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產業分為哪些

中國產業分為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9 17:08:02

『壹』 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我國有三大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


一、農業


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農業系統的生產力不是單一指標,不同於一般的單位面積產量,而是一組指標體系。在門類上包括單位時間作物、蔬菜、果樹、林木等植物生產的初級生產力和家畜、家禽、魚類等動物生產的次級生產力,還應考慮土壤肥力的變化狀況。


二、工業


工業一直被稱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


三、服務業


服務業包括: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環保,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交通運輸、社會保障。


還有社會組織,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國際組織等。




(1)中國產業分為哪些擴展閱讀:


通常的三大產業是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水電油氣、醫葯製造;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交通運輸、通訊、教育、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三大產業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1、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2、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3、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貳』 我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分為哪四大產業

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我國產業結構分為三種層次。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如流通部門,服務部門。

(2)中國產業分為哪些擴展閱讀:

三次產業之間的結構變化趨勢:

1、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數國家呈不斷下降的趨勢。

直至70年代,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和勞動力所佔比重下降的趨勢開始減弱。

2、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升的。

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英等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開始下降,其中傳統工業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3、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各國都呈上升趨勢。6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發展更為迅速,所佔比重都超過了60%。

從三次產業比重的變化趨勢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階段,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逐步向「後工業化」階段過渡,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叄』 我國產業分為幾大類各產業主要部門包括哪些

中國有三大產業,分別是:農業(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 製造業(不含全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 熱力、 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 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部門包括:農業的農業部,工業有工業部,發改委,工信部,工商總局,國地稅。服務業有工商總局,國地稅。
拓展資料
產業部門指一切常駐的公營和私人企業的基層單位及類似的單位。它們為按正常地意在以收抵支、獲得盈利面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政府單位生產貨物和提供服務,雖然不是為了獲利,但產品和服務在性質上仍是商品。
政府附屬企業的活動以及自用住宅建築、自給自足的農業或公共建築工程,雖然不是為市場而生產,但其生產經營活動像產業部門一樣,使用類似的方法和資源,生產類似的貨物和服務,還有在市場上獲得金融資產和發生負債的常駐單位。
主要為企業服務並完全地或主要的受企業資助或控制的私人非營利性組織等等,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都屬於產業部門。與習慣上把物質生產部門 (一、二產業) 當作產業部門。

『肆』 我國的三大產業分別是什麼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通常的三大產業是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水電油氣、醫葯製造;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交通運輸、通訊、教育、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4)中國產業分為哪些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

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進程也不快。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伍』 一二三四五產業分別指什麼

一二三四五產業分別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知識產業、文化產業等。具體如下:
第一產業指農業。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指工業。第二產業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包括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指服務業。中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四個層次:
一是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二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
三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四是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第四產業:對「克拉克大分類法」的延伸,該產業是指對本身無明顯利潤,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公共產業。也可以稱之為知識產業,或者信息產業。
第四產業的概念是指包括教育、文化、廣電、衛生(疾控)、體育、民政(殘疾、福利、慈善)、環保、國防、司法、治安、社會保障、計生、宗教及民族事務等具有社會公共性和行政管理職能性的產業。第四產業將逐步體現社會性、人文性、生態性、物質性的關系結合,CRVEE差役的結合體現,以社會文態及其科技信息時代的完善體,跨越人與自然體的融合性。
第五產業又稱文化產業,它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存儲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統稱。第五產業是屬於智慧產業范疇,包括咨詢、策劃、廣告、文藝、科學、教育等,它是直接獲取和利用人自身的智慧資源,滿足人或機構在知識、文化、技術等方面的需要。

『陸』 中國28個產業是什麼

[轉]中國28個產業中已有21個被外資控制了(轉)

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從行業上看,銀行、保險、電信、汽車、物流、零售、機械製造、能源、鋼鐵、IT、網路、房地產等,凡此種種,這些熱門行業都已經有外資進入。並購方陣營中,來自美國的跨國公司最多,佔比超過30%,歐盟企業次之,約佔27%,其餘來自東盟和日本等。從資金來源看,國外收購資金主要包括兩種:跨國企業、QFII及各種私募基金,而且,近年來國際私募基金逐漸成為並購的主角。

"精英"喜歡說,開放國門,與狼共舞.可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不是與狼共舞,是以身噬狼.《士兵突擊》里老A和702團的演習較量,702團長自己評價這次演習說,攻不成攻,守不成守.號稱攻方的三五三團全過程中就無隙發動像樣的攻勢.守的藍軍打一開始倒以劣勢兵力四面出擊,三五三團重裝部隊的數量優勢和火力優勢完全無法發揮,至今連藍軍指揮部位置都沒能確定.不過換成"精英"來評價這次演習,他們會厚著臉皮說,誰說我們輸了.我們還俘虜了一名中校.還是讓我們看看各行各業被外資掌控的情況把:

1.礦產

貴州爛泥溝金礦遠景儲量在150噸以上,雲南播卡金礦探明儲量為150噸,遼寧營口市貓嶺金礦遠景儲量達300噸,這三個世界級大型金礦都被境外資本輕易拿走了控制權,外資控股分別為85%,90%,79%.

