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珍寶島事件美國為什麼幫中國

珍寶島事件美國為什麼幫中國

發布時間:2022-08-18 20:51:45

⑴ 1969年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時,中美的關系還很尖銳,為什麼美國要幫我們

出於美國全球戰略利益和發生大規模核戰爭的嚴重後果,在尼克松召集緊急國防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副總統阿格紐、國防部長萊爾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惠勒、國務卿羅傑斯和基辛格)後認為:「對於眼前這場中蘇一觸即發的戰爭,我們當然應當阻止。如果他們執意要打,那是他們的事情。」為此,美國實施了叄步曲:一是由於中美政府之間沒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級官員會晤,要費很多周折,時間也來不及,我們可以把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揀起來,華沙會談延續了15年,現在已經中斷了兩年,此時恢復意義自然非比尋常。可以安排駐波蘭大使沃爾特·斯托塞爾馬上去辦。這就出現了斯托塞爾尾追中國駐波大使的戲劇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齊奧塞斯庫和葉海亞與中國的親密關系,頻頻傳遞我們期望和解的誠意。叄是為了遠水解近渴立竿見影,美國亮出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尚保留未及動用的一張牌——「用蘇聯已被破譯的密碼,發出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准備核打擊的總統指令。」

⑵ 你知道珍寶島戰役是怎麼回事

珍寶島反蘇聯戰爭[1]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戰斗。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這次事件中,蘇聯政府稱珍寶島屬於蘇聯,反誣中國邊防軍入侵蘇聯,並且公布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抗議照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珍寶島無可爭議就是中國的領土,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在中國的管轄之下,有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蘇聯的所謂「抗議照會」是推行社會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強盜邏輯。[2]

過程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面積0.74平方公里,歷來為中國領土,當地居民祖祖輩輩在這里從事生產活動,中國邊防軍也一直在這一地區執行巡邏任務。
珍寶島事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因珍寶島的歸屬問題於1969年在島上發生的武裝沖突。最終,中國軍隊獲得勝利。
1967年到1969年初雙方在邊界上的若乾地方,比如烏蘇里江上的七里沁島和珍寶島,不斷發生巡邏隊沖突,從對罵到推搡、棍棒武鬥等。從1968年開始中方准備在中蘇東部邊界進行武裝行動。1969年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批准之後,沈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部署3月在珍寶島進行「珍寶島反擊戰」,為在4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定基調。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20張)
1969年3月2日蘇軍發現中方有人上島,便派出邊防巡邏隊上島驅逐對方,被中方伏擊,打死打傷數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此再次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雙方都聲稱是對方蓄意挑釁,先開火。其後中方打退了對方的進攻,戰斗之後中方控制全島。中方傷亡比對方少,這次戰斗中方稱為「珍寶島保衛戰」或「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在1969年3月15日的戰斗中,蘇方軍隊一輛坦克已經侵入中國境內,行進於封凍江面上的蘇軍當時的主力坦克T-62坦克被擊毀,迫使其乘員棄車。在該日的戰斗中,蘇方指揮官邊防總隊長列奧諾夫·德莫克拉特·弗拉基米羅維奇(Леонов Демократ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上校陣亡。
1969年3月17日為爭奪坦克,雙方互對炮擊,但均沒能將該輛坦克拉回。
參與珍寶島事件的蘇軍士兵
1969年3月21日蘇方不願讓中國獲得這個當時較為先進的坦克,遂派出爆破組試圖炸毀坦克被擊退。之後蘇軍用炮火把坦克下的冰層擊破,坦克沉入烏蘇里江。
4月,中方派出海軍潛水員將這輛坦克打撈出來,之後坦克被放在北京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並以此為原型作為中國自製坦克的藍本。
在珍寶島沖突中,雙方都動用了正規軍,尤其是蘇方甚至動用了火力強大的「冰雹」式火箭裝置。蘇方稱,是中國人發起了進攻,被蘇軍守軍擊退。
1969年8月,中國在島上修建了營房,派駐1至4名官兵常年駐守。
事件之後,中蘇雙方試圖恢復1964年的邊境談判,但雙方積怨太深談判難有進展。蘇聯在報紙上發布准備對中國的核設施進行打擊的威脅,同年8月,蘇軍在中蘇西部邊界鐵列克提(今中國-哈薩克邊境)對中方實行報復性打擊,雙方再次發生武裝沖突。這一系列事件史稱「中蘇邊界沖突」。
1969年9月11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參加越南領導人胡志明的葬禮後路過北京,和周恩來等會晤。之後局勢得到緩解。1990年,珍寶島歸屬問題得以解決,1991年俄羅斯承認珍寶島屬於中國。
2004年,中俄也達成了關於黑瞎子島的協議。根據中俄雙方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俄羅斯將把佔領的銀龍島的全部、黑瞎子島的一部分領土,以及額爾古納河上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歸還給中國。2005年4月,俄羅斯政府批准了這個補充協定。而此前一個月,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也通過了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至此,不僅黑瞎子島的領土爭議塵埃落定,中俄長達4300公里的邊界也全部得到了確認。2008年10月,中俄兩國政府在黑瞎子島上舉行了中俄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
背景
根據1860年清朝政府和沙俄簽署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以烏蘇里江為界。由於該島位於界河之上,歸屬在整個二十世紀沒有定論,中國和俄國(蘇聯)都曾聲稱擁有該島主權。中方認為,據《中俄北京條約》,中俄邊境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上,而該島明顯在主航道以西(中國一側)故歸屬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八月風暴行動之後,從1947年開始蘇聯紅軍在此巡邏。
從1960年代初開始,中蘇展開意識形態論戰。1964年中蘇邊境談判中,蘇方准備將該島歸還給中方,但由於中蘇關系日趨惡化而談判中止。

