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客家話的分布在哪些地方呢要具體的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人,由於戰亂、飢荒和政府獎懲的原因,輾轉南遷,先後擴展到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湖南、台灣等省以及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世界上已有一億以上的客家人。
中國國內客家人口分布情況
1、內地客家人口分布
廣東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純客住縣市15個:梅縣、興寧、大埔、五華、蕉嶺、平遠、連平、和平、龍川、紫金、新豐、始興、仁化、翁源、英德等;非純客縣65個:深圳,韶關、南雄、曲江、樂昌、乳源、連南、連縣、連山、陽山、寶安、惠陽、河源、東莞、花縣、清遠、佛岡、從化、惠東、揭西、陸河、海豐、陸豐、饒平、潮州、揭陽、豐順、潮陽、惠來、普寧、珠海、斗門、龍門、深圳、南海、曾城、博羅、廣州、中山、新會、廣寧、三水、高要、雲浮、封開、高明、新興、鶴山、開平、台山、鬱南、羅定、德慶、陽春、陽西、陽江、遂溪、海康、徐聞、電白等縣市。總人口2100萬人。
江西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純客住縣市18個:寧都、石城、安遠、興國、瑞金、會昌、贛縣、於都、銅鼓、尋烏、定南、龍南、全南、信豐、南康、大余、上猶、崇義等縣市、非純客住縣有20個:廣昌、永豐、吉安、吉水、蓮花、泰和、萬安、遂川、井岡山、寧岡、永新、萬載、萍鄉、宜豐、奉新、靖安、高安、修水、橫峰、武寧等。總人口1250萬人。
福建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純客住縣8個:永定、上杭、長汀、連城、武平、寧化、清流、明溪等縣;非純客住縣:16個詔安、平和、南靖、雲霄、沙縣、永安、順昌、泰寧、將樂、邵武、浦城、建甌、建陽、福鼎、福安、福州等。總人口約500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沒有純客住縣,非純客住縣76個,佔全區縣市總數的90.5%:邕寧、武嗚、賓陽、上林、馬山、橫縣、隆安、大新、抉綏、崇左、寧明、龍州、憑祥、合浦、欽州、防城、溥北、靈山、上思、玉林、北流、容縣、陸川、博白、貴港、桂平、平南、柳州、柳江、柳城、武宣、象州、來賓、合山、忻城、金秀、鹿寨、融水、融安、三江、蒼梧、藤縣、岑溪、賀縣、鍾山、富川、昭平、臨桂、陽朔、平樂、恭城、荔浦、永福、靈川、龍勝、河池、宜山、羅城、環江、南丹、都安、大化、東蘭、鳳山、巴馬、百色、田陽、田東、平果、靖西、那坡、凌雲、田林、隆林、西林等。總人口約有460多萬人。
四川省:無純客住縣,非純客住縣市有35個:成都(市郊)、新都、涪陵、金堂、廣漢、什邡、彭縣、溫江、雙流、新津、簡陽、仁壽、樂至、安岳、威遠、內江、榮昌、隆昌、資中、宜賓、合江、滬縣、儀隴、巴縣、通江、廣安、西昌、木台、德陽、綿竹、梓潼、會理、華陽、新繁、灌縣等縣市。總人口約380萬人。
湖南省:非純客住縣有個:汝城、郴州、桂東、酃縣、茶陵、攸縣、瀏陽、平江、江永、新田、江華、隆回等。總人口約200萬人。
浙江省:非純客住縣有:雲和、松陽、青田、麗水(蓮都)、宣平(現為蓮都、松陽和武義所分轄)、龍泉、遂昌、景寧、縉雲、泰順、蒼南、湯溪(金華)、江山、衢州、龍游、常山、開化、建德、淳安、長興、於潛(臨安)、新城、分水(桐廬)、昌化(杭州)、玉環等縣市。總人口100萬人以上。
海南省:非純客住縣有2個:紅安縣、麻城縣,總人口約15萬人。
貴州省:非純客住縣有榕江縣。總人口約10萬人。
雲南省:客家人約2萬人。
江蘇省:客家人約2萬人。
安徽省:客家人約2萬人。
陝西省:客家人約0.5萬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客家人約0.3萬人。
其他:客家人約300萬人。
2、台港澳地區客家人分布
台灣省:非純客住縣有19個縣市:桃園縣、新竹縣、苗粟縣、屏東縣、彰化縣、高雄市、花蓮縣、台中縣、台中市、台北縣、台南縣、台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東縣、宜蘭縣等,總人口460萬人。