2.銀行

1).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興業銀行:2006年,香港恆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出資27億,以每股2.7元的價格購入興業銀行10億股,上市後,股價達到37元多,三家外資公司凈賺370億。根據2007年2月12日《參考消息》報道,以後每年都有300%以上回報。該銀行上市募集資金共159.95億,等於全部送給了三家外資公司。該銀行國內發行價格每股15.98(元),吸引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高達11610億。

4.)深圳發展銀行: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而新橋集團本身就是莊家,根本不是銀行,如何能改善我國銀行治理結構?況且整個銀行都被美國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對我國又有什麼意義?

5).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目前德國人對華夏已形成了聯合控股,該銀行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銀行,實際已成為外資控股銀行。

6).中國交通銀行:匯豐銀行(匯豐)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7).中國建設銀行: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

8).浦東發展銀行:花旗集團出資6700萬美元收購浦發行4.62%的股份,超過1.8億股,每股約2.96元,並且協議規定日後花旗集團有權收購19.9%的股份,目前浦發行股價超過38元,花旗凈賺62億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權,一旦行權將賺取62億的數倍。

9).民生銀行:2004年,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金融公司以1.1(約8億人民幣)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民生銀行2.36億股股份,占民生銀行總股份的4.55%,約3.72元,目前該股已達12元多,加上兩年送配,市值已達50億元,凈賺約40億。

(

上述交易低價轉讓外資凈賺約9200多億,加上廣發行,損失超過1萬億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轉讓的損失,再加上已經全部完成合資的等待上市的幾十家地方銀行,未來損失將越來越驚人)

10).廣東發展銀行:2006年美國花旗銀行以聯合收購的名義,自己出資不過60億,就控制了擁有3558億元總資產、27家分行、502家網點,與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917家銀行具有代理行關系,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銀行500強的廣東發展銀行。並且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和中國信託還各搭進去60億,共180億。把銀行白白送人還要再搭進去180億,已經完全超越了市場交換的范疇。

11).渤海銀行及地方銀行:另外,2005年掛牌成立的我國第一家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宣布,渣打銀行以1.23億美元購入即將成立的渤海銀行19.9%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除了參股渤海銀行之外,渣打銀行參股光大銀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資銀行在華進入了加速發展期,中國全部銀行無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

3:保險

1).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也是第一家引進外資的保險公司,匯豐集團是平安最大外資股東,匯豐是2002年投資6億美元,50億人民幣投資平安;平安集團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發行價11.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40元港幣。今年2月又募集A股資金388億。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3,587.18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81.04億元。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億港幣,A股5500億人民幣。

2).新華人壽:新華人壽即將上市,現在蘇黎世保險持有新華人壽22800萬股,每股5.25元,持股比例為19%,已成為新華人壽的最大單一股東。但實際上,目前新華人壽的實際控制者是東方集團,由於東方實業和東方集團分別持有新華人壽5%和8.02%的股權,再加上東方集團持有新華人壽其他股東的股權,東方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新華人壽的股權肯定超過20%。(據說,蘇黎世通過中國公司暗中控股已超過56%,投資34億,一旦上市,市值至少600億).

4.林業

1).加拿大嘉漢林業(Sino Forestry)僅在2006年就為到中國收購林木一次搞到一點五億美元

();該公司已在中國擁有有200萬畝以上的林地林木,已協議收購500萬畝並付定金,其囊中共計擁有近700萬畝林地林木。

2).曼圖林業在2005年它以到中國收購林木通過摩根財團等的協助搞到1.95億美元。它與安徽地方官勾結,大肆收購積蓄深厚的林地。已收購近200萬畝(因招至安徽農民反對,其實際收購面積有待核實)。在安徽它已大肆砍伐所購樹木。在湖北黃岡,2007年協議收購100萬畝積蓄深厚林木林地(黃岡市政府聲明至2008年6月其實際收購不足3萬畝)。其手已伸向四川,江西。收購面積不得而知