蜜月關系
新中國成立後,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核心,蘇聯在經濟、國防、教育等各方面給予了中國巨大、無私的幫助和支持,使中國的國家建設迅速走上了正軌,同時,新中國「一邊倒」的對外政策也決定了中蘇兩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前期親密無間的蜜月關系。

轉變
1953年斯大林去世,蘇聯共產黨內部的權力斗爭白熱化,赫魯曉夫上台後全盤否定了斯大林和其制定的政策,同時隨著蘇聯國力的日益增強,對待社會主義盟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中國共產黨對斯大林時期蘇聯對華援助非常感激,並不贊同將斯大林的是非功過一棍子打死,而且中共想把自己的觀點加入到共產國際中,這些都與赫魯曉夫領導的蘇共產生了矛盾;赫魯曉夫提出的「聯合艦隊」,限制中國發展自己的核自衛力量等做法表明了此時的蘇共已經不再以無私方式幫助中國,而是更多的站在本國利益,冷戰考慮上將中國綁在其戰車上。

破裂
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爆發,蘇共的大國沙文主義思想極度膨脹,對陣營內國家都不惜大打出手。隨後發生的中蘇論戰持續了10餘年,雙方都想用馬列主義理論來批駁對方的思想,在赫魯曉夫時代,雙方關系已經有所惡化,但並沒有達到分裂的境地,中蘇關系的裂痕還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到了勃列日涅夫執政時代,中蘇的分歧已經從意識形態,國家利益等方面惡化為國家間的敵視狀態,中國一方面要擺脫蘇聯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對中國的控制,獨立自主的探索一條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又要面臨西方國家鐵幕的包圍和封鎖,處境非常艱難。

入侵

從1960年代初開始,蘇聯在中蘇邊境不斷策劃和製造事端。1968年1月5日,蘇聯邊防部隊大批武裝人員越過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侵入中國七里沁島地區,野蠻干涉中國漁民正常的捕魚生產活動,用裝甲車軋死和撞死漁民4人,撞傷和打傷漁民9人;1968年12月27日,蘇軍75名全副武裝的軍人分乘7輛裝甲車、卡車和吉普車侵入珍寶島,打傷正在島上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軍人;1969年1月4日,我軍登島巡邏時,遭到30名蘇軍的攔阻和推打,我軍被迫撤回;1月6日蘇軍再次入侵珍寶島,抓走我方2名漁民;1月23日蘇軍76名全副武裝的軍人,攜帶軍犬,分乘4輛軍車,在直升機的掩護下,突然襲擊正在島上執行巡邏任務的我邊防人員,圍攻、毒打我軍人,打傷20餘人,其中重傷9人;2月6日至25日,蘇軍又連續5次圍攻、毒打我邊防巡邏人員......據不完全統計,從1964年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蘇聯共挑起邊境事件達4189起,比1960年到1964年增加15倍。

過程

對比
當時在兩國發生沖突的珍寶島地區,雙方兵力相差不多,然而中國軍隊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工兵,既無坦克、裝甲車也無空軍支援;蘇軍步兵則全部摩托化,不僅有占優勢的炮兵,還有大量坦克、裝甲車及空軍飛機可直接用於支援作戰,因而在技術裝備、火力上居於絕對優勢。盡管中國方面的軍力在邊境沖突地區處於劣勢,但是中共中央、毛澤東進行邊防斗爭的決心卻堅定不移。當時「九大」即將召開,根據中共中央的安排,全國開展了聲討「蘇修」入侵的群眾性示威活動,參加者據當時宣稱有1.5億人以上。中蘇邊境、中蒙邊界附近的人民解放軍部隊和民兵,也進入了戰備狀態。