香港特區:客家總人口約125萬人;
澳門特區:客家總人口約10萬人。
以上統計,中國境內純客住縣41個,非純客住縣246個,純客住縣非純客縣合計287個。
Ⅱ 全國八大客家話
客家人分布主要在 閩西 粵北 贛南。客家話分為惠陽音系 從惠東至香港的客家人都是這音系 另外的好像有 梅州音系 贛南 閩西音系。以及 涯話[茂名地區客家] 新民話[廣西地區客家] 當然一直延續到四川 湖南 新疆 台灣都有客家人。
客家人聚集較多主要城市 惠州 梅州 贛州 汀州 河源 玉林 龍崗 龍岩 等等...國外聚集的有 印尼 泰國 新加波 模里西斯
客家民菜 釀豆腐 客家肉凍 鹽焗雞 釀酒雞 八刀湯 等
Ⅲ 客家話到底有多少種啊
分類客家話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即北片(嶺北客家音系)、南片(嶺南客家音系)。北片客家話差異不小,又細分為寧龍片、於桂片、銅鼓片、粵北片、汀北片;南片一般分為粵台片(包括韶南小片、汀南小片)、粵中片(包括惠城小片)、漳潮片,總稱八大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客家話節目,通常採用粵台片梅縣話播音。過去漳潮片沒有定名,粵中片則被細分為粵中片和惠州片,現經過重新調整,仍為八片,請注意。 惠城人對客家民系缺乏歸屬感,河源市水源人對客家民系卻有強烈的歸屬感,所以過去將他們分別劃為惠州片、粵中片。但事實上,惠城人卻又對河源市水源人有相當的同緣感,因此根據語音相近原則,將他們重新編入粵中片。粵中片包括惠城小片和河源小片兩部分,我們將原來的兩大片重新整合為粵中片。然而惠城小片(惠城話)與河源小片(水源話)也存在細微差別,惠城話的人稱代詞復數形式採用單字表達,水源話的人稱代詞則採用復字表達。兩相比較,惠城話和水源話都有界於粵台片(四海話)與粵語(廣州話)的特點。其中水源話的語音更接近粵語,但融入了不少四海話詞彙;惠城話語音更接近四海話,但融入了不少粵語詞彙。事實上對於一般的客家人來說,惠城話反而更容易聽懂(其實與粵台片語音更接近),水源話反而較難聽懂。但是問題恰恰在於,水源話人士卻比惠城小片人士更有客家族群認同感。 粵台片,流行范圍最廣,也稱四海話;包括韶南小片、汀南小片、程鄉小片、別溪小片、紫五小片、韓江小片、新惠小片、海陸小片、廣南小片(粵桂交)等。韶南小片屬於粵台片,是指翁源縣、新豐縣、英德市、始興縣、佛岡縣等地。粵台片,故名思義是廣東省和台灣省兩地最多人使用的客家方言音系。台灣省的客家方言「四海永樂大平安」主要為粵台片音系,唯獨源自廣東省饒平縣的饒平腔、源自福建省詔安縣的詔安腔,獨屬於漳潮片。梅縣話顯然是四海話的代表音,同時它又作為全國客家話的代表。 漳潮片過去沒有定名。包括福建省南靖縣、詔安縣、平和縣、華安縣,及廣東省饒平縣,尤以福建省平和縣的客家話最具特色,但饒平腔因為在台灣也有流行,所以較為有名。值得一提的是,廣東惠東縣、博羅縣、海豐縣、深圳市有一種 平婆話,事實上是源於福建省平和縣的客家話。 粵北片是指韶關市仁化縣、樂昌縣、乳源縣、南雄縣等四個縣。福建省的客家話原來統一劃為汀州片,或名閩客片,但事實上汀州府南部的永定縣、上杭縣、武平縣等三個縣主要流行的是粵台片語音,因此現在劃入粵台片汀南小片。汀州府北部的長汀縣、連城縣(長汀客語)、寧化縣、清流縣、明溪縣(寧化客語),雖然南北仍有區別,但汀南三縣與粵台片更為接近,因此汀北五縣重新劃定為汀北片【參考來源:長汀論壇】。 南片(嶺南客家音系)海外華僑之中使用得也較多,寧龍片、於桂片、銅鼓片很少有華僑(均位於江西省),福建省和廣東省的北片客家音系(粵北片、汀北片)華僑也較南片(韶南小片、汀南小片)少。
Ⅳ 感覺每個地方都有客家語,究竟什麼是客家語呢
感覺每個地方都有客家語,究竟什麼是客家語呢?客家話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 客家先人本來主要是河南一帶的中原士族,當時他們說中原漢族的普通話,河洛雅音,也是北方的官話。 西晉以後,他們逐漸南遷,首先進入長江中下游地區,吸收當地吳楚方言,產生了新的次生方言「江淮官話」。 這就是客家話的源頭。 唐代末年,客家人再次移居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居住,吸收古越語、畲語和贊方言、粵語、閩辯。 南宋時期,客家原住民定居閩、粵、贛邊區後,客家語基本形成。 用客家話稱呼我
