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乒乓球如何保持絕對優勢的

中國乒乓球如何保持絕對優勢的

發布時間:2022-08-18 17:57:55

1. 為什麼中國的乒乓球會稱霸世界,對手

1、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乒乓球因為對場地要求不高,簡便易行,中國乒乓球開始興起,在全國開展得比較好。1959年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讓世界矚目。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庄則棟和丘鍾慧分別獲得男女單打冠軍,中國隊也拿下了男子團體冠軍。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乒乓球開始在世界上稱霸,乒乓運動也長盛不衰。2、延伸介紹中國乒乓球優勢保持長盛不衰的原因:1)乒乓球屬於技巧性運動,技術比身體素質更重要。靈巧機智的亞洲人佔先天的優勢。尤其是中國人。2)這項運動設施簡單,並且是一項全民性的運動,上至八十歲老人,下到5歲小孩,無論男女,都可參加,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國內僅職業運動員就將近3000萬人。參與人員眾多,形成了金字塔的隊伍結構,可以優中選優。3)對體能的要求是是爆發而不是勻速的力,同時由於是非身體接觸類的對抗性運動,所以對體能的儲備要求較低,適合中國人的體質類型。4)國家重視,捨得投入,有專門的體育研究機構、廠家、高校進行乒乓球器材、技術等的研究和教練員、運動員的培養。

2. 中國乒乓球,為什麼能發揮得這么好,是那些方面做得好

中國的乒乓球本身就是我們中國的國球,並且不到我們中國人的喜歡,他首先能夠強身健體,還能鍛煉自己的呼吸道。也被周總理稱為小球推動大球的運動。所以乒乓球是我們國家的國球,也是很多國際比賽中獲得過很多的獎杯。

3. 國乒究竟為什麼能長盛不衰

國乒之所以能夠長久不衰,首先第1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的乒乓球隊伍是一支能夠為國爭光的隊伍,國乒隊伍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個人利益放在前面,始終是把祖國榮譽放在第一位。當國乒隊伍在取得了成績之後,他們往往能夠快速的投入到下一場比賽當中,並且這些隊員們的技戰術創新也是處於世界領先狀態,長此以往,我們國乒隊伍自然是能夠經久不衰。

第4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非常豐富的教練團隊,我們國內的乒乓球之所以如此厲害,之所以能夠在國際上所向披靡,教練員團隊也是功不可沒。這些教練員團隊可以為球員提供非常系統的訓練以及非常強大的科研保障,這一點是很多國家沒有辦法辦到的。

4. 中國乒乓球和國外相比,優勢在哪裡應該如何保持

首先,免不了要說國家在乒乓球方面的重視程度。上世紀60年代,中國在世界各大乒乓球比賽上連連奪冠,對於長久受到外來壓迫的中國人民來說,這絕對是一項揚眉吐氣的大事,而新中國也希望通過以乒乓球為突破口,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漸漸的,政府對乒乓球運動重視起來,甚至我們和老美的建交,也是以乒乓球比賽作為契機的。相比於其他國家,乒乓球在中國是一項全民參與的運動。好幾億的乒乓球人口,後備力量當然也就不用發愁了。

乒乓球對於身體素質的要求,和其他運動項目有所不同,並不是依靠速度和力量就能取勝。而亞洲人的骨骼生來靈活,非常適合乒乓球。在身體素質方面,歐美和我們拉不開差距。

聯賽的發展。相比其他運動項目,中國的乒乓球聯賽算得上是比較成熟了,近年來發展也比較迅速,吸引了諸多國外的優秀球員來加入。這對乒乓球技術的交流,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乒乓球的技術創新和運動員的心理優勢,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5. 你認為中國乒乓球如此強大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乒乓球之所以可以如此強大,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前輩球員的努力,良好的傳承在我看來是國乒可以長盛不衰的關鍵。

中國乒乓球之所以可以如此強大,肯定還有很多,我們不了解的付出和努力,這裡面的幕後英雄還有很多。包括優秀的教練團隊和陪練運動員,都無私的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希望國乒可以一直輝煌下去,我們也會一如既往的給國乒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6. 中國乒乓為何能夠長盛不衰

引言:作為中國的國球,乒乓球可以在可以說在中國一直保持著長盛不衰的地位。讓別的國家望塵莫及,即使是今年在各種各樣的作弊情況下,一層美誠才獲得了那麼一點點成績。為何中國的乒乓球能夠一直保持著這么優異的地位呢?