經過

1969年3月2日8時,中國邊防部隊派出巡邏分隊登島執行巡邏任務。蘇軍發現後,立即出動70多人,分乘2輛裝甲車、1輛軍用卡車和1輛指揮車,從蘇聯境內分路向珍寶島急進,接近珍寶島後,列開戰斗隊形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進逼,並以一部兵力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的一個小組側後穿插。入侵蘇軍不顧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向其發出的警告,突然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6人。中國邊防巡邏分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中國邊防巡邏第二小組聽到槍聲後,在班長周登國的指揮下,給側後的入侵蘇軍以沉重打擊。隨後,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發起反擊,但遭到叢林中蘇軍的猛烈射擊。中國邊防戰士於慶陽猛然躍起,向叢林蘇軍射擊,吸引火力。蘇軍火力向他射擊,擊中他的頭部,他倒下後不久,頑強地站起,端起沖鋒槍繼續向蘇軍沖擊,直至英勇犧牲。副連長陳紹光指揮一個班迂迴到叢林中蘇軍側後,但一股蘇軍又從他的側後沖來,兩面機槍夾擊他們。陳紹光一面指揮分隊英勇還擊,一面奮勇向蘇軍一個機槍火力點沖去。這時他身受重傷,仍然堅持移動到有利位置,打掉了這個火力點後,倒在了血泊中。經1個多小時激戰,中國邊防部隊擊退了入侵珍寶島的蘇聯邊防軍。
1969年3月15日凌晨,蘇軍邊防軍60餘人在6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中國邊防部隊某部營長冷鵬飛奉命帶領一個加強排登島,與入侵蘇軍形成對峙。8時許,蘇軍發起攻擊,冷營長沉著指揮,堅守有利地形,指揮部分兵力分割蘇軍,經一個小時激戰,打退了蘇軍的進攻。 9時46分,蘇聯邊防軍在炮火掩護下,出動6輛坦克5輛裝甲車向珍寶島接近,從南北兩側發起攻擊,並以密集火力封鎖江叉,攔阻中國邊防部隊登島支援。堅守在2號陣地上的無坐力炮班長楊林,佔領有利地形阻擊蘇軍,待蘇軍坦克駛近到只有10餘米遠時,他接連投出5枚手雷,打亂蘇軍隊形,使其一輛坦克闖入雷區被炸壞。楊林帶兩個炮班機動射擊,他連續擊中3輛裝甲車,但他也不幸被蘇軍坦克炮火擊中壯烈犧牲。
13時35分,蘇軍邊防軍縱深炮火猛烈襲擊中國防禦陣地,正面達10公里,縱深約7公里。炮擊2小時後,蘇軍100餘人在10輛坦克和14輛裝甲車掩護下,發起第三次進攻。守島的中國邊防部隊分割其步兵與裝甲、坦克聯系與蘇軍近戰,減弱其火力。火箭筒手華玉傑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絨衣,先後擊毀擊傷蘇軍4輛裝甲車。經50多分鍾激戰,勝利地粉碎了蘇聯邊防軍的第三次進攻。這一天,蘇軍先後出動50餘輛坦克、裝甲車和100多名步兵,運用直升飛機和縱深炮火掩護,並炮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同入侵蘇軍共激戰9個多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擊退了蘇聯邊防軍的3次進攻,勝利地保衛了珍寶島。
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70多人,向島上鋪設地雷,企圖阻止中國邊防部隊登島並拖回被中國邊防部隊擊壞滯留在江叉的一輛T-62型坦克。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擊斃蘇軍邊防部隊總隊長列昂諾夫上校和楊辛中校,被炸壞的蘇軍坦克被中國邊防軍繳獲,成為蘇聯侵略中國領土的鐵證。

傷亡
寶清縣珍寶島烈士陵園
1969年3月2日的自衛反擊作戰擊斃蘇軍31人、打傷14人,擊毀裝甲車、指揮車和卡車各1輛,擊傷裝甲車1輛。戰斗中,中國軍人犧牲20人、傷35人,另有1名通訊員失蹤。
1969年3月15日的激戰中中國邊防部隊抗擊蘇軍50餘輛坦克和裝甲車以及大量步兵的輪番攻擊,激戰9個多小時,歷經6次較大規模的炮戰,粉碎了蘇軍3次沖擊,共擊毀蘇軍坦克1輛,裝甲車8輛,擊傷坦克、裝甲車5輛,擊斃蘇聯邊防總隊長列昂諾夫上校、楊辛中校等60餘人,打傷80餘人。我軍犧牲12人,負傷27人。
1969年3月17日-4月2日爭奪蘇軍T-62坦克的作戰行動,我軍發射炮彈1900餘發擊毀、擊傷敵坦克各1輛,打死打傷蘇軍步兵30餘人。
整個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邊防軍斃傷蘇軍230餘人(蘇聯公布的蘇軍傷亡數字為152人),毀傷坦克裝甲車輛19輛。
我軍陣亡71人(統計至1969年11月為止),68人現安葬於寶清縣珍寶島烈士陵園,齊齊哈爾的西滿烈士陵園里有2位,十八站烈士陵園有1位。

