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第一種病是什麼

中國第一種病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9 21:17:59

㈠ 中國第一得病死亡率是什麼病

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城鄉死亡原因排位之首 目前及以後十年之中還在持續增長

㈡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千萬,這是一種什麼病

阿爾茲海默病通俗的講就是老年痴呆,而對於現在的這種病症的人其實也一直是在上升的,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會患有這種病症。

目前對於這種病症還沒有徹底的解決辦法,葯品也只是緩解不能根治。

㈢ 中國第一大絕症是什麼病

的確是胰腺癌,癌中的王中王!!!!

㈣ 我國第一大至死和至殘旳疾病是什麼

全球每6人中就有1人會罹患卒中,平均每6秒就有1人死於卒中。腦卒中已成為我國國民第一大致死疾病。日前,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世界卒中日」宣傳活動,專家指出,快速判斷症狀是腦卒中救治的第一步,也是贏得搶救時間的關鍵,當發現患者臉不對稱、口角歪; 兩條胳膊平行舉起時單側無力;言語不清,表達困難時,一定要立刻撥打120緊急送醫。

腦卒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腦出血)和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和高經濟負擔的「五高」特點。在我國,腦卒中已成為國民第一大致殘和致死疾病,每年約有200萬腦卒中患者死亡;到2030年,中國預計將有3100萬腦卒中患者。

「在卒中的治療上,國際上一直強調『時間就是大腦』」,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助理、中國卒中學會青年理事韓建峰說,大眾對於卒中的救治普遍存在誤區,當患者出現卒中症狀後,未能及時識別並送醫,往往延誤了最佳的救治時機。他建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藉助「中風120」原則快速識別腦卒中,即看「1」張臉: 不對稱、口角歪;查「2」只胳膊:平行舉起,單側無力;聆(「0」)聽語言:言語不清,表達困難。當發現這種症狀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快速前往附近有中風救治能力的醫院就醫,而不是留在家裡自己觀察,更不是反復找親朋好友協商。

西安交大一附院腦卒中篩查項目負責人鄧美英教授表示,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處理稍不及時就可能給患者帶來嚴重且不可逆的危害,特別是大血管閉塞,有6小時的治療「黃金時間窗」,患者需要在發病6小時內得到快速救治。治療辦法除葯物溶栓外,還有機械取栓,即通過介入治療手段,用機械手「伸入」腦血管內取出血栓,這也是目前最先進的治療方法之一。談及預防腦卒中的辦法,鄧美英表示,高血壓、高血脂、吸煙、肥胖都是導致腦卒中最危險的因素,因此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

㈤ 在中國疾病死亡譜中占第一位的是什麼病

心血管疾病。

㈥ 第一種被人類消滅的病毒——天花是什麼

天花病毒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范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在我國,幾十年前就消滅了天花,現在不僅普通人對天花一無所知,許多醫生也是僅聞其名,不見其身。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無葯可治,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外觀呈磚形,約200納米×300納米,抵抗力較強,能對抗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天花病毒有高度傳染性,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兒在內,均能感染天花。天花主要通過飛沫吸入或直接接觸而傳染,當人感染了天花病毒以後,大約有10天潛伏期。潛伏期過後,病人發病很急,多以頭痛、背痛、發冷或寒戰、高熱等症狀開始,體溫可高達41℃以上,伴有惡心、嘔吐、便秘、失眠等。小兒常有嘔吐和驚厥。發病3~5天後,病人的額部、面頰、腕、臂、軀乾和下肢出現皮疹。開始為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2~3天後丘疹變為皰疹,以後皰疹轉為膿皰疹。膿皰疹形成後2~3天,逐漸干縮結成厚痂,大約1個月後痂皮開始脫落,遺留下疤痕,俗稱「麻斑」。重型天花病人常伴並發症,如敗血症、骨髓炎、腦炎、腦膜炎、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流產等,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對天花病人要嚴格進行隔離,病人的衣、被、用具、排泄物、分泌物等要徹底消毒。對病人除了採取對症療法和支持療法以外,重點是預防病人發生並發症,口腔、鼻、咽、眼睛等要保持清潔。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天花的最有效辦法。

天花臨床表現主要為嚴重毒血症狀(寒戰、高熱、乏力、頭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體溫急劇升高時可出現驚厥、昏迷),皮膚成批依次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膿皰,最後結痂、脫痂,遺留痘疤。天花來勢兇猛,發展迅速,對未免疫人群感染後15~20天內致死率高達30%。

發現天花

若干世紀以來,天花的廣泛流行使人們驚恐戰栗,談「虎」色變。

1846年,在來自塞納河流域、入侵法國巴黎的諾曼人中間,天花突然流行起來了。這讓諾曼人的首領驚慌失措,也使那些在戰場上久經廝殺不知恐懼的士兵毛骨悚然。殘忍的首領為了不讓傳染病傳播開來以致殃及自己,採取了一個殘酷無情的手段,他下令殺掉所有天花患者及所有看護病人的人。這種可怕的手段,在當時被認為是可能撲滅天花流行的惟一可行的辦法。