客家話有17個聲母。 一般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六個聲調。 在詞彙方面,客家話多保留中原古語。 例如把「黑」叫做「烏」,繩子叫做「索」,臉叫做「面」。 與標准語相比,客家話的單音語也很多。 例如皮膚叫做「皮」,知道的叫做「知」。
歷史上,客家話曾是蘭芳大統制共和國國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的太平天國「國語」,廣泛用於其官方文件中。 由於客家人的傳統地區長期處於封鎖狀態,客家話的傳承一度依賴於不受外界干擾的封閉社會和口口相傳嚴格的祖訓。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封閉社會隨著快速城市化而崩潰,傳承客家話的傳統規律也逐漸被信息時代拋棄,客家話成為世界上衰退最快的語言之一。 台灣在1988年發生了歸還我母語的運動,之後,客家話的現代媒體得到了發展,客家話在現代社會得以傳承。 客語流行音樂的產生和發展,公共生活領域(如廣播電視、交通服務)語言服務的出現等,使客語擺脫了封閉,走向了現代化,融入了時代潮流。
Ⅳ 客家話分為幾種
客家語在非正式場合又被稱為客家話,按不同口音又可分為梅州話、惠陽話、惠州話、河源話、贛南話、汀州話等。而在部分地區還稱水源音、涯話、新民話、麼個話、廣東話(土廣東話)、懷遠話、四縣腔、海陸腔、饒平腔、詔安話、平婆話等。
客家語是中國台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國際語言代碼:ISO 639-3 hak。
一般認為,南宋時客語便初步定型,但直到20世紀才被定名為客語。語言學術研究中,以梅縣話為代表,但現實中惠陽話影響較大;在台灣以四縣腔為代表。
客語集中分布在粵東、閩西、贛南,並被廣泛使用於中國南方(含台灣)以及新馬泰等國華人社區。
(5)中國客家話有哪些擴展閱讀:
特點:
各地客語地方特色很強,環繞梅縣的有平遠、大埔、蕉嶺、興寧、五華、豐順等縣,幾乎每個縣的客語都有其各自特色。
舉例說:興寧話並沒有以[-m]或[-p]聲結尾的字,而是把它們溶入了[-n]及[-t]音里。再舉例,遠離梅縣的香港口音,中母音[-u-]已經消失了。因此,以「光」為例,梅縣讀作[kuɔŋ44],香港的客家人會把它讀成[kɔŋ33],與鄰近的深圳客家人的口音相近。
在不同的客語方言里,聲調也有所不同。絕大多數的客語都具有入聲,共有6~7個聲調。在長汀城關話里,入聲消失了;水源音等方言則保留了早期客語去聲分陰陽的聲調特點,而共有七個聲調。
台灣的海陸客家人遷自海豐與陸豐。海陸腔有漢語難找的後齒齦音齦音([ʃ],[ʒ],[tʃ])。而台灣的另外一種主流客語四縣腔,則是來自嘉應州的蕉嶺、平遠、興寧和梅縣四個縣的腔口。
Ⅵ 客家話有幾種,哪一種都聽不懂
客家話就一種啊,一般把梅縣那邊的客家話作為最正宗的,其他地方的都是帶點本地口音的。
另外這有些客家話版的搶紅包和一些日常的微信表情,可以用來新年拜年和討紅包用用的。
Ⅶ 中國的七大方言是什麼
七大方言: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其中,官話方言又稱「北方方言」,其他六大方言可以合稱「南方方言」。
總體來說,官話方言內部差異較小,使用不同官話方言的人能夠互相通話;南方方言和官話方言以及南方方言內部分歧較大,使用南方方言和使用官方方言的人以及使用不同南方方言的人往往無法通話。
一個大方言區內部仍存在語言差異,因此七大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內部還可以再分為若干土語。例如,閩方言分為以下七區:閩東區、閩南區、閩北區、閩中區、莆仙區、邵將區和瓊文區。閩南區又可再分為泉漳、大田、潮汕、雷州四片。
(7)中國客家話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的語言學家對於漢語語言的劃分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把漢語劃分為七大語言,有人劃分為五大語言,也有人分為六大語言、八大語言,甚至九大語言。
但是大家比較認同的是,無論採取哪種劃分方式,這些"大語言"內部的使用者有時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語言區,人們的語言意識也有一定的差別。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方言
參考資料:中國網—中國方言