發展

蘇聯反應

珍寶島沖突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准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同時,蘇聯還與美國聯系,試探性的提出聯合對核武器發展尚處初級階段的中國核力量實施摧毀性打擊。蘇聯同時在國際上製造輿論,並且妄圖在共產主義大會上驅逐中國共產黨,孤立中國。1969年6月後,蘇聯繼續在邊界地區挑起事端,沖突不斷。1969年8月13日出動上百名步兵,在坦克、裝甲車的掩護下侵入我國新疆邊境,製造了鐵列克提事件,導致中方38名士兵犧牲。

蘇聯轉變
周總理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
當中蘇兩國已進入戰爭邊緣的時刻,蘇聯領導人出於全球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難免在襲擊中國後遭報復等多方面考慮,突然採取了緩和措施,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弔唁胡志明之機,突然向同去弔唁的中國代表團表達談判的願望,隨後的周恩來總理和柯西金的會晤暫緩了雙方的緊張態勢,但並沒有得到任何解決。中國和蘇聯從此開始進入了將近20年的敵對備戰狀態。

談判
1969年3月6日,蘇聯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討論發生在烏蘇里江的事情。政治局的委員們給邊防軍人以很高評價,但也指出了許多不足,如,在沖突區域沒有「好的部隊集群」,無論是邊防軍還是常規軍的集群;作戰和部隊偵察組織不力;沒有夜間觀察等。會上通過了一系列加強邊防的措施。政治局的路線是:該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毫不讓步、堅決對抗。 但是,此前並不是沒有和平的努力。蘇聯邊防軍就一直主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領土爭端。還有1964年時,當時的邊防軍司令濟里亞諾夫上將受命與中國就這些問題進行磋商。為完成這一使命,他又被賦予副部長的頭銜。濟里亞諾夫在一次磋商會上曾有勇氣聲明,有可能就一些島嶼做出讓步,其中就包括達曼斯基島。赫魯曉夫得知後將其從北京召回,並對其大發雷霆,進行了粗暴的訓斥。在沖突發生前一年,即1968年夏,濟里亞諾夫再次聲明:應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委員會舉行的會議上,曾討論過與中國邊境地區的局勢問題。主持人是當時的外交部副部長庫茲涅佐夫。在會上他讓每個人站起來回答:「您認為應該怎麼辦?」邊防軍人中沒有一個人說要用武力解決日益惡化的領土爭端。濟里亞諾夫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此外,會後他還給自己的部屬下達補充命令:「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阻止中國人進入我國領土,但不要使用武器」。只是在最後,要和大家說再見時,才暗示:「如果情況非常嚴重,那就還擊」。
那次戰斗以後,從中國方向進入該島的所有道路上都埋設了地雷;而在烏蘇里江右岸集結了大量的軍隊。直到1969年9月,兩國政府領導人在北京會晤後,緊張局勢才逐漸平息。 中國於1969年5月24日發表聲明:中蘇邊界問題演變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中國方面的責任。但是,中國仍然准備通過和平談判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反對訴諸武力。蘇聯於1969年6月13日發表聲明稱:沙皇專制雖然崩潰了,但俄羅斯國家的邊界不應該毀滅,沙皇從未同中國簽訂過任何不平等條約。
在邊境沖突上,中蘇邊境地區的武裝沖突從東段擴大到西段。同年8月13日,中蘇在西部邊界鐵列克提地區再次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出動直升機掩護坦克裝甲部隊,在炮火支援下襲擊在鐵列克提地區巡邏的中國邊防軍巡邏分隊。中國邊防軍幾十人(一說38人,一說78人)被圍全部陣亡。

事態緩和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19張)
1969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參加越南主席胡志明的葬禮後路過北京,與周恩來等會晤。之後局勢得到緩解。主要原因在於蘇聯認定中國有核反擊能力,並且雙方都願意防止大規模軍事沖突。

根據此次會談時所達成的諒解,1969年10月20日,中蘇兩國外交部副部長級的邊界談判正式舉行,談判未取得任何進展。蘇聯向中蘇邊界增兵。中國開展「深挖洞、廣積糧」的全國性戰備運動。

條約
中俄簽署《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2005年4月27日,全國人大批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2005年5月2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表決批准該協議。根據該協議,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