但是天花並不會寬容任何人,它同樣無情地入侵宮廷、入侵農舍。任何民族、任何部落,不論爵位、不論年齡與性別,都逃脫不了天花的侵襲。

在歐洲曾經有一個國王的妻子患了天花,在臨死前她請求丈夫滿足她最後的願望,她要求:假使全體御醫不能挽救她的生命,那麼就將他們全部處死。皇後終於死掉了,於是國王為了皇後的願望便下令把御醫全部用劍砍死。

英國史學家紀考萊把天花稱為「死神的忠實幫凶」。他寫道:「鼠疫或者其他疫病的死亡率固然很高,但是它的發生卻是有限的。在人們的記憶中,它們在我們這里只不過發生了一兩次。然而天花卻接連不斷地出現在我們中間,長期的恐怖使無病的人們苦惱不堪,即使有某些病人倖免於死,但在他們的臉上卻永遠留下了醜陋的痘痕。病癒的人們不僅是落得滿臉痘痕,還有很多人甚至失去聽覺,雙目失明,或者染上了結核病。」

人痘接種術最早起源於我國

據清代醫學家朱純嘏在《痘疹定論》中記載,宋真宗(998—1022年)或仁宗(1023—1063年)時期,四川峨眉山有一醫者能種痘,被人譽為神醫,後來被聘到開封府,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種痘獲得成功。後來王素活了67歲,這個傳說或有訛誤,但也不能排除宋代有產生人痘接種萌芽的可能性。到了明代,隨著對傳染性疾病的認識加深和治療痘疹經驗的豐富,便正式發明了人痘接種術。

清代醫家俞茂鯤在《痘科金鏡賦集解》中說得很明確:「種痘法起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乾隆時期,醫家張琰在《種痘新書》中也說:「余祖承聶久吾先生之教,種痘箕裘,已經數代。」又說:「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這些記載說明,自16世紀以來,我國已逐步推廣人痘接種術,而且世代相傳,師承相授。

清初醫家張璐在《醫通》中綜述了痘漿、旱苗、痘衣等多種預防接種方法。其具體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瘡漿液塞入接種兒童鼻孔中,或將痘痂研細,用銀管吹入兒鼻內;或將患痘兒的內衣脫下,著於健康兒身上,使之感染。總之,通過如上方法使之產生抗體來預防天花。

由上可知,我國至遲在16世紀下半葉已發明人痘接種術,到17世紀已普遍推廣。1682年,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種痘。據康熙的《庭訓格言》寫道:「訓曰: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今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諸藩,俱命種痘;凡所種皆得善愈。嘗記初種時,年老人尚以為怪,朕堅意為之,遂全此千萬人之生者,豈偶然耶?」可見當時種痘術已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人痘接種法的發明,很快引起外國注意,俞正燮《癸巳存稿》載:「康熙時,(1688年)俄羅斯遣人至中國學痘醫。」這是最早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種人痘的國家。種痘法後經俄國又傳至土耳其和北歐。1717年,英國駐土耳其公使蒙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學得種痘法,3年後又為自己6歲的女兒在英國種了人痘。隨後歐洲各國和印度也試行接種人痘。18世紀初,突尼西亞也推行此法。1744年杭州人李仁山去日本九州長崎,把種痘法傳授給折隆元,乾隆十七年(1752年)《醫宗金鑒》傳到日本,種痘法在日本就廣為流傳了。其後此法又傳到朝鮮。18世紀中葉,我國所發明的人痘接種術已傳遍歐亞各國。1796年,英國人貞納受我國人痘接種法的啟示,試種牛痘成功,這才逐漸取代了人痘接種法。

我國發明人痘接種,這是對人工特異性免疫法一項重大貢獻。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伏爾泰曾在《哲學通訊》中寫載:「我聽說100多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種習慣,這是被認為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由此可見我國發明的人痘接種術(特異性人工免疫法)在當時世界影響之大。

1979年10月26日,全世界消滅天花

1979年10月26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宣布,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病,並且為此舉行了慶祝儀式。

世界衛生組織的檢查人員在最近2年裡,對最後一批尚未宣布消滅天花病的東非四國——肯亞、衣索比亞、索馬里和吉布地進行了調查,發現這四個國家確實已經消滅了這種疾病,於是發布了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消息。

天花病是世界上嚴重危害人們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幾千年來,使千百萬人死亡或毀容。180年前,英國發明了預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仍高達1/3。後來,發達國家逐步控制了這種疾病,但非洲農村仍有流行。自1967年開始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消滅天花的活動。知識點天花病毒的結局

目前,世界上有兩個戒備森嚴的實驗室里保存著少量的天花病毒,它們被冷凍在-70℃的容器里,等待著人類對它們的終審判決。這兩個實驗室一個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另一個在美國的亞特蘭大。世界衛生組織於1993年制定了銷毀全球天花病毒樣品的具體時間表,後來這項計劃又被推遲。因為病毒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們在如何處理僅存的天花病毒的問題上發生了爭論:是徹底消滅,還是無限期冷凍?