3).印尼金光集團APP持續多年在我國雲南和海南、廣西、廣東等地採用與當地政府簽訂大面積租用土地的方式,毀壞天然林以造大面積人工桉樹林。

5.農牧業

1)高盛近期斥資2億~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十餘家專業養豬廠

2)60%的大型的大豆加工業已經被外資控制了,我國也成了每年大量進口大豆的國家

6.其他,如

1)啤酒行業:60多家大中型企業只剩下青島和燕京兩個民族品牌,其餘全部合資;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

2)電梯行業:最大的5家均為外商控股,佔全國產量的80%以上;

3)家電行業:18家國家定點企業中11家合資;

4)化妝品: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

5)醫葯行業:20%為外商控制;

6)汽車工業:外國品牌占銷售額90%。

7)手機行業,由於本土企業上游技術、關鍵零部件乃至生產線大部分從跨國公司購買

8)在感光材料行業,美國柯達於1998年僅出資3.75億美元就實行在華全行業並購,2003年又收購了樂凱20%國有股,已佔有中國感光材料市場至少50%的份額,富士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5%。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美國微軟佔有中國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95%,瑞典利樂公司佔有中國軟包裝產品市場的95%,法國米其林佔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

9)在手機行業、電腦行業、IA伺服器、網路設備行業、計算機處理器等行業,跨國公司均在中國市場佔有絕對壟斷地位。

三、走出去的困局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美國人老指責我們不夠開放.美國理應比我們更開放才是.真是這樣嗎?還是用事實說話.

1.中海並購油優尼科案

優尼科是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由於經營不善等原因導致連年虧損,並申請破產,在2005年1月份掛牌出售。優尼科掛牌後,國外有報道表示中海油計劃以130億美元的價格對優尼科進行收購。優尼科當時的市值還不到100億美元,中海油的這一收購價格極具競爭性,也被業界認為是最有希望的收購者。但結果以中海油的失敗告終。

以130億美元收購市值不足100億美元的破產公司,還被百般刁難,直至顏面掃地.這是什麼市場行為?

2.海爾集團收購美國美泰公司

在2005年6月證實有意收購美國第三大家電製造商美泰克公司短短一個月後,便宣布中止競購。有知情人士表示,海爾目前雖然由私人管理,但仍由國家控股,所以不可能通過並購。

美泰是美國家電生產商,是一家掛牌出售的破產公司,目前拖欠債務近10億美元。海爾競購的報價為每股16美元,總金額為12.8億美元,去收購一家破產公司。還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關注並感到不安。這發生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3.華為並購3Com 2007年9月,貝恩資本聯手華為,宣布以22億美元並購3Com。但該消息宣布後,引發了部分人士的擔憂,認為將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為此,該並購案也受到了重重阻撓。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私募資本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本周四宣布,由於美國安全部門的阻撓,現決定徹底放棄收購3Com的計劃。早些時候,就有分析師預計,這筆交易將以失敗告終。

據一些著名國際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60%~70%的對外合並案例是失敗的。其中,3/4收購企業的股價表現下降了20%以上,僅36%的企業能維持其收入的增長。而外資收購中國企業,堅持著"必須絕對控股"、"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預期收益率必須超過15%"的"三必須"原則。

在此,我認真研究一下美國的國家戰略。美國國家戰略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對內強保護,對外強擴張,世界為我之發展所發展。目前,美國的外貿依存度僅僅在14-20%之間,而中國的外貿依存度2004年是70%,其中,深圳為300%以上,上海為140%,北京為130%。進一步講,中國對美國的外貿依存度在40-60%之間浮動,而美國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僅為4%左右,也就是說,中國近一半的經濟活動是在給美國打工。

而我們國家的"精英"還嫌中國不夠開放,居然還弄出了一個"冰棍理論",就是把最好的資產拿到國外上市,而不好的資產,就破產、死掉算了。這樣的垃圾居然能影響中國的經濟決策層。中國的悲哀!中國的不幸!

四、中國經濟2008年的潰敗

1.血汗工廠

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美國人一天24小時,從起床的鬧鈴、上班的公文包、吃飯的桌椅、旅遊的休閑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覺穿的睡衣,"中國製造"的標簽隨處可見。

而另一個十分具體的數據是:2007年,中國向全球出口鞋類產品80億雙,地球村裡平均每個人就要穿1.6雙中國鞋…見縫插針的滲透能力為"中國製造"拿回了一張張大紅的成績單:2007年,中國出口額12180億美元,增長25.7%,實現貿易順差2622億美元,比上年增加847億美元。

但這並不能覆蓋中國製造的"隱痛"--產品低端、利潤微薄,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處於劣勢地位。