評價

國防意義
在國防建設上,珍寶島戰役也產生了諸多影響。珍寶島戰役結束後,蘇聯對中國的實力也有了新的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蘇聯的戰爭企圖。此後,中俄兩國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隨著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中俄雙方不斷加深聯系,現互為戰略夥伴關系,此舉不僅促進雙邊關系良好發展,更為東北亞地區和平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俄兩國關系的發展不僅為造福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同時遠遠超出兩國國家關系的范疇,已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在當前世界正經歷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的背景下,作為鄰國、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堅持睦鄰友好,戰略協作,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中俄關系的升溫,中俄邊界勘定、中俄東馬格拉2.16邊境沖突事件的低調處理、雙邊貿易的不斷發展,當年一度陳兵百萬的中蘇邊境,已逐漸恢復了寧靜。

反坦克技術
56式火箭筒
且不說隨後開始的規模巨大的戰備工作,單就裝備上講,由於在珍寶島之戰中,當時我軍裝備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如75毫米無後坐力炮、85毫米加農炮和56式火箭筒等,都無法有效地擊穿T-62的正面裝甲,這刺激了中國坦克和反坦克技術的大發展,我軍開始進行重點進行打坦克的訓練,軍工部門則組織了大規模的反坦克武器會戰,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69式火箭筒、105毫米無後坐力炮等一系列應急裝備首先投產,其後一直到80年代。紅箭-73反坦克導彈、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等都能夠有效對付蘇軍T-62坦克,基本解決了當時的戰備需要,並使我國的反坦克裝備和技術儲備至今仍居於世界前列。這種結果,恐怕也是當年拿坦克恐嚇我們的國家所沒有想到的。
珍寶島沖突後不久,1969年8月,我軍在島上建立了營房,開始常年駐守該島。如今,島上的營房已經換了五代,4名解放軍官兵在這里行使著國家的主權,只有島上林中依舊埋藏的2000多枚地雷和偶爾可見的雷場標志,還能讓人追溯回當年炮火隆隆的時光。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71位戰士(統計至1969年11月為止),68位安眠於寶清縣的珍寶島烈士陵園,齊齊哈爾的西滿烈士陵園里有2位,十八站烈士陵園有1位。

影響
戰爭讓世界看到一個不屈不撓的中國
在全球格局多極化的今天,中俄如今已簽署戰略夥伴關系,這不僅符合中俄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也為東北亞地區和平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今天中俄相對和平的大背景下看來,珍寶島戰役還是為中俄的和平道路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建國後發生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西沙之戰、中俄東馬格拉2.16邊境沖突事件,中國的表現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新中國,面對強權毫不低頭,中國軍隊的英勇善戰也讓世界意識到僅靠戰爭手段很難征服中國,直接遏制了陰謀家的戰爭企圖,同時,進一步增強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中國軍隊在沖突中暴露出的許多問題在事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尤其是當時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而經過多年的奮起直追,今日我國的反坦克裝備和技術儲備已位於世界前列。對於世界而言,珍寶島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並非中國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中國的戰略盟友,成為了中美關系轉變的拐點,促進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得到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加重,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大國,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2]

⑶ 珍寶島戰役

蘇聯沒打的原因:1、當時中蘇已經陳兵百萬,蘇聯雖然能以坦克長驅直入,但是我們的戰略是放他們進來,然後在山區和腹地進行決戰,但是他不一定有勝算;2、與此同時,中國自己的原子彈也在關鍵時刻響起,對於蘇聯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威懾;3、當時當時美國已經發表聲明支援中國了,如果蘇聯使用核武器,美國不會坐視不管,這是美國官方的聲明,並且美國自己也做了戰略部署,他們的核導彈也都指向了蘇聯。所以在中外的壓力下,蘇聯放棄了核攻擊。

⑷ 越南戰爭中國,美國,越南是怎樣的關系美國為什麼要幫中國

美國幫中國!!!!!!
越南原是法國殖民地,二戰後共產主義在越南爆發革命。產生北越(共產主義)和南越(法國殖民),在蘇聯和中國的支持下,法國不支,1955年美國介入。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美國全面撤出,1976年1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統一越南共和國,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從60年代開始中蘇關系不斷惡化,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戰爭,進入70年代,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蘇聯在中國北方陳兵近百萬達44個師,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
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先後向柬埔寨、寮國等發動戰爭,越南謀求建立以越南為主導的印支聯邦。
同時越南在國內大規模排華,越南方面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分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而此前越南(北越時期)則明確表示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公開下達了准備開始自衛還擊作戰的通知。這既不同於宣戰又不同於突然襲擊的做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國的對越戰爭是自衛還擊作戰。
概述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准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⑸ 珍寶島事件是怎樣一回事

珍寶島事件是指中國和前蘇聯因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歸屬問題,而於1969年在島上發生的武裝沖突。

——被我方繳獲的蘇軍T-62型坦克

⑹ 歷史問題:當年中國和蘇聯沖突時,哪方勝利了,謝謝.