主張徹底消滅的人認為:徹底消滅現在實驗室里的所有天花病毒,是不使天花病毒死灰復燃、卷土重來的最佳良策。但另一些科學家認為,天花病毒不應該從地球上完全清除。因為,在尚不可知的未來研究中可能還要用到它。而一旦它被徹底消滅了,就再也不可能復生。美國政府已向全世界表示,反對銷毀現存的天花病毒樣品,以便科學家繼續研製防止天花感染的疫苗和治療天花的葯物。美國政府的理由是,「9·11」恐怖襲擊事件和炭疽威脅發生後,美國必須作好對付生物恐怖威脅的准備,為繼續研究對付天花的手段,必須保留這一病毒樣品。

㈦ 中國第一例艾滋病出現在哪裡

1987年福建省立醫院。

1987年,36歲的旅美華僑林某,因患「怪病」在國外久治不愈,到福建省立醫院就醫。當時接診的主任醫師鄭育英已經89歲高齡,而主管醫生鄭小敏,如今還工作在臨床一線。

當時國際上判斷艾滋病主要有三大特徵:發燒超過一個月;體重減輕10%以上;腹瀉超過一個月。鄭小敏腦中盤旋著想法:「會不會是艾滋病?」鄭小敏所了解到的林某在美國的生活經歷,也符合艾滋病的傳染途徑。

林某的檢測樣本寄到了北京。報告結果顯示HIV抗體陽性。衛生部及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等專家旋即趕赴福建會診,最終確診為艾滋病。

(7)中國第一種病是什麼擴展閱讀: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1、性接觸傳播:包括同性及異性之間的性接觸。肛交、口交有著更大的傳染危險。

2、血液傳播:包括:輸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製品;靜脈葯癮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共用其他醫療器械或生活用具(如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經破損處傳染,但罕見。

3、母嬰傳播:也稱圍產期傳播,即感染了HIV的母親在產前、分娩過程中及產後不久將HIV傳染給了胎兒或嬰兒。可通過胎盤,或分娩時通過產道,也可通過哺乳傳染。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醫生憶中國內地首例艾滋病病例:各種病都對不上號

人民網-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㈧ 在中國發現第一列艾滋病是什麼時候

補充下樓上所述。

他們說的不過是引進型的患者,持有我國國籍的首例AIDS患者是在19年前。19年前,從非洲回國的一名中國男子在北京佑安醫院查出HIV陽性,他是我國收治的首例中國艾滋病感染者。

這個,才是我國第一例國內AIDS患者。

㈨ 乙肝被稱為「中國第一病」.人們對乙肝病的機理研究較多.乙肝病毒的DNA有一條環狀鏈和一條較短的半環鏈

(1)由以上分析可知,③是DNA復制,④是轉錄,⑤是翻譯,⑥是將mRNA和蛋白質外殼組裝,⑦是組裝好的進行逆轉錄,其中③④發生在宿主的細胞核中,⑤⑥⑦發生在宿主細胞的細胞質中.
(2)由圖可知乙肝病毒的中心法則為:DNA復制、轉錄、翻譯和逆轉錄.
(3)圖中③④⑤⑦過程都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4)物質a是mRNA,攜帶DNA上的遺傳信息,並作為模板進行翻譯,將遺傳信息傳遞給蛋白質.RNA還包括tRNA和rRNA,其中tRNA可以轉運氨基酸,rRNA是組成核糖體的成分,此外RNA還可以作為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
(5)翻譯過程需要的原料是20種游離的氨基酸,逆轉錄過程的原料是4種游離的脫氧核糖核苷酸,這兩個過程中都存在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6)過程②的產物是DNA,其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鹼基對的排列順序多種多樣;過程⑤的產物是蛋白質,其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故答案為:
(1)③④⑤⑥⑦
(2)DNA復制、轉錄、翻譯和逆轉錄
(3)③④⑤⑦
(4)攜帶DNA遺傳信息,作為翻譯的模板 轉運氨基酸,組成核糖體,作為RNA病毒的遺傳物質
(5)20、4 鹼基互補配對
(6)4種鹼基對的排列順序多樣 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多樣、種類多和數目多及多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種病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江蘇運貨到英國海運走哪裡 瀏覽:245
英國富人區租房多少錢 瀏覽:176
香道是如何從中國來的 瀏覽:578
印度為什麼大規模停電 瀏覽:486
明天伊朗長什麼樣 瀏覽:547
二萬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813
為什麼日本媳婦比越南少 瀏覽:489
中國的城市道德體系該如何興起 瀏覽:289
中國傳統繪畫遠近處理有哪些特徵 瀏覽:992
伊朗華人現在有多少 瀏覽:674
印尼島上吃什麼 瀏覽:996
華為手機英國買多少錢 瀏覽:825
人民幣換越南盾去哪個銀行換 瀏覽:5
為什麼中國之前沒有民法典 瀏覽:547
為什麼中國疫苗比國外慢 瀏覽: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麼樣 瀏覽:131
育英國際學校小學學費多少 瀏覽:382
中國人行報名照片怎麼弄 瀏覽:555
越南人買東西帶多少錢 瀏覽:921
來印度旅遊的女性發生了什麼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