三、國家的大力支持。

乒乓球作為國球也贏得了很多人的關注,國家對此更是大力支持,倘若沒有國家的支持,中國乒乓球怎麼樣也發展不出來,倘若沒有相應的社會組織的支持,社會發展速度,費用也會成一個問題,所以這一切都是整個社會對中國乒乓球的貢獻,中國乒乓球的勝利靠每一個中國人對它的支持才能夠實現。

7. 中國乒乓球和國外相比,優勢在哪裡需要如何保持

乒乓球運動是我國最普及的體育項目,所以乒乓球被稱為"國球」,在全世界乒乓球運動中,多年來我國擁有絕對優勢,實力最為雄厚。

1988年,乒乓球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不算本屆東京奧運會,在32枚乒乓球金牌中,中國國乒隊摘得28枚金牌,另有25枚銀銅牌。放眼全球乒壇,中國國乒隊的優勢幾乎是壓倒性的,屬於「夢之隊」中的「夢之隊」。


我國的競技乒乓球不僅有著戰績上的優勢,而且在技戰術上也居世界乒壇的領先地位.而體制的制約,人才的流失,普及與提高的矛盾等也是我國乒乓球運動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只有深刻認識和處理這些問題,才能使得我國的乒乓球運動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確保在世界乒壇的優勢地位.

8. 中國乒乓球為什麼能夠如此長時間屹立世界之巔

中國乒乓球為什麼能夠如此長時間屹立世界之巔?

在中國體育發展史上,乒乓球項目的地位最為特殊。它擁有著最輝煌的競技成績、最龐大的群眾基礎和最深厚的文化底蘊。「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一切從零開始」「小球轉動大球」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口號和故事都來源於乒乓球。它們是中國乒乓健兒不斷奮進的力量源泉,是深深影響中國體育人甚至社會各界的精神力量,是新中國高速發展的助推劑。乒乓球因此也被稱為中國「國球」。

零的突破 乒乓球為新中國體育揭開嶄新篇章

乒乓球運動於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當時的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台,書作球網,羊皮紙當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這便成了乒乓球運動。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闆王道午從日本買回10套乒乓球器材。從此,乒乓球運動傳入中國。由於易於開展,適合中國人的體質,乒乓球運動很快在中國流行起來,而真正火起來,還要追溯到1959年。

1959年,第25屆世乒賽在當時的西德多特蒙德舉行。中國選手容國團連克強敵,收獲男子單打冠軍。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世界冠軍,也成為中國乒乓球和中國體育騰飛的起點。恰逢當年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容國團等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回國後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周 總理更是把容國團奪冠和十周年國慶列為1959年的兩大喜事。這個冠軍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意義非凡。它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成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典範: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

隨著競技成績的提高,中國乒乓球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提升。1961年,國際乒聯將第26屆世乒賽的舉辦權交給了中國,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舉辦國際體育賽事。那一次,中國男隊擊敗了稱霸乒壇許久的日本隊,首次奪得世乒賽團體冠軍。而庄則棟和邱鍾惠還分別獲得了男、女單打冠軍。邱鍾惠成為新中國首位女子世界冠軍,她幫助中國隊實現了女子項目上冠軍零的突破。

1961年4月9日,中國男子乒乓球隊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團體比賽中首次奪得男子團體世界冠軍。這是中國隊隊員領獎後向全場觀眾致意。新華社發

第26屆世乒賽,是中國乒乓球隊成長壯大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乒乓球運動的轉折點。中國乒乓人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拼搏創新 乒乓精神與時俱進歷久彌新

第26屆世乒賽男團決賽最後一場,容國團在上場前喊出豪言:「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最終他2-1擊敗對手,力助中國隊奪得男團冠軍,而「人生能有幾回搏」這句擲地有聲的吶喊也成為中國乒乓球隊、中國體育人的力量源泉。在此帶動下,中國運動員都將拼搏精神牢記在心,代代相傳。這也正是中國體育實現從弱到強的內在動力。

提到中國乒乓球隊另一個優秀傳統,那便是集體主義精神。國乒集體里不僅有為國出戰的主力,還有默默無聞的陪練,但無論何種身份,所有隊員們都深諳:中國乒乓球隊是一個集體,是整個團隊在與世界爭鋒。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在我做運動員時期,毛主席幾次接見我們。周總理也經常來鼓勵乒乓球隊。黨和國家給了我們很多榮譽。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一想到祖國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就會變得動力十足。在祖國榮譽、集體榮譽面前,每一位乒乓人都拋下私心雜念,心甘情願為集體貢獻全部力量。一支隊伍的強大,沒有集體主義精神是不行的。」

