隊犒賞極厚,岳飛從來不取一文,全部分給將士。有次一名部將貪污賞銀,立斬。
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除了自己儉朴淡泊,刻苦勵志外,岳飛對子女教育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岳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勛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為被秦檜迫害致死的老上級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而岳雲屢立殊勛(多次戰斗中「功第一」),岳飛卻多次隱瞞不報。為此張浚說:「岳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也,然未得為公也!」(岳侯躲避榮耀到了這個地步,廉潔固然是廉潔了,卻不見得公正)岳飛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責以近功?」(父親教育兒子,怎麼能讓孩子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又說:「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無功之賞,則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虔城百姓暴亂時曾驚擾孟太後車駕,被岳飛平定後,高宗密旨屠城,岳飛冒險屢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三、令出如山,賞罰分明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是岳家軍的口號,也是真實的寫照。損壞莊稼,妨礙農作,買賣不公……斬!在古代,令出不行者斬,很多軍隊做得到,號稱損壞莊稼買賣不公斬的也不少,但真正做得到的,恐怕只有岳家軍一支。所以岳家軍所到之處,民眾無不歡欣圍觀,「舉手加額,感慕至泣」。
嚴格的軍紀外,又有濃濃的溫情:士卒傷病,岳飛親自撫問;士卒家庭困難,讓相關機構多贈銀帛;將士犧牲,厚加撫恤外,還「以子妻其女」(部將犧牲後僅余孤女無人照料,岳飛讓兒子娶她),李氏亦時常慰問將士遺孀。如此賞罰分明官兵同心的軍隊,自然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四、不縱女色
南宋諸將中,唯有岳飛堅持一妻,且從不去青樓縱欲。吳階曾花二千貫買了一名士人家(讀書人家)的女兒送給岳飛,岳飛以屏風遮擋問道:「我家的人都穿布衣,吃粗食,娘子若能同甘苦 ,便請留下,否則,我不敢留你。」女子聽了竊笑不已,顯然不願。岳飛便遣人送回。部將諫阻說不要傷了吳階的情面,岳飛說:「而今國恥未雪,豈是大將安逸取樂之時?」吳階得知後益發敬重岳飛。
五、事母至孝
母病,「嘗葯進餌」,親自侍奉;母亡,赤腳扶棺近千里。岳飛認為:「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復有愛主之忠?」(在家裡尚且不能孝順父母,又豈能忠君報國?)
六、文才橫溢,儒將風范
岳飛的文才自不必說,數十首詩詞足以說明問題。除此之外,他愛好讀書,書法頗佳,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鄴架,形容藏書極多;蘇體,蘇東坡書法甚好,岳飛學的便是蘇體)。他還愛與士子文人交往,「往來皆高士」。
七、武藝高強,武略非凡
岳飛精擅各種兵器,年少時槍術就「一縣無敵」,還達到了宋朝的最高射箭記錄:三石。可謂「勇冠三軍」。
作為方面統帥,岳飛的戰略戰術更是高明。戰略上,針對金兵武力強盛而統治手段低下民眾爭相反抗的特點,他提出了結連河朔的方針,並取得了極好的成效。戰術運用靈活。如靈活運用步、騎特點,擊破 李成 優勢兵力;如針對楊幺軍不得人心的特點,以困、撫相結合,結果讓宋軍屢攻屢敗的楊幺水軍,在岳家軍面前不堪一擊,一鼓而破;如利用金國內部矛盾,以 反間計 殺劉豫,沉重打擊偽齊政權…
八、身先士卒,行若明鏡
岳飛直至最後一戰,都是身先士卒。官職不高時自不必說,升任通泰鎮撫使後,為掩護大隊和百姓過江,親率後衛死拒南灞橋頭,擋住金兵唯一去路,此役岳飛身被數十創,岳家軍後衛戰死無數;直到死前最後一場惡戰:郾城之戰時,還親率鐵騎突出陣前,都訓練霍堅怕有閃失,上前勸阻:「相公為國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輕敵!」岳飛回答「非爾所知!」見主帥親自沖陣,岳家軍士氣大振,一舉擊破金兵。
岳飛首先提出「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堪稱中國古代千古一將。
這里多說一句,為什麼說岳飛是中國古代千古一將,還有一點原因,岳飛不是搞正治的,他是一個純粹的領兵打仗的軍人,是純粹的一個將領。
⑦ 岳飛是家喻戶曉的英雄,為何歷史課本中,不再把他列入民族英雄的行列
在我國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的民族英雄。比如我們熟悉的岳飛、林則徐等人。雖然,我們沒有生活在戰爭年代,也沒有親眼所見他們的英雄事跡。但是,偉大的中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為祖國做出的卓越貢獻。歷史也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存在。然而,在新版本的歷史課本卻將家喻戶曉的名將岳飛移除民族英雄的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這種觀點,不知道大家怎麼看,但是在小編看來,小編不認同這種觀點。畢竟岳飛為維護國家領土、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以及民族尊嚴做出重要貢獻。我們應該客觀的看待歷史的客觀性。你們認為呢?
⑧ 有人說岳飛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是。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和廣義兩種類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解釋為狹義的民族英雄。 狹義的民族英雄是:一個民族在「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斗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以上定義適合於任何民族,並且不受地域和歷史時間的限制,也不受成功失敗、人物大小條件的限制。中華民族著名的民族英雄有,岳飛,文天祥,戚繼光、秦良玉、鄭成功、林則徐、鄧世昌、王銘章、張自忠、等等。 廣義民族英雄的定義是:在和平時期,為本民族的發展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這其中包括的內容很多,如一項發明,使本民族受益,或為本民族爭光,一項為世界做出貢獻學說,為本民族爭光的事情的行為者,都是民族英雄。如當代中國的民族英雄魯迅、錢學森、鄧稼先、許海峰等等。 查一查詞典民族這個詞有如下的意思:1、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級的各種人的共同體; 2、特指具有同種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的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人的的共同體; 民族英雄:捍衛本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利益,在抗擊外來侵略的斗爭中表現無比英勇的人。
⑨ 岳飛不再是民族英雄嗎還被移出教科書,專家說的有無道理
雖然現在在現行的課本里已經沒有岳飛這一號民族英雄,也許在接下來的幾代小朋友們也根本無法知道岳飛這一號人物的存在,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我們的悲哀。
但是現在的我們仍然會極力的去宣傳這種正能量的事件,這種美好的事物也該被永久的流傳。或許岳飛會慢慢淡出我們的世界,但是他的精神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們也很好的記住在我們的歷史世界裡還有一位名叫岳飛的英雄。
⑩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為什麼有人說岳飛阻礙了民族統一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論調,是因為人們認為岳飛雖然積極的抗金,但是這並不算是為國家做出貢獻。當時宋朝和金朝的對抗,充其量只能算為一家人里的“兄弟”在打架,不能算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必須是為了百姓,對外抗擊那些外敵。比如說鄭成功收復台灣,這樣的行為可以算是民族英雄。再比如說林則徐虎門銷煙,這樣的行為也可以算是民族英雄。
提起岳飛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在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了,這件事情反映出岳飛和他的母親都是對這個國家愛的深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