中蘇珍寶島戰爭:

1969年蘇聯為教訓中國挑起了珍寶島戰爭,雖說這場戰爭雙方只是死傷幾百人,但由這個彈丸小島險些引發了世界核大戰,蘇聯在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前愚蠢地將計劃通報給美國,美國出於中美蘇三角平衡考慮,一旦中國被蘇聯擊敗,則美國以當時的軍力無法抗衡蘇聯,出此目的,美國立即進入一級戰備,將陸海空所有核武器對准蘇聯,嚴重警告蘇聯如果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則美國也要對蘇聯進行核攻擊,一場世界即將遭到毀滅的核大戰被制止了。

中國在珍寶島戰爭中得利多多:

1、毛澤東以藐視一切強敵的偉人氣概,在綜合國力很弱的情況下,敢於對蘇聯霸主出手還擊,即使面對核戰爭也無所畏懼,表現了中國人的大無畏氣概,最後以珍寶島仍在中國手中而取得勝利。反觀現在的中國人常常以綜合國力作為戰爭勝負的標尺,含羞忍恥,受盡世人凌辱,令國人感慨萬千。

2、珍寶島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不僅是中國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中國的戰略盟友,由此拉開了中美改善關系的帷幕,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國順利加入聯合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加重,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大國,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中蘇珍寶島戰爭中的秘密

有人認為珍寶島戰爭美國更本不會幫助中國,看看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彼得羅夫,蘇軍伊曼邊防總隊政治處士兵。1969年3月2日,在珍寶島沖突中陣亡。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蘇先後在珍寶島發生了叄次較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這是中蘇兩國矛盾長期摩擦並由蘇方挑起的一個沖撞點。由於中方預先有準備,蘇方被毀坦克、裝甲車17輛,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蘇軍死58人,傷94人。顯然,蘇方「吃了虧」。

珍寶島沖突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准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8月20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報了蘇聯准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並徵求美方的意見。蘇聯的意圖非常明顯:在中美關系當時也很尖銳的情況下,如果蘇聯動手,讓美國至少保持中立。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宮時,發現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說吧,亨利,碰上了什麼麻煩事?」基辛格拿出十幾張寫滿字的紙放到桌上說:「看看吧,蘇聯想對中國使用核武器。昨晚,多勃雷寧先生同我深談了一夜。克里姆林宮的幾個傢伙決定用核導彈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的威脅,現在他們來徵求我們的意見。」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級官員緊急磋商後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然會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到時,核污染會直接威脅駐亞洲25萬美軍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讓他們打開潘多拉盒子,整個世界就會跪倒在北極熊的面前。到那時,美國也會舉起白旗的。「我們能夠毀滅世界,可是他們卻敢於毀滅世界。」經過磋商,美國認為:一是只要美國反對,蘇聯就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二是應設法將蘇聯意圖盡早通知中國,但做到這一點很難,美中30年來積怨甚深,直接告訴中國,他們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以為我們在玩弄什麼花招。最後決定「讓一家不太顯眼的報紙把這個消息捅出去,美國無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無法怪罪我們。」

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導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則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勃列日涅夫氣得發瘋。中國當然更不會像基辛格所說的「但願中共領導看到了這則消息,千萬不要隨後扔掉」。毛澤東聽取了周恩來的匯報後說:「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原子彈很厲害,但鄙人不怕。」同時果斷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很快進入了「要准備打仗」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叄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開挖地下工事。

當中蘇兩國已進入戰爭邊緣的時刻,蘇聯領導人出於全球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難免在襲擊中國後遭報復等多方面考慮,突然採取了緩和措施,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弔唁胡志明之機,向同時去弔唁的中國黨政代表團提出要在回國途中途經北京同中國總理會談。經反復考慮,毛主席同意了這一要求。9月11日,雙方在機場進行了叄個半小時的會談。這次會談表明中蘇關系略有緩和,但危機依舊。柯西金回國後,蘇聯又改變了態度,趨於強硬,反映蘇領導層內對華政策不一致,勃列日涅夫等人反對柯西金緩和對華政策的意見,繼續對中國保持高壓政策。

9月16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實為克格勃新聞代言人的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稱「蘇聯可能會對中國新疆羅布泊基地進行空中襲擊」。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陰雲又一次籠罩中華大地。美國明白,維克多的文章是對美國的一個試探!更是對中國的示警。