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兒童玩具,商場的零售價是100美元。玩具設計定型後,美國公司將訂單以每件50美元的價格下給一家香港貿易公司;香港貿易公司轉手以每件22美元交給中國一家外貿公司;外貿公司再以每件15美元向廣東和江蘇的兩家工廠訂貨;工廠的生產成本是12美元。

在此鏈條中,中國內地的生產商和外貿公司總共才獲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價的10%。

2.中國經濟被美國房地產套牢

據媒體公開數據和著名愛國學者時寒冰的分析,中國向支撐美國房地產市場的2家最大房地產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資約3700億美元,以挽救因次貸危機而瀕臨破產的這2家美國公司。我們之所以說是注資而不是投資,是因為中國投入時,美國次貸危機已經爆發,欠債近萬億美元的這2家公司早已資不抵債,沒有了任何投資價值。中國投入的3700億美元摺合2.5萬億人民幣完全是無償資助,根本沒有收回投資的半點希望。這可不是幾個億,幾十億甚或是幾百億,而是幾萬億啊。

3.股災

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股市,僅8個月時間就跌去百分之六十三,市值損失近20萬億,無論就其下跌幅度還是損失規模來講,都超過了震驚世界的日本大股災,而日本同樣的跌幅和損失經過了3年時間。金融危機最嚴重的美國,2年期間股市下跌不過百分之十幾.可以說,無論就相同時間內的下跌幅度來講,還是就市值損失規模來講,目前爆發的中國股災都是世界歷史上最大一次股災。

4.三鹿奶粉

2008年9月11日,在抵賴了數十天後,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終於承認該公司生產的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甘肅、寧夏、江蘇等省大量嬰兒患結石病的事件已經基本可以確認為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鹿公司公告稱,受污染的奶粉為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市場上大約有700噸。三鹿奶粉有多種包裝,但多為400克一袋和900克一聽的包裝,按照小包裝數量多的通常情況粗略估算,700噸奶粉大約被包裝成1,400,000份產品,一般嬰兒每月消費奶粉大約為3600克,因此保守估計,三鹿受污染奶粉全國的潛在受害者可能將超過3萬人。

甘肅省衛生廳九月十一日中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的統計數據:日前,全省市級以上醫院對二OO六年至二00八年該種病例進行檢索。目前,全省共上報病例五十九人,死亡一例,分布在二十四個縣區,以農村患兒為多。二OO六、二OO七年未報告病例。(此段來自9月11日《中國新聞網》)

五、破局

1.嚴懲經濟漢奸

2.取消外資超國民待遇

3.扶植重工業,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

4.對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實行國家壟斷

5.凡中國公司上市必須先在A股市場,在A股市場沒有募集到足夠的資金,才可以到海外市場,而且必須採取統一發行價。

6.建立起戰略資源儲備制度,限制或禁止出口鎢、稀土、鉬等戰略資源。

聲明:此快照內容可能已經過時,奇虎網和該網頁的作者無關,不對其內容負責。

『柒』 中國有幾大產業怎麼分類

中國有三大產業,分別是:農業(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7)中國產業分為哪些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

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

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

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進程也不快。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網路-三大產業

『捌』 中國的第一二三產業都分別是什麼

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第一產業指農業。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指工業。第二產業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包括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指服務業。中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四個層次:一是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二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三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四是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玖』 我國的產業是怎樣劃分的

產業劃分,世界各國不完全一致,我國劃分為三大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為更好地反映我國三次產業的發展情況,滿足國民經濟核算、服務業統計及其他統計調查對三次產業劃分的需求,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制定本規定。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9)中國產業分為哪些擴展閱讀

三大產業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1、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2、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3、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拾』 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中國的三大產業分別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我國的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

閱讀全文

與中國產業分為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富人區租房多少錢 瀏覽:176
香道是如何從中國來的 瀏覽:578
印度為什麼大規模停電 瀏覽:486
明天伊朗長什麼樣 瀏覽:547
二萬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813
為什麼日本媳婦比越南少 瀏覽:489
中國的城市道德體系該如何興起 瀏覽:289
中國傳統繪畫遠近處理有哪些特徵 瀏覽:992
伊朗華人現在有多少 瀏覽:674
印尼島上吃什麼 瀏覽:996
華為手機英國買多少錢 瀏覽:825
人民幣換越南盾去哪個銀行換 瀏覽:5
為什麼中國之前沒有民法典 瀏覽:547
為什麼中國疫苗比國外慢 瀏覽: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麼樣 瀏覽:131
育英國際學校小學學費多少 瀏覽:382
中國人行報名照片怎麼弄 瀏覽:555
越南人買東西帶多少錢 瀏覽:920
來印度旅遊的女性發生了什麼 瀏覽:122
中國缺少哪些科學儀器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