集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代代乒乓人秉承著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信念,在一項以個人技能為主的運動中,淡化個人得失,堅持祖國榮譽至上,心甘情願為隊伍貢獻一切力量。這也是中國乒乓球隊能夠一直屹立世界之巔的重要原因。

集體主義精神是中國乒乓球隊的優良傳統。圖為中國乒乓球男隊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奪冠後向觀眾致意。

中國乒乓球隊長盛不衰,也得益於這支隊伍堅持勇於創新的精神。現任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是這一精神在新時代最鮮活的代表。運動員時期,劉國梁的直拍橫打絕招震驚乒壇,幫助上世紀90年代陷入低谷的中國乒乓球男隊重返巔峰;教練員時期,他創立「直通賽」,用公開、公平的方式鼓勵隊內競爭,提高運動員積極性;而在執掌中國乒協後,劉國梁更是加大了改革力度,帶領乒協在奧運備戰、職業體育、全民健身、青少年培訓、市場開發、國際交流等諸多方面開展創新實踐。

在自身不斷強大的同時,中國乒乓球還一直承擔著在全球范圍推廣發展乒乓球運動的重任。從上個世紀派出大量教練支援指導亞非拉國家乒乓球隊,到接納以福原愛為代表的外國運動員來中國訓練,再到實施「養狼計劃」……多年來,中國乒乓人既敢於「走出去」也勇於「請進來」,不因自身屢創輝煌而沾沾自喜,不因幫扶對手強大而心生畏懼,這就是「國球」的胸襟與自信。國際乒聯主席托馬斯·維克特這樣評價:「中國不僅擁有最優秀的運動員,還能幫助其它其他協會培養出更優秀的選手。」

中國乒乓人代代傳承下來的乒乓精神,是敢於拼搏、勇於創新,以乒乓精神為代表的中國體育精神與時俱進、歷久彌新。這些強大的精神力量,與新中國一起共同成長、共同發展至今。

乒乓外交 小小銀球助力中國傳遞友誼

新中國成立70年間,乒乓球不僅為新中國帶來了無數榮譽,激發了民族自信,它還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傳遞友誼的橋梁,推動新中國外交踏上新的台階。

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31屆世乒賽期間,中國運動員庄則棟和美國運動員科恩之間的一次意外互動,引發了世界的關注。科恩在趕車途中,誤上了中國隊的大巴車。由於中美兩國在那個年代還處於交往隔絕的狀態,當時車上的中國運動員無人敢主動跟科恩說話,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就在這時,庄則棟主動前去交談,並送給科恩一幅杭州織錦,而後,科恩又則回贈庄則棟一件美國隊紀念衫。

兩人的友好互動,奠定了「中美乒乓外交」的基礎。而後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國迎來了第一批美國客人。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參加第31屆世乒賽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周恩來總理在會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時,稱贊他們「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並通過他們轉達了對美國人民友好之意。作為回應,美國總統尼克松當日即發表聲明,結束了美國政府實行長達20年之久的對華貿易禁令。不到一年,尼克松訪問了北京,中美兩國簽訂了《上海公報》,中美關系通過乒乓球跨出關鍵性的一步。

老少皆宜 打乒乓球成為眾多百姓的健身方式

劉國梁在自己的微博中透露過一組數據:中國乒乓球人口將近1億,其中有專業選手2000人,業余體校3萬人,同時,一周打兩次以上、一次一小時以上的民間乒乓球愛好者多達8300餘萬人。可見,乒乓球運動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健康的體魄和快樂的心情,成為他們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中國乒乓球如何保持絕對優勢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的中國煙從哪裡來的 瀏覽:753
印度服裝怎麼生產的 瀏覽:585
沉香香煙多少一條越南 瀏覽:564
4月印尼有什麼節日 瀏覽:104
印度位於亞洲哪個片區 瀏覽:888
中國本土貓怎麼分辨 瀏覽:312
英國巫婆成什麼樣子 瀏覽:84
義大利人簽證被拒怎麼辦 瀏覽:118
中國球員有多少人去nba 瀏覽:818
義大利好的學校在哪裡呢 瀏覽:733
中國四大行哪個行免費辦不收費 瀏覽:708
義大利米蘭傢具展都有哪些形式 瀏覽:997
伊朗事件專家怎麼看 瀏覽:625
中國有哪些牌子的毛線 瀏覽:321
印度疫情怎麼不增加 瀏覽:666
保定哪裡有印度人吃飯 瀏覽:374
西安印度菜有哪些 瀏覽:732
一元中國人民幣可以換越南多少錢 瀏覽:772
到湛江哪裡有印尼貓屎咖啡賣 瀏覽:683
義大利虹橋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