出於美國全球戰略利益和發生大規模核戰爭的嚴重後果,在尼克松召集緊急國防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副總統阿格紐、國防部長萊爾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惠勒、國務卿羅傑斯和基辛格)後認為:「對於眼前這場中蘇一觸即發的戰爭,我們當然應當阻止。如果他們執意要打,那是他們的事情。」為此,美國實施了叄步曲:一是由於中美政府之間沒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級官員會晤,要費很多周折,時間也來不及,我們可以把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揀起來,華沙會談延續了15年,現在已經中斷了兩年,此時恢復意義自然非比尋常。可以安排駐波蘭大使沃爾特·斯托塞爾馬上去辦。這就出現了斯托塞爾尾追中國駐波大使的戲劇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齊奧塞斯庫和葉海亞與中國的親密關系,頻頻傳遞我們期望和解的誠意。叄是為了遠水解近渴立竿見影,美國亮出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尚保留未及動用的一張牌——「用蘇聯已被破譯的密碼,發出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准備核打擊的總統指令。」

1969年10月15日晚7時許,心慌意亂的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報告:「剛才國家安全委員會報來兩個消息,一個是中國的導彈基地已經進入臨戰狀態,所有的地面導引站都已開通,這一點我們衛星收到的信號和拍攝的照片都已經證實。另一個是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利益與他們有關,而且已經擬定了同我們進行核戰的具體計劃。因為情況十萬火急,他們只是通報了消息,正式報告還要稍晚些送來。」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國會站到中國一邊?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請馬上撥通駐美使館電話。」幾分鍾後,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寧大使向勃列日涅夫報告:「情況屬實,兩小時前我同基辛格會晤過,他明確表達了尼克松總統認為中國利益同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如果中國遭到核打擊,他們將認為是第叄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他們將首先參戰。基辛格還透露,總統已簽署了一份准備對我國130多個城市和軍事基地進行核報復的密令。一旦我們有一枚中程導彈離開發射架,他們的報復計劃便告開始。」聽完後,勃列日涅夫憤怒地喊道「美國出賣了我們」。

至於中國,正如10月15日晚柯西金待盛怒的勃列日涅夫稍為平靜後說的:「 也許美國的所謂核報復計劃是恐嚇,但中國的反擊決心是堅決的。雖然他們的核彈頭不多,但我們不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剝奪他們反擊的能力。更何況他們在四年前就進行過導彈負載核彈頭的爆炸試驗,其命中目標的精度是相當驚人的。而且他們有了防備,現在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們應該和中國談判 。」柯西金談話中的爆炸試驗是指1966年10月27日,中國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為2萬~2.5萬噸的原子彈,從數百千米外的雙城子發射到羅布泊的一次實彈實戰性原子彈爆炸。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周年前夕,中國先後進行了當量為2萬~2.5萬噸當量的地下原子彈裂變爆炸和轟炸機空投的當量約300萬噸的氫彈熱核爆炸。美國地震監測站、蘇聯地震監測中心,以及兩國的衛星幾乎同時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號,尤其是蘇聯,十分清楚中國核爆炸的含意。美聯社播發的一篇評論頗具代表性,「中國最近進行的兩次核試驗,不是為了獲取某項成果,而是臨戰前的一種檢測手段」。10月20日,中蘇 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由珍寶島事件引發的緊張對峙局勢開始緩和。20世紀中國的最後一次核危機隨之灰飛煙滅。

這篇文章讓我們很明白的看到國際社會對戰爭的影響有多大

⑺ 珍寶島事件中國贏了嗎為什麼

中國贏了,中國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了蘇聯軍隊的入侵。

朝鮮戰爭結束後,和蘇聯總是談不成的合作最後談成了,蘇聯人派了很多科技人員進入中國,幫助中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業,並且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很多的資金和物資,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中國的建設難題。

而蘇聯仗著這些援助,提出了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條件,最後毛主席無法忍受蘇聯把手越伸越長的做法,斷然拒絕了蘇聯的威脅,然後中蘇開始了多年的冷淡關系,一度差點走到了戰爭的邊緣。

1969年,蘇聯在我們國家的邊境上,派駐了大量的兵力,其中有很多是裝甲力量,甚至是飛機大炮,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中國,要讓中國妥協和退讓,但是毛主席從來都不接受任何的威脅。

在蘇聯登島的挑釁行動中,我方斷然出擊,挫敗了蘇聯的軍事行動。這也讓蘇聯一方很生氣,擺出了要全力進攻的樣子,只是毛主席一點不害怕,直言誰怕誰。結果到最後,蘇聯也只能大事化小,把這件事忘記。

在珍寶島爆發沖突後,我軍搞到了蘇聯的一輛很先進的坦克,蘇聯人不甘心就這樣被我們得到,因此用了炸葯把坦克沉了河底,最後還是被我們打撈上來了,成為蘇聯侵略中國領土的鐵證。

