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為什麼中國沒有朝鮮

為什麼中國沒有朝鮮

發布時間:2022-08-18 17:05:48

⑴ 為什麼自古以來中國都沒有將朝鮮並入

為什麼自古以來中國都沒有將朝鮮並入,大致有三點原因


第三點:原因固然有什麼自然分界線呀,

降雨線什麼的,還得是咱奉信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用,本不用再開疆避土什麼的,再者,古時地域觀不一樣,不知道「天下」之外還有這么多地方呀,你把周邊的小國都滅了,誰給你萬邦來朝.......事關天朝場面。第四點,朝鮮可以說是箕子遺國。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大天朝既然需要你朝貢,而且還瞧不上你那點土地。聽話就大大有好處,厚往薄來,不聽話敲打敲打就行了,認個錯奉個表,這件事就過去了。

⑵ 中國歷史上為何一直沒有把朝鮮納入版圖

因為我國古代封建國家其實並沒有太強的擴張慾望。

乾隆皇帝一句「我大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直接把英國使臣嚇得說不出話了,而這也不是清朝統治者專利。封建社會的皇帝都沒太有擴張慾望,這是因為我們國家以農立國,重農抑商,自然條件又得天獨厚,自給自足。

還有原因就是朝鮮地形的原因,就像成吉思汗列印度老是打不下來。朝鮮多山的地形也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外來人對地形的不適應會阻礙前進的步伐,各個王朝數次進攻高句麗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當然還與朝鮮人有關系。楊廣,李世民,忽必烈都打過高句麗,是因為朝鮮半島人實在是太不老實了,經常背後搞小動作捅刀子。你可能會問這部更應該打嗎,問題是打起來不容易啊,外加就算打下來了當地人又這么不好管,我們又不太需要這塊方,得不償失就不打了。最多也就是朝鮮向我國政權稱臣當一個藩王。

⑶ 為什麼古代中國不佔領朝鮮呢

在古代朝鮮半島並非始終保持著獨立的地位,早在周朝時,中國商朝的遺民箕子就帶領部分中原移民建立了箕子朝鮮。在東漢時期,漢武大帝更是直接派兵滅亡了衛滿朝鮮,設立了4個郡。

隨後,朝鮮半島先後經歷了高句麗時期、新羅時代、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時期,不過,這些朝鮮半島的政權雖然大多數臣服於中央王朝,但的確保持了半獨立的地位,多數中央王朝也的確沒有吞並朝鮮半島的想法和行動。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無利可圖。其實觀察東北就可以看出朝鮮半島的在中國古代的地位了。中國東北地區是著名世界最為肥沃的三大黑土帶之一,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戰略地位,都極為優越,但是由於冬季極為嚴酷的氣候,東北地區一直人煙稀少。

⑷ 為什麼強大的中華帝國沒有將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之內

中國不只沒有將朝鮮納入版圖,也沒有將日本、越南和共他東南亞國家納入版圖,從實力上說,中國完全有這個能力。
在歷史上很長的時期內,日本、硫球、高麗、日南、交子、暹羅等都是中國的屬國,也就相當於中國的特區,中國如果再進一步,就有可能把它變成中國的州縣或者行省。中華帝國的天子對他們的最高領導人進行冊封、賞賜,而這些屬國向中華帝國納貢稱臣,大家和平共處,時間長達一千多年。
中國之所以吞並這些國家,是因為中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所以沒有吞並其他國家,而是保留了他們的高度的自治權。

⑸ 中國歷史上為何一直沒有把朝鮮納入版圖,因為雞肋嗎

朝鮮半島自西周時期,相繼出現了不同的政權,能夠被歷史記載下來有:箕子朝鮮、衛滿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馬韓、辰韓、牟韓、新羅、百濟、高麗王朝、朝鮮王朝等這些國家。

其中箕子朝鮮、衛滿朝鮮、漢四郡、高句麗的勢力范圍在朝鮮半島北部,馬韓、辰韓、牟韓、新羅、百濟范圍在朝鮮半島南部,而高麗王朝、朝鮮王朝佔領整個朝鮮半島,其勢力在鴨綠江以南。

歷史上除漢四郡是直接受中國古代漢朝控制之外,其他時期都沒有被中原王朝直接統治。不過自唐朝滅了高句麗之後,新羅跟唐朝鬧掰,和唐朝瓜分了高句麗的地盤,新羅從此完全統治了朝鮮半島地區,之後出現的高麗王朝、朝鮮王朝都對中原稱臣,但其國王依舊擁有朝鮮半島的生殺大權,雖然是附屬國,除了例行一些禮節外,政權卻是獨立的。

針對這一點,一些韓網民卻說:中國古代兵力太弱,不能直接出兵滅了朝鮮半島政權,並收歸成自己領土。還有一些韓網民吐槽:對中原王朝稱臣,只是不想引發戰火,為了治下的百姓才做出的犧牲等等。

商朝末期,商紂王的叔叔箕子因政見不合,帶領5000餘人出走,成為了繼微子啟後的一大反對派勢力,其勢力范圍在現在的長白山一帶。

早在周朝,朝鮮半島就是中國領土,分封土地時是萁子的領地。西漢時,前109年漢武帝在那裡設置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東漢時迫於滅貊、馬韓的壓力,放棄了玄菟郡的全部和樂浪郡的一部分,轄境內縮。東漢末公孫氏占據樂浪郡,向南發展並設置了帶方郡(治今朝鮮黃海北道沙里院之南)。公孫氏和後來的曹魏、西晉還基本上控制了今朝鮮北部北大峰山脈以東地區。不久,高句麗崛起,日益強大,到西晉末年完全占據了樂浪郡,同時南方的馬韓政權也吞並了帶方郡。

隨著強橫的唐朝建立,中國轉而冊封了新羅,並且滅掉了有威脅的高句麗和百濟,唐帝國恢復了對半島大部分地區的直接統治,新羅不開心了,在公元671年攻下了安東都護府,並且稱霸全朝鮮。不過唐王朝此時正是強盛之時,要是說收復半島也完全可以做到,不過唐王朝明顯對半島提不起興趣,在《房玄齡傳》中就可以窺見唐王朝對半島的態度「彼高麗者,辟側小丑,潛藏山海之間,得其人不足以彰聖化;棄其地不足以損天威。何至乎疲中國之人,傾府庫之實。」可見在李唐眼中半島就是一個累贅,關於出征高麗時「臣以為征之不如不征,滅之不如不滅。」於是最強橫的李唐王朝放棄了半島的統治權。

9世紀,農民起義,在朝鮮半島上相繼又建立了後百濟和高麗王朝,史稱後三國時代。926年,高麗統一朝鮮半島。此後,高麗相繼被契丹和女真人擊敗,成為了遼和金的屬國。1280年,高麗被元朝所滅,成為元朝的一個省。

很多人在學歷史的時候不免發出一個疑問,朝鮮半島離中國的中央王朝那麼近,中國又不是沒有實力統一朝鮮半島,為什麼就沒有把朝鮮半島給打下來呢?

有人說朝鮮半島資源匱乏,不值得中央王朝納入版圖,是的,朝鮮半島在古代的確不像今天的韓國那麼精緻,但是也不是資源匱乏,朝鮮半島的北部跟今天的遼東半島的氣候差不多,南部和今天山東半島的氣候差不多,你能說它資源匱乏嗎?比朝鮮半島氣候更惡劣的新疆地區,早在漢代就已經設置西域都護府管轄了,清朝最終在1884年把新疆設為行省,但是朝鮮半島在大部分歷史時期是藩屬國的地位。

那麼到底是什麼致使朝鮮一直沒能被納入中華版圖呢?

其中一個原因還要從朱元璋說起。朱元璋趕走蒙古人後建立了明帝國,他結合自己對皇朝興替的看法編撰了《皇明祖訓》,希望通過對子孫的訓戒來鞏固朱家的王朝。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列出了十五個不征之國,分別為朝鮮、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占城國、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朱元璋的意圖很明顯,他認為明朝的疆域已經很大了,管理這么龐大的明朝都非常困難,而自己後世的子孫生長在深宮,才能肯定比不上自己,能守住江山就不錯了(朱元璋好自戀啊)。朱元璋的這樣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當時明朝的人口和土地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還有大片的荒地可以耕種,假如明朝內部不出亂子,那麼沒有任何外敵可以滅亡明朝,最後明也是先亡於農民起義。在一個就是防止繼位的皇帝以開疆擴土的名義勞民傷財,比如像隋煬帝那樣來個三征高麗,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可能大好的江山,就這樣給作沒了。

第二個原因便是對自身安全的考慮。明清統治者都認為這些藩屬國都是一道道屏障,就像周朝的周天子一樣,諸侯守在天子四周,保衛著天子。而朝鮮,越南這些國家正是在中國的四周。比如日本要攻中國,就是需要朝鮮這個跳板,所以要進攻中國,必須先拿下朝鮮。第三個是成本問題,那時沒有火車,沒有電報,假如佔領這些國家,不但會受到本土人的激烈反抗,而且運送士兵的物資就需要花費億巨,所以朝臣都主張策土司而封之,使其永鎮我華夏四方。這個想法開始是對的,但是到了清朝後期就不適用了,清朝後期不擴張不開放的原因還是在於自認為天朝上國的思想,不願意去開拓蠻夷之地。

⑹ 為什麼中國沒有統一朝鮮

匈奴不是被打垮了,而是被趕走了,之後他們與羅馬人作戰,擴大版圖,建立了奧匈帝國。
沒有徵服朝鮮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簡單來說有:
漢族人主要出於中原,想要征服朝鮮半島需要跨過關外,度過鴨綠江(雖然此江不寬,但勢必會對補給造成影響)。也就是說先要征服東北少數民族。
另外,即使征服了東北少數民族,度過了鴨綠江,還要繼續與朝鮮開戰。既然是戰爭,就要權衡利弊。結果是弊大於利。朝鮮盛產糧食(當時,而且是相對來說),但礦藏並不豐富(同前)。加之朝鮮民族自保心強烈,權衡利弊,甘於進貢,漢族及其他後來一統民族也甘於放棄。
朝鮮半島有過很多國家,其中不同時期不同國家與中原王朝有著同盟關系。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沒有朝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董姓有多少人 瀏覽:760
伊朗在什麼大洲 瀏覽:475
在英國沒有永居身份怎麼辦 瀏覽:770
英國三五牌是什麼牌 瀏覽:609
100日元在越南能買什麼 瀏覽:360
和平精英國際主播公開賽哪裡能看 瀏覽:413
越南整條魚怎麼處理 瀏覽:651
越南疫情有什麼補貼 瀏覽:895
現在去印尼打工怎麼樣 瀏覽:1000
越南的中國煙從哪裡來的 瀏覽:755
印度服裝怎麼生產的 瀏覽:585
沉香香煙多少一條越南 瀏覽:564
4月印尼有什麼節日 瀏覽:106
印度位於亞洲哪個片區 瀏覽:888
中國本土貓怎麼分辨 瀏覽:312
英國巫婆成什麼樣子 瀏覽:84
義大利人簽證被拒怎麼辦 瀏覽:118
中國球員有多少人去nba 瀏覽:818
義大利好的學校在哪裡呢 瀏覽:733
中國四大行哪個行免費辦不收費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