這件事證明了中國保衛家國的堅定信心,這讓蘇聯沒有勝利的可能,我們勝利是因為保住了國家,也為國家贏來了多年的和平。

(7)珍寶島事件美國為什麼幫中國擴展閱讀

珍寶島事件的影響

1、戰爭讓世界看到一個不屈不撓的中國

珍寶島戰役還是為中俄的和平道路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如建國後發生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西沙之戰、中俄東馬格拉2.16邊境沖突事件,中國的表現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新中國,面對強權毫不低頭,中國軍隊的英勇善戰也讓世界意識到僅靠戰爭手段很難征服中國,直接遏制了陰謀家的戰爭企圖,同時,進一步增強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2、戰爭的洗禮促進裝備發展和技術儲備

中國軍隊在沖突中暴露出的許多問題在事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尤其是當時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而經過多年的奮起直追,今日我國的反坦克裝備和技術儲備已位於世界前列。

對於世界而言,珍寶島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並非中國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中國的戰略盟友,成為了中美關系轉變的拐點。

促進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得到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加重,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大國,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⑻ 60年代蘇聯欲用核武器毀滅中國美國人為什麼給中國提供情報

從根源說起吧
中蘇在珍寶島鬧翻以後 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 並揚言要用核武器攻擊中國
當時是美蘇冷戰時期。在國際上不是蘇聯幫 就是美國幫
偉大領袖自然就想起了 投靠美國 美國也想利用中國制衡老毛子
之後尼克松訪華 開始了 所謂的中美黃金十年 直到蘇聯解體

所以期間美國是中國的盟友 不僅提供情報還有武器裝備 之類 並對中國提供核保護傘
目的是為了制衡蘇聯這個對手。

⑼ 珍寶島戰役是哪一年爆發點

1969年3月。

1969年3月2日蘇軍發現中方有人上島,便派出邊防巡邏隊上島驅逐對方,被中方伏擊,打死打傷數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此再次發生武裝沖突。

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雙方都聲稱是對方蓄意挑釁,先開火。

其後中方打退了對方的進攻,戰斗之後中方控制全島。中方傷亡比對方少,這次戰斗中方稱為「珍寶島保衛戰」或「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9)珍寶島事件美國為什麼幫中國擴展閱讀

中國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1969年3月,中國邊防部隊對入侵中國領土珍寶島的蘇軍進行的反擊作戰。珍寶島位於中蘇邊境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歷來是中國的領土。

1964年中蘇在進行邊界談判中,蘇聯方面也承認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60年代下半期,蘇聯方面向中蘇邊界增派重兵,開始對中國的武裝挑釁。

1969年3月2日晨,蘇聯邊防駐軍出動大批武裝人員及裝甲車2輛,指揮車、卡車各1輛,從南北兩個方向侵入珍寶島,對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人員進行突然襲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士多名。中國邊防人員被迫進行還擊,殲其大部擊退其餘。

3月15日,蘇軍又出動22輛坦克、19輛裝甲車、三架飛機和上百名步兵,對珍寶島連續發動了三次進攻,並向中國岸上縱深炮擊。中國邊防部隊再次被迫進行還擊,將入侵者擊退。當日,中國外交部照會蘇聯駐華大使館,向蘇聯政府提出緊急強烈抗議。

17日,蘇軍再次出動70餘人、坦克5輛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縱深和前沿火炮給予猛烈還擊,將蘇軍擊退。中國邊防部隊在珍寶島反擊戰中,先後擊毀擊傷蘇坦克、裝甲車17輛,擊毀卡車、指揮車各1輛,繳獲T-62坦克1輛,擊斃擊傷蘇軍200餘人,勝利地保衛了祖國的領土。

閱讀全文

與珍寶島事件美國為什麼幫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月印尼有什麼節日 瀏覽:104
印度位於亞洲哪個片區 瀏覽:888
中國本土貓怎麼分辨 瀏覽:310
英國巫婆成什麼樣子 瀏覽:84
義大利人簽證被拒怎麼辦 瀏覽:116
中國球員有多少人去nba 瀏覽:818
義大利好的學校在哪裡呢 瀏覽:731
中國四大行哪個行免費辦不收費 瀏覽:708
義大利米蘭傢具展都有哪些形式 瀏覽:997
伊朗事件專家怎麼看 瀏覽:625
中國有哪些牌子的毛線 瀏覽:321
印度疫情怎麼不增加 瀏覽:664
保定哪裡有印度人吃飯 瀏覽:372
西安印度菜有哪些 瀏覽:732
一元中國人民幣可以換越南多少錢 瀏覽:770
到湛江哪裡有印尼貓屎咖啡賣 瀏覽:683
義大利虹橋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750
伊朗航運服務怎麼樣 瀏覽:71
印尼有什麼持久的葯買 瀏覽:552
從江蘇運貨到英國海運